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密宗中的修身理论与实践方法是怎样的? (含关于“拙火定”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密宗中的修身理论与实践方法是怎样的? (含关于“拙火定”的问题)
  密法有其独特的“法身、化报(色)身”双修的修持特点,并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
  从“色心不二”、“六大合成”的基础出发,人的身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身为心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意识中枢。“身心”又可以从粗到细分为三层,每一层都代表不同的身心一体不二的辩证关系。
  第一层:粗身粗心。粗身,指地、水、火、风“四大”所集成的血肉之躯。粗心,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对境而生的感觉,以及由第六意识产生的知觉,如观念、想象、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是居于浅层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活动。
  第二层:细身细心。细身,指由气、脉、明点所构成的微细生理机制。细心,指意识层下含有的自我执着,本能欲望等潜在的精神作用,即佛学所讲的第七识——末那识。细身细心,非肉眼所能见,只有密宗行者才能察觉到它。
  第三层:最细风心。最细风,指最为微细的能或物,因不具备固定形态,故名为“风”。相当于第八识——阿赖耶识。最细风心,隐蔽于粗心、细心之下,被称为“光明体”、“金刚种子”、“自性”。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性”,就是指最细风心。而此心则需要行者在极深的定中,才能得见。
  人既是身心不二的统一体,却又是身心相对的矛盾体,在重重矛盾之中,粗心中的“意”与细身中的“气”构成了主要矛盾,常人多心意不定,心随气动,气随心行,心乱则气乱,心气不调,就导致身体生理机能失调,多病夭亡。因此,密法就从此下手,修身调气。
  气、脉、明点理论及习修方法则构成了密宗习修的特色。
  气,是一种微妙的生命力,又是人体内的各种潜伏力的总称。
  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根本气。
  它又分为:
  1.持命气:为人的生命之本;
  2.下行气:主管向下的精血、大小便;
  3.上行气:主管推动气血上行;
  4.平住气:主管消化饮食、输送营养;
  5.遍行气:主管全身动作及运行。
  第二类是支分气
  1.行 气(龙 气):使眼能生视觉;
  2.循行气(龟 气):使耳能生听觉;
  3.五行气(海马气):使鼻能生嗅觉;
  4.最行气(提婆气):使舌能生味觉;
  5.决行气(财生气):使身能生触觉。
  气在身体中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行,而此运行轨道,就被称之为“脉”。脉的数目非常之多,有人说有7.2万条。其中最重要的有三脉:左、中、右脉,但又以中脉最为重要,它是一切灵脉的根本。密宗行者修身无一不是从打通中脉下手。
  三脉的交错之处,则称之为轮,它是人的生命的七大能量控制中心。它们是: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及顶轮。
  明点,则指产生生命、精神功能的精华。明点主要有三种:
  1.物明点:指有形质的水液,分净、浊两种。净者为精血、津液;浊者为汗涕泪尿。
  2.不坏明点:指父母精血所产生的生命本原。来自父精为白菩提心,主要住于顶轮;来自母血为红菩提心,主要住于心轮。不坏明点则常住于中脉,为人生命之本。
  3.离戏明点:指精神精华,为最细风心之体。
  密宗行者通过咒、印、观的加持,使心定一境,进而调整气脉,使之按照其应有的轨道运行。调合“心”与“气”的矛盾,拓展觉识,得见最细风心,阐发金刚种子,转识成智,即身成就。
  可见,修身虽是行密者的一个重要步骤,但终其目的,却离不开一个“心”字。所谓成就“金刚不坏”之身,是指最细风心(即阿赖耶识中的金刚种子)不变不坏,并非指我们的肉身。至于大德们在圆寂后所留下的“不坏之身”,是因其愿力显示给众生看,以达到教化众生,增其信心的目的。
  密乘的修身方法,各派均有其独特的实践方法。但无论是从气、从脉、从明点上下手,均需要上师的传承和指导,切不可盲修瞎炼,以防走火入魔!
  关于“拙火定”的问题?
  “拙火”是指不坏明点中的红菩提心,是结胎时母亲所给予的红色净点,成人乃位于脐下,因其色红,又为全身热量的供给处,故称为“火”;又因其固守岗位,不能妄动,故称为“拙”。
  “拙火”其形似脉,其动为气,其质为点,是气、脉、明点三合为一的极精华处。行密者,通过一定方式的修持,使拙火生起,并分为左、中、右三路依次上升,便可以突破四度空间,使觉识净化拓展,心物融通,超凡入圣,这就是“拙火定”。
  “拙火定”对行者的身心发展有推波助澜的功效,使行者迅速达到通神入化的目的。因此使许多行密者对此修法趋之若鹜!
  应提醒行者注意的是,修“拙火定”必须同时打通左、中、右三脉,使燃起的“拙火”沿三路同时上行。左脉道的阳性生命能源能够发挥净化情欲,情感的功能;右脉道的阴性生命能源则可发挥其控制思想意念的功能;而中脉道的拙火产生心物通融,人天交汇的功能。
  如果行者在行持的过程中,舍此就彼,情识未净,有所偏差,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如果左脉已通,但右脉未通,此时情欲虽伏,但阴阳不济,念想交驰,功力越深魔障越重;如果右脉已通,但左脉未通,此时意念虽伏,但情欲炽盛,我焰高涨,敛财骗色,为祸世人,更有甚者,拙火点燃之后,逆行(下行)突破四度空间,深入邪灵世界,产生所谓的“妖通”、“鬼通”,无异开门揖盗,自损珍宝,身心不能自主,轻则癫狂,重则丧命!
  因此,行密者在修持时不可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应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习修。若大法未明,盲修瞎炼,妄求灵异,日久功深,虽有定慧,但定为邪定,慧为狂慧!信道不明,认理不真,心外求法,必沉沦魔域!!此乃修持之关键,行密者不可不慎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