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天台智者教判思想之研究——以《法华玄义》为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施凯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台智者教判思想之研究——以《法华玄义》为主
  作者: 施凯华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硕士在职专班,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天台智者教判思想之研究|以《法华玄义》为主
  【文章作者】施凯华
  【指导教师】陈英善
  --------------------------------------------------------------------------------
  【中文关键词】天台|智者|教判|法华玄义
  【中文摘要】被誉为自东汉以降,总集魏晋南北朝教判之大成,开启了隋唐各宗派教判发展之宏规,高举着闻义兼修、教观双美的天台智者五时八教教判思想,无庸置疑的是,以其广大湛深的影响力,启动了中国大乘宗派的义学教理研究与教派的宏扬发展。
  故尔,从智者五时八教的教观体系思想作为研究的主轴,具体的契入,成为一个横向面与纵向面的义理剖悉与开展的话,必能于是中掌握且透析到佛教教义的全体精华与精神。
  本论文针对诠释五时八教的教判思想为研究主题,特别是以智者诠释教观思想的重要论著《法华玄义》为义理发展的中心主轴,设定了教判思想之缘起与发展,教判之具体形式与内涵,教判之多重向度与诠释,教判思想所呈现之特色,及教判之要义与开展等主题,以多重面向与角度,来诠释智者教判思想的真实意涵。其中教判思想之缘起与发展,最主要是论述佛教各大乘宗派的教判内涵,以及论述南北朝的十种教判学说“南三北七”。 而教判之具体形式与内涵,则是针对《法华玄义》所揭橥的天台教判总钢-教相三意,以及五实时八教教判的义理结构加以诠释。
  此外,教判之多重向度与诠释,则是阐述智者对「南三北七」教判的评破、法华圆顿思想之建立与教判之依据、五重玄义特有的诠释方式与教判、以及四悉檀之涵义与其在教判上之运用。而教判思想所呈现之特色,则是从中道佛性与空的偏圆、圆融三谛与隔别三谛 圆顿止观与次第止观、绝待妙法与相待妙法等四个层面来会通及探究天台教观思想的内涵,及天台纯圆独妙的圆教思想。
  最后,在教判之要义与开展之部份,本论文拟从五个论题来总结统整以《法华玄义》为研究主旨的天台教判思想义理架构。分别从智者所创设的表诠一切经教的「五重玄义」来道贯一切佛教教法。其次,标举天台教判确立了法华经为诸经之尊的地位。其三,进一步的省思与厘清天台五时教判在时间顺序上的定时化的理论辩证。此外,并以荆溪湛然的十不二门,来透析三种教相与五时八教的一体同观。末后则进一步诠释中道、佛性、实相等表征中道实相观的诸多名言概念在教判思想上之应用。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动机 4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 7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发展 10
  第二章 教判思想之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教判思想之义涵 17
  第二节 佛教大乘各宗之教判
  一、法相宗教判 19
  二、三论宗教判 22
  三、华严宗教判 24
  四、真言宗教判 26
  五、禅宗教判 28
  六、净土宗教判 31
  七、律宗教判 32
  第三节 天台智者时代前的诸家教判
  一、南方三家 34
  二、北方七家 35
  第三章 教判之具体形式与内涵
  第一节 以三种教相作为教判之准则与纲领
  一、根性融不融相 40
  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 41
  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42
  第二节 依佛陀一代言教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华严时 46
  二、鹿苑时 47
  三、方等时 48
  四、般若时 48
  五、法华涅盘时 49
  第三节 依佛陀教法总成为八教
  一、化仪四教
  1、顿教 53
  2、渐教 53
  3、秘密教 54
  4、不定教 54
  二、化法四教
  1、藏教 55
  2、通教 58
  3、别教 61
  4、圆教 65
  第四章 教判之多重向度与诠释
  第一节 智者对南三家与北七家教判之评破 68
  第二节 法华圆顿思想之建立与教判之依据 77
  第三节 五重玄义特有的诠释方式与教判 81
  一、教相之表述-以迹门十妙为主 84
  二、观心之分判-以十乗观法为主 87
  第四节 四悉檀之涵义与其在教判上之运用 93
  第五章 教判思想所呈现之特色
  第一节 中道佛性与空的偏圆 99
  第二节 圆融三谛与隔别三谛 105
  第三节 圆顿止观与次第止观 111
  第四节 绝待妙法与相待妙法 120.
  第六章 教判要义之开展与融会
  第一节 以五重玄义建构之教判贯通一切教法 128
  第二节 天台教判确立法华经为诸经之尊的地位 133
  第三节 天台五时教判在教法时序上的省思与厘清 138
  第四节 三种教相与五时八教的一体同观 147
  第五节 教判思想于中道实相观之应用 151
  结论 156
  参考数据 .162
  --------------------------------------------------------------------------------
  【参考书目】
  一、大正藏典籍:
  1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凡七卷,或八卷。略称法华、 妙法华经。大正藏第九册。
  2 后秦.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造,《十住毘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3 后秦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着,《大智度论》,凡一百卷,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4 后秦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造,青目(梵 Pivgala)释,《中论》,凡四卷,大正藏第三十册。
  5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经》,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四十),九十品,又称二万五千颂般,大正藏第八册。
  6 唐.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唐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四,大正藏第十册。
  7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凡四十卷。。又作大涅盘经、涅盘经、大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8 姚秦.竺佛念《菩萨璎珞本业经》,凡二卷,大正藏第二十四册。
  9 隋.智者着,《法华玄义》,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10 隋.智者着,《法华文句》,大正藏第三十四册。
  11 隋.智者着,《摩诃止观》,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2 隋.智者着,《维摩诘经玄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册。
  13 隋.智者着,《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4 隋.智者着,《称观无量寿经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七册。
  15 隋.智者着, 《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6 隋.智者着,《四念处》卷二、四,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7 隋.智者着,《四教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18 隋.灌顶着,《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五十册。
  20 隋.灌顶着,《天台八教大意》,大正第四十六册。
  21 唐.湛然,《十不二门》,全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三册;另有抄录自释签之单行本普遍流通,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2 唐.湛然着,《止观义例》,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3 唐.湛然着,《止观大意》,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24 唐.湛然着,《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之四,大正46
  25 唐.湛然着,《维摩诘经略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册。
  26 唐.湛然着,《法华玄义释签》,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27 元.谛观着,《天台四教仪》,大正第四十六册。
  28 明.智旭,《教观钢宗》,大正第四十六册。
  29 宋.从义,《四教仪集解》三卷,卍续藏第一百零二册。
  30 元.元粹,《四教仪备释》二卷,卍续藏第一百零二册。
  31 元.蒙润,《四教仪集注科》二卷,卍续藏第一百零二册。
  32 清.灵耀,《四教仪集注节义》一卷,卍续藏第一百零二册。
  33 清.性权,《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二十卷,卍续藏第一百零二册。
  34 梁.慧皎《梁高僧传》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册。
  35 隋.吉藏撰,《大品经游意》,大正藏第三十三册。
  36 唐.法藏撰,《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37 唐.法藏撰,《大乘起信论义记》序-、卷上,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38 唐.法藏撰,《华严五教章》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39 唐.玄奘译,窥基批注,天亲菩萨造,《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上,大正藏第四十四册。
  40 唐.法藏撰,《华严经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册。
  41 日僧空海着,《辨显密二教论》卷上,大正藏第七十七册。
  42 日僧空海着,《秘藏宝钥》三卷,略称宝钥、略论,大正藏第七十七册。
  43 日僧空海着,《十住心论》十卷,全称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大正藏第七十七册。
  44 宋.睦庵善卿编,《祖庭事苑》卷八,卍续藏第一一三册
  45 南宋.晦翁悟明撰,《联灯会要》卷一,卍续第一三六册
  46 唐.道宣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卷中三、四,大正藏第四十册。
  47 梁.慧皎着,《梁高僧传》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册。
  48 宋.志盘着《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九,大正藏第四十九册。
  49 宋.知礼着,《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七册。
  50 朝鲜新罗.元晓着,《法华宗要》,大正藏第三十四册。
  51 元.谛观录,《四教颂》,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二、参考书目:
  1 陈英善着,《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东初出版社,民国84年3月初版
  2 鎌田茂雄着,《八宗钢要》,佛光出版社,民国82年8月初版
  3 张曼涛编着,《天台宗之教判与发展》,大乘文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6,1979
  4 释静权着,《天台宗钢要》,佛教出版社,民国68年6月初版
  5 释慧岳着,《天台教学史》,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印行,民国73年3月
  初版
  6 王志远着,《宋初天台佛学窥豹》,佛光出版社,民国81年8月初版
  7 吴汝钧着,《法华玄义的哲学与钢领》,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1月
  8 藕益智旭着、释静修科释,《教观钢宗科释》,佛陀教育基金会,民国90年6月
  9 圣严法师着,《天台心论-教观钢宗贯注》,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10 尤惠贞着,《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鹅湖学术丛刊22,文津出版社印行,民国82年5月初版
  11 黄忏华着,《佛教各宗大意》,佛驼傲育基金会,民国89年12月
  12 平川彰、椲山雄一、高崎直道编辑,林久椎释,《法华思想》,文殊出版社,民国76年11月
  13 王亭之主编,《妙法连华经导读》,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94年1月14 法华玄义释译,苏荣焜着,慧炬出版社,民91初版
  15 张曼涛编着,《天台思想论集》,大乘文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7,1979年5月初版
  16 张曼涛编着,《天台典籍研究》,大乘文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58,1979年6月初版
  17 吕澄着,《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天华出版社,1982年7月
  18 黄忏华等合着,《中国佛教总论(一)佛教史略与宗派》,木铎出版社,民国77年9月
  19 张曼涛编着, 《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宗派》,大乘文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1,1978年5月初版
  20 陈英善着,《天台性具思想》,东大图书公司,民国86年6月
  21 安藤俊雄着,《天台性具思想论》,天华出版社,1989年9月
  25 中村.元等着,《中国佛教发展史》,天华出版社,1988年9月
  26 汤用彤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骆驼出版社,1988年9月
  27 释圣严着,《中国佛教史略》,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7月
  28 田村芳朗、梅原猛着,《天台思想》,世界佛学名著译丛60,华宇出版社,佛历2531年9月
  29 鎌田茂雄着,《简明中国佛教史》,谷风出版社,1987年7月
  30 释谛闲选梓,《天台教观选录》,佛陀教育基金会,1998年11月
  31 晓云法师着,《天台宗论集(一)》,原泉出版社,76年
  32 方东美着,《中国大乘佛学》,黎明文化公司,1984年7月
  33 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2月
  34 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三》,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3月
  35 牟宗三着,《佛性与般若》,黎明文化公司,1980年6月
  36 张曼涛编着,《天台思想概论》,大乘文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37 刘果宗着,《中国佛教各宗史略》,文津出版社
  38 吴汝钧着,《如来藏思想》,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华宇出版社
  39 吴汝钧着,《天台智者的心灵哲学》,台湾商务馆,1999年4月
  40 蓝日昌着,《六朝判教教论的发展与演变》,文津出版社,2003年4月
  41 慈惠法师着,《佛教史年表》,佛光出版社,1987年6月
  42 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正闻出版社
  43吴汝钧着,《佛学研究方法论》,学生书局,1983年3月
  三、学术论文期刊:
  1 陈英善,<从「开权显实」论法华之妙>,中华佛学学报第十四期,2001.09,页293-308
  2 陈英善,<就《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思想之演变>,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 1995.07 出版,页373~396
  3 陈英善,<从湛然<十不二门>论天台思想之发展演变>,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1996.07出版),页261~290
  4 陈英善,<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 1993.07 出版,页 279-301
  5 陈英善,<天台圆顿止观之修证-就十乘观法而论>,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五期2002.07),页305-333
  6 释圣严,<《教观纲宗》绪论>,中华佛学学报第十四期(2001.09),页353-359
  7 张瑞良,<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说之研究>,台大哲学论评(第十一期),1988 年 1 月
  8 庄昆木,<从天台判教的立场试论--法藏《五教章中对法华的批判》>,法光学坛 第二期,1998年,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页93-103
  9 傅伟勋,<从中观的二谛中道到后中观的台贤二宗思想对立--兼论中国天台的特质与思维限制>,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1997. 7月出版,页383~395
  10 傅新毅,<从观心法门看天台心性学前后期之嬗变>,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11 释大常,<智者大师立「三藏教」依据之探究>,中华佛学研究,第六期2002.03页205-233
  12 李志夫,<智者之圆教义及其形成之探讨>,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7月出版页353~363
  13 杨惠南,<智顗的二谛思想>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四期,1999年七月出版,页43-68
  14 杨惠南,<智顗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07出版,页1-24
  15 林志钦,<天台智顗教观思想体系>,中华佛学研究第5期,2001.03,页205-232
  16 李世杰,<天台哲学的原理>,华冈佛学学报第4期,页167~186
  17 廖明活,<地论师、摄论师的判教学说>,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出版
  18 郭朝顺 ,<从《法华玄义》所引重要经论看智顗的思想结构>,华梵大学第五次儒佛会通论文
  19 郭朝顺,<智者的圆顿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1992.07 出版,页121-148
  20 高振农,<《法华经》在中国的流传概述>,香港佛教月刊473~476期,2000年1月出版
  21 永本,<法华经的思想>,普门杂志251期8月
  22 邓克铭,<智者天台教观中之心的涵义>,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页187-215
  23 释怀进,<次第与圆顿止观法门初探>, 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
  24 吴汝钧,<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1997年7月出版
  25 郭朝顺,<智者与法藏教相判释略论>(上)(下),鹅湖月刊十六、页10-15;十七卷,页50-55
  四、博硕士论文:
  (一) 国内博硕士论文:
  1 郭朝顺,<智者与法藏圆顿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2 尤惠贞,<天台宗性具圆教之义理根据及开展之独特模式>,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3 吴宜芳,<智者三谛圆融思想探微>,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
  4 许国华,<天台圆教与佛性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5 李宗明,<天台通教之化法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6 林志钦,<智者大师教观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9
  7 陈彦戎,<从天台宗圆别二教论山家山外之争>,淡江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0
  8 林建强,<天台观不可思议境之探讨>,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9 释妙璋,<《摩诃止观》十乘观法之研究-以观「不可思议境」为主>,南华大学佛教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0
  10 陈相仲,<天台圆教观心哲学之义理与实践>,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11 赵东明,<天台智者《摩诃止观》「一念三千」说研究>,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
  12 林明莉,<智者大师之一佛乘思想与实践>,中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二) 大陆博硕士论文:
  1 李四龙,<智者的三谛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1996
  2 李四龙,<智者思想与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9
  3 俞学明,<智者观心论思想评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1994
  4 吴忠伟,<智者佛学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9
  5 郭泉,<隋唐佛学圆融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9
  6 许宁,<隋唐佛教中的圆融思惟>,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硕士论文,2000
  7 吴洲,<缘起论的基本问题>,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8
  8 方光华,<试论佛学对中国本体学说的发展>,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言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9 王仲尧,<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8
  10 杨维中,<心性与佛性>,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8
  11 戈国龙,<摩诃止观之圆顿义>,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1996
  12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1985
  13 恒毓,<佛道儒心性论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00
  14 张风雷,<智者佛教哲学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4年
  五、工具书:
  1 佛光大词典
  2 丁福保大词典
  3 吕澄佛学大词典
  4 大藏会阅,会性法师着,天华出版社
  5 阅藏知津,蕅益智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天台宗略说
下一篇:天台宗十问决疑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