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谈傣族寺庙文化的衰微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红英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谈傣族寺庙文化的衰微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 李红英 《艺术教育》 2007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寺庙作为傣族地区原本稳定的宗教传承场所,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后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既发扬主流教育的学科优势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傣族寺庙文化 学校教育 传统文化
  生活在滇西德宏地区的傣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傣族得以传承其丰厚的文化,很大层面上与傣族的宗教信仰有关。傣族最早信仰原始宗教,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把他们精神的皈依寄托在宗教之中。傣族称寺庙为“奘房”,在今天的德宏傣族村寨里,每村建有一座佛寺,这不仅是傣族部落群族之间相区别的标志,也是祭祀、过节时人们讲述历史的文化中心,更是傣家少年的“学堂”。但这一传统的习俗在现代物质文化不断冲击的今天,已慢慢淡出傣族社会文化的主流生活而逐步走向边缘化。
  为了完成课题资料的收集工作,笔者专程考察了云南瑞丽一带的宗教文化,现就其宗教文化与傣族民族语言的传承关系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笔者所走访的瑞丽与缅甸相邻,是佛教传入德宏地区后最先受到宗教熏染的傣族居住地。如瑞丽的“喊萨奘房”,因其神圣的宗教地位而远近闻名,是佛爷传经布道和傣族青少年学习傣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但是今天,偌大的殿堂里却只有两位僧人仍在坚守着他们内心的信仰。年龄稍长的一位是和尚中的“比丘”一级,十多岁出家,后又到缅甸、泰国的佛学院深造,他精通傣、缅、泰文,也懂一些英语,却对汉语知之甚少。另一位是法号为“瓦亚玛”的僧人。据瓦亚玛介绍,现在的家庭大多都选择了政府所办的学校,入寺的人数已不及以前,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僧侣在傣家人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很高。寺庙的僧侣全由普通乡民轮流供奉,乡民对此从不抱怨。僧侣们也因得到百姓供奉,随时愿为他们提供各种法事。他们坚守心中的信仰,将傣族传统文化尽可能地传承下去。
  纵观历史,傣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在竹楼、寺庙、凤尾竹建构的“文化场”中形成的。婀娜多姿的孔雀舞、悠扬委婉的葫芦丝等声响“场”,给以寺庙为依托的傣族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稳定的文化空间。虽然傣族人居住地邻近缅甸、泰国,极易受到外来文化的浸染,但因为宗教信仰和文化的共通性,傣族文化在与邻近各国文化交流融合之后,仍以寺庙的形式得以很好地传承。直到1880年傣族地区的汉文化学校开始萌芽,这才意味着傣族文化的传承不再单以傣语为依托。由此,双语教学的出现为傣族社会对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随着汉文化与现代商品文化的涌入,这些又冲击着傣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空间。走访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傣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所具有的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过去寺庙里众多沙弥在此学习与今天偌大殿堂里冷冷清清的反差,傣族民众虽然感到无奈和担忧,但毕竟总有人愿意长久坚守心中的信仰,在喧嚣的时代将傣族先辈创造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现代学校教育出现以前,寺庙就是傣族少年的学堂。在这里,他们能够学到与本民族相关的传统文化,更能在一种共生共存的文化空间中形成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民族情感之链。但不能否认,现代学校教育的确培养出了大批认知现代世界,适应现代语境的新人,而他们却又更多地成为了只接受汉文化熏染而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个性和民族文化认知的一代。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现代学校推行的是汉语单向教学,这必然加剧民族语言的消退现象。考察中我们发现,青年一代对他们传统的歌舞形式知之甚少,更难言了解其文化内涵了。在德宏,傣族少年有寺庙生活经历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文化生态环境的缺失意味着社会将失去许多传承民族传统、有文化认同感的青年。如果傣族的青年一代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根基,他们又能用什么去创造和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文化呢?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寺庙传承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在于,寺庙里培养的更多是只受傣族文化浸染而对现代科技知之甚少的青少年,他们虽独具民族文化个性却缺少与时代同步的共性;而学校培养的学生虽然学到了傣族文化之外更多的现代科技知识,但又失去了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及本土文化价值观。学校教育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傣族文化以寺庙传承为中心的稳定空间,但究其根源,傣族寺庙单一的传承模式也有其弊端,这种单一性不仅是传承形式上的单一,也包括传承内容上的单一。对于青少年来说,佛爷传经布道的单一方式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心理年龄的要求,久而久之觉得枯燥乏味也在情理之中。而寺庙传承的文化,仅以与傣族相关的文化为依托,多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视野,内容的单一性显然也满足不了青少年对社会的求知欲和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更适应不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
  人类进入21世纪,关注传统、尊重传统的意识在人们心目中得以回归,“护养”成了人类学、社会学家以及社会有识之士对传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德宏一行,笔者更多地深入到傣族人民的内心去了解他们文化背后的真谛。在那些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背后所存在的,是他们本民族所固有的传统,即文化标志。文化即“人化”,人既是社会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的制成品。德宏地区的佛寺,从先前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到今天的弱化与尴尬,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价值依托,它们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危机和内在价值的丧失。依托寺庙存在的源远流长的傣家文化内涵却未能引起主流社会足够的关注。出于所学专业的敏感性,笔者深切地忧虑:由于缺少活体的传承,许多内容丰富的傣族传统民歌,也将濒于失传。而作为该地区现行的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对这种区位优势和它们面临的危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传统中许多值得尊重的内涵也失去了它本质的魅力。
  特定的历史时期总会有特定的文化与之产生发展并在人们心中留下烙印,这种烙印在另一种文化传入之时也不是轻易可以被抹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来磨平彼此的碰撞。正如余秋雨所说:“在文化面前谁也不能做老师。”我们能做的仅仅只是记录下忧虑与反思,让我们能在回首传统文化的时候少一些遗憾,多几分感悟。“传统”二字,决定了我们需要护养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特定的符号,它所承载的是一种民族情感的逻辑背景。因此,传统文化的护养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对每一个文化人来说仍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作者系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丁旭东 轩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