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广五蕴论阐微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现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广五蕴论阐微
  现月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0册
  1978年11月出版
  页387-395
  --------------------------------------------------------------------------------
  387页
  吾人生在天地之间,对于宇宙一切印象,耳濡目染,随
  他变幻,其存在之时间,或有短长,亦有似终古常存者,然
  云何有此现象﹖云何成此结晶﹖则未曾一思察也。对于人类
  身体之构造,据科学界言为细胞集合而成,然为甚么有饮食
  睡眠、喜怒哀乐、理智情欲﹖蒙眼过去,亦未曾加以研究,
  今偶于广五蕴论略一读诵,方才知道这部书对于宇宙和人生
  的真相,有分析的解释,并可由现在迷闷中,而得超出之妙
  法,如正在黑暗的时候,有人送到一盏大明灯,当贫穷时候
  ,拾得一颗如意宝珠,要从大河此岸到彼岸的时候,遇着一
  只渡船,染着疾病痛苦的时候,有施以灵丹妙药,这广五蕴
  论,就是这样有求必应之法宝。且就五蕴论略一解释;
  一、本论之来由 佛灭后八百余年,有无着菩萨,悯当
  时小乘外道,计方便为究竟,着邪见
  388页
  为正道,请弥勒菩萨于弥瑜陀国,说大乘瑜伽师地论,后以
  此为本论,复造支论以释之,世亲降世,亦造百法五蕴论等
  总略摄释,时有安慧论师,以五蕴论辞简,无从窥奥,因欲
  显其微,遂更造广五蕴论,即今所研究者是也。
  二、本论之组织 一范围﹕本论标题为五蕴,蕴乃和合
  积聚之义,故凡属有生灭,有转变,因缘和成,虚幻不实之
  有为法,总摄在内。二次第:本论既通摄一切有为法,即宇
  宙和人生之总现象,亦即为色心之总和,其编辑之次第,就
  万般现象中,以类名之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之
  五大科。
  三、别释五蕴 一色蕴﹕就五官及其所觉触之境相,凡
  触对变坏,或方所示现之一切法,皆谓之色蕴。故有情除精
  神作用外,余之物质方面,组合身体之细胞及身体外之森罗
  万象,皆色蕴所摄。
  先就有情身体方面说,此中就作用不同,可分眼耳鼻舌
  身五根,及根所依之扶根尘,五根体,对细微各分布于内身
  之一部分,为吾人目所不能见,但有发生五识之功用,五根
  如照相机上之摄影片,能摄取对面之影相,印于片上,然摄
  影片但能印其影相,不能生了别及灵感作用,今正甚根色声
  香味触五境,有能起了别感觉之作用者,此了别之体,即五
  识,扶根尘为五根之所依,通常谓眼之扶根尘如葡萄朵,耳
  如桦卷皮,鼻如双垂爪,舌如偃月刀,身如立木杌,科学界
  谓吾
  389页
  人身体所组织者为无数细胞,即此所说扶根尘,而谓能生感
  觉之神经末稍,即此所云眼等五根。
  次就身体外之森罗万象说:就能感觉之根分五,故所感
  觉之法,亦分为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名,色为眼所见,就此中
  因有方所不同之现象,故又分显色(青、黄、赤、白),形
  色(长、短、方、圆、麤、细、高、下、正、歪、光、影、
  明、闇、云、烟、尘、雾、回色、空一显色,),表色(取
  、舍、屈、伸、行、住、坐卧)三类,声为耳所闻,香为鼻
  所嗅,味为舌所尝,触之一分(湿性、重性、轻性、滑性、
  冷、饥、渴、软、缓、急、饱、力、劣、闷、痒、黏、病、
  老、死、疲、息、勇、)为身所觉。
  究此眼等五根,及色等五境之原素,不外地水火风之四
  大种,坚性为地,湿性为水,暖性为火,轻动性为风,此四
  大互遍于宇宙,故宇宙之万有,皆得由其组合,换言之,宇
  宙之万有及人生之现象,即四大之差别显现,就分量之多少
  ,有成为坚硬之土石,炎炎之猛火,或汪洋之江海,飘动之
  旋风,其为耳所闻之声,虽非四大种和合,而由大种相击震
  荡所发,从身体为因发出之声曰执受大种因声,从风林驶水
  为因发出之声曰非执受大种因声,以手击鼓等所发出之声曰
  俱大种因声,故声虽非大种构成,而亦不离大种,总上能造
  之四大,与所造五根五境,及意识所缘之无表色等,皆谓之
  为色蕴,然非离能造有所造在也,能造所造和合,而一切如
  幻色相显现,而色蕴之名以立,故每一法,虽极微尘,而亦
  皆具四大及色香味触,如海一滴,具足百川之味,法法如是
  ,则成法法互遍,所谓法界缘起,及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
  ,亦即以是理也。故离此当下之
  390页
  一微尘,则十方诸佛亦无处所矣﹗总斯说也,宇宙虽大,物
  体虽多,舍能成之四大,则廓然无存,故佛说色声香味触法
  ,皆是幻境,以佛眼观察,则色即是空,以此立说解释宇宙
  真相,其理由之充实,观察之精富,不假显微境之透视,不
  仗假想慧之推敲,所谓元子电子为万物之母,构成形形色色
  者,其真实与误谬,不待辨而自明矣﹗然世人不解,美恶横
  生,好恶之心起于中,去取之择交互前,日夜营求,终不足
  以满其欲望,甚可哀也﹗
  二受蕴:本论解释心灵之现象,分心王与心所,心王为
  心之自体,本论名之为识蕴, (后释) 缘境之总相,心所现
  象甚为繁复,在吾人心境中,不能知其分齐头数,准圣教正
  理,略分五十一种,各有体性业用,缘境之总别相,总其名
  曰相应行法,与心王同时缘同境,同办一事,然所异者,以
  体各别,当心王缘境时,各心所于同一之境上,别生己解,
  如瑜伽云,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即诸心
  所所取别相,触能了此可意等相,受能了此摄受等相,想能
  了此言说因相,思能了此正因等相,又心王随心所之善不善
  ,而成同一之善不善性,故心所虽多,生起之时,或俱不俱
  ,谓之相应者,以各心所虽有不俱,但皆依心起,与心相应
  ,系属于心,谓之曰行法者,以是迁流之法,又其体是造作
  性,五十一中受想二法,有殊胜之功用,故别立出,今言受
  者,当所缘之境现在前时,即由心领纳而生苦乐感之反应,
  此有能领纳现象之心,即受心所之自体。
  391页
  三想蕴:想者当所缘之境现在前时,由心取得其相状,
  而随起种种言说,此能取得之心,即想心所之自体。
  四行蕴:行之意义已如上释,此中摄四十九心所及不相
  应行之假法,四十九中,为便解释,就体性作用不同,复分
  六类、触、作意思三、法遍为偏行,欲、胜、解、念、定慧
  五法为别境、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
  、不放逸、舍、不害十一法为善,贪、瞋、痴、慢、疑、恶
  见六法为根本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
  、害、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
  、散乱、不正知二十法为随烦恼,悔、眠、寻、伺四法为不
  定,四十九心所一一之解释,具见论文,兹不赘述。遍行心
  所有五数,但行蕴所摄者除上受想,故惟触作意思,谓之遍
  行五者,言此五心所遍在八识上有,遍在有心王时,遍通于
  三性,遍通于三界九地有情,谓之别境者,言此五心的当缘
  境时,难连类生起,而当境各别,如于境起希望时,为欲心
  所正现行位,次则于境生印持之胜解心,缘过去境生起念心
  等,谓之善者,言信等十一法其体性是善,有此法现行与心
  王相应时,则一切善事皆能成办,恶事自远离,盖一切善事
  ,皆由信无贪无瞋无痴精进不放逸舍心等而成,一切恶,皆
  由惭愧轻安不害心等而远离,如政府中善人执政,则善良政
  治必能实现,一切恶政自然消灭,谓之烦恼者,言二十六法
  中虽惟不善性者仅瞋无惭无愧及小随十中除谄诳憍余忿等七
  之十法,然二十六法法体,皆是扰乱性,能扰乱有情身心,
  392页
  故有此法现行与心相应时,则恶事增长,善事远离,盖一切
  恶事皆由贪瞋痴等而生,此有力用,则善心所隐伏不现,如
  政府中执政者是小人,则恶政治施行,善政不见,终至家破
  国亡,语谓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消,小人之道长,君子之
  道消,当无论造作何事,必先由心发动,而后身口事业以成
  ,故举心动念时,必先由心发动,而后身口事业以成,故举
  心动念时,必沉思静观,此心为谁,是善性抑是恶性﹖此心
  所何名﹖有益于自身,抑有损于自身﹖认识清楚后方动作,
  免得后悔噬脐无及,曾见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亲者,盖
  动念时未认识念心之善恶性也。
  根本烦恼者,言贪等六法,是烦恼之根本,随烦恼者,
  则是根本之枝末,以忿等十并失念不正知放逸,为根本烦恼
  之差别二位,余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散乱七法,为根
  本之等流性,不定者谓悔眠寻伺四法,于善恶无性三性,皆
  不定,不专属于任何一性。
  不相应行者,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命根众
  同分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等
  ,二十四法,不与心王相应,不同真如常遍,若色心心法,
  皆有其体用,此则依色心心所三法关系上假立,非实有体,
  每见世人误认实有法体,随名起执,盖未知二十四法之所以
  然也。
  五识蕴 识有八种,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之八名,前五识各随方所之根立
  名,后三识就作用立名,又眼识于色,耳色于声,鼻识于香
  ,舌识于味,
  393页
  身识于触,各能现量分别于所缘之境,第六识则于三世内外
  一切法,或现量或比量或非量,缘有质无质之影相,而生了
  别之知觉,第七末那识,则专缘第八见分心以为我相,第八
  识名赖耶,缘五根及根所依之扶根尘,又所藏之一切法种及
  器世界,亦为所缘之境,名赖耶者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
  藏者谓此识受前七识染净熏习,而藏其种子不失不坏,以待
  因缘成熟,各生现行,所藏者谓此识为前七识所熏之种子所
  隐藏之处所,执藏者以此识为第七末那执为我相,又此识亦
  名心,及异熟识等名,八种识中,前六识行相较为易知,第
  七识,八识,全非吾人所能体会,只可凭一切经论证明,前
  讲色蕴时,言五根能摄取五境,今言五识亦缘五境,其相异
  处何在乎﹖答﹕如眼根取色境时,眼识托此境为疏所缘缘,
  复自心上变为影相,与根所对相似,方为亲所缘缘,耳鼻舌
  身识亦如是,故识于根;但仗为所依,为依根之识,由根而
  方发识,为根发之识,识乃属于根,为属根之识,助根了别
  ,为助根之识,所缘之境与根相似,为如根之识,有此五义
  。
  五十一心所中皆为心所有法,然非八识皆具全数,前五
  识各具之数,如八识规矩颂云:「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
  八贪瞋痴」,共三十四法,意识所具皆全,末那识所具者,
  如八识规矩颂云:「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共
  十八法」,第八识所具者,为遍行五法。
  四总释五蕴 以上所说心王心所,总为精神作用之差别
  ,其体亦为生灭相续之法,故谓之蕴相,唯物论者,以心灵
  为物的作用,唯有物质而无有心之存在,若然,则记忆 (念
  心所) 推考,
  394页
  (思慧心所)礼义廉耻,(善心所)物质亦有此等作用乎﹖
  又若智(慧心所)愚(痴心所)贤(善心)不肖,(不善心
  )触景动幽怀,(触受等心所)物质亦有此等作用乎﹖又若
  智(慧心所)愚(痴心所)贤(善心)不肖,(不善心)触
  景动幽怀,(触受等心所)物质亦有此等作用乎﹖故其所说
  ,实忘却主观之自心,唯就客观的现象而研究,未尝顾及超
  物之外,必有不可见闻,无有障碍,极复杂之心王心所实在
  之现象也。心王者,大地也﹔心所者,大地上山水木石,房
  屋桥梁,百谷苗稼,种种建设是也。世人但知在大地上测绘
  形势、刈夷杂秽,疏通沟渠,广辟道路,培植园林,娱人观
  感,而不能于自心上量度其种种行相,伏断烦恼,获得四智
  辩才,五眼六通,庄严净识,化诸众生,此论之造作,对宇
  宙之现象已如色蕴中解释,而于心灵之作用,又在受想行识
  四蕴中别释,心心所法,各别体用,善恶诸心,一一差别,
  生死因果,无不分明,故此论者,乃致知格物,背尘合觉之
  根本也。然欲建设良好之心地,使广博严净,当从何下手乎
  ﹖日内观自心,若于三宝四谛等法,而生崇重者,则此时为
  信心所与心王同时生起,于所作众罪,自心上觉得有损于人
  格,因赤耳红面,息诸罪业,此时为惭心所与心王同生起,
  若于一切受用资具,知为生死根本,而不染着,知此时为无
  贪心所生起,此等皆属善心所,一切善事皆由此等令心造作
  ,故至佛果,此等心所皆恒相续,若于身体及受用资具,生
  染爱耽着心者,为贪心所生起,但贪之为性,多求无厌,能
  缠缚轮回三界,故此生时,当令无贪心所生起对治,毋令暂
  停,若于群生有损害意,知此时
  395页
  为瞋心所生起,瞋之为性,能生一切恶行,为覆身忘家之本
  ,故见此心生时,即引无瞋心所对治,勿令滋长,逢有德者
  ,加以轻蔑,是为慢心所生起之现象,慢心生则得少为足,
  不肯进修,当引信心令生,于诸有情起尊重想,如常不轻菩
  萨,若于善事不肯修持,喜作恶业,是知懈怠心所随逐,懈
  怠心生,能堕恶趣,故当引精进心所对治,总之诸烦恼心,
  所以常随逐者,因不善防护之过也。如水无堤岸,必四横流
  ,害及苗谷,欲防水溢,必高筑堤圩,故防恶念之生,必内
  心时常觉察,剎那剎那,令不放逸,若恶念已生,当复起惭
  愧及追悔心,使恶业不能成就,而不善亦成无记,如于自心
  善能如是观察,则心之生住灭相,无不分齐头数,洞悉了然
  ,纵有无量烦恼幻起幻灭,亦无损于大用。经云:「知幻即
  离,离幻即觉,」即此意也。古德云:「栽培心上地,涵养
  性中天」。盖读五蕴论而窥其微旨矣。
  上所说之蕴相,皆就有漏上之现象而言,若无漏蕴相中
  ,色蕴即极清净之微妙庄严相,心所法唯遍行别境善等无漏
  之二十一法,总名四智相应心品,心王则为无漏净识,六根
  互用,七无我执,第八识既成圆满净识,故非所熏,此其大
  略异也。
  (二十五年四月草于武进天宁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