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弘法交流>>正文内容

开展弘法活动 提高四众素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柏林寺客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制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和整个中国佛教一样,古老而又年轻。言其古老,它最早创建于东汉末年,唐末为赵州禅师弘化之地;言其年轻,1988年当它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时已是一片废墟,唯有一座古塔和二十几株老柏树还能使人辨认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它现在的一切都是从1991年开始的。
  1991年秋,在净慧法师的主持下,柏林寺迈出了复兴的步伐。几年时间,一座座殿宇相继落成,昔日漫草荒烟之地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丛林。与此同时,一个修学有素的青年僧团初步形成,各种弘法活动次第展开。古老的禅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焕发活力。现就柏林寺在自身建设和弘法利生方面的点滴经验向教内同道作一简要汇报,以求批评、指教。
  一、弘法环境的营造
  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佛法的弘扬必须依赖诸多因缘的和合。柏林禅寺的兴复几乎是从零开始,这固然是个不利因素,但这也使我们有可能本着开拓与探索的思路,营造一个清净、如法、和合而又契合时代因缘的弘法环境。
  (一)修建殿宇,净化环境
  佛教又称像教。法的存在和表达是通过“像”来完成的;而代表佛法的住世和实施教化功能的是以僧团为核心的寺院。在今天,党和国家对待宗教的基本政策之一是宗教活动必须在政府认可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所以,寺院实在是佛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实体。佛陀慧命的延续,佛教弘法利生工作的开展,佛教文化的保存发扬都必须以寺院为载体、为依托。
  有鉴于此,这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寺院殿堂的修建、寺院环境的净化、美化当作弘法工作的一部分。过去的柏林寺荒草丛生、尘土弥漫,正如当地居民俗谚所说:“大寺有三件宝,破砖、烂瓦、毛毛草。”经过几年的努力,山门、普光明殿、观音殿(含藏经楼)、钟鼓楼、回廊、禅堂(含法轮阁)、开山楼(含秉拂堂)、怀云楼(含问禅寮)、云水楼等殿宇相继落成;已建成的殿堂楼阁面积达8000多平米。昔日的杂草破砖被清除,庭院绿草如茵,翠柏成行,石板铺地,树荫蔽日。加上全寺僧俗对环境卫生的长抓不懈,柏林寺俨然一方清净佛地。这不仅使无数来寺朝礼观光的信徒游客对三宝生起景仰崇敬之心,而且对本地的环境卫生也起了推动作用。赵县县委书记曾专门找县城建局、卫生局等部门领导在柏林寺召开环境卫生现场会,请寺里监院介绍有关绿化、净化、美化环境的经验。我们在规划寺院建筑、设计殿堂时一方面注意继承寺院建筑的传统风格,另一方面也很注意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开展弘法活动的实际效用。在总体风格上力求开阔、轩敞、简洁、朴素、庄重而又实用;佛像庄严不杂,主题突出。我们的这种意图受到教内外许多人士的理解和称赞,无形中,也改变了一般人以为佛教寺院就是神秘、怪异、阴森的观念。
  (二)建立僧团,养成僧格
  弘扬佛法,责任在僧。僧人的学养如何、修行如何、形象如何,直接关系佛教的兴衰成败。柏林寺一直把组建僧团、培养僧格作为兴复祖庭的中心任务。我们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结合传统与时代因缘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此提出来向各位请教。
  1、剃度方面:柏林寺只有住持一人可以在寺内剃度收徒,这是根据《百丈清规?剃度规约》“丛林出家遵古禁例,唯依住持一人,僧众并不得各受,违者师徒俱出院”的规定而实行的。这样做一方面便于对行者、沙弥集中教育,另一方面可避免寺院内部派系林立、房头四起的弊病。虽然只住持一人收徒,但常住还是广接十方海众挂单,所以寺内住众并非全系住持一人的徒弟。
  接收出家徒众要求严格。我们的作法是:如有人真实发心前来请求出家,年龄不得超过30岁,文化程度必须初中以上,六根具足,证件齐全,历史清楚,家庭同意。具备以上条件,经过执事商量同意后,先在寺院当半年到一年行者,从事服务工作。这期间常住如发现某行者有犯规行为,教而不改者,可随时让他离开;行者在考验期间如觉得因缘不合,也可随时离寺。经过双向选择,认为因缘契合,常住可为其剃度,并授沙弥戒。沙弥阶段的任务是养成僧格。这期间常住会组织沙弥进行功课唱念、律仪、佛学等方面的学习。柏林寺开办了僧格养成班,住持亲自授课。课程有《沙弥律仪要略》、《毗尼日用切要》、《二课合解》等。同时,住持还面向全体大众每周讲授《禅林宝训》、《百丈清规》等。
  2、管理方面:柏林寺僧众按戒律要求每半月组织比丘、沙弥分别诵戒。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还要举行全寺常住僧俗对话会议。会议形式是唱《三宝歌》,宣读《共住规约》,大众自由发言,就寺内生活、修行、管理、弘法等方面的问题,畅所欲言,广泛交流意见。这样的会议往往充满民主、轻松的气氛,人们或批评,或自我批评,或出主意,或提建议。这种会议使全寺上下保持了沟通,调节了人们心理的平衡,巩固了大众的团结和合,又能集思广益,不断调整关系,改进工作,强化管理机制。
  经过几年努力,柏林寺目前形成了一个三十人的稳定僧团。其中只有四人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其他大多是年轻人。有大学学历的有七位。经中国佛协和政府主管部门同意,还接受了一位日本僧人木村礼道法师(从1993年冬至今)常年住寺参学。这个僧团不仅有良好的学风,而且有良好的道风,每天早晚课诵、过堂、坐香、出坡、上课,威仪整齐划一,团结和合,从无争吵现象。他们不看电影、不看电视、不打扑克、不下棋、不听流行歌曲,从未发现有人着俗装、抽烟、喝酒、吃肉。在寺工作的居士也一律长素,不准抽烟、喝酒、看电视。住持、班首、执事带头自律。住持不私收红包,所有供养钱、物,一律交常住用于弘法及公益事业。全寺僧人在住持带动下清净自律,除应得的单金、普佛钱外,如收到信徒对个人的供养金,都能自觉交给常住。
  (三)政教融洽,寺会同心
  我们认为一座寺院有好的内部环境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外部环境。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深感佛教寺院、僧众必须与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僧人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适应政策环境;也要使政府有关领导更多地了解佛教,支持佛教工作。
  首先,从住持到一般僧众都很注重了解、学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宗教政策,跟上国家发展形势,跟上时代步伐。其次,每逢重要的外事接待、弘法活动,我们都主动同政府有关部门保持沟通,听取主管部门的意见,请有关领导亲自出面。此外,日常凡有政府各级领导来寺参观,常住都有专人接待讲解,在这过程中,向他们赠送佛教书籍,讲述佛教的历史、宗派、教义,强调佛教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争取党政干部对佛教有更多的的理解和认可。目前柏林寺受到县、市、省三级的党政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政教关系十分融洽,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柏林寺是河北省佛教协会倡缘修建、直接参与管理的一座寺院。它的修复工程、弘法活动都由省佛协直接领导、支持。几年来,柏林寺和省佛协协调一致,同心同德,使荒芜的旧寺址变为崭新的梵刹,开展一系列弘法活动,发行《禅》刊,印赠经书,积极投入希望工程和救灾助教等公益事业。这也使我们认识到佛协和寺院关系的融洽非常非常重要。二者如果互相疏远、互不信任,则内部损耗,直接影响佛教的命运和前途。
  二、弘法理念的明确
  柏林寺一切的活动:修建殿堂、美化环境、日常管理、举办法会等,都围绕一个中心目标,那就是弘扬佛法、住持佛法,服务社会、利益众生;而弘扬、住持佛法不是一句空话,它要变成全寺上下每时每刻言行举止的现实。在这一点上,住持一直向大众强调一个似易实难的理念,即僧人做一切事的出发点必须坚持:令未信(佛)者信(佛),令已信(佛)者增长(信仰),从而获得现善后善利益。这个理念已成为全寺僧俗大众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由于这一理念的支配,大众都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自觉维护道场的清净庄严,对待信徒、游客都能彬彬有礼、慈悲友善。这样,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宗旨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落实。
  柏林寺另一个弘法理念就是净慧法师所提出的“生活禅”的宗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一宗旨言简意赅,概括了佛教最根本的精神:慈悲与智慧。这一概括在语言和思维方式上又很适应现代人的根性。这个理念已成为河北佛协、柏林寺僧俗契入佛法、接引信众的宗旨,受到许多政府官员、社会人士的称道。
  三、弘法工作的推展
  柏林寺在修复殿宇的同时,坚持每年持续举办一些大型的弘法活动:
  1、拜忏、佛七、禅七:柏林寺为了保持僧团的严整清净,有利道风、学风的养成,平时除随早晚课普佛之外,绝不应酬经忏佛事。为了引导信众共修,只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至十五举办上元节吉祥法会,拜药师忏七天,为信众祈福消灾;每年农历七月初九至十五举办中元节报恩法会,念佛诵经,为信众超度先亡;每年秋冬之际举办禅七法会,为信众提供修习禅定的机会。每次法会都有二、三百人参加,他们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东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在寺院体验七天正规的佛教生活。每次法会常住都安排有讲经、讲开示等宣传佛法修学内容的课题,住持带头、大众参加,共修共学,严肃如法,颇受信众的认同和欢迎。
  2、讲经:从1992年至今,柏林寺曾三次邀请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讲授《药师经》和《地藏经》,本寺住持和尚也多次主持讲经法会,先后讲授了《十善业道经》、《心经》等,大陆、港、台也有多位长老莅寺开示。同时,1995年5月起,常住每星期日派青年法师到省佛协讲堂开办佛学讲座,深受信众欢迎。
  3、传授三归五戒及在家菩萨戒:每年在佛菩萨圣诞日,柏林寺都有传授三归五戒的活动,由住持和尚主持。每次都有近千人加入佛教,归依三宝。柏林寺有一个规矩:只有住持和尚一人有资格代表常住传授三归五戒。这样所有在寺里受归戒的居士都是常住的信徒,而不隶属某一个人。
  从1994年起,柏林寺还先后两次举办大型的传授在家菩萨戒法会。法会为期三天,具足三师。在三天中,常住组织居士学习起止威仪、殿堂佛事,向居士讲授戒律常识。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居士们具足正信、正行,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4、生活禅夏令营:从1993年夏天起,柏林寺连续三年承办由河北佛协倡导发起的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夏令营。三年来,参加夏令营的人数累计达800多人次,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以青年佛教徒为主。在为期七天的夏令营中,营员要随常住僧众一起上殿、过堂、坐禅、出坡,听佛学讲座,学唱佛教歌曲,朝拜祖庭,参加普茶晚会、传灯法座、皈依法座,体验行脚生活。每次夏令营我们都邀请多位青年法师和学者讲授佛法,由于他们以全新的思路讲述佛法,深受营员们的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营员们的佛学修养,培养了信仰感情,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最直接、最真切的佛法熏染。许多营员由此确立了正信,端正了人生态度,踏上了自利利他的光明之道。我们的经验证明:夏令营这种弘法形式,很契合时代因缘,值得教界留意推行。
  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和赵朴老的重视、关怀和支持。每届夏令营,中国佛协都有领导成员亲临指导。今年的夏令营将由中国佛协直接举办,河北佛协具体承办。有关今年夏令营的准备工作目前正在抓紧落实中。
  四、结语
  经过五年来(1991年至今)的不断探索,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如何提高佛教四众整体素质,提高僧尼素质是关键;如何提高僧尼素质,提高寺院执事班子素质是关键;如何提高寺院执事班子素质,提高寺院带头人素质是关键;如何提高寺院带头人素质,完善和强化僧纲僧纪是关键。
  柏林寺的弘法工作只是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和全国许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管理有方的寺院相比较,实是惭愧万分,不足称述。述此数端,仅作引玉之砖,并就此向各位同道请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