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继承与开拓是推进佛教教育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弘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江苏素有佛教大省之称,佛教教育资源丰厚,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佛学院校教育,培养了大批僧才。现有经国家宗教局批准的院所有四座: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鉴真佛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经省宗教局批准的有多座,如镇江金山寺佛学院、常州天宁寺佛学院、扬州大明寺佛学院、寒山书院、武进佛学院等。作为辖区内有多座佛教院校的江苏省佛协,早已把全省院校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同样受到省宗教局的高度重视。今年在中佛协开展调研之前我们已做了一些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现就我省院校工作做概略的介绍,以期抛砖引玉。
  一、挖掘资源,开发整合
  江苏的佛教教育有许多资源,有传统资源,有教内现存资源,也有教外辅助资源。这些教育资源,急待我们去认识和开发整合。
  (一)传统资源
  佛教东传以来,就佛教的僧教育模式,无外译场讲学、丛林薰修、佛教院校三种。这三种模式,都是契理契机对应时代特点而产生的,在不同的时节因缘各有侧重。在当今这三种模式仍有同时存在的必要,或者说这三种模式都可以同时表现在我们的院校教育中。在江苏这三种模式都有其深厚的资源,只要稍加注意,就有许多范例供我们借鉴。
  (二)教外资源
  江苏是文化大省,人文荟萃,有众多的高等学府,有一大批知名的从事佛学研究的教授、专家,还有一大批对佛教有信仰、有感情的大、中学校的教师,以及书画家、艺术家等。这些学者、专家、教师都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教外资源。
  (三)现存资源
  江苏早在1980年冬,在苏州灵岩山开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1982年秋,在南京栖霞山举办为期一年的僧伽培训班。1984年,在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办了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此后,各地寺院也先后开办了一些佛教院校,如金山佛学院、天宁佛学院、大明寺佛学院、宝华山佛学院、戒幢佛学研究所、寒山书院等。2003年10月,在南京鸡鸣寺开办了栖霞山分院女众班,弥补了江苏在尼众教育上的空白。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灵岩山分院、栖霞山分院等,在二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在老一辈佛教教育家的言传身教下,成就了一批办学教学的专门僧才。加之像今天在座的明学会长这样的僧教育专家,包括热心和支持佛教院校教育工作的老法师的带领。以及我们已积累二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教学体制。
  然而对于传统的、教外的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有待我们认识和开发整合。我们当如何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挖掘传统资源、借助教外资源、开发教内资源,更好地为现实的院校教育服务等方面,应当作为一个课题来专门研究,做点探索。
  二、打开新思路,开拓新局面
  面对当前各地争相办学的特点,省佛协将对各院校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趣向定位。即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以及师资、生源等情况,对自己的学僧培养方向要有一个明确定位。有层次、有目的地培养人才。把佛教教育办在实处,克服哗众取宠,只落个花钱买吆喝的现象;
  二是通专兼务。在培养僧才中,要正确处理“通才”与“专才”的关系。既要培养佛教通才,又要培养一定数量的专才,如教务工作人才、学术研究人才、寺院管理人才、讲经弘法人才、外事交往人才,乃至实践修行人才等。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孔夫子也说:“有教无类”。清代诗人顾协嗣有首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说的就是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道理;
  三是突显特色。每一所院校,要有自己独有的风格,突显特色。尤其是各寺院开办的初级佛教院校,应该结合本寺院的宗派传承、本地区佛教流传历史的特色,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课程。要让学僧对本地的佛教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且对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予以继承和发扬;
  四是形象教育。通常我们的佛教院校只注意佛教知识和世学知识的传授,很少注意形象教育。其实,僧教育就应该提倡用高僧的嘉言懿行对学僧进行形象教育。省佛协计划组织班子,着手编写具有江苏地方特色的“高僧传记教材”,用于佛教院校的教学,以加强学僧的形象教育;
  五是师资进修。目前,佛学院的师资力量,除去世学课程,佛教课程的法师大都由前届佛学院毕业的学僧担任,其中虽有真才实学者,但也难免出现劣性遗传,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我们想利用暑寒假办师资进修班,请师范专家,讲教学方法学、教学心理学,改善佛教院校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请教内的长者法师讲学,加深对教理上的研究和把握。
  以上是对江苏省佛教院校工作的一些回顾,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与兄弟省市相比的不足,今后我们还将尽可能地组织相关人员去兄弟省市取经学习。
  2005年9月6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