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台南县民间寺庙推展小区教育活动现况与途径之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锦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南县民间寺庙推展小区教育活动现况与途径之研究
  作者:黄锦绵
  【中文摘要】中国传统庙宇,是儒家社会道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小区居民信仰的中心。而为适应社会现代化,寺庙除具有传统信仰外,更应走入小区,关心居民之生活及教育需求,才能发挥寺庙社会教化功能。近年来,不少寺庙从事小区教育活动,颇有成效。基于国内相关学术研究不足,希望对寺庙在推展小区教育活动上有所了解,乃提出「台南县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现况及推展途径之研究」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解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现况、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推展途径及民间寺庙是否因其不同之背景因素而在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上有所差异,最后提供研究结果作为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参考。
  为达上述目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进行研究。经由前述研究方法所得结果及发现,归纳研究结论如下:
  一、台南县寺庙办理之小区教育活动内容多元,包含教育、民俗、艺文、体能、节庆等活动,于小区内亦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及关心小区问题。
  二、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所遭遇到的困难为经费不足,专业人力不足、承办人员不足及小区居民参与率不高等。
  三、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途径,可与其它民间团体或政府机构合办活动,或寻求社会资源,以解决寺庙资源之不足。
  四、寺庙与小区居民关系大致良好友善,且热心支持寺庙活动,办理成效颇获居民认同。
  五、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情况依其背景,即寺庙成立时间、活动空间、组织成员、小区类型及主事者教育程度等变项而有所差异。
  六、寺庙大都配合庙宇庆典节日办理小区教育活动,达到寺庙信仰、教化功能,并能扩大倡导效果。
  七、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推展途径为组织规划小组、并从事小区需求评估、进行活动宣扬与营销、运用小区资源与扩大跟外界的交流及召开成果检讨与扩大影响。
  八、寺庙主事者与管理委员会只要有心,具有理念与共识,愿意投入心力于小区,是影响寺庙办理小区教育的关键所在。
  九、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亟需小区教育等专业人才,予以协助策划与推动。
  十、政府宜多鼓励寺庙办理有意义之小区教育活动,并予辅导及表扬,以宣扬寺庙之文化价值。
  【英文摘要】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held by civil temples in Tainan County at present and the methods of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emples are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elements in social moral education of the Confucianists and the belief center for the community inhabitants as well. In order to adopt themselves to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 temples should have close contact with communities, consider the life of inhabitants and needs of education so as to develop the social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emples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beliefs. In recent years, many temples hold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and get good effect in return. Prompted by the shortage of the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 in Taiwan, and hope to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developed by temples, the study of “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held by civil temples in Tainan County at present and the development methods” is put into action. The goal is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held by civil temples, the developing methods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held by civil temples and whether there is any difference in holding these activities because of unlike backgrounds. In the end,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is supplied as references for civil temples in holding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For achieving the goal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is put into action 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Research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found through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clusion is induced as follows.
  1.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held by temple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education, folk customs, arts,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festivals, etc. Temples should do the nonprofit activities of charity and consider the community problems.
  2. The problems that the temples face in holding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are the shortage of budget, professional manpower, people undertaking the activity and the low attendance rate of community inhabitants.
  3. When holding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temples can hold these with other civil organizations or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 and seek for social resources so as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the resources.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les and the community inhabitants is often good. Community inhabitants support the activities held by temples enthusiastically. Also, the activities are often appreciated.
  5. The situation for temples to hold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is often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time, the activity space, the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type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people who undertake the activity.
  6.Most temples hold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festivals so a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belief, education and the amplification of promoting effects.
  7.The developing methods for temples to hold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are organizing the planning group, evaluating the need of the community, promoting the activity, using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amplifying the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holding a self-criticism meeting of the result and amplifying the effect.
  8.Only through the temple director and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s enthusiasm, conception & consensus and devotion for the community, can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be done.
  9.Temples that hold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need the professional people i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so on to help plan and develop the activity.
  10.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emples in holding the meaningful community activities of education, offer guidance and credits so as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values of temples.
  --------------------------------------------------------------------------------
  【论文目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目 录v
  表 次viii
  图 次xi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1
  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6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7
  第五节 名词释义 8
  第二章 文献探讨 10
  第一节 民间宗教之社会组织与功能 10
  第二节 宗教与小区之关系17
  第三节 小区教育之相关理论 31
  第四节 台湾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相关研究46
  第五节 宗教团体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相关研究 59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77
  第一节 研究架构77
  第二节 研究对象 79
  第三节 研究工具81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85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86
  第一节 台南县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现况 86
  第二节 台南县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推展途径 97
  第三节 台南县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是否因其寺庙
  背景资料而有所差异107
  第四节 台南县民间寺庙访谈案例探讨 126
  第五节 综合讨论135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4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143
  第二节 结论 148
  第三节 建议 152
  --------------------------------------------------------------------------------
  【参考书目】
  一、 中文部份158
  二、 英文部份166
  附录
  附录一:台南县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现况及推展
  途径之调查问卷 168
  附录二:台南县九十年度寺庙兴办公益慈善及社会教化事
  业绩优受奖名册 174
  附录三:台南县民间寺庙访谈纪录表 178
  附录四:台南县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照片举隅 …203
  表 次
  表3-2-1 台南县各寺庙分布一览表 80
  表3-3-1 问卷回收一览表83
  表3-3-2 访谈民间寺庙一览表84
  表4-1-1 民间寺庙目前有无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情形87
  表4-1-2 民间寺庙没有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主要原因87
  表4-1-3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活动项目88
  表4-1-4 小区居民最喜爱之小区教育活动89
  表4-1-5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成效 90
  表4-1-6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人力来源 90
  表4-1-7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经费来源91
  表4-1-8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场地来源92
  表4-1-9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收费方式92
  表4-1-10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常遇困难分析表93
  表4-1-11 小区居民对于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之态度94
  表4-1-12 民间寺庙和小区大多数居民的关系 94
  表4-1-13 民间寺庙曾经参与小区活动之情形 95
  表4-1-14 民间寺庙有无和其它团体或机构合办活动之情形 96
  表4-1-14a 民间寺庙没有和其它团体或机构合办活动之原因 96
  表4-1-15 民间寺庙对小区教育的认识程度97
  表4-2-1 民间寺庙组织设计活动计划委员会之情形98
  表4-2-2 民间寺庙决定活动内容及方式之情形 99
  表4-2-3 民间寺庙从事小区需求评估之情形 100
  表4-2-4 民间寺庙最适合办理小区教育活动的时间 100
  表4-2-5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内容进行宣扬之情形 101
  表4-2-6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的宣传方式102
  表4-2-7 民间寺庙运用小区资源及扩大外界交流之情形103
  表4-2-8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后进行成果检讨之情形103
  表4-3-1 台南县民间寺庙背景资料 108
  表4-3-2 不同成立时间是否影响寺庙在办理小区教育活动现
  况方面之结果分析111
  表4-3-3 不同大小寺庙是否影响寺庙在办理小区教育活动现
  况方面之结果分析113
  表4-3-4 不同小区类型是否影响寺庙在办理小区教育活动现
  况方面之结果分析116
  表4-3-5 不同组织成员之数目是否影响寺庙在办理小区教育
  活动现况方面之结果分析 119
  表4-3-6 不同教育程度之主事者是否影响寺庙在办理小区教
  育活动现况方面之结果分析122
  表4-3-7 民间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因其背景资料达显著
  水平者之归纳表125
  表4-4-1 访谈寺庙案例表 126
  表4-4-2 访谈寺庙办理小区教育活动现况综合说明131
  图 次
  图3-1-1 研究架构图 78
  图4-1苏县长表扬办理公益慈善及社会教化事业绩优寺庙203
  图4-2 左镇乡庙宇联谊会第二届大孝奖表扬大会203
  图4-3 办理小区成人识字班研习 204
  图4-4 寺庙环保义工队美化绿化小区 204
  图4-5 办理小区传统艺术南北管研习 205
  图4-6 办理小区妇女插花研习 205图4-7 小区亲子黑面舞者写生比赛 206
  图4-8 小区亲子话剧表演206
  图4-9 办理南瀛文学奖颁奖典礼 207
  图4-10 宗教文化活动古文物展 207
  图4-11 宗教教育暨文化活动 208
  图4-12 小区老照片回顾展208
  图4-13 地方文化馆政策说明暨人才培训研习会 209
  图4-14 小区亲子捏面人研习 209
  图4-15 小区学童国术研习营 210
  图4-16 亲子民俗工艺丝瓜络研习 210
  【 参考文献】
  王顺民 (1999) 。宗教与小区工作的对话──旧思维与新愿景。社
  区发展季刊,1998,184-194。
  王顺民 (2000)。有关社会福利资源开拓与整合的若干想法──以宗
  教类组织为例。小区发展季刊,2000,78-92。
  王美文 (1997) 。台湾的宗教发展与社会教育。社教双月刊,1990,
  21-25。
  王秋绒 (1997)。小区教育模式与发展。台北:师大书苑。
  王孝云等译 (1992)。伊.凡.亚布洛科夫着 :宗教社会学 ,台北:水牛出版社。
  内政部统计处(民90) 。台闽地区各宗教教务概况报告。台北:内
  政部 。
  内政部统计处(1993) 。民国八十一年调查统计信息季报,23期。台
  北:行政院主计处。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4)。台湾地区社会变迁基本调查。
  白秀雄、李建兴、黄维宪、吴森源﹙民84﹚。现代社会学。台北:五南。页407-432。
  李亦园 (1983)。信仰与文化。台北:巨流图书出版公司。
  余光弘 (1988)。 妈宫的寺庙──马公市镇发展与民间宗教变迁
  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第19号。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吴明烈 (1998)。1990年代两项重要的学习社会报告书。台北:成人
  教育,第42期。页42-50。
  吴幸蓉 (1996)。民间团体实施小区成人教育之模式探讨──以桥仔头文史协会为例 。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页37-40。
  李明芬﹙1997﹚。台湾宗教活动的社会教育功能。社教双月刊,79期,页8-20。
  李宗派﹙1997﹚。探讨志工服务与小区营造之关系。社会福利双月刊,133期,页5。南投:台湾省政府社会处。
  邱淑芬 (1996) 。基督教会办理小区成人教育活动之现况研究。国
  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邱淑芬 (1997) 。基督教会办理小区成人教育活动之现况研究。教
  育部86年度成人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师大。页
  102-126。
  邱淑芬 (1998) 。 台湾地区基督教机构提供终身学习资源之相关研
  究。中华民国终身学习年国际终身学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华民国成人教育学会主编。
  邱天助 (1994) 。推展小区学校教育落实终生教育理念。社教双月
  刊,64,14-19。
  邱天助 (1996) 。小区组织在小区成人教育中的角色。小区成人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嘉义:国立中正大学成人及推广教育中心。
  林美容﹙1987﹚。人类学在台湾。台北县:稻香出版社。
  林美容﹙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载于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95-125﹚。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
  林美容 (1993) 。台湾人的社会与信仰。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
  林鉴澄、简杨同 (1998)。农村小区营造与建筑问题整合对策之研究。内政部建筑研究所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
  林振春﹙1993﹚。社会工作。台北市:师大书苑发行。
  林振春﹙民84﹚。学校推动小区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务。载于学校小区化。中华民国小区教育学会主编。师大书苑发行。
  林振春﹙1998﹚。小区营造的教育策略。师大书苑发行。
  林明珠﹙1992﹚。基督教与成人教育。第三届宗教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姚诚 (1999)。洄澜神境──花莲的寺庙与神明。花莲县立文化中 心。
  洪秀容 (1989)。屏东县三地乡居民小区教育需求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洪庆宏、彭维杰编 (1994)。彰化地区民间寺庙教会推动成人教育概况。彰化:国立彰化师范大学成人教育中心。
  洪世昌﹙1993﹚。宗教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社教双月刊,56,页34-36。台北:国立师范大学社教系。
  星云﹙1997a﹚。佛教─教史。高雄:佛光山。页577-648。
  星云﹙1997b﹚。佛教─人间佛教。高雄:佛光山。页393-526。
  南鲲鯓代天府管理委员会﹙1992﹚。南鲲鯓代天府。台湾省宗教纪念物观光区。南鲲鯓代天府管理委员会印行。
  柯广宇 (1999)。杨渡主编。移庙建新埕─以庙宇带动小区活力的大二结。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页13-51。
  唐美君(1981)。台湾传统的社会结构。载台湾史迹源流。台中:台湾省文献会。
  马克思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6卷,中文版,p413。
  徐震 (1980) 。小区与小区发展。台北:正中。
  徐宗林 (1991) 。西洋教育史。台北:五南。
  陈郁夫 (1994)。人类的终极关怀──宗教世界概说。台北:幼狮。
  梁婉君﹙1992﹚。台湾都市教会资源开发的研究。圣光神学院道学硕士科毕业论文。高雄:圣光神学院。
  陈宗仁﹙1989﹚。地方教会小区服务的神学探讨。第三届教会与小区研讨会记录手册。台南:台南神学院教会社会服务系。
  许承道﹙1996﹚。耶稣的宣教与保罗的提醒。教会与小区研讨会。屏东迦南长老教会。(未出版)
  张天苗﹙1993﹚。国人宗教态度与宗教行为之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模式应用之延伸。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庄芳荣﹙1987﹚。台湾地区寺庙发展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
  所博士论文。
  庄文生﹙1987﹚。给他们鱼,不如教他们捕鱼…基督教社会工作与小区发展。台北:教会更新研究发展中心。
  黄富顺 (1992)。成人教育。台北:台湾书店。
  黄富顺 (1994)。加强小区意识建立祥和社会的途径---小区成人教育。社会发展研究学刊,1,23-33。
  黄富顺等 (1996)。终身学习的意义,特性及体系。教育部委托:
  中正大学成教所。
  黄富顺 (2000)。成人教育导论。五南图书。
  黄维宪(1987)。台湾寺庙的社会福利服务现况之初步探讨。小区发展。38,28-31。
  黄振隆﹙1994﹚。终身教育新论。台北:心理出版社。
  黄文博﹙1992﹚。南鲲鯓。台湾省宗教纪念物观光区。南鲲鯓代天府管理委员会印行。
  黄文博 (1998)。以土地为亲,向人民学习。站在台湾庙会现场。台湾常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文博、涂顺从﹙民84﹚。南鲲鯓代天府。南瀛寺庙艺术丛书。台南县立文化中心编印。
  黄文博、涂顺从﹙1996﹚。学甲慈济宫。财团法人学甲慈济宫编印。
  傅佩荣 (1998)。宗教与人心安顿。台北:洪建全基金会。
  张培耕 ﹙1989﹚。宗教活动小区发展的影响。小区发展季刊,47期。页38-41。
  詹火生 (1994) 。小区中宗教资源运用之研究。台北:中华民国社
  区发展研究训练中心。
  詹栋梁﹙民73﹚。小区老人教育的可能性与理想。载于中华民国成人教育学会编。小区老人教育。高雄:复文。
  慈容 (1996)。我看美国人。高雄:佛光。
  杨莹﹙1992﹚。英国的妇女继续教育。载于中华民国成人教育学会编。妇女教育。台北:师大书苑。
  杨国德﹙1996﹚。根值小区的终生学习规划。小区成人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师范大学。
  赵晓薇 (1999) 。台湾佛教组织与小区终身学习──以国际佛光会
  为例。 小区终身学习。载于中华民国小区教育学会主编。台
  北:师大书苑。页207-227。
  蔡相辉 (1992)。台湾的祠寺与宗教。台北:台原。
  蔡相辉 (1995)。从历史背景为台湾庙宇寻定位。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
  蔡培村等﹙1994﹚。台湾省城乡地区成人学习意愿之比较研究。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蔡培村 ﹙1996﹚。高雄市小区成人教育体系之规划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
  蔡培村 ﹙1996﹚。从终生教育论析小区营造的理念与策略。载于中
  华民国成人教育学会编,终生学习与教育改革,页155-180。
  台北:师大书苑。
  蔡秀美﹙1996﹚。终生学习社会的成长与规划。载于中华民国成人教
  育学会编,终生学习与教育改革,页83-118。台北:师大书苑。
  蔡秀美﹙1997﹚。小区终生学习之理论基础与推展模式。小区终生学
  习国际研讨会论文。中正大学。页92-107。
  蔡秀美﹙2000﹚。学习型小区理念之探讨。社会教育学刊,28期,1-19。
  刘光弼 (1989)。宗教宣介对小区的影响。小区发展,47期。页10-15。
  刘可强、夏铸九 (1995)。聚落保存与小区发展。载于廖雪芳编,常
  住台湾---聚落保存与小区发展。页25-46。台北:汉声杂志
  社。
  郑志明﹙民84﹚。林如主编。台湾神庙的信仰文化初论─神庙发展的危机与转机。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册)。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
  郑石岩﹙1997﹚。以禅法实现自我,做生活的主人。禅?生命的微笑。台北市:远流。
  锺越娜译 (1992)。教会是甚么?香港:基道书楼。
  锺炳权 (1996) 。教会应是小区的街坊。载于夏忠坚等着:教会之门为谁开。香港:证道出版社。
  谢大立等编﹙1994﹚。怀抱乡土情─小区的好邻居─教会。台北:台湾神学院教会与社会系。
  二、英文书目
  AAACE (1996) . Visions, visions, visions . Adult Learning , 7(3) ,p.23.
  Brookfield ,S.(1984).Adult learners ,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British:Open University .84-89.
  Fletcher,C.,&Thompson ,N.(1980).Issues in community
  education .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aure , E . et al .(1972) . 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 ParisUNESCO .
  Hiemstra , R. (1974) .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in lifelong learning .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 7, 34-44.
  Knowles ,M.S.(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 Association press.
  Martin , I .(1987). Community education : Toward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Allen ,G.,Bastiani,J.,Martin , I .,&Richards,J.K.(eds) (1987). Community Education : An agenda for educational reform . England : Open University Press. 9-32.
  Miller , A .(1990) .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parish adult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Connecticut conference . Columbia : Columbia University .
  Nisbet, J.(1980) .Towards community education . British:
  Aberdeen University .
  Rennie ,J.(ed)(1981) Community primary schools.
  London : Falmer Press.
  Van der Zee , H . (1991) . The learning societ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
  10, (3) , 213-230 .
  Wain , K . (1987) . Philosophy of lifelong education . Kent , England : Croom Helm Ltd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