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隋唐帝王的崇佛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 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隋唐帝王的崇佛
  □ 吴 平 《华夏文化》 2005年第02期
  隋唐时代,中国封建社会步入鼎盛时期,佛教的发展也随之进入黄金时期。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隋唐佛教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南北朝佛教,是为隋唐佛教作准备;宋以后的佛教,可以看作是隋唐佛教的余绪。
  隋唐佛教的兴盛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和支持是分不开的。隋唐的各代帝王,虽然对佛教的看法不完全一样,但除唐武宗外,大都利用佛教来为其统治服务。
  隋文帝杨坚是在冯翊(今陕西大荔)般若寺里出生的,并且由比丘尼智仙抚养,一直到13岁才离开寺庙,回到家中。由于从小受佛教的熏陶和影响,隋文帝对佛教崇尚倍至,称帝后以佛教治国,把佛教看作是“替国行道”的重要途径,使佛教得以迅猛地发展,成为隋王朝的精神支柱。在他的大力扶植下,全国各地寺塔林立,僧尼有20多万,写经达13万多卷,民间流行的佛经是儒家六经的数十倍,可见佛教地位显赫,高居儒道之上,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隋文帝还提倡佛教义学,选聘当时各学派著名的高僧集中都城,分为二十五众。每众立一“众主”,领导教学。
  隋炀帝杨广也笃好佛教。当他还是晋王时,曾迎请高僧智者大师设千僧大会为自己受菩萨戒,皈依佛教。即位后,隋炀帝又以“菩萨皇帝”自居,建立寺院,营造佛像,度僧 (通过一定的仪式使俗人出家为僧)一万六千余人。他还在洛阳的上林院内设立翻经馆,网罗人才翻译经典。
  唐代帝王对于各种思想文化采取一种比较开放包容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兼容并重。他们对佛教的基本政策是扶持和利用。
  经过隋末农民起义之后,佛教受到很大冲击,寺院毁损,僧尼减少。唐太宗两次下诏,要全国各地普度僧尼。他还结交佛教上层僧人,尤其是对玄奘推崇备至。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唐太宗热情款待,赠之以寺院,并对玄奘大力吹捧,意在媚佛。
  唐高宗敬佛,甚至连皇子也披上佛的光环。显庆元年(656年),皇子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出生,唐高宗赐号佛光五。麟德亢年 (664年),玄奘圆寂,唐高宗为他安排了极其隆重的葬礼,用金棺银椁藏其骨灰,在长安周围五百里内,有100多万人前来送葬。一位高僧能享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可见当时朝野上下对佛教。的狂热尊奉到了何等程度。
  女皇武则天早年走出皇宫步入寺院做了尼姑,接着又从佛门返回宫廷,在夺位称帝和强化统治的过程中,她更是巧妙地利用佛教,不断制造新的舆论。永昌元年(689年),有僧人薛怀义、法朗等九人伪造《大云经》四卷进呈朝廷。在《大云经》中,大讲所谓的“净光天女”,说佛祖预宫这位“天女”要以“女身”成为统治天下的帝王,以此暗示武则天当女皇,是顺应了佛祖的旨意。武则天得到《大云经》非常高兴,随即命令天下各州都要建立“大云寺”,又度僧千人以祝贺“佛”的美育。伪造《大云经》的僧人,都被封为县公,分别赏赐紫袈裟龟袋。从此之后。僧人多以朝廷赐紫袈裟为荣。
  唐玄宗时,佛教的发展达到极盛,寺院比初唐时几乎增加了一倍。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使佛教在北方受到严重摧残,声势骤减。禅宗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逐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朝廷征收度僧传戒税——香水钱,因而借此机会也使禅宗南宗得到朝廷的支持而广为流传。
  唐宪宗是唐代帝王中祟佛最突出的一位。他一即位,就诏令天下有道高僧均赴京师长安,阐扬佛法。第二年,唐宪宗对僧尼管理机构进行改革,下令僧尼道士一同隶属左右街功德使,任命宦官吐突承璀等人为左右街功德使,僧人端甫为左街僧事,僧人灵邃为右街僧事。宦官与高僧一起管理佛教,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了朝廷与佛门的关系。
  元和十三年(818年),功德使上奏朝廷,在法门寺的护国真身塔内,有佛祖释迦牟尼指骨一节,定期。齐塔则岁丰人安,佛祖福佑。唐宪宗因此下诏于第二年派出专使,前往法门寺迎接佛骨,将佛骨迎入宫内供养三天,然后交京城各寺院轮流供奉。唐宪宗的这一举动震动了京师,人们奔走相告,整个长安城,掀起了一股崇佛狂潮。
  面对唐宪宗迎佛骨而带来的祟佛热,当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很不以为然。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谏迎佛骨表》,以触目惊心的事实、尖锐深刻的语言,严厉地批评了佛教,极力谏阻庸宪宗迎佛骨之举。对崇佛极探的唐宪宗来说,无法忍受韩愈如此辛辣的言语,一怒之下,要把韩愈处死。由于一些大臣的求情,韩愈总算保住了性命,被贬为潮州刺史。
  隋唐佛教的隆盛,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帝王的狂热崇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佛教的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隋唐时代,佛教管理体制的完善、宗派的形成、寺院经济的发展以及佛教经籍的翻译与编录,无不与帝王的狂热崇佛有着直接联系。
  (作者单位:上海市华东师大图书馆,200062)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