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现象学的真理:缘起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罗摩克里希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虽然缘起说(doctrine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paticcasamuppada﹞)及其涵义和重要性已受到广泛的讨论,但是很少有人提出它的地位(status)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要在这篇文章中处理它。这一学说究竟是一个先天真理、分析真理、综合真理,还是一个归纳概括的命题呢?我将考查这些可能性中的每一个,然后再试着评估和阐明这一学说的地位。

  首先,让我们给缘起说做一个清晰的说明。它可以被表述如下:「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换个说法就是,每一个现象都依赖于别的现象而产生,每一个现象也都依赖于别的现象而消失。这就是说,没有现象能自己产生,也没有现象能自己而消失。但是,现象是什么呢?我在这里给「现象」下一个定义:从原则上讲来,现象就是或可以是意识的一个对象。切需注意的是,所有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虽然有些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因此,像桌子、椅子、树木、恒星、星系、动物、人等(所谓「外在现象」)可以被分配在时、空坐标中;而像思想、情感、梦、精神形象等(所谓「内在现象」)则只能被安排在时间坐标中。一个现象的特征就是在时间中存在,且所有的现象均是受时间限制的存在。我们因此可以确切地说,现象世界就是时间范围内的存在。佛陀借着缘起说教导道,所有现象无一例外地都依赖其它现象而产生和毁灭。我将进一步阐明这一点。

  例如,让我们想一想在院子里的一棵树。这棵树是如何得以存在的?是因为有人播下一粒种子,它与土壤、矿物质、水、阳光等等相互作用,共同促成树的产生,而非有一棵树早就等在隐蔽处,然后在某一个时候突然冒出来。如果没有诸如种子、土壤、阳光、水等诸如此类不同现象间的相互作用,这棵树不会存在。这也就是说,这棵树的整个存在是由其它现象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更直截了当地说,这棵树既非独自存在(self-existence,own-existence),也没有自性(self-nature,own-nature)。如果某物不能独自存在,它又怎么能有自性呢?为了避免任何误解,需要强调的是,佛陀并不否认树的存在和本性;他只是让我们注意一个事实,即树的存在和本性都完全来自诸缘(条件)。既然「独自存在」意味着实体,那么我们可以说现象不是实体,以此来表达缘起说。现像是非实体的。而这恰恰就是宣称所有的现象都无法独自存在、没有自性(svabhavawunya-dharma)所要表达的意思。万法皆空(empty)的教诲所告知的,正是这种不能独自存在和没有自性。因此,以树为例,当我们提出一种现象,并进行分析的时候,将发现这现象背后没有作为最终剩余物的某种核心。在树的中心不可能有核心、实体,也没有最终的物质。而且根据缘起说,这种观察无一例外地适用于所有的现象,进而也成为每个现象乃至所有现象界的存在的特征。因此,这一学说也被宣告为普遍真理。

  如果有一个人走到佛陀跟前说道:「缘起说的确是非常有趣的教诲,但人们又是如何以及根据什么来接受或拒绝这一教义呢?」佛陀会让那人举出一个与这个学说相反的例子,如果那人能够举出一个反例,那么,毫无疑问,缘起说就被表明是错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也就不是一个普遍真理。

  现在的问题是:「原则上,人们能发现一个反例吗?」我认为不可能发现反例,也就是说,这个学说是潜在地不可被证伪的。现在,许多受到波普尔可证伪学说的启发的哲学家们会争辩道:只要缘起说是潜在地不可被证伪的,它就不是一种科学而是形而上学的学说。我这篇文章并不一定要涉及科学与形而上学的争论,而仅强调缘起说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学说。也就是说,缘起说既非肯定亦非否定某些超感知的实体或本体,而是通过对现象世界的考查和分析所得出的主张。缘起说不涉及神通灵异,因为它与上帝、神明、魔鬼、天堂和地狱、神秘的灵魂、世界的目的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毫无关系。在本文中我将举证说明缘起说禁得起任何质疑的人对它进行考察。在这种考察中,任何涉足在原则上不能经验到的东西的立场,不管它是宗教的还是形而上学的,都无法立足。

  (1)缘起说是一个分析的真理吗?我用「分析真理」一词,与一般公认的含义相一致,意指仅仅依照对组成成份的检查就可证明的真理。因此「父亲是家长」这一陈述是只需要在字典中查出「父亲」和「家长」的意思就可证明的分析真理。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缘起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得到同等的表述。现在让我们把它表述如下:「所有现象不会自行生起,亦不会自行灭去」。在这里,「现象」一词意指任何出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意识的对象的东西,很明显,就「现象」的含意而言,并没有让我们一看到就想到它是不会自己生灭的东西。因此,「现象不会自行生起,也不会自行灭去」并非分析真理。进而,它的否定不是自相矛盾;也就是说,「某些现象不会自行生起,也不会自行灭去」这个叙词并没有自相矛盾,它不同于「父亲不是家长」。

  (2)缘起说是一个综合真理吗?我们再度依照公认的理解和用法,把「综合真理」定义为:非仅透过检证其组成分子,还要检证(外在的)世界的这样一种真理。因此,它的否定不会自相矛盾。人们可能会认为缘起说是一个综合真理。因为,毕竟我们已在(1)中看到,否定缘起说并不招致自相矛盾,它确实谈及有关世界的某种东西。然而,对这种思惟方式有一种严肃的反对意见。任何综合陈述,虽说在某些时候非真,但都能被设想为是真的(而某一时刻是真的,也能被设想为是假的),并且这恰恰就是说,否定一个综合真理不会自相矛盾。例如这一陈述:「在约翰的浴缸里有一只老虎。」虽然它在某一时刻是非真,但是在某一另外的时刻它又可能是真的(原则上可以是真的)。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否定缘起说不像否定综合真理,它在原则上就不可能是真的。因为否定其为真,人们必须指出一个实际上会生灭或可能会生灭的现象。佛陀坚信原则上永远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例子。

  请自问一下:一个现象自行生起或自行灭去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现象神秘地出现和消失。也就是说,它们的出现和消失与任何其它的现象无关。人们能理解这一点吗?就我而言,我得谦卑地承认我不理解。再者,如果有人赞同现象可以自己生灭,那么此人不是以理性来了解整个世间,而只信奉非理性的事物、神秘的事物,及那些戏法幻术。佛陀不会如此,他劝告我们要理性地领悟这个世间。只有在一种情形下佛陀才会收回它的学说,那就是人们举出了一个反例。而关键在于,原则上对缘起说不可能有反例。因此,很明显地,缘起说也不是综合真理。

  (3)缘起说是先天真理吗?我很清楚,整个先天真理的概念争议仍多,而且也没有对这一概念清晰的、普遍公认的看法。不过,就此刻之目的而言,康德意义上的「先天」似乎是最能令人满意的。因此,我将把「先天真理」定义为不需要借助任何特定的经验就得以证明的真理。它是普遍的和必然的。在进一步论证之前,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必然」不能以逻辑上必然的意义上来理解,而是在使经验可能的必要前提的意义上来理解(许多康德的批评家的过错恰恰在于,把「必然」放到作为逻辑必然性的先天的背景中来加以理解)。再者,「不借助任何特定经验」这一短语并不意味着与我们的经验无关;相反,它意味着,每一种实际的和可能的经验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可避免的要去遵守先天真理。而「普遍」这一术语的意思是指没有例外。根据对这些术语的意义的澄清,很明显,缘起说是一种先天真理,因为缘起说对于每一个实际的现象和可能发生的现象都是真的;并且,说它是必然的,是因为对它的否定,虽不会导致自相矛盾,但原则上却因找不到例证而不能证实(对它的否定意味着否定了任何经验的可能);而说它是普遍的,是因为在原则上对它不可能有例外。因此,从康德学说的立场上来看,把缘起说当作一种先天真理(恰恰是在上面表达的意义上)是相当合理的。

  (4)根据(3)中所说的,很明显缘起说当然不是一个后天真理(后天真理的证明要求借助于具体的经验并且本身不是必然的和普遍的)。

  (5)缘起说是同义反复(tau-tology,又译重言式)吗?从我们的目的来看,我们不需要详细讨论有关同义反复的概念。我用「同义反复」一词系指重复而无其它意义的陈述或惯用语,且对它的否定必将招致自相矛盾。我们已经了解缘起说不是分析真理,并且,倘若每种分析真理都应该被还原到一个逻辑规律的话,那么缘起说也不是同义反复。

  (6)缘起说是一个归纳概括命题吗?我们将「归纳概括命题」定义为这样一个命题,即它的获得是通过对某一些事例的观察延展到同一类所有事例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类命题的一个例子是:所有的乌鸦是黑的。让我们马上注意下面这一点:一个归纳概括命题是基于经验观察的,因而能设想它是假的(如果你愿意,它也是个综合命题)。总之,一个归纳概括命题是潜在可证伪的,然而缘起说原则上不可被证伪。因为要证伪它,需要指出任何一个实际的现象或可能发生的现象能够自行生灭,而这一点却是不可能做到的。人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去提出这样的一个反例。因此很显然,缘起说不是一个归纳概括命题。

  基于上述理由,把缘起说的特征归结为先天综合真理(在康德意义上),似乎是合适的。从上面我们已看出,缘起说是一个先天的真理。说它是先天真理是因为对它的证明毋须借助于任何具体的经验,并且对于经验的可能性,它是普遍的(无例外的)和必然的。然而,只要它被宣告为世间的真理,那么这一学说就可在康德的意义上,被归于先天综合真理(非常像命题「每一事件都有一个原因」和「事物不能产生于无」)。但我应该承认,这种思考缘起说的方式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说明人们首先如何来把握它、如何来领会它的问题。就我的思考所得出的判断来说,人们需要揭示某些现象学的事实以回答上面的问题。这正是我现在要处理的任务。

  在一开始我们已经指出,所有的现象存在于时间中。但在时间中存在意味着什么呢?在时间中存在,意味着会有生灭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产生变化,就不能在时间中存在。总之,不变的实体无法在时间中存在。但我们的时间感又是从何处产生的呢?我们的时间感是基于我们对变化的感知。即对变化的感知是我们的时间感的必要条件。同时很明显,对变化的感知也是我们的时间感的充分条件。所有这一切都能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如果X在时间中存在,那么X会发生变化,并且如果X会发生变化,那么X在时间中存在。或者,同样地,我们可以说,唯有当X会发生变化时,X就存在于时间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注意,如果我们是不能感知变化的那种存在者,则我们就绝对不能有时间感。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类似因为在感知时间的同时也感知变化而得出「时间和感知变化是一致且相同」的结论,而是不可能有类似「感知时间」这种东西,因为时间不是某种被感知的实体,不是被感知的任何事物;相反,感知变化就是感知时间,即时间感。

  人们可能会疑感,所有这些观察的意义是什么?其意义在于,缘起说是最深刻的现象学观察,它不能与经验事物相混淆。它是对任何可能存在的东西最深刻洞见的清晰表达。我要强调的是,「洞见」一词不能在先天的意义上被理解,或就此而言,它不能与任何超现象的真理相等同。相反,它只能在纯粹的现象学事实的意义上来理解。存在就是变化,它包括任何现象的产生和消失;存在就是充满活力(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就是说,任何现象达到存在以及消失只是(不多也不少地是)包含了现象多样性的变化的连系,这就是缘起说。

  依据这一点,我建议把缘起说归于现象学的真理,而不是先天真理。因先天真理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并且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把缘起说归于康德意义上的先天真理,肯定会是一种误导,因为对于康德,先天是心智对于知识事业的贡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对于佛陀,缘起说的核心不是某种抽象的理智构造,因为这里毋须谈到范畴、心智的贡献、经验可能性的条件以及先验的方法等等。

  我并不是由此说,佛陀不对缘起说进行精妙深刻的分析。我的意思只是说,佛陀得出缘起说并不是借助范畴的、哲学的活动。而缘起说的洞见在原初意义上,纯粹是现象学的。这种洞见对于任何精于现象学的人是不难得到的,遑论人们透过教导,而且自己也能够掌握此一洞见。而这种洞见并非附有神秘的、形而上学、神学或超感性的东西。它完全是现象学的。并且,一旦人们清楚地理解了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成为一个现象的条件,那么缘起说就成为一个分析真理,但这并不是在无足轻重的意义上来说的。严格地说,缘起说成了一个同义反复。

  思考一下下列想法,事物存在于时间中。哪种事物存在于时间中?就是存在于时间中的事物。存在于时间中的事物存在于时间中,这意味着一种同义反复。但是,把缘起说消解为一种同义反复,则会是一种极端的无知和缺乏智能。因为重要的不是去发表「对缘起说的陈述是同义反复」这种显而易见的高见,而是要问事物存在于时间中是否是真的。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陈述是否是一种同义反复就无关紧要。当一个人领会了事物存在于时间中这一真理(即,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化),他就领会了缘起说的真理。要强调的是,不可能还有别种的事物可以脱离缘起法则,因为事物或现象都会发生变化,而这也就意味着说事物存在于时间中。理解某一事物的生灭与其它事物习习相关,也就能理解没有一个事物(现象)是不变的实体,也就是说它们都无法独自存在,没有自性。所以说「万法皆空」,因此依据这些考察,把缘起说归于「现象学的和分析上的真理」就是最令人信服和正确的了。

  在结束本文之前,我想对佛陀与休谟那里的「无我说」做一点突出的考察。我们问这样的问题,佛陀是怎样得出无我的教义的?休谟又是如何得出的?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他们之间根本的差异所在。休谟认为没有精神实体,没有一个实质的、持久的自我,这种观点是基于对现象的探究。因为,众所周知,休谟曾说当他退回到他最内在的深处来发现自己时,他只看到了一种观念、一种情感、一种冲动、一种形象等等,但这些都不属于一个实体的自我。当然,他研究的指导性格言是:「没有印象,就没有观念」。这就是说,一种观念若不能最终追溯到一种印象,它就没有资格进入任何知识体系,而只能付诸一炬。休谟在现象学上的发现是与其格言高度一致的,因为他的没有实体的自我的观点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不能把这种观念追溯到任何印象上。佛陀又是如何得到他的「无我」法则呢?在进一步讨论之前,重要的是要注意,佛陀的无我说不是否定自我(一种变化的自我,仅仅由诸「蕴」﹝skandhas﹞组成),而只是否定一种实在的、永恒的自我,即否定实体。

  现在来看「无我说」。无我说是缘起说的直接结果。如果没有实体,那么也就没有实体的自我。换句话说,无我说是缘起说的一种逻辑推论。并且,正如我在上面已论证的,既然缘起说是一种现象学真理,那么任何有关它的逻辑推论,例如无我说,也必须是一种现象学真理。休谟证实了这一点。但休谟与佛陀达到无我的方式不同,这一点从如下事实来看是很明显的,即休谟通过使印象彼此独立来处理,仿佛它们都是实体。当然,休谟自己并没有觉知他自己是如此处理这个问题。原因何在?因为休谟对于缘起说没有任何的阐述。但就佛陀而言,印象如同所有别的东西一样,是完完全全被缘起说所支配的。它们也是空的、非实体的。

  总之,缘起说是基于一种对于原初没有现象学的洞察,即对存在的、作为现象的东西的洞察。并且一旦这种洞察被清晰地表达和分析,对它的陈述就只能是缘起说。因此,缘起说是一种现象学的真理和分析的真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