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印顺导师赞叹的菩萨精神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厚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顺导师百岁嵩寿祝寿文集》(论文篇),2004年4月,福严佛学院,p.1~p.31)
  目  次
  一、前言
  二、龙树所处的时代及其论著
  三、龙树所谈的菩萨精神
  (一)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1、三乘同入无余涅槃
  2、忘己为人的菩萨行
  (1)《十住毗婆沙论》
  (2)《大品般若经》
  (3)《大智度论》
  (4)印顺导师的看法
  (二)抑他力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1、“佛力加持”的真正意义
  2、“易行道”的真正意涵
  3、关于“闻佛名得道”
  4、果报回向
  (三)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为“任重致远”
  1、《大毗婆沙论》的说法
  2、《大智度论》之说法
  3、印顺导师的看法
  四、结语
  一、前言
  印顺导师提倡“人菩萨行”,主张以人身直行菩萨道,而如何修学菩萨行,于《妙云集》、《华雨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诸多著作中都有论述,其中于《印度之佛教》中,更可看出导师对“菩萨的伟大精神”赞叹有加,如该书〈自序〉中云:
  印度之佛教,自以释尊之本教为淳朴、深简、平实。然适应时代之声闻行,无以应世求,应学释尊本行之菩萨道。中期佛教之缘起性空(即缘起无我之深化),虽已启梵化之机,而意象多允当。龙树集其成,其说菩萨也:
  1、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2、抑他力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3、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为“任重致远”。
  菩萨之真精神可学,略可于此见之。[1]
  导师认为:释尊所处的时代,由于声闻解脱道风气盛行,大乘利他的伟大精神并没有得到应有地阐扬;我们学佛,不能只注意《阿含经》的解脱道,也应该留意释尊于本生修行时所展现的菩萨道精神。中期佛教时期,《般若经》等大乘经典提倡缘起性空,虽然已开启天化之机,[2]但大体上还堪称允当。
  龙树菩萨出世,贯通阿含的解脱道与《般若经》等大乘菩萨道,调和了“佛法”与“大乘佛法”的对立,以“缘起性空的深观”为基础,大力阐扬“菩萨的广大行”,智慧、慈悲兼修,深观、广行并重,可说最值得推崇的了。龙树菩萨所谈菩萨的伟大精神,导师归纳起来,有三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效法学习的:
  1、“忘己为人”:发菩提心,利益众生。
  2、“尽其在我”:强调自力,淡化他力。
  3、“任重道远”:发长远心,不求急证涅槃。
  这里所说的虽然是龙树的菩萨观,但从印顺导师对龙树学的推崇,也可推知导师所赞叹的菩萨精神是什么了!
  虽然导师在《印度之佛教》〈自序〉中提到龙树的菩萨观值得我们学习,但以上所提三点菩萨的伟大精神究竟出自龙树论的什么地方,导师在《印度之佛教》一书中并未有特别的论述。不过,导师在其他著作中,点点滴滴的提到了龙树论的菩萨观。本文拟从龙树论中,探讨导师所谓“龙树的菩萨观”之出处,并比对导师的著作,俾使菩萨的伟大精神,能更具体地呈现出来。
  二、龙树所处的时代及其论著
  在谈到龙树的菩萨观之前,先简单提一下龙树所处的时代及其主要著作。
  龙树菩萨是南印度人,在世的年代大约是西元150年至250年,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先读声闻三藏,后在雪山的一处佛寺中读到了大乘经,弘法的影响遍及全印度。
  当时多方面传出的大乘经,数量不少,内容又各有所重,在下化众生,上求佛道,修菩萨行的大原则下,“初期大乘”经的行解,不免有点庞杂。“初期大乘”流行以来,(西元前五○年~西元二○○年)已经二百多年了。面对:1、印度的神教,2、“佛法”流传出的部派,3、大乘自身的异义,实有分别、抉择、贯通,确立大乘正义的必要。龙树就是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而成为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第一位大乘论师。[3]
  由于龙树菩萨生于南印度,又到北方修学,所以龙树论有综贯南北的特色。而且,龙树所处的时代,不但要面对印度的神教,佛教内部也是部派异说纷纭,又有“般若”、“净土”、“文殊法门”、“华严”、“宝积”、“法华”等各类大乘经的传出,真是百家争鸣。其中有重解脱道的,有重菩萨道的;也有重智慧的、重慈悲的、重信愿等种种法门都有。
  龙树菩萨处在这样复杂的环境里,却很巧妙地加以抉择、贯通,调和了“佛法”之解脱道与“大乘佛法”菩萨道之对立。并立四悉檀(宗旨、理趣),以贯摄一切佛法:1、世界悉檀:适应俗情,方便诱导向佛。2、各各为人悉檀:启发人心向上、向善。3、对治悉檀:针对偏蔽过失而说。4、第一义悉檀:显示究竟真实。[4]龙树菩萨本身虽是“重分别抉择的论师”,但也有“经师随机方便而贯通”的特长,他的一切论议都是与修持相关联的。[5]
  龙树菩萨之论著,主要可分为三类:[6]
  (一)“抉择甚深义”的有:
  1、《中论》(《根本中论颂》),2、《六十颂如理论》,3、《七十空性论》,4、《回诤论》,5、《广破经》,6、《十二门论》,7、《壹输卢迦论》。
  (二)“菩萨广大行”的有:
  1、《大智度论》,2、《十住毗婆沙论》,3、《菩提资粮论》。
  (三)其他:
  1、《宝行王正论》,2、《寄亲友书》。
  在诸多龙树菩萨的论著中,导师提到其中的三部(《中论》、《大智度论》[7]、《十住毗婆沙论》)特别值得注意,如《印度佛教思想史》云:
  龙树学被称为中观派,可见《中(观)论》所受到的重视。龙树是大乘行者,本于深观而修广大行的,所以更应从《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去理解大乘的全貌。[8]
  由此可知,如要理解龙树深观广行的菩萨思想,除了注意《中论》的缘起性空及假名、中道之外,更应该从阐扬菩萨广大行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来理解大乘的全貌!不过,从《中论》的内容来看,都是以《阿含经》的教义为主;所引证的经典,都出于《阿含经》,并没有提到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所以,本文主要以《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龙树论为线索,分别探讨导师所赞叹的三种“菩萨伟大精神”。
  三、龙树的菩萨精神
  (一)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印顺导师赞叹菩萨的真精神,值得效法学习的第一项是:“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1、三乘同入无余涅槃
  虽然有些经论认为二乘的涅槃如化城或醉三昧酒一样[9],佛的涅槃才是真正的涅槃,但依《般若经》与龙树论来说: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等三乘都是共入无余涅槃的。如《大品般若经》卷4云: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应当以三乘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我度一切众生已,无有乃至一人入涅槃者。[10]
  《大智度论》卷40云:
  般若波罗蜜中说诸法实相即是无余涅槃,三乘人皆为无余涅槃故精进习行。[11]
  基本上,龙树《大智度论》在这一观点上,明显的是承袭《般若经》之思想。
  2、忘己为人的菩萨行
  有关菩萨“忘己为人”的描述,以下分别举几部经论来说明。
  (1)《十住毗婆沙论》
  《十住毗婆沙论》中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三乘圣者最后都是入无余涅槃而没有差别的话,那么菩萨何必于恒河沙等大劫往来生死来修学大乘?一个大劫已经够长了,更何况如同恒河沙般众多的大劫,就更难以计数了!要在如同恒河沙般众多大劫的时间之中,往来生死,修学菩萨十地[12],实在是太辛苦、太难了,还不如以声闻、辟支佛乘速灭诸苦,早得解脱![13]
  对于这样的质疑,龙树菩萨于《十住毗婆沙论》卷1回答道:
  答曰:是语弱劣,非是大悲有益之言。若诸菩萨效汝小心,无慈悲意,不能精勤修十地者,诸声闻、辟支佛何由得度,亦复无有三乘差别。所以者何?一切声闻、辟支佛皆由佛出,若无诸佛,何由而出?若不修十地,何有诸佛?若无诸佛,亦无法、僧。是故汝所说者,则断三宝种,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听察。…如是声闻、辟支佛、佛烦恼解脱虽无差别;以度无量众生、久住生死、多所利益、具足菩萨十地故,有大差别。[14]
  龙树菩萨回应说:这样的说法并非是大悲有益之言。如果菩萨们都像你一样发小乘的心量,没有慈悲心,不精勤修学菩萨十地的话,那么,诸声闻、辟支佛又如何能得度呢?[15]此外,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想的话,那么谁来弘法?正法要从那里听闻?如果大家都各管各的,那么佛法怎么延续下去?因此,总要有人舍己为人来弘扬佛法;如果每一个人都只是顾自己,没有慈悲的心念想要度众生的话,那么大家又如何能得度呢?如此一来,菩萨道既不能成就,声闻、辟支佛也无法听闻到解脱道,那当然也就没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差别了。
  菩萨是发菩提心,渐渐修学十地而成佛的。如果没有菩萨来修十地的话,当然就没有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了!按照以上的推论,既然没有“佛”,当然也没有人体悟无上妙“法”、没有人弘扬佛法,更没有人去组织“僧团”了!而且没有“佛”,也就没有“法”、没有“僧”可言,如此更没有“三宝”了。因此,龙树菩萨说:“是故汝所说者,则断三宝种,非是大人有智之言,不可听察。”意思是说:如果照你这种说法,大家都跟你一样不发大菩提心的话,佛法的传承将因此而断绝,轮回中的芸芸众生又该怎么办呢?
  总之,“声闻、辟支佛同样是出三界得解脱的话,菩萨何必那么辛苦花无量劫来修学大乘法”这是很多人会提出的问题,我们从龙树菩萨的回答中,可以深深体会出其“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悲愿!
  (2)《大品般若经》
  此外,《大品般若经》也提到菩萨修学,都是为了一切众生,不是为了己身。如《大品般若经》卷26〈平等品第86〉云:
  是菩萨摩诃萨为是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从初发意已来,所有布施,为一切众生故,乃至有所修习智慧,皆为一切众生,不为己身。菩萨摩诃萨不为余事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为一切众生故。[16]
  一般说,菩萨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而《大品般若经》这里更说:菩萨是为了一切众生才求无上正等正觉;修学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波罗蜜,其实都是为了一切众生,不是为了自己。
  (3)《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95对上面所引《大品般若经》经文注释如下:
  问曰:如余处菩萨自利益,亦利益众生,此中何以但说利益众生,不说自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答曰:菩萨行善道,为一切众生,此是实义;余处说自利,亦利益众生,是为凡夫人作是说,然后能行菩萨道。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但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为亦为他,上者、但为他人故行善法。[17]
  有人问:“佛典在其他地方提到菩萨自利,也利益众生;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只有说纯粹的利益众生,而不说自利呢?我们说自利利他有什么过失呢?”
  龙树菩萨回答说:“菩萨行善道,为一切众生,此是实义”。菩萨行种种的善法,事实上正是为了众生,而不是为了利益自己,这才是真实的意义。所以,即使说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为了利益众生,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余处说自利,亦利益众生,是为凡夫人作是说,然后能行菩萨道。”《大智度论》讲得很明白,其他地方说自利又利益众生,这是为了凡夫人所作的方便诱导。因为对于一个有所得的凡夫,如果一开始就希望他完全利益众生,不要考虑自己,一般人是不容易作得到的。所以佛陀一开始劝勉凡夫说:自利也能利他。经过这样的诱导后,就容易行菩萨道了。
  接著,《大智度论》提到有三种入道人:
  下者:但为自度故行善法。
  中者:自为亦为他。
  上者:但为他人故行善法。
  依龙树菩萨的立场,真正的“上品”入道人,是纯粹利他的;如有一丝一毫为自己著想的话,顶多是“中品”而已。如果只是为自己著想而行善法的则是“下品”。
  可是,外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下品人只为自身,这没什么争议;但他们接下来就产生了质疑:如果只是利他,而不能自利的话,这怎么是上品人呢?
  问曰:是事不然!下者、但自为身,中者、但为众生,上者、自利亦利他人。若但利他,不能自利,云何言上?
  答曰:不然!世间法尔,自供养者不得其福,自害其身而不得罪;以是故,为自身行道,名为下人。一切世人但自利身,不能为他;若自为身行道,是则断灭,自为爱著故。
  若能自舍己乐,但为一切众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与一切众生异故。若但为众生故行善法,众生未成就,自利则为具足。
  若自利益,又为众生,是为杂行。
  求佛道者有三种:一者、但爱念佛故,自为己身成佛;二者、为己身亦为众生;三者、但为众生,是人清净行道,破我颠倒故。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无众生乃至无知者、见者,安住是中,拔出众生著甘露性中。甘露性者,所谓一切助道法。何以故?行是法得至涅槃,涅槃名甘露,住是甘露性中,我等妄想不复生。是菩萨自得无所著,亦令众生得无所著,是名第一利益众生。[18]
  龙树菩萨回答说:不是这样!就世间法来看,自己供养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福报可言,真正的福报就是要利益众生,那才是真正的种福田。因此,完全为自身而行道的是下品人。“若自利益,又为众生,是为杂行”,自利、利他间杂,不是纯粹利他的,这是中品人。若能自舍己乐,纯粹利他的,才名上品人。这样的上品人,破除我执,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纯粹为众生而行种种善法,即使还未能成就众生,但其实菩萨本身已经离贪嗔等种种的执著,虽然不为自利著想,而实际上不但长养空慧,也长养悲心,可以说自利已经具足了。这样的菩萨,自己无所著,亦以慈悲心教众生行种种助菩提之法,令得无所著,乃至得解脱涅槃。这样的菩萨,不但以大悲为上首,以志求无上菩提为信愿,而且以无所得为方便,可说是三心相应(信愿,大悲,无所得之空慧)了。
  (4)印顺导师的看法
  印顺导师在《学佛三要》中云:
  声闻道与菩萨道的差别,只在重于自利,或者重于利他,从利他中完成自利。声闻不是不能利他的,也还是住持佛法,利乐人天,度脱众生,不过重于解脱的己利。在未得解脱以前,厌离心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证悟以后,也不过随缘行化而已。而菩萨,在解脱自利以前,著重于慈悲的利他。所以说:“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于此初发心”[19]。证悟以后,更是救济度脱无量众生。…
  菩萨道,在初期的圣典中,即被一般称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这即是菩萨本生谈。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不惜财物,不惜身命,为了利益众生而施舍。阎浮提中,没有一处不是菩萨施舍头目脑髓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学,波罗蜜多的四种,六种或十种,都是归纳本生谈的大行难行而来。这样的慈悲利他,都在证悟解脱以前,谁说非自利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树下一念相应妙慧,圆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顿悟成佛,从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来。菩萨与声闻的显著不同,就是一向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脱,而著重于慈悲利他。[20]
  慈悲利他的菩萨行,不只是大乘经所说,声闻经典中的“本生谈”,也说到了释尊本生种种伟大的菩萨行。“本生谈”是各部派所共同承认的,只是部派佛教没有大力阐扬而已。
  导师强调:并不是自利完成了以后才来利他,如“本生谈”中所见的菩萨,都是在证悟之前就广行利他的。菩萨精神的可贵处是舍己为人,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
  (二)抑他力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印顺导师赞叹菩萨的真精神,值得效法学习的第二项是:“抑他力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导师于《法海探珍》中说:
  “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是佛法的精髓。中期佛教也还是“自力不由他”。诸佛护持,天龙拥护,也是“尽其在我”,达到一定阶段,才有外缘来助成。说明白一点,自己有法,它才来护,并不是请托帮忙。易行道的念佛,也只是能除怖畏,也是壮壮胆的。有人想找一条容易成佛的方法,给龙树菩萨一顿教训,怎么这样下劣的根性!然后摄它,教它念佛,后来再说别的行法,它说你不是教我念佛吗?龙树说:那有单单念佛可为以成佛呢?[21]
  从导师的这段话中,找到了几个关于“自力不由他”的线索。
  (1)初期佛教的《阿含经》主要是强调自力,如《长阿含经》卷2,〈游行经〉中说到,释尊即将入灭,阿难请问佛:“佛涅槃后,我们当如何行道?”释尊答:“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22]
  (2)中期佛教,也就是初期大乘时期,虽然有诸佛护持,天龙拥护之说,但也还是“自力不由他”、“尽其在我”,自己修持达到一定阶段,才有外缘来助成,并不是完全靠外力的加持。
  (3)有人觉得菩萨道难行苦行,希望龙树菩萨开示“易行道”的法门,结果受到龙树菩萨的责难。
  其中第一项的“当自归依,勿他归依”,于《阿含经》中已经很清楚地说到自力的重要,这里不必再多谈。本文仅针对龙树论中所谈的“自力不由他”来加以探讨,以下举“佛力加持”、“易行道”、“闻佛名得道”、“果报回向”等几个例子分别解说。
  1、“佛力加持”的真正意义
  《小品般若经》卷1〈初品第1〉中说,佛令须菩提为菩萨们说般若波罗蜜,有人产生怀疑:阿罗汉有能力为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吗?
  须菩提知舍利弗心所念,与舍利弗言:“佛诸弟子敢有所说,皆是佛力。所以者何?佛所说法,于中学者能证诸法相。证已,有所言说,皆与法相不相违背,以法相力故。”[23]
  类似的内容在《大品般若经》卷2〈三假品第7〉也可以看得到。[24]《大智度论》对此也有解说,如卷41云:
  须菩提知众人心,告舍利弗等言:一切声闻所说所知,皆是佛力。我等当承佛威神,为众人说,譬如传语人。所以者何?佛所说法,法相不相违背。是弟子等学是法作证,敢有所说,皆是佛力;我等所说,即是佛说。所以者何?现在佛前说,我等虽有智慧眼,不值佛法,则无所见;譬如夜行险道,无人执灯,必不得过。佛亦如是,若不以智慧灯照我等者,则无所见。[25]
  印顺导师于《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针对此文解说如下:
  依须菩提所说,佛弟子依佛所说法而修学,是能证得诸“法相”的,证了以后,能与“法相”不相违的。所以说“皆是佛力”,“以法相力故”。“佛力”,《大智度论》解说为:“我(弟子自称)等虽有智慧眼,不值佛法,则无所见。…佛亦如是,若不以智慧灯照我等者,则无所见。”[26]原始般若的“佛力”说,与一般的他力加持不同;须菩提是自证而后随顺“法相”说的。[27]
  弟子们依著佛所说的法努力学习、修证,所悟得的法性与佛没有差别;弟子们本著所证悟的法性来说法,也与佛说不相违背。如果没有听佛的开示,声闻弟子没有办法无师自悟;没有悟得法性,所开示出来的法义,难以保证与佛说的法相符,依此意义来说:这是“佛力”,这是佛加持说的原始意义,与一般的他力加持说不同![28]
  2、“易行道”的真正意涵
  上文提到,有人觉得菩萨道苦行难行,希望有“易行道”可供修学。与此相关的讨论,见于《十住毗婆沙论》,如卷5云:
  问曰:…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29]
  龙树菩萨回答如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30]如《助道》[31]中说:
  菩萨未得至,阿惟越致地,应常勤精进,犹如救头燃。
  荷负于重担,为求菩提故,常应勤精进,不生懈怠心。
  若求声闻乘,辟支佛乘者,但为成己利,常应勤精进。
  何况于菩萨,自度亦度彼,于此二乘人,亿倍应精进。
  …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32]
  龙树菩萨说:发愿求无上佛道者,在还没有得到不退转之前,应当不惜身命,不但为自己解脱不生懈怠的心,也应为度众生而挑起重责大任,昼夜精进如救头燃。菩萨应该这样地发勇猛心才对,如果你希望有“易行道”能很快地能够达到不退转,这是“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
  虽然龙树菩萨对此有所责备,但是论主还是很慈悲地开示“易行道”的法门。
  有关“易行道”的内容,《十住毗婆沙论》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现扼要摘录如下: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一、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33]
  二、更有阿弥陀等诸佛,亦应恭敬礼拜、称其名号。…又亦应念毗婆尸佛、尸弃佛、毗首婆伏佛、拘楼珊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及未来世弥勒佛,皆应忆念、礼拜,以偈称赞。[34]
  三、复应忆念诸大菩萨。[35]
  四、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36]
  五、菩萨以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故,福德转增,心调柔软。于诸佛无量功德清净第一,凡夫所不信而能信受;及诸大菩萨清净大行希有难事,亦能信受。…菩萨信诸佛菩萨无量甚深清净第一功德已,愍伤诸众生无此功德,但以诸邪见受种种苦恼故,深生悲心。念是诸众生,没在苦恼泥,我当救拔之,令在安隐处。…以悲心故,为求随意使得安乐,则名慈心。若菩萨如是,得随慈悲心,断所有贪惜,为施勤精进。…如是则开檀波罗蜜门。[37]
  “易行道”的完整内容包括:
  一、念佛。不是只有念一尊佛,而是念十方诸佛。
  二、不但念现在十方诸佛,也应念过去佛、未来佛,对三世诸佛皆应忆念、礼拜,以偈称赞。
  三、不只念佛,也应念诸大菩萨。
  四、不仅要起清净心“忆念”(意业),也要“称名”(口业),“礼敬”(身业)。也就是身、口、意要相应,都要清净。而且还要忏悔、劝请、随喜、回向。
  五、依著念佛、念菩萨,产生清净心,产生惭愧心而忏悔业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随喜功德、普皆回向,念念都回向众生,不为自己私利。由此而福德力转增,心更加调柔,对佛的种种功德都能信受。信受佛功德之后,更进一步思考:佛是怎么成佛的?佛并不是生下来就是佛,而是经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行后才成佛的。因此,除了“信佛功德”之外,对“菩萨的难行能行”亦能信受,更进一步能起而效法。一般凡夫对佛的功德、菩萨难行之事总是觉得像神话一样,不太能够信受;而此时菩萨因为心里调柔,都能够信受了。接著,菩萨对于没有净妙法的苦恼众生,也产生怜悯之心,起了很深的悲心,想要救拔他们。
  这样的转折非常重要,首先,修行者从“对佛功德的信受”,转入“信受菩萨之难行能行”,进一步再转向“悲悯众生”。有些修易行道的,比较著重自己如何见佛闻法而已,对众生比较少去关怀。但是,龙树菩萨这里强调修菩萨行,必须怜愍诸众生,救拔他们出离苦海。那么要如何利益众生呢?必须要舍掉自己的悭贪,来广行布施波罗蜜;要清净自己的戒行,来广行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等。这是从易行道转入难行道、正常道重要的转捩点。由此看来,龙树菩萨对“易行道”的定位,是把它定位在“难行道”的前方便,并不是如一般所说的念念佛而已。
  印顺导师于《成佛之道》谈到精进波罗蜜时,对易行道的真正意义也有很好的阐释,值得参考。[38]
  3、关于“闻佛名得道”
  《大品般若经》提到,有菩萨发愿,将来成佛时,如有众生得闻其名,必得无上正等正觉。如《大品般若经》卷1云:
  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众生,闻我名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等功德者,当学般若波罗蜜![39]
  《大智度论》卷34对此段经文注解如下:
  问曰: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堕地狱者。如提婆达、俱迦利诃、多释子等,三不善法覆心,故堕地狱!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闻佛名,便得道耶?
  答曰:上已说有二种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者、随众生优劣现化佛。为法性生身佛,故说乃至闻名得度;为随众生现身佛,故说虽共佛住,随业因缘有堕地狱者。法性生身佛者,无事不济,无愿不满。…[40]
  有人问:虽然经中说:有众生闻佛名,必得无上正等正觉。但是实际上,有人不但闻佛名,还生逢佛世,如提婆达多,却仍堕地狱,怎么可以说一闻佛名就能成道呢?
  龙树菩萨回答:有二种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者、随众生优劣现化佛。如果众生见了“法性生身佛”的话,闻到佛名就可以得度;如果见的是“随众生优劣现化佛”,即使与佛共住,还是会随业因缘而有堕地狱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闻佛名,都能够立即得道,那要看所见的是“法性生身佛”,还是“随众生优劣现化佛”?
  问题是:什么人才可以见到法性生身佛呢?这必须要证得甚深空慧的大菩萨才可,不是用凡夫的肉眼见得到的![41]
  有人又问:释迦佛也是法性生身佛的一分,与法性生身佛没有别异,为什么释尊在世的时候,还有人犯五逆罪或作偷盗等恶行呢?
  问曰:释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无有异体;何以故佛在世时,有作五逆罪人,饥饿贼盗,如是等恶?
  答曰:释迦文佛本誓,我出恶世,欲以道法度脱众生,不为富贵世乐故出。若佛以力与之,则无事不能。又亦是众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随意度脱。…以是故说:闻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复次,佛身无量阿僧祇,种种不同:有佛,为众生说法,令得道者;有佛,放无量光明,众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以神通变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现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众妙香,众生闻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与众生,令得道者;有佛,众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声而作佛事,令众生得道者;有佛,众生闻名而得道者。为是佛故,说言:我作佛时,其闻名者,皆令得度。
  复次,闻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闻已修道,然后得度。如须达长者初闻佛名,内心惊喜;诣佛听法而能得道。又如贳夷罗婆罗门,从鸡泥耶结发梵志所,初闻佛名,心即惊喜;直诣佛所,闻法得道。是但说闻名,闻名为得道因缘,非得道也。[42]
  龙树菩萨回答:有的佛出世于清净世界;可是释迦佛悲愿深切,反而愿生于五浊恶世,想要以道法来度脱这些众生,这是释尊的本初誓愿。
  如果佛以佛力与之,则无事不能。可是,众生福德力薄弱,罪垢深重,所以不得解脱。因此,闻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就像天同样的下雨,有的小草经不起滂沱大雨,不但没受到滋润,还随著土石漂流;可是大树的话,它就可以得到滋润受用。所以这不是佛的问题,而是众生本身福德因缘有差别,佛本身无所不能,问题在于众生。
  此外,龙树菩萨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说。佛身无量无边,佛度化众生,有很多种方式:有的佛是用说法的方式,令众生得道;也有的佛不是用嘴巴说法,而是用放光的方式令其得道;有的佛是示现神通,有的佛是以其相好庄严令众生得道;有的是以香味,有的是以食物,有的佛能以一切草木之声而作佛事,令众生得道;有的佛,令众生忆念佛便能得道;有的佛,是令众生闻其名而得道的,这些都是佛度化众生的方便。因为有一类的佛是众生闻其名而得道者,因此说“我作佛时,其闻名者,皆令得度。”
  接著,龙树菩萨又说:“闻名,不但以名便得道也;闻已修道,然后得度。…闻名为得道因缘,非得道也。”换言之,并不是听到佛名就马上能得道,而是听到了佛名,而知道佛法,进一步去理解、实践、体悟才得道。所以,听了佛名,只不过是种了得道的因缘而已,并不是说听了佛名,就马上可以得道了。
  从《大智度论》的这些文句看来,龙树菩萨的解说很合乎缘起,淡化他力的思想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
  4、果报回向
  《华严经》卷40〈普贤行愿品〉说:“回向众生及佛道。”[43]所谓“回向”,即是回转趣向,将自己的功德,转向于某一目标,称为回向。在佛典中,可看到种种不同的回向:有的是回向将来自己得涅槃解脱,有的是回向庄严佛国,有的是回向将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的是将自己修持的功德回向给众生。这里有一个问题:自己所作的功德,能转给别人吗?
  《大智度论》卷61对此问题有很好的解答:
  共一切众生者,是福德不可得与一切众生,而果报可与。菩萨既得福德果报,衣服、饮食等世间乐具,以利益众生。菩萨以福德,清净身、口,人所信受;为众生说法,令得十善道、四禅等,与作后世利益。末后成佛,得福德果报,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无量光明,观者无厌;无量清净,梵音柔和,无碍解脱等诸佛法,于三事示现,度无量阿僧祇众生。般涅槃后,碎身舍利,与人供养,久后皆令得道。是果报可与一切众生,以果中说因故,言福德与众生共。若福德可以与人者,诸佛从初发心所集福德,尽可与人,然后更作。善法体不可与人,今直以无畏、无恼施与众生。[44]
  《大智度论》明显地说到:“福德不可得与一切众生,而果报可与。”也就是说:菩萨修学六波罗蜜等,所得的福德智慧,这是没有办法给众生的。因为,如果自己不精进修学般若道的话,烦恼是无法减薄的,这是无法靠别人回向来断尽烦恼的。但是,菩萨精进修学,可以得到种种果报,菩萨可以用这些果报来利益众生,引导众生同成佛道。例如:菩萨修学布施等波罗蜜,可以得到大财富,衣服、饮食等资具丰裕充足,可以拿来利益更多的众生;菩萨修学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波罗蜜,身口清净,心地柔和,易得相貌庄严,有所说法众生容易信受;修学般若波罗蜜,可得大智慧,能方便善巧度化众生。成佛之后,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戒、定、慧具足,能度无量众生;即使般涅槃后,其碎身舍利,如有人以恭敬心礼拜供养,亦能使众生得福报;如有见贤思齐者,也能启发众生发菩提心,修学佛法得解脱。
  因此,《大智度论》说:“果报可与一切众生,以果中说因故,言福德与众生共。”如果福德可以给别人的话,那么佛从初发心以来,所集的福德甚多,若能回向给众生,众生也不用这么辛勤修学了!但事实上,如果自己不修学,是无法得解脱的!
  印顺导师于《方便之道》中也说道:
  菩萨的功德,真能施与众生,使众生受福乐吗?这里面含有重大问题,也就是“自力”与“他力”。一般神教都是重“他力”的,佛法说善恶因果,修因证果,一向是“自力”的;“大乘佛法”的“回向功德”,不违反佛法的特质吗?…
  经上说福德回向施与众生,这是果中说因,是不了义说。菩萨的福德,是不能转施与别人的。但菩萨发愿化度众生,所以依此福德善根,未来福慧具足,就能以财物、佛法施与众生;使众生得财物,能依法修行,成就佛道。如自己的福德而可以回施众生,那是违反“自力”原则的。佛菩萨的功德无量,如可以回施众生,那世间应该没有苦恼众生,都是佛菩萨那样,也不用佛菩萨来化度了![45]
  另外,《十住毗婆沙论》也有很长的篇幅谈到“回向”[46],其中谈到的回向,主要是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是“为诸众生故回向”[47],而不是自己贪求无上佛道而回向。论中更引用《般若经》[48]说:“若菩萨于此回向,取相贪著,是名邪回向。是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诸佛所知法相,以是法相回向,能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正回向。”[49]
  《十住毗婆沙论》强调“无相的回向”,虽然说“为众生故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不能执著「众生相”,正如《金刚经》所说的:“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50];也不能贪著有个实在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有人法等取相贪著,或执著由“此”回向“彼”,有“此”、“彼”等分别,皆名为“邪回向”,不是真正的回向了!
  由以上所举的“佛力加持”、“易行道的真正意涵”、“闻佛名得道”与“果报回向”等看来,很明显地看出龙树菩萨有淡化他力的倾向,而印顺导师独具慧眼,对《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的巧妙阐释,不难看出导师所赞叹的,正是此“自力不由他”、“尽其在我”的菩萨精神!
  (三)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为“任重致远”
  修学佛法要经历多久时间才得解脱,要经历几劫才得成佛道的问题,经论中经常提到,但是,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以下举几部经论互相对照,并看看龙树菩萨对此问题的看法。
  1、《大毗婆沙论》的说法
  《大毗婆沙论》卷101云:
  依狭小道而得解脱故,名时解脱。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余不决定。
  依广大道而得解脱,名不时解脱。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佛乘,经三无数劫而得解脱。[51]
  《大毗婆沙论》是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主张声闻乘、独觉乘、佛乘等三乘得解脱所需时劫如下:
  (1)声闻乘:
  (a)修狭小道得解脱者,名为“时解脱”,也就是要等待善知识、时节因缘等具足才得解脱。其中极速者,第一生种善根,第二生令成熟,第三生就得解脱。
  (b)修广大道得解脱者,名为“不时解脱”,这类是比较利根的阿罗汉,自力比较强,称为“不时解脱”。其中修广大道的声闻乘,最慢的,经六十劫而得解脱,代表的人物如舍利弗。
  (2)独觉乘:分成两类,一类是“麟角喻的独觉”,另一类称为“部行独觉”。利根的麟角喻独觉是经百劫而得解脱。
  (3)佛乘:经三大阿僧祇劫而得解脱。严格说来,依说一切有部的说法,是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最后才在菩提树下断尽烦恼成道的。
  这里有个问题:舍利弗是声闻中“智慧第一”,为什么反而比较慢得解脱呢?从《大智度论》的一段文可以得到线索。如《大智度论》卷12云:
  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乞人来乞其眼,舍利弗言:眼无所任,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及以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尔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蹋。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难可度也!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而弃,又以脚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于菩萨道退,回向小乘。[52]
  由此可知,舍利弗以前本来是发大乘心修广大行的,只不过后来因为退心了才取声闻证。舍利弗是修广大道的,所以比较慢得解脱,需要六十劫。
  又众所周知,佛乘最利根,中根的是独觉乘,下根的是声闻乘。可是为什么愈利根、愈上根的大乘菩萨,反而比较慢得究竟解脱呢?其实《大毗婆沙论》卷101所说的“狭小道、广大道”提供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狭小道者,谓若极速。第一生中种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脱。余不决定。…
  广大道者,谓若极迟声闻乘,经六十劫而得解脱,如舍利子。独觉乘,经百劫而得解脱,如麟角喻。佛乘,经三无数劫而得解脱。[53]
  又如《大毗婆沙论》卷83云:
  大加行得故名大悲。非如声闻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独觉菩提唯经百劫修加行得。如来大悲三无数劫,修习百千难行苦行然后乃得,故名大悲。[54]
  也就是说,修狭小道的声闻人只重在自己得解脱,所以较快得解脱;而修广大道的大乘菩萨,不但自己得解脱,还要以大悲心度化众生。虽然声闻人也有修广大道的,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修加行,有“悲”心,但比不上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习百千难行苦行而得“大悲”。虽然最后都是得解脱的,但是“悲”与“大悲”不同,修行的时劫也就有所不同。
  举个例子,例如说有房子失火了,有的人很快地逃出去了,他出去之后,就不再进来了。可是有的人不但自己逃生,还会带人逃生,逃出火宅之后,又进来救人,这样出出入入,一直到最后不得已的时候才离开!菩萨也是如此,虽然最后大家都安全出去了,都得到解脱,可是菩萨为了利益更多的众生,要学更多的法门,所花的时间比较长!
  2、《大智度论》之说法
  《大智度论》卷28云:
  有辟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如声闻疾者三世,久者六十劫。[55]
  《大智度论》对声闻乘的看法,与《大毗婆沙论》相同;对独觉乘的看法,只是多了“行辟支佛乘者,最快需要四世”;最慢的一样是要历经一百劫。
  可是,《大智度论》对佛乘修学几劫得解脱的看法,与《大毗婆沙论》有很大的差异。如《大智度论》卷4云:
  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于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56]
  《大智度论》举佛说的“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反对说一切有部论师主张的三阿僧祇劫说。《大智度论》是《大品般若经》的释经论,所引的“无量阿僧祇劫度众生”,有可能是引用《大品般若经》的。如《大品般若经》卷4,〈金刚品(摩诃萨品)第13〉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生大心,不可坏如金刚?”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于无量生死中大誓庄严。…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代十方一切众生,若地狱众生,若畜生众生,若饿鬼众生受苦痛;为一一众生无量百千亿劫,代受地狱中苦,乃至是众生入无余涅槃。以是法故,为是众生受诸勤苦;是众生入无余涅槃已,然后自种善根,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大心不可坏如金刚。”[57]
  《大智度论》卷45对此经文注解如下:
  佛自说金刚心相,所谓菩萨应作是念:我不应一月、一岁,一世、二世,乃至千万劫世大誓庄严,我应无量无数无边世生死中,利益度脱一切众生。…
  复次,心如金刚者,堕三恶道所有众生,我当代受勤苦,为一一众生故,代受地狱苦,乃至是众生从三恶道出,集诸善本,至无余涅槃已,复救一切众生;如是展转一切众生尽度已,后当自为集诸功德,无量阿僧祇劫,乃当作佛,是中心不悔、不缩。能如是代众生受勤苦,自作诸功德,久住生死,心不悔、不没,如金刚地,能持三千大千世界令不动摇,是心牢坚故,名为如金刚。[58]
  菩萨应该生这样的心:我不只是一世、二世,乃至千万劫世度众生,而应该无量无数无边世生死度众生。且应代替堕入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的一切众生受无量百千亿劫苦,直到这些众生入无余涅槃为止。当所有众生入无余涅槃之后,菩萨才自种善根,经无量百千亿阿僧祇劫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是“任重而道远”!菩萨这样的发心,很明显地是以众生为首要,自己则放在其次。
  3、印顺导师的看法
  印顺导师于《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云:
  以成佛为理想,修慈悲利他的菩萨道,到底要经历多少时间才能成佛,这是一般所要论到的问题。或说三大阿僧祇劫,或说四大阿僧祇劫,或说七大阿僧祇劫,或说无量阿僧祇劫;或说一生取办,即生成佛等,可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心是矛盾的,说容易成佛,会觉得佛菩萨的不够伟大;如说久劫修成呢,又觉得太难,不敢发心修学,所以经中要说些随机的方便。
  其实菩萨真正发大心的,是不会计较这些的,只知道理想要崇高,行践要从平实处做起。“随分随力”,尽力而行。修行渐深渐广,那就在“因果必然”的深信中,只知耕耘,不问收获,功到自然成就的。如悲愿深而得无生忍,那就体悟不落时空数量的涅槃甚深,还说什么久成、速成呢?印度佛教早期的论师,以有限量心论菩萨道,所以为龙树所呵责;“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59]
  要经历多少时间才能成佛,经论说法不一。其实,有许多经论都说到菩萨修行需经三大阿僧祇劫,那为什么会受到龙树菩萨的呵责呢?印顺导师说得好,龙树菩萨所呵责的是“以有限量心论菩萨道”,真正发大心的菩萨只知耕耘,不问收获,是不会以有量心度众生的!
  导师同时点出一个重点:菩萨发愿无量劫度众生,这理想是多么的崇高,但实践时,还是要脚踏实地,从平实处做起,才不会落入空谈;这句话值得吾人警惕!
  此外,导师于〈自利与利他〉一文中说:
  名符其实的菩萨,是伟大的!最伟大处,就在他能不为自己著想,以利他为自利。伟大的,这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成就不退的菩萨,虽说不会太多,然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自有能真实发菩提心。有信愿,慈悲,空性胜解,正好在生死海中锻炼身手,从头出头没中自利利人。…真能存菩萨的心胸,有菩萨的风格,理解菩萨利他的真精神,那里会如丧考妣的急求己利?[60]
  有些人或许认为印顺导师没有修证,也不重视修证。其实,导师所推崇的菩萨精神,是从利他中完成自利,而不是要急证自利解脱。菩萨要长久于生死世间利益众生,除了“坚定信愿”、“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声闻为求自利解脱要精勤修学;而菩萨要自利利他,目标比二乘更崇高,修学所历经的时程比二乘更长远,因此对菩提心、大悲心、性空慧的修学,不比二乘来得容易!虽然菩萨道长远、难行,而菩萨仍任重而道远,精勤行之,这正是菩萨难能可贵之处!
  四、结语
  本文从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自序〉中,举出菩萨真精神可学之处有三:1、“忘己为人”,2、“尽其在我”,3、“任重致远”。笔者试著找寻此思想的来源,得知多与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思想相合。
  (一)三乘同入无余涅槃而发菩提心,其精神为“忘己为人”。
  虽然《法华经》、《楞伽经》等部分经论认为二乘的涅槃如化城或醉三昧酒一样,但《般若经》与《大智度论》都承认二乘所得的也是真正的涅槃。虽然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等三乘都是共入无余涅槃,虽然同样得解脱,但菩萨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而发大菩提心,重于慈悲利他,于利他中完成己利。
  (二)抑他力为卑怯,“自力不由他”,其精神为“尽其在我”。
  本文引《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中,有关“佛力加持”、“易行道”、“闻佛名得道”与“果报回向”等几个例子,发现龙树的解释非常合乎缘起,很明显地看出龙树菩萨有淡化他力的倾向。虽然中国有些古德引用《十住毗婆沙论》极力赞扬“易行道法门”,但印顺导师从《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原文中,发掘龙树的真意,其实是抑他力为卑怯的!由此不难看出导师所赞叹的,正是此“自力不由他”、“尽其在我”的菩萨精神!
  (三)三阿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为“任重致远”。
  要经历多少时间才能成佛,经论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说一切有部论师主张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但《大智度论》反对“以有限量心来论菩萨道”。《大智度论》引《大品般若经》,赞叹菩萨代无量众生受三恶道苦,无量阿僧祇劫度众生,直到所有众生入无余涅槃之后,菩萨才自种善根,经无量百千亿阿僧祇劫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这样的发心,真是“任重而道远”!
  龙树论之所以值得印顺导师如此赞叹,主要是龙树菩萨之立论,深观、广行并重,能够淡去神化他力的色彩,不违背缘起,又能调和“佛法”解脱道与“大乘佛法”菩萨道之对立,直探释尊菩萨道之本怀。
  此外,从龙树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龙树论所呈现的风格,也发现印顺导师在若干方面与龙树菩萨非常类似。兹列举数则如下:
  (一)所处的时代背景
  1、龙树所处的时代,佛教内部部派异说纷纭,又有各类大乘经的传出,还要面对印度的神教。龙树处在这样复杂的环境里,却很巧妙地以四悉檀加以抉择、贯通。
  2、印顺导师现今所处的时代,汉传、南传、藏传佛教并传,所面对的虽不是印度的神教,但面对著道教与耶教,思想环境同样地复杂。导师不但巧妙地运用四悉檀来贯摄一切佛法与外教,更留意到“佛教史”的根源与流变。导师“人间佛教”的提出,不是基于某一经或某一论的思想,而是记取佛教兴衰的教训,于穷究阿含、部派、大乘三系之后所得的结论。
  (二)弘化各地,影响深远
  1、龙树菩萨生于南印度,又到北方修学,所以龙树论有综贯南北的特色,且弘化影响遍及全印度。
  2、印顺导师生于大陆浙江,但到闽南修学,也在四川因与法尊法师之接触而深刻了解西藏佛教之特色,又来到台湾,且至南洋弘法,特别是对华文地区的佛教影响深远。
  (三)思想博通,兼具经师与论师之特性
  1、从龙树菩萨的《中论》中,可发现龙树是位“辩才无碍的论师”;但在《大智度论》中,我们却也可以看到许多生动的故事,对于众生循循善诱,兼具“经师随机方便而贯通”的特长。
  2、印顺导师于《中观今论》等论著中,立论严谨,条理清晰;而在《妙云集》下编之一般开示中,我们又可看到导师清新流畅的文笔,感受到导师善于诱导众生向学佛道的热诚。印顺导师与龙树菩萨,同样地都兼具经师与论师之特性,一切论议都是与修持相关联的。
  (四)立基于缘起性空的深观,弘扬菩萨的广大行
  1、龙树菩萨著《中论》,以缘起性空破除种种邪执;作《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赞叹菩萨精神的伟大,弘阐菩萨的广大行。
  2、印顺导师著有《中观论颂讲记》、《中观今论》、《空之探究》等阐扬般若性空之外,于《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诸多著作中,对菩萨广大行的阐扬亦不遗余力。特别是《佛在人间》与《学佛三要》〈自利与利他〉等篇章,对于急求自证的偏失多所导正,非常值得参考。
  读过《中论》的人都知道,《中论》的论理、论法深奥难解,若不藉助良好的注解书,不易正确地得其旨趣。今日,幸好有印顺导师以现代语体文精辟的解说,让我们得以略窥中观之门。我们何其有幸,能遇上难得一见的明师,如果导师没有出世,今日的汉语系佛教史恐怕也将改写。试想,处在中国传统佛教的思潮下,如果没有印顺导师大力地阐扬龙树之深观与广行,当今又有多少人能一探龙树论之堂奥?
  相传龙树菩萨在世的时代,约为西元150~250年,真是位百岁高寿的论师。而印顺导师生于西元1906年,如今将届百岁嵩寿,两位可以说都是悲智兼具的宗师,而从历史长河及时代意义来看,或可谓古今双璧相互辉映啊!祈望导师悯念后学众生,续住世间,为佛法明灯,不断地引导著我们。并愿以此拙文呈献印公导师,藉此表达对导师崇仰及感恩之意,也乞请导师能予以慈悲斧正。
  参考书目
  一、原典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册。
  2、《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册。
  3、《大品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册。
  4、《妙法莲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9册。
  5、《大方广佛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10册。
  6、《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16册。
  7、《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册。
  8、《十住毗婆沙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6册。
  9、《中论》,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0册。
  10、《菩提资粮论》龙树本,自在比丘释,隋.达磨笈多译,大正藏第32册。
  11、《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大乘大义章》),东晋.慧远问,罗什答,大正藏第45册。
  二、印顺导师著作
  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新竹,正闻出版社,1981年5月。
  2、《学佛三要》,新竹,正闻出版社,1981年7月。
  3、《空之探究》,新竹,正闻出版社,1985年7月。
  4、《印度之佛教》,新竹,正闻出版社,1985年10月重版。
  5、《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闻出版社,1988年4月。
  6、《华雨集.第二册》《方便之道》,新竹,正闻出版社,1993年4月。
  7、《华雨集.第四册》(《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法海探珍》),新竹,正闻出版社,1993年4月。
  8、《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台北,东宗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1993年5月增订本。
  9、《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正闻出版社,1994年6月。
  --------------------------------------------------------------------------------
  [1]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自序〉p.6~7。
  [2] 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什么是“梵化之机应慎”?梵化,应改为天化,也就是低级天的鬼神化。(收在《华雨集》(第四册),p.41)
  [3]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19~120。
  [4] 参见《大智度论》卷1(大正25,59b17~61b18)。
  [5]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37。
  [6] 参见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205~206;《印度佛教思想史》,p.125。
  [7] 有些学者质疑《大智度论》之作者与《中论》之作者龙树并非同一人。有关此问题,参见印顺导师《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东宗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1993年5月增订本,p.21~33。
  [8]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126。
  [9] 参见《妙法莲华经》卷3(大正9,27a~b);《无极宝三昧经》卷上(大正15,507c);《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大正16,497c);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95。
  [10] 《大品般若经》卷4(大正8,243b21~26)。
  [11] 《大智度论》卷40(大正25,363c6~7)。
  [12] 《华严经》菩萨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13] 《十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15~19)。
  [14] 《十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19~c23)。
  [15] 《杂阿含经》卷26,(684经):“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自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觉诸声闻,所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说道,为众将导;然后声闻成就随法,随道,乐奉大师教诫教授,善于正法。是名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种种别异。”(大正2,186c5~14)
  《大智度论》卷36:“问曰:声闻、辟支佛因缘故亦使世间得善法,何以但说菩萨能令世间有善法?答曰:因声闻、辟支佛世间有善法者,亦皆由菩萨故有。若菩萨不发心者,世间尚无佛道,何况声闻、辟支佛,佛道是声闻、辟支佛根本故。”(大正25,323b6~11)
  [16] 《大品般若经》卷26,〈平等品第86〉(大正8,414b5~10)。
  [17] 《大智度论》卷95(大正25,726b26~c3)。
  [18] 《大智度论》卷95(大正25,726c3~23)。
  [19] 《大般涅槃经》卷38:“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大正12,590a22)
  [20] 印顺导师《学佛三要》,p.145~146。
  [21] 印顺导师《华雨集》(第四册),p.107。
  [22] 《长阿含经》卷2,〈游行经〉(大正1,15b6~7)。
  [23] 《小品般若经》卷1〈初品第1〉(大正8,537b2~6)。
  [24] 《大品般若经》卷2,〈三假品第7〉(大正8,230b~c)。
  [25] 《大智度论》卷41(大正25,357c17~26)。
  [26] 《大智度论》卷41(大正25,357c)。
  [27] 参见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35。
  [28] 参见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326~1327。
  [29]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0c29~41a14)。
  [30] 参见《大品般若经》卷4:“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生如是心:我当代十方一切众生,若地狱众生、若畜生众生、若饿鬼众生受苦痛;为一一众生,无量百千亿劫代受地狱中苦,乃至是众生入无余涅槃。以是法故为是众生受诸勤苦,是众生入无余涅槃已;然后自种善根,无量百千亿阿僧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生大心。”(大正8,243c4~11)
  [31] 《菩提资粮论》卷3(大正32,527b)。
  [32]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1a14~b6)。
  [33]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1b16~42c7)。
  [34]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2c8~44c5)。
  [35]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1c6~45a17)。
  [36]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5a19~22)。
  [37] 《十住毗婆沙论》卷6(大正26,49b14~c9)。
  [38]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305~308。
  [39] 《大品般若经》卷1(大正8,221a17~20)。
  [40] 《大智度论》卷34(大正25,313a25~b4)。
  [41] 《大智度论》卷30:“佛身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化身。众生见佛真身,无愿不满。佛真身者,满于虚空,光明遍照十方,说法音声亦遍十方;无量恒河沙等世界满中大众,皆共听法;说法不息,一时之顷,各随所闻而得解悟。如劫尽已,众生行业因缘故,大雨澍下,间无断绝,三大所不能制;唯有劫尽十方风起,更互相对,能持此水。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说法,除十住菩萨,三乘之人皆不能持;唯有十住菩萨不可思议方便智力,悉能听受。众生其有见法身佛,无有三毐及众烦恼,寒热诸苦一切皆灭,无愿不满。”(大正25,278a18~b2)。
  《大乘大义章》卷上:“真法身者,遍满十方虚空法界,光明悉照无量国土,说法音声常周十方无数之国,具足十住菩萨之众,乃得闻法。从是佛身方便现化,常有无量无边化佛,遍于十方,随众生类若干差品,而为现形。光明色像,精粗不同。如来真身,九住菩萨尚不能见,何况惟越致及余众生。所以者何?佛法身者,出于三界,不依身口心行,无量无漏诸净功德本行所成,而能久住,似若泥洹。真法身者,犹如日现,所化之身同若日光,如《首楞严经》灯明王佛寿七百阿僧祇劫,与此释迦同,是彼一身无有异也。若一佛者,此应从彼而有,法性生佛所化之佛,亦复如是。”(大正45,122c29~123a13)
  [42] 《大智度论》卷34(大正25,313b13~c18)。
  [43] 《华严经》卷40(大正10,847a25)。
  [44] 《大智度论》卷61(大正25,487c27~488a13)。
  [45] 印顺导师《方便之道》,收于《华雨集》(第二册)p.159~160;另参见《印度佛教思想史》,p.112~113。
  [46] 《十住毗婆沙论》卷5〈除业品〉(大正26,46b7~47a24)。
  [47] 《十住毗婆沙论》卷5:“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为诸众生故,正回向佛道。”(大正26,46b9~10)
  [48] 参见《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3〈回向品第7〉(大正8,547c13~549c26);《大品般若经》卷11〈随喜品(随喜回向品)第39〉(大正8,297b21~302a16);《大智度论》卷61(大正25,487a~496a)。
  [49]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7a20~24)。
  [5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51a12~13)。
  [51] 《大毗婆沙论》卷101(大正27,525b14~21)。
  [52] 《大智度论》卷12(大正25,145a18~29)。
  [53] 《大毗婆沙论》卷101(大正27,525b15~21)。
  [54] 《大毗婆沙论》卷83(大正27,428b26~29)。
  [55] 《大智度论》卷28(大正25,266c14~15)。
  [56] 《大智度论》卷4(大正25,92b7~9)。
  [57] 《大品般若经》卷4,〈金刚品(摩诃萨品)第13〉(大正8,243b19~c12)。
  [58] 《大智度论》卷45(大正25,383c4~384a12)。
  [59] 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收于《华雨集》(第四册),p.66~67。
  [60] 印顺导师《学佛三要》〈自利与利他〉,p.153~154。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