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发挥佛教优势 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化蒙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4月中旬在杭州和舟山举办以来,博得了佛教教内以及社会的高度赞誉,而此次世界佛教论坛也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多边国际宗教大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着重讨论了佛教界的合作、社会责任以及和平使命,很好的体现了佛教界关爱众生、关注社会的理念。佛教自身具有诸多独特优势,完全可以在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一、弘扬优秀佛教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对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印刷、哲学、戏曲、诗歌、小说等文化与艺术,有着极其深广的影响,辉煌灿烂的中国佛教文化,令世界瞩目。佛教文化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古老文化之一,具有无限的潜力与广阔的前景。可以说,佛教已经深入到了我国人民生活、文化等各个角落,与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一起流动。因此,佛教在我国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基础,这对今天佛教的复兴,以及对在民众中的普及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宗教政策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佛教也得到了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全球化的今天,佛教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如何为人类和社会作出最大贡献,这为佛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看来,佛教文化是世界先进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发展的生命,只有不断地挖掘、开拓和弘扬,才能使佛教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最大贡献。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佛教文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先进的佛教文化影响人,塑造佛教的全新风貌,是佛教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是佛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是佛教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求新的自我定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发扬佛教平等和合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但佛教仍然是我国人民主要信仰的宗教,如蒙、藏、满、汉等民族大多是信仰佛教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挖掘和弘扬优秀的佛教文化,这不仅有利于佛教的自身发展,而且对民族团结将发挥重要作用。佛教是一个主张平等、和合的宗教,古印度种姓制度森严,而释迦牟尼佛却否定了种姓阶级,认为四姓若归依佛教,则“皆为释种,无有差别,如四河入海,悉成咸味”。此一思想在印度宗教史上不仅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今天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对我们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佛教的平等精神将更加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也就是说在弘扬佛教教义、普及佛教基本精神的同时,使人们形成一种共同理念,从而增加民族凝聚力,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在佛教教义中有“六和敬”的重要思想,这不仅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而且也是个人在道德思想上的基本修养,而在今天则可以广泛运用于家庭、社会之中。所谓六种和合,简单说来就是要在生活上互相照顾、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思想上彼此敬重友爱、戒律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共同遵守、见解一致共同修学、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此“六和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可谓意义重大,若能贯彻此“六和敬”精神,则能提高国人的素质修养,醇化社会风气,使其人民团结、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佛教将为实现世界和谐,促进祖国统一提出有效方法。当今世界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是战争灾难、恐怖主义、贫富差距、自然灾害等无不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安全,这对世界和谐、人类和平提出了严峻挑战。有鉴于此,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在美国和法国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想,指出和谐世界必将是一个共同繁荣、民主平等、团结合作、相互包容、持久和平的世界。此一理想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从而也说明中国人民是一个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必将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佛教有着二千五百多年的弘传史,而其教义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所提出的慈悲、和合、平等、智慧等理念,是实现世界和谐的有效方法。慈悲是佛教徒在个人修养上的基本环节,是佛教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来发扬平等、和合的精神。其中四姓平等的理念与“民主平等”是同一理趣的,六和敬则能包含“团结合作”、“相互包容”的所有思想。只要实现了民主平等、团结合作、相互包容,则自然能建构一个共同繁荣、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佛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在全球都拥有众多的信徒,都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佛教的创立者,以缘起正道、慈悲和合、智慧解脱为真理,以出家僧众为清净的生活团体。所以,在思想和立场上很容易达成一致,都会因为同一目标而走到一起。我国两岸三地佛教,都是同根同源,可以说“两岸佛子是一家”。近年来,台湾地区的佛教界与祖国大陆的佛教界交往频繁,相互访问交流,举办了许多关于佛教文化方面的活动,这不仅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同时也促进了两岸兄弟情谊。就此,我认为加强两岸三地的佛教文化交流,这不仅可以促进大陆佛教的发展,而且是连接两岸三地的情感纽带,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杭州是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胜地。杭州佛教始自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梵刹林立,高僧辈出,佛教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便有“东南佛国”之称。“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我们杭州举办,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事,同时也是杭州佛教史上的大事。这次大会云集了全球所有的佛教高僧,三系佛教领袖同商佛教发展大计,以及佛教在当今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等重大课题。期间取得了诸多共识,也增进了佛教徒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可以说举办这次论坛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杭州佛教》自创刊以来,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爱国爱教,始终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始终坚持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佛教优秀文化、推进佛教学术研究,“慈悲造福社会,智慧净化人心”的宗旨。以杭州佛教文化为本位,不断挖掘和弘扬佛教文化的先进性,以正确的佛教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佛教文化影响人,使大众智信而不迷信,从而也为杜绝邪教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后,我们《杭州佛教》杂志将对“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会议精神及所达成的共识,作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切切实实地为建构和谐社会、世界和平以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最大贡献。
  (2006年7月11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共识座谈会”交流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