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略谈真假方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长清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时常听到很多佛教徒提出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如何修行?另一则是修了一段时日却未有成就。其实,无论是在家或出家,这两种现象在古今中外都一直存在。这是佛教另一个兴衰的严重课题。譬如有些初学者,一开始便茫然,不懂要如何修行那一个法门,完全毫无头绪,结果走了很多冤枉路。另外,有些佛徒非常用功的修学佛法,但花了很多时间却不见有任何的成果,所谓“事倍功半”。甚至盲修瞎练而误入邪门,那是非常可惜呀!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学佛者不懂得善巧“方便”。那么,什么是“方便”呢?

“方便”(梵文:Upaya,Skilful means/Expedient means)是指因人施教,诱导他领悟佛教的真义。在《景德传灯录——弘辩禅师》里有一段对话说:“帝问曰:何为方便?对曰: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上,曲施诱迪,谓之方便。”又印顺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说:“法华经亦名大方便经,有方便品。方即是方法:便是便宜,即适应义。方便是适应环境根性的方法。”换言之,“方便”则是间接适应时间空间及众生根性的方法,而非直接了当的办法。从究竟的角度而言,真理是不可说,不可思议的。然而,佛为了救度众生而开示佛法,此为“方便”(不了义)说。所以,学佛者就得从佛的方便教去获得文字般若(闻)及观照般若(思),最后证得实相般若(修,究竟教)。

由此可见,学佛者有无善巧“方便”就能决定是否可证悟真理。所以,“方便”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尤其是在大乘佛法中,有很多“方便”法门。如果无法知道“方便”,那是不能完全通达其含义。如印顺导师在《般若经讲记》中说:“要解脱生死,必由无我空慧为方便。”显然地,如果没有“方便”,是不可能了生死的。又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说:“佛法中的法门,有人天乘法,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这都是方便的说法。”

如前所述,如果学佛者没有施设“方便”来修行法门,就无法领悟诸法实相。其实,普通社会人士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得要有“方便”,否则是无法达到目标的。如某人要卖东西,必需通过促销,装饰店面,调整价格来吸引顾客。这样的经商方式,就是一种“方便”来达到目的。更何况是深奥的佛法,如果没有“方便”来修学,那是无法通达真理。又有些学佛者,高谈商业化的念经及做慈善,看地理风水,烧金银纸屋等等,视为是一种度众生的“方便”管道。导师在《佛法是救世之光》书中说:“超度亡者,是祖师传下来的,说起来也是人生重要的事,但问题在佛事的营业化,失去佛法方便救济的意义。”其实,笔者认为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来引人入佛门之后,又没有灌输正信的佛法,那不是“真方便”。这反而引起外人对佛教的误解更深。导师在《摄大乘论讲记》中说:“如说持牛戒能得胜果,持狗戒能得解脱,供养火可以生天,这完全是错误了的,非方便说方便。”我们要知道,“方便”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就有在佛教中所谓“慈悲出后患,方便出下流”的名句出现。

笔者认为,“方便”与智慧(般若)及悲愿是一体的。换言之,般若及悲愿为体,“方便”为用。如果没有智慧及悲愿的引导,这种“方便”就变成“假随便”了!如导师在《般若经讲记》中说:“般若,方便之同异:般若是智慧,方便也是智慧。智论比喻说:般若如金,方便如熟炼了的金,可作种种饰物。”在《宝积经讲记》说:“什么是方便?悲愿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这样的方便慧,是菩萨的般若。”又《中观论颂讲记》说:“佛有大悲方便,能言随世俗,心不违实相。”因此,真正的“方便”必需具有智慧及悲愿。如《法华经》中说:“正直舍方便,为说无上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笔者认为,这里的异方便是指特殊的方便,就是要具有智慧及悲愿(自利利他)。前两句是指自利的阿罗汉果(小乘)而言,后两句则是自利亦利他的佛菩萨境界(大乘)。又《地藏十轮经》卷十说:“菩萨救度众生所示现二种善巧方便:(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他利,所示现的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有所得,有所执著,故称世间方便。(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仅为利他不为自利,所示现之善巧方便,以此之方便,因无所得,无所执著,故称出世间方便。”这里的出世间方便就是笔者所谓的“真方便”,而世间的方便则是“假方便”。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学佛者要有“真方便”来修行,才能体现佛陀的本怀;否则是执著佛法及无悲愿,那就成为“假方便”了。这不但是对自己无益,更导致佛教的整体形象受到极大负面的影响。此为笔者之浅见,愿与读者共勉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