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佛教十一宗之道学根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云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十一宗之道学根源
  谢云飞
  贝叶
  第九期
  页31-34
  --------------------------------------------------------------------------------
  页31
  前此,有同学问及中国佛教之宗派道学根源问题,我因在此一方面末尝下过工夫,故一时之间也颇觉茫然,而不知如何作答。事后查了一查佛教典籍,约略得一个简单的概念,兹录之如下,以供好此道者参考。
  欲论中国佛教之宗派思想,此事要远溯到中国之隋唐时代,甚且要推究到隋唐之前来说明。
  在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共有十一宗派,订为:毗昙宗、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等。
  在十一宗派中,毗昙与成实二宗,早在隋唐之前已经形成,其余九宗则均系在隋唐三代所完成的。隋唐以下,并无明题之宗派思想出现,一因隋唐为中国佛教之全盛期,隋唐之后,但见式微,并无新出之学说行世。冉因宋明以来,从事思想学术之研究者,但有藉佛学思路之助以探究儒家思想者,却少见专默精诚以探究佛学而有独到之见者。且中国佛教自东汉以下,乃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所译述之经典﹁浩如姻海,为数极多:再经十一宗派之衍述疏注,佛学典籍之浩繁,至于穷毕生之力无法尽读其书,尽读且不可能,而欲尽读之后有所发明,而自成一宗一派之言,自更不易。故举凡论及中国佛教之宗派思想,亦无非略谈十一宗派之道学根据,与夫发皇流衍之概况而已。
  东汉初期,佛教始入中土,中国人对佛教尚在试探认识阶段,自无深入之了解。当魏晋南北朝之际,佛教之在中国,只重翻译经典,尚无暇作咀嚼消化之工夫。待至隋唐,则对佛教之了解已渐深入,而经典之译述亦大体全备,因而可作进一步之理解融化,了悟之余,更为之发扬光大,并融入中国人之理性智能,精修改进,而形成严密之佛教组织及精湛之道学体系,而佛教之规模制度,于焉大备。研习佛学者,因根器之不同。所习所见所感之有异,而对成佛得道之了悟途径亦遂各异,宗派思想根源之不同,即所谓成佛悟道之途径不同也。
  毗昙宗源于阿毗昙
  毗昙宗为小乘佛教,其主旨在统一「阿毗昙」以发挥佛学精义。阿毗昙之原义为「论」,即对佛法三藏之「讨论」,所以「阿毗昙」是对佛典的解释,但因解释的学者很多,所见容有纷歧,学者认为有统一的必要,故将各种解释,作比较研究,取舍剪裁,而成「毗婆沙」,毗婆沙的译义是「广论」,其目的在统一各种「阿毗昙」,而为小乘教之正统。佛教之最先传入中国者,以「阿毗昙」为最早,故此一宗派遂自名为「阿毗昙宗」,简称之则为「毗昙宗」。
  毗昙宗的学说是根据「阿含经」、「有部律」及「有部」各种理论,流衍于北朝的荷秦与姚秦时代。他们分现象为「心」「物」二界,称心界为「心法」;名物界为「色法」。色法又分「眼、耳、身、舌、身」五根,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与尘合,则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别有「意」根对「法」尘,「意」为心法,「法」为一切具体事物之谓。色法十一种中,法尘谓之为「无表色」。根与尘相接,乃生分别之「识」,故「心法」又分六识,即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也。
  毗昙宗主张诸「法」为实有,所以又称「有部宗」,而其律则用「有部律」,相传是佛所制定之律。有部宗于色法、心法之外,又分「心所有法」五十八种,「不相应行法」十四种,「无为法」三种,以「生相」「住相」「异相」「灭相」四种不相应行法使万有均可成为现在之实体。「生相」是使目不可见之未来
  页32
  实体,现形于现在;「住相」是使一切物体定住于眼前;「异相」是使一切物体发生变化;「灭相」是使现在目可得见之物体,转变为过去目不可见之实体。认为法体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当中,决不消灭,所以乃有「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说法。
  有部宗到南北朝末期罗什「空宗」之论大盛时,其说也就式微下去了。其后到玄奘翻译「六足论」「发智论」时,其学曾有再度抬头的迹象,但后来因「俱舍宗」之论大显,「有部」之学也就无人留情于斯了。
  俱舍宗源于俱舍论
  俱舍宗之学说系根据「俱舍论」为依归,「俱舍」乃梵语音译,本义为「藏」,故俱舍论亦称「藏论」。俱舍论在中国先后凡有二次译述,陈代真谛大师所译的,向称「旧俱舍论」,今已失传;唐代玄奘重译的,则称「新俱舍论」,今可见者,即新俱舍论。俱舍论分宇宙万有为「色」「受」「想」「行」「识」五蕴,「色蕴」约当于毗昙宗之「色法」,「受想行识」则就毗昙宗之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法三者别为之分类而得。
  以六根、六境、六识十八界为「界品」;以色法、心法所具之能力为「根品」。界品为诸法之体,根品为诸法之用。称现世为「世间品」,以过往之行为为「业品」,称烦恼为「随眠品」。称着迷为「有漏」,各觉悟为「无漏」。业品为有漏之因,随眠品为有漏之缘,而世间品则有漏之果也。智品为无漏之因,定品为无漏之缘,而贤圣品则为无漏之果。因智之悟而修定,因定以明无我,俱舍论之入道,自有漏以达无漏,因智慧而悟无我,其间凡分九品,九品之最末为「无我品」,故「无我」为其至高理论,与有部宗所主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回乎其大异,故俱舍论出,有部宗微矣。
  成实宗源于成实论
  成实宗系根据「成实论」以立说者,成实论为诃梨跋摩所著,鸠摩罗什所译。其说以万有俱空,与俱舍宗之以万有俱属假定,概念显然不同。以为「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虽从主观与客观之对立而分为二,然二者皆是「极微」之集合,由「极微」而再加分析,至于「无限」之时,即不得不成为「空」,故明色法为「空」。进而以为「心」乃流动之连续,决非实体之常现,故「心王」「心所」诸心法皆为「空」,既缘此以悟人世万有之空,则自可解脱生死轮回之苦,悟空去苦而得灭谛之真理,缘是乃获出世之乐果。成实宗立论至高,虽为小乘佛教,然其义已颇近于大乘,故其论颇为时人所重,其后因三论宗出,成实之学乃渐式微。
  三论宗源于三论
  三论宗系依据鸠摩罗什所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之学说,而发为一派之中心思想以立其宗的。中论与十二门论为龙树所著,百论则龙树之弟子提婆所著。三论所主张之大恉,即在阐明「空」义,而扬布之以成大乘佛教,「中论」与「百论」为破邪之经书,「十二门论」则破邪之外又兼显正。所谓「破邪」,乃在点破小乘教及外道论者以为真理可以言诠,可以理会之误解;三论宗以为万般皆空,故真理亦空,自不得言诠,不可理会,亦无自以理会之也。所谓「显正」,乃在阐明「空」之真义,佛说之空乃绝对之空,与俗人所知之「相对之空」,义殊有别。绝对之「空」,一不落于相对之比较,二不凝于思想之顾虑,若思想着于空、迷于空、凝滞于空,则必非真空,故须抛除「空」之思虑,至无思、无念、无虑、无得、无失、无我、无身、无一切物,始为「中道」之「空」。
  三论之学经嘉祥大师(生于梁武帝大清三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六年)疏证发扬之后,其说更为时人所重,而大乘之教亦因而大宏了。
  页33
  天台宗源于四论及法华经
  天台宗源出天台山,依据「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四论之学说以发展而成一宗之中心理论。除四论之外,再以「法华经」解释般若所谓之「空」理。天台宗之法华玄义,以谓佛之一生说法,可概分之为五阶段,每一阶段均为适应听众之了悟而修改其说道之方法。亦即佛之说法可分为五时期,此之谓「五时」。又因教化形式仪节方面分为「顿」、「渐」、「秘密不定」、「显露不定」四教;在教化内容方面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而称之为「八教」。以「从假入空,从空入假,从空假入中道,一念心中,三观俱足」,谓之为「一心三观」;以部空为真谛,即假为俗谛,即中为中谛。真谛破法,俗谛立法,中谛绝待(今谓之绝对),能互融三谛,使会合于一,举一即三,全三即一,谓之为「圆融三谛」。能「一心三观」,「圆融三谛」,则中道自现,而可明实相,此之谓「中道实相,会三显一」。
  天台宗始于智顗大师,至章安大师承其大统,荆溪尊者又出而鼓吹之,到中唐之世,此一宗派之学说已至大盛之境了。
  华严宗源于华严经
  华严宗之学,源出于华严经,以为佛之一生说法,分为「小」、「始」、「终」、「顿」、「圆」五教,「小」即「小乘」,其余均为「大乘」,能解「深密经」、「瑜珈」、「唯识论」、「般若经」、「三论」等为「始」教;能解「起信论」等则为「终」教;能解「维摩经」等为「顿」教;而以「华严经」为最上乘,故五教中以华严经为「圆」教。
  又分缘起为四种,一曰「业感缘起」,二曰「赖耶缘起」,三曰「真如缘起」,四曰「法界缘起」,盖华严之学,以为万法圆通,互为缘起,重重无尽,故「法界缘起」为华严宗所主,亦称「无尽缘起」。
  小乘佛教只能说明现象界,大乘各宗则能超乎现象界之上而对本体界加以说明,然其至高境界只能到达「理事无碍法界观」而已。独华严一宗,能超出一切现象,圆融极致,绝无执带,绝无障碍,而达「事事无碍法界观」之境。
  此宗以杜顺为始祖,至贤首大师而完成其说,清凉大师澄观大宏其教。其后修习禅宗之宗密大师问道于澄观,而主禅与华严合一,以是华严之学就更为佛门所向往了。
  法相宗源于唯识论
  世亲着三十唯识论,当时在印度注释之者,计有十家之多。玄奘西入印度求经,传入唯识论,法相宗乃以唯识论之思想为根源,发扬深究而立一宗,以为宇宙万有,不外为心之所变所造,至于显现万有于心之本体,则为阿赖耶识,因谓心外无法,百法皆心。以心王为主,别之而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末那之译义为「思量」,阿赖即之译义为「含藏」,含藏为第八识,意为宇宙万有之种子皆含藏于人心之本体。又谓「识」有「相」「见」「自证」「证自证」四分。而分客观对象为「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等三异,然万有唯心,心外无境;法因心生,万法唯识。
  律宗源于律藏
  律宗之思想修持,主在律藏。远祖为印度之优婆离尊者。魏明帝时有天竺僧昙柯迦罗入洛,宣译戒律,是为中国佛教有戒律之始。自佛说法之初,即已制有戒律,其后虽宗派纷歧,律多不同,然以戒律护持修道之旨则未尝有异。中国译述之律,大乘戒有菩萨戒经、梵纲经等;小乘戒则有十诵律、四分律、僧祇律、五分律等。然僧伽受戒,多依据四分律,故律宗亦以四分律为其修持之主体。学四分律而有大成者为南北朝时的慧光大师,佛门都称之为「光统律师」。慧光之后,研究四分律者盛极一时,至唐时分为南山(道宣大师)、相部(法砺大师)、东塔(怀素大师)三派,以所见之异,各树一帜。而三派中独以南山派为最隆
  页34
  盛,后世之传律宗者,皆以言南山派之学为主恉,以为学佛先当持戒以制邪,而后方可定慧以绝烦恼,此之谓「戒」「定」「慧」三学。
  净土宗源于净土三经
  净土三经为「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净土宗以为众生罪恶深重,苦海无边,然若常时称念佛名,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一理论思想,即根据无量寿经而来。
  阿弥陀为梵语,义即「无量」,相传「阿弥陀佛」为释迦之化身,此佛有无量之光明,无量之寿命,故称之为「阿弥陀」。今世念诵佛号者于「阿弥陀佛」之前又加上梵语「南无」,南无之译义为「归向」,勤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脱离苦海,至于静定之境,静定而生慧,因慧而可悟道,则佛境可达了。
  净土宗始于东晋慧远大师之宏扬教义,至唐贞观时善导大师始完成本宗,自唐以后,流衍极广,而净土之教义,遂亦大扬。
  密宗源于秘密真言
  密宗以根源于秘密真言为宗,故又称为「真言宗」。缘佛有「法」、「报」、「应」三身,法身为体,报身为相,应身为用。密宗谓释迦牟尼佛为「应身佛」,所言种种经典为显教;而毗卢遮那佛则是「法身佛」,所言皆秘密大法,故为密教。然他宗俱谓「法身」无形相、无说法,无以传后,密宗则以之为宗,故自谓秘密真言也。
  密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其教典。大日经在唐开元中有印度僧善无畏到中国译为华文,金刚顶经则印度僧金刚曾于开元中到中国摘译部份为华文。其后传至印度僧不空,于金刚智死后,又自中国返回印度,寻求大日经及金刚顶经完全本,再度至中国而译为华文,一时其道大行,不空之弟子众多,故密宗亦遂大行于世。日本僧弘法大师(空海),即系不空之再传弟子,为日本密宗之租。西藏之喇嘛教,由印度传入,亦系密宗之一,故佛界称日本密宗为「东密」,称西藏喇嘛教为「藏密」。
  密宗修道,重在实践,自诵咒、设坛、供养等等均有一定之仪式及法则,此种法则名之为「事相」;说明事相所显示之秘密奥旨者谓之为「教相」。以为修道者须明「曼荼罗」之理,曼荼罗为梵语,译义为「轮圆具足」,谓修道者如能明白宇宙万有及本身,由自我直透宇宙一切,又由宇宙一切,渐次缩小范围,了悟自我,即为一「轮圆具足」之大曼荼罗,此之谓「即事而真」,此盖密宗之基本原理也。
  禅宗源于悟禅
  禅为梵语「禅那」之略称,意谓以静坐深虑而悟佛理,故中国佛教各宗,一向均极重视修禅。然禅宗之禅,不全在修习,而在以高度之慧根天机,顿悟大道,乃至成为以心传心之道。禅宗认为此一以心传心之道,自释迦传迦叶,凡二十八传而至达磨。达磨于梁武帝时到中国,至金陵见梁武帝,讲说禅机要道,可惜武帝不能领会,达磨不得已乃至嵩山少林寺授徒,凡六传而至慧能,以天机超乎常人之故,故能独得玄奥,明心见性,直了成佛。相传慧能家贫,卖柴为生,未尝读书,亦不识字,至黄梅参礼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五祖令其劈柴桩米,苦作八月余,时五祖欲于诸门徒中觅一人以传其衣钵,乃令众门人作偈以明道学之深浅,大弟子神秀作「身是菩萨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为偈,五祖认为神秀尚未到澈悟之境,旋由慧能作偈,其言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以其已至澈悟之境,为诸弟子所不及,乃深夜传以衣钵,令其南行,以免他弟子不服,自是而后,禅宗之教乃大行于南方。
  禅宗以为悟道在于自性,明心见性,自然可达人法皆空之至高境界,故其重点在于自悟,以为自性能含万法,万法在诸人性,明性即为弥陀,求佛不在西天,故禅宗之道学在定慧悟空,不重多言解说。中国佛教到慧能之后,可谓已发佛学之玄深,进入极高之境界,而禅宗之学对宋明之理学,尤深影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