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二辑(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二辑
  导师 上净下元禅师 著
  序言 感念佛德、心系众生
  ─师父闭关召集出家众开示的一席话─
  多年来无时无刻希望佛教能够重新振兴,一新世人耳目,能够代表世间光明的指引,给世间人带来无尽的希望,在这八年当中,师父透过修行,对于内心世界贪、嗔、痴烦恼的断除,下了一些功夫,也展开弘法度众的誓愿,在这当中发现修行度众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对自己尚且能够料理,但面对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千变万化,互相纠葛、缠缚之时,即感受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能做到。所以在这八年中想了许多的事,也做了许多的事。想的,从当初的理想完美,然后越想越简单;做的,从当初极度的复杂,架构整个净土世界的蓝图,在一心中展现,慢慢的转换成单一的诉求。所以在这八年期间,师父创办教团,带领大家渡过许多艰辛的岁月,可以说每个人都很辛苦,但是一直做到现在,悲心还在,却慢慢觉察自己智慧的不足,以及因缘的不具足,有一种内外交迫的无力感从心中升起。这段期间以来,师父一直在思惟,也许应当要来闭关。虽然师父每天照样奔波,但是闭关的念头越来越强,所以这不是偶然的事件,这次闭关的目的非常的单纯,因为多年的教学不断的遇到瓶颈,众生表面上说要修行,实际上是有限,能够超越突破的了了可数,如果不断的讲修行,弄得大家到最后没什么意愿,这也不是办法。
  多少年来,师父一直在为佛教找一条路,佛教再下去的路怎么走,从这个世纪已经要跨越另一个世纪了,究竟佛教是何去何从,是不是像俗人一样的过活,还是能够找出一个新的方向,来延续佛法的慧命,这是一个极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问题横在师父的心中,一直在转,但是因为每天忙碌奔波,没有时间停下来,太忙了,忙得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何况其他的事情。
  现在师父发愿闭这次的关,也发愿为佛教的未来做一个真正的抉择,这个愿力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实践也不容易,但是比起历代的佛菩萨所发的愿,这又算是什么,只不过是沧海中的小愿力而已,这次师父发愿在闭关当中,把两千年来有关于汉语系的佛教经论,以及今人的作品,把他加以整理,当然这不是师父一人力量可以完成,那必须要很多人的力量来共襄盛举,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师父只是扮演眼睛的角色,带领大家来完成这神圣的使命。
  正式新版藏经的完成,当然跟我们现在收集大藏经,那立场上有很大的不同,现存的大藏经他的立场是收集各家的学说来编入这套藏经里面,收集的越完备、越齐全、越有价值,而师父所编集的属于圣典的精华,也就是这二千年来,存在汉语系的佛教所出版的著作,不管是佛菩萨、高僧大德的,加以筛选抉择,把他整理出一个脉络来,指引后世的修行人,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去走,这种做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再没有人去做,古代的高僧大德作品已经读不完,再加上现代人的作品越来越多,浩瀚如沧海,那么将使佛教徒不知何去何从,外界的人士也不知佛教到底是什么,更是无从比较,所以就现在来讲,佛教看起来是兴盛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是衰败的一个现象,像花团锦簇经不起风吹雨打,这是值得忧虑的事情,所以师父这次的闭关不是为了个人的生死大事,坦白说,有人闭关是为了了脱生死,以前师父闭关也为了了脱生死,现在了脱生死,对师父来讲已经没什么兴趣,那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生死可以穷尽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不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吗?了生脱死不管有没有办法达成,毕竟那不是我们修行人的事情,尤其是一个出家人,应该要发愿度众,发挥大慈大悲的精神来度化一切,而不是脑子里转得是怎么开悟的事情,否则的话,佛教将临真正的衰微。所以师父这次闭关,发愿尽此一生,乃至未来际,为众生来做这一件事情,这个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当中,因为教团因缘的关系,也无法做到完全的封闭,所以还是有开一些方便门,譬如说外处的讲经,以及每个礼拜的礼拜天办理会客,满足修行人求法的愿望。
  (听完师父的一席话,长年来跟随在师父身旁的弟子,感受深刻,看到师父长期以来不眠不休为法忘躯,弟子们热泪盈眶,发愿追随师父,完成续佛法慧命的使命,想到多年来师父的教学法,溶入整个经典,这不就是菩萨的乘愿而来吗?)
  

八十五年八月一日
  一、写完佛陀略传第一章-佛陀时代的印度文明与思想。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讲吠陀文明,第二节讲奥义书,第三节讲沙门文化。
  由本章可略微了解佛法的特质、教育和教团与当时的印度文明与思想的关连性。如废除种姓制度、四姓都可出家,以及业与轮回的学说,为佛世前后的思潮,并非佛陀的创见。其次自由思考与修学禅定亦是当时所有沙门教团的学风,至于日中一食、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更与佛陀的思想无关,佛陀也只不过是沙门的一员而采行此制。但那都是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不是中国人的,更不是佛教所必备的。现在有人以此为佛教的修行法门,诚乃食古不化,不识真实佛法的缘故。
  二、一般人刚开始接触佛法,感觉十分奇妙、神圣,所以能勇猛精进,为法忘躯。时日一久,热情逐渐冷却,现实生活的问题便浮上表面,佛法转而退居幕后,当做休闲中的调剂。没事时,喝杯茶,谈一谈佛法,然后养精蓄锐,再各自为了私利而打拼,这时心中充满著欲望,只有无穷无尽的攫取、占有,没有清净,没有慈悲,与佛法毫不相干。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现代佛教徒的修行写照!
  修行,本是讲悟道的,讲解脱的,但现代的修行人嘴里相信佛法,心里却不相信,连讲经者自己也一样不信,所以,每个人都用讲的,没有人愿意按步就班去修行,唯一宣称的修行只有念佛、拜忏,但念佛、拜忏真的让人开悟了吗?把所有的佛教史全部搬出来!看谁因念佛拜忏而了生脱死的?如果有,衲僧愿下拔舌地狱!自古以来,所有的悟道者,全都由如理的思惟中,获得如实的佛法知见,具足禅定和智慧。从来没有例外!现在不然,竟把佛法当知识的传授,谁最会讲,让众生听得高兴,随顺众生的贪欲、习气去讲,聚合了很多于佛法似懂非懂的人,则讲演者就是高僧大德。如讲的话不符合众生的贪欲,立刻说你是外道。这或许是佛法中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开出种种权巧方便的缘故吧!应病设药啊!
  所以教了许多年,愈教愈没人学,讲真话,对方当你在骂他;讲假话,如鲠在喉,出不了口。究竟要到何时,才能重见“当头棒喝”的宗风呢?在这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最令衲僧哭笑不得的是:一直在绕口令,舌头不停地转弯。有时,要向某人说一最简单的修行法门,都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慢慢的磨、慢慢的熬、慢慢的转,才能让对方又听得懂、又肯接受。如直接指正他的错误,他一定脸色发青、扭头就走,到处去向人说这个师父没慈悲!是呀!你希望的慈悲是夸赞你、重视你,不管你的贪嗔痴,然后接引你下地
  狱的师父!可见度众的确很难,所以跟随衲僧修学也是很难,来学的多,成就的少。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一则器量不够、二则识见不远、三则舍世间难、四则大愿不发。弄到最后,只是找一处适合自己的避风港而已。至于佛法,就当做茶余饭后的清谈吧!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衲僧掩关发愤用功,就是要让自己更有智慧,一来可以成就更大的避风港,让更多迷失方向,缺乏安全感,处于恐惧中的众生,驾著风浪中飘荡不已的小船,来到这里安详的停泊。二来可以研究出一套更有用的法门,教导众生,让他们自己点燃心中的灯火,自己成就一个安隐的栖息之处!毕竟,众生相本来就是如此,众生是没有所谓是非对错的问题的,那只是随著因缘的旋转而旋转,顺流而下,谁也不认识自己,更不认识别人。大家都凭著六识妄心所生的感觉去接触事物,掌握幻化的人际关系。所以唯一出问题的,就是衲僧的修行体证不够深广,一介愚痴凡夫,却妄想著改变世界,岂非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但是,自古以来,有那么多的佛菩萨、祖师高僧,以及无数的护法大德一直在做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效法呢?
  因此,衲僧宁可让人说“外道”,也绝不昧著良知去说那些与佛法的修行背道而驰的东西为“世尊亲口”。念佛、拜忏真的是世尊教的?持咒、禳灾、祈福也是世尊嫡传?受戒时在头上、手上弄个疤,亦号称世尊的意思?简直是荒唐极点!为什么有人能睁著眼睛说瞎话,而不顾史实呢?宗教迷信太可怕了!
  

八十五年八月二日
  一、掩关快一个月了,内心逐渐在变化中,先前的纷扰妄动慢慢地褪去,安详愉悦不断的涌现。
  掩关,对于道业的助益很大,这其中包含著破恶业、降魔怨的功德。但是,如没有发大悲愿的话,反易走火入魔,伤害自己的身心。
  二、听闻护持衲僧掩关的人很踊跃,实令衲僧感激。衲僧于关房中,上承佛恩加被,十分受用,更觉责任重大,不能辜负十方的期盼。只有勤修道业,成就佛果,将一切功德回向十方。
  

八十五年八月三日
  一、慧轩传了一张纸条来关房,说明天下午要搭机去旧金山,希望师父庇佑一路平安。于是写了一些吉祥话,托寂满带回去转达。
  慧轩是寂满、寂成的大女儿,现在还就读专科。因为父母是虔诚的佛教徒,而她眼见父母自学佛修行之后,言行举止突然变得更加端正庄严,处理家中事务更明理壑达,脾气也改进不少,所以很自然的加入了佛教的行列,并且自专一开始即从事教团举办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年轻人。现在其全家大小,包括亲族都成为佛教徒,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家庭。
  衲僧常说:修行可以改变命运,创造人生。现在,还可以更肯定地说:修行能将恶运,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能防患未然,于恶运萌发的关键,将其转至另一个较平顺的因缘,即使仍有恶报,也绝对比原先还容易应付。这是佛法的奥妙处,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体会。
  

八十五年八月四日
  一、今天于会客时间,跟大家谈关于修行的重要问题。修行,首先要发菩提心,而其学习的过程即是禅定和智慧的研究与获得。不论修任何一种法门-读经、坐禅、念佛、拜佛、拜忏、持咒、观想等,或依据哪一个宗派-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南传或北传,甚至不论你拜哪个祖师高僧为师。如修行的结果,不能逐渐伏断烦恼,获得真正的定慧,则必须思考自己所用的法门有无偏差?思考方式有无正确?有无确实理解该法门?然后,从另一个方
  向探求出新的解决办法,才能有效的超越困境,成就道业。如一位修行人,一则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尚且不识,二则对自身的因缘果报亦是无知,三则于佛法知见未达正解,四则恶业障道难消难除,却终日妄想著某一特胜法门,能够顿超直入,一步升西,于是拼命执取而不放舍,这种观念是最可怕的!因为它将使人陷入狂乱的漩涡里,犹似精神病患的歇斯底里、精神分裂!这种人如当面说出他的错误,他反说你在破坏佛法,只要他听到相反的意见,就立刻排斥反弹,没有雅量接受别人的批评。像这样子修行,岂非与三法印背道而驰吗?又怎能证得真实的禅定与智慧呢?
  二、晚上,第一次讲述大乘起信论。本论,有的学者将其归入澈底的唯心论,实乃断章取义,不懂修行。某些学术研究者,天天钻研文字相,企图从经论的文字中比对出佛法的意旨,但其人却从不依著经论所教的法门去修行,试问:此人真能了解佛法吗?譬如某人要了解月球,于是天天抱著叙述月球的书籍读诵,则此人真能感受月球的实况吗?又譬如有人读了一本介绍世界各地的橘子的书,却从未吃过一粒橘子,则此人能知道橘子的滋味吗?经论,本是古代圣者修证体验的记录,现在却不是将它拿来作修行对照的参
  考,只当做理论的分析,自己不愿成为一位圣者,却天天评断谁对谁错,这与佛法何干呢?
  真正的佛法,由圣者的口中说出、手中写出、动作做出、生活现出,乃至起心动念,这是性空呢?唯识呢?还是唯心?能这样分别吗?而圣者所造的经论皆由自心流露,依众生机缘而成为文字。这又该是什么呢?
  因此,判定一部经论是性空、唯识或唯心,并非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判定此部经论适合哪一种性向、思想的人来读,比较容易接引其修学佛法。这样,所有的经论便有成立的必要,而不须分别高下,究竟不究竟的问题。譬如小学有小学的课本、大学有大学的课本;又如同样的程度,也有分不同科目,给各种不同兴趣的人读,把它分类教学就可以了。
  如本论谈造论因缘时说,有一类众生能直接见佛闻法(注意:这个见佛闻法是贯通三世、穷尽虚空的,不可以为佛已入灭,现在是末法了,无佛了!);另有一类众生,痴性较重,误以为佛已入灭了,听不到佛的亲自说法,就一面读经论,一面修行,博学多闻,终于悟道;最后一类众生,自己不能修行,又不喜广学诸经论,于是就撷取经论要义,写出一部修行的入门书-略论,这部大乘起信论就是略论,用现代的名称就是“佛法概论”。这是适合初入
  佛门,想要解行并进者研读的一部论书。
  今晚初讲绪言,至本论依一心二门开展一切诸法体相用三大。
  

八十五年八月五日
  在禅的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不胜枚举,从坐禅的技巧至入定参禅,几乎囊括了众生内心世界的种种变化,如要条列回答,也可写成一部藏经。现因正值掩关,便利用暇余写日记的时段,汇整一些较常用的资料,逐日编写一个单元,约略的把有关禅的问题扼要介绍。今天,先来解释禅的名称。
  壹、释禅名
  一、禅的意义
  禅,是梵语,全名音译为禅那?驮衍那,其涵义有六种:
  (1).弃恶-禅能舍弃一切五欲、五盖等恶法,令心静住。这是偏于戒门,因禅是自性戒、圆顿戒,由修禅悟道,即得道共戒。大智度论说:
  “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
  众生的本心常为无明烦恼所缠缚,不得清净解脱,如能精勤
  修禅,便能远离欲恶不善,证安乐涅槃的境界。
  (2).静虑-静,是寂静,指心的安定状态,即四禅支林功德中的心一境性,或名一心。虑,是审察思虑。由心一境性,进入了专精
  思惟,达到定慧均等,即为静虑。这是由定门入,而终能因定生慧的。
  (3).思惟修-思惟,是思考推度的意思,有正、邪二种思惟。凡依三法印或一实相印的如理思惟,为正思惟;依邪见迷执的思惟,为邪思惟。正思惟必须依正定而生,若无正定,则一切的正思惟不起;无正思惟,就无法作正确的修行。用思惟修来形容禅的修习,是偏于慧门的,但思惟之前须赖真正的定境,思惟的过程,亦由专注的慧照中得清净的定,可知思惟修非指单纯的思惟动作而已,那该是以定为基础的思惟。如杂阿含经说:
  “独一静处,精勤思惟,不放逸住。”
  最后得到了心解脱及慧解脱,即是由思惟修得证道果的意
  思。
  (4).功德丛林-功,是因地万行的功夫;德,是果地证道的德相,因果合称,名叫功德。譬喻因地的功为草丛,绵密而功小;
  果地的德为林木,虽疏而德大。释禅说:
  “所言功者,即是功用,果上有寂静、离过、神通、变化、益物之用,故名为功。因之与果,悉是众善功德之所成故,通言功德丛林。”
  (5).定-禅与定的内涵原本不同,定的梵语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意译为正心行处、正定、等持、心一境性,是指心的专注、安定、不散乱的状态。禅则包括了定与思惟两种的意思。但因禅的相,展现定相,而定的修习必能成就禅的现起,所以一般通称为
  “禅”。
  (6).止观-止的梵语为奢摩他,观的梵语为毗舍那。止观的修证,次第分明,从一念的初心生起,到究竟成佛,一切法门都可用
  止观来总摄。此说止观是以初心立论,兼及部份的悟境行相。
  止,是止息妄念,止一切诸恶不善法,妄念就是恶觉观,能攀缘内外种种境界,造出身口意的无边恶业,现在修止止之,降伏一切的境界相,使此心寂然清净。
  观,是观照、观行的意思。观照,指解析事物的能力,由观照的功夫,便能洞见心中的烦恼头数,了了分明,然后以智慧力加以除灭。观行,是修观时此心的行相。由观照中分别生灭因缘之相,观一切心行,念念生灭;观四大五蕴如幻如化,悉皆染污不净,纯大苦聚集,无一可乐。于是逐渐舍离迷执妄见,使观智通达,如实契证了真如法性。
  止与观不能单独成行,如一念始觉而发心修行,即是观,由
  此观的生起,才有修止的力用;又如定水无波,便能映照山影楼阁,观若无止,即失去了观的功能。所以,止与观的修行是一体的,观中起止,由止达观,止观不二,即是禅的真义。
  

八十五年八月六日
  昨天谈“壹、释禅名”的第一项-禅的意义,今天续谈第二项-禅的类别。这是从禅名来解释的。
  二、禅的类别
  禅的种类依修证的层次可分成三种: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
  (1).世间禅-指四禅、四空定、四无量心、十六特胜、通明等禅法,其中四禅为根本禅,不论凡夫、外道、二乘、菩萨、诸佛,都同样以四禅为修定的基础。如法华玄义说:
  “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诸佛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悉在禅中。’若能深观根本,出生胜妙上定,故称根本也。”
  根本四禅是万行的根本,一切功德都由四禅所发,亦且依四禅而住。至于世间禅的修行人,有初学佛法的凡夫佛子及邪见邪行的外道,凡夫入世间禅中,依三法印思惟修习,次第证得般若妙智,得安乐解脱;外道入世间禅中,厌患有此四大之身及心识的变化,贪著寂静,欣求涅槃,但因缺乏实智,所以不与佛法相应,不能出离生死忧悲恼苦。
  在四禅八定中,纯属外道禅的,有色界无想天的无想定,及凡夫外道都可入的无色界四空定。因四空定为“慧少定多”,缺乏禅所特有的思惟,所以但受定名,不称为禅。如凡夫于四空定中又能正观此心虚妄不实,幻化无常,不去执取定境时,即证得灭受想定,当下解脱,出离世间。
  (2).出世间禅-指依观、炼、熏、修四个阶段所修的禅法。
  第一、观禅═即九想、八念、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这
  是先修坏法观-不净观,次修不坏法观,破除世间欲爱,得定法持心的禅法。
  第二、炼禅═即九次第定。指依初禅次第入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及灭受想定,共九个次第,其间不杂余心,不思善不思恶,但令此心清净,定慧均等无间,就好比炼金一样,使杂质尽除,显现纯金,所以叫炼
  禅。
  第三、熏禅═即狮子奋迅三昧。前说炼禅是次第无间入,现在
  说熏禅,不但能次第无间入,亦能次第无间出,犹如狮子能迅速奋起,进退自如,出入一切诸禅中,使之通利,转变自在,出生种种的甚深三昧,获得种种的神通智慧。
  第四、修禅═即超越三昧。有远、近二种超越,各分为入、住、出三相,这是出世间禅功德中最深的,又名叫顶禅。
  出世间禅为二乘与菩萨共修的禅法,但受解缘别,所证不同。
  释禅说:
  “若二乘人,俱此诸禅者,即是俱解脱。事理具足,成就无累故。亦名不坏解脱,具足成就出世间诸禅定法故,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脱等一切诸大功德,名大力阿罗汉也。
  若是菩萨,于正观心中入此三昧,得诸法实相,即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住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时亦名禅波罗密满。”
  这个波罗密,即是菩萨禅不共其他各类修行人的理念。因为凡
  夫著爱,不得入甚深禅定,不知有禅波罗密的境界;外道著见,虽入禅定而心不安隐,不见有禅波罗密;二乘无大悲心,不能尽行诸禅,不受禅波罗密;只有菩萨发四弘誓愿,偏修一切事行满足,随缘度化,所以独受禅波罗密名。
  其次,为何菩萨修习世间禅时,不名禅波罗密呢?此因凡夫菩
  萨事行不偏,禅定不深,所以不名,必须到了出世间禅的阶段,具足一切三昧,断一切结使,以智慧力度脱一切众生,才成就了禅波罗密。
  (3).出世间上上禅-此为不共凡夫、外道、二乘的菩萨禅法,此种禅不但凡夫、外道,即连二乘,亦不闻禅名,这是最微妙的不思议禅。
  此禅门共有九种大禅: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净禅。这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萨至金刚后心所修证的禅法。并非一般凡夫能擅加揣测的。
  另外,有一类由中国创立的中国禅,其法门虽别出一格,但于禅的根本行法,仍不离上述三种禅门。后人不察,胡乱区分为如来禅与祖师禅,实已失去禅的原意了。
  

八十五年八月七日
  谈“释禅名”竟,今日续谈“修禅的原因”。
  贰、修禅的原因
  前释禅名中,已知禅与定是如影随形,不可分离,现在说修禅,即包含了定的意思,所以必要时,便合称禅定,以符文意。
  关于修禅的原因,可从前篇内容了解其梗概,今又另文详述,俾使学者有更明确的体会。
  一、禅是入道的根本
  有人问:“修行的法门很多,为何非要修禅?”
  答:“禅是万行的根本,三乘入道的要门。一切如来圆妙法界,不论是教行、理事、凡圣、因果,都在禅的行证中显发。”
  凡夫的止心息妄、除灭烦恼;二乘达诸事已办、不受后有;菩萨发菩提心,自觉觉他,成无上佛道;十方诸佛住常寂光净土,摄受无量众生,都由禅而得。“譬如牵衣一角,则众处皆动”,禅能总摄一切诸佛法藏,由浅至深,由方便到究竟,可谓八万四千法的心法。所以,修禅是提纲契领,掌握修行的总根源。欲入佛门而不修禅,岂非本末倒置?
  二、禅是诸佛菩萨常法
  (1).诸佛成道前的修行以禅偏收一切诸行,如大品般若经说:
  “菩萨从初已来,住禅波罗密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场,成一切种智,起转法轮,是名菩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
  而诸佛最后成道的关键,更是坐于树下禅思,降伏魔军,断尽结使,如佛本行集经说:
  “所有过去诸佛如来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皆悉坐于铺草之上,而取正觉。”
  另外一段描写释迦佛来到菩提树下,跏趺坐草,内思安般的情景:
  “跏趺而坐,身心端直,如蛇缠身,卓然不动。”
  (2).诸佛成道后,更于二六时中常住于禅思,起种种三昧,或者自受用,或用来摄受闻法大众。如禅秘要法经说:
  “尔时世尊入深禅定,默然无言。时迦絺罗难陀见佛入定,即往诣舍利弗所。”
  身为佛陀,于因地的菩萨行是以禅为主,于果地成佛,亦无时无刻地从内心及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现深禅定相。又经中说,佛将说法时,或说法后,必入不思议禅定,随众生的心行而起无量三昧,摄受一切的闻法大众。如圆觉经:
  “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圆觉经是一部禅经,专讲禅观顿悟妙理及禅观行的实践方法,所以佛于法会中示现神通三昧,以如来圆觉的佛性相应众生本有的觉性,使众生顿悟一切本来具足,不假外求。另外,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亦说:
  “尔时,世尊自敷师子座,结跏趺坐,直身系念在前,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尔时世尊故在师子座,入师子游戏三昧,以神通力感动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看佛陀说法时的结跏趺坐,直身系念在前,可以想见今之凡夫说法是如何的自大愚痴,试问:一个没有禅定工夫的人,真能正见法义、说法无碍吗?佛陀在世时,所有的弟子都以禅观为行门,历代的菩萨、祖师、高僧也无不修禅观行的。今日,竟有不知禅门为何物,从未修过禅法的佛子,自称具足佛法正知见,而完全忽视了八正道中,正见的获得由正思惟而来,正思惟的如理安定,须由正定而来。修行人的架空中楼阁自古有之,于今尤烈而已!因此,略经说,彰明诸佛菩萨的常法的确是以禅显现一切的,吾等因地凡夫岂可不顾经论原意,自创与禅不相应的法门,甚至违背因果法则,企图免受业报,即能顿超果地?
  三、一切智慧皆由禅生
  释禅说:
  “欲断烦恼,非禅不智,从禅发慧,能断结使。”
  没有真正的禅定,绝不能获证真实的智慧;没有真实的智慧,一切修行即为甑砂作饭,终不得佛法的利益。大智论将禅定与智慧的密切性,作了一番深入的解释:
  “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然灯,灯虽能燃,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无禅定静室,虽有智慧,其用不全。....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业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
  众生的无明烦恼好比是风,智慧就是那一盏明灯。于凡夫众生位时,就像灯在风中一样,永远无法点燃。现以禅定的力能止息无明之风,智慧即刻显发,譬如将灯置于无风的密室,灯即立刻点燃。所以说“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四、修禅于现世的功德殊胜
  众生因无明不觉的一念妄动,遂起了种种的烦恼,对于世间一切产生了苦的感受。这种苦受由内心生起,使人迷惑颠倒,造成错误的知见和行为。此时,若以禅定来摄持,使其澄心静虑,当下远离一切的苦受。今依大智度论将禅于现世的功德略叙如次:
  (1).摄诸乱心-凡夫的散乱心像鸿毛轻飘、像疾风吹拂、像猕猴的跳跃不停,而心的刹那生灭,比闪电还要迅速,所以心相是完全不可控制的。唯一的办法即是修禅定加以调伏,制之一处,不令越逸。
  (2).洗诸欲尘-欲尘是指世间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境界,常能诳惑一切的凡夫,对之生起贪爱迷情,而作诸恶业。现
  因修禅的缘故,便能洗除种种的五欲尘垢,使此心回复清净的本来面目,故说“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
  (3).现证解脱-由禅定的次第觉证,能摄心止妄,能洗涤五欲六尘,遮除烦恼毒箭,进而获得禅定的根本-金刚三昧,澈底的摧碎见思结使,离分段生死,入有余涅槃。于此境界中的安乐有两种:一是由禅定自身所引生的安乐,使身心安详愉悦,七情平和中矩,这叫做“现法乐”,如说初禅“离生得喜乐”,像大热天入于清凉池的感受;又如二禅“定生得喜乐”,即是内心清净的结果,再更上一层的禅定,所生的现法乐愈高,这绝非没有修习禅定的人可以体会的。另一是从禅发慧,除灭一切罪障后,了知因缘本空、五蕴非我,得自在解脱的安乐。
  (4).度无量众-现证解脱的修行人,不但自求解脱,亦能令众生同获解脱,于今世即入菩萨阶位,不待来世。大智度论说:
  “菩萨入禅波罗密中,除诸恶不善法,入初禅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定。其心调柔,一一禅中,行大慈悲,以慈悲因缘,拔无量劫中罪,得诸法实相智故,为十方诸佛及大菩萨所念。”
  菩萨自行化他的功德,都是由禅定中发露,乃至得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的护念摩顶,也是入禅波罗密,得诸法实相智,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
  五、修禅能成就微妙不思议佛道
  释禅说:
  “行者善修禅故,即便成就十波罗密,满足万行一切法门。”
  波罗密是大乘行门,初时以六波罗密为主,如已成就了般若波罗密,则前五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悉皆具足。但前四种波罗密的成就能否圆满,与禅定波罗密相随。如布施波罗密是舍一切的家业身命,“寂然闲居,无所悭吝”;持戒是“身心不动,关闭六情”;忍辱是“一切荣辱,皆能安忍”;精进更是“常坐不卧,摄诸乱意”,即使身心疲累,或经年累月都无证悟,仍然不退不懈。故知菩萨修禅的因缘,即能具足增上四种波罗密,而般若波罗密更因修学禅定而具足,所谓“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智慧勇发,如石中泉”。所以大智度论说:
  “若菩萨行禅波罗密时,五波罗密和合助成。”
  至于后四种的波罗密-方便、力、愿、智,更须入深禅定中,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1).方便波罗密-以深禅定,明见众生根性,于是施设种种的方便善巧,应机示化。
  (2).力波罗密-以深禅定,起诸神通,变现无数的应化之身,入于六道中,用三乘法来教化众生。
  (3).愿波罗密-以深禅定,天眼观十方六道的众生,轮回生死,苦恼束缚而不得解脱。于是生起了大悲愿心,欲令一切众生共成佛道。
  (4).智波罗密-以深禅定,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摄化一切,无有障碍。
  十波罗密的圆满成就,即是妙觉菩萨-佛的果位,这全都是由修禅所成就的。
  

八十五年八月八日
  一、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句老生常谈的话,如从修行的立场来看,却是非常亲切的。
  当一个人的内心纷乱,看不清环境里的人、事、物,看不清自己的感觉和思考,只是茫然地在人生的路上走著,这时候,他已注定是一个失败者,注定要随业受报了。
  二、有一位学友跟随师父修行很多年,勇猛精进,办事也非常认真负责,可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最近这位学友变了,变得意志消沉,苦恼万分,内心异常纷乱。虽然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但从种种迹象观察仍可得知,这位学友正面临了极大的困境。也许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陷入困境呢?其实说穿了很简单,那就是我执!这位学友虽是老修行,也读了许多书,听经闻法更是勤快,但是,当他与人交接应对时,很少去站在对方的立场想,只有一味地紧咬住自己的观念,所以就无法跟人沟通,而他却一直认定别人无法沟通。这位学友常自以为是老修行,最懂得佛法,所以从不尊重别人的身份或表现,致使别人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傲慢无礼,而不愿跟他共事。说真的!如从世俗人交朋友的眼光来说,这位学友十分讲义气、十分热心,个性忠厚老实,的确可以和许多人成为知交。不过,从修行出世间的方面说,多年的修行几乎都在表相工夫上打转,无法达到真实的悟境,诚为可惜!原因是,看别人都不如自己,不知有三宝的恩德,没有掌握心对境时的起心动念,
  最重要的,是没有发出大悲心,才会看不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比任何事都珍贵。
  我执真的太可怕了!这位学友如能冲破这一层障碍,其整个生命史将会光辉灿烂,否则,只是随波逐流,甚至在自己内心中筑一道墙,阻碍了修行,也阻碍了光明的道路。不是本末倒置吗?
  所谓逆境就是转机,是锻炼心志,得大成就的胜缘,如无法好好把握,奋力一搏,不是很可惜吗?
  

八十五年八月九日
  一、有一位修行人,常抱怨自己不会修行度众,办事能力也比别人差,又以为别人都在差遣他做事,于是心中起了不乐欲、不甘愿的觉受,怀疑自己是否十分卑微,弄得进退失据,非常苦恼。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际上,这是因为修行人的我执所引起的。由于我执,就十分地看重自己的表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或对待的方式;由于我执,心中常起好恶是非的分别,一切的感觉和思考,都顺著「我”的执取而行,凡是与“我”的感觉、“我”的思考相违背的,就一概加以否决排除。像这种的模样,连一般世俗人都不如了,何况是修行呢?
  修行,毕竟是出世间法,如满脑子绕著世间的思惟打转,紧紧抓住世间的感觉、世间的相对境界,那是永远进不了佛法大门的!
  二、德宗传话说,圆善学友发愿每月捐出所得百分之十来供养三宝,其愿心纯净可爱,值得嘉许。但有一个观念必须澄清,即每月捐所得的百分之十的制度,不是基督教发明的,那是印度佛教的供僧制度。
  

八十五年八月十日
  一、在幻有的时空里,幻有显示著存在的意义
  生命自体所面对的境界,竟然是如此真实
  而因缘仍旧瞬息万变,不断地造化
  这四大假合的身躯,以及那颗无常无形的心
  当一切的尘沙落尽,迷情远离
  虚空花还灭于虚空而虚空永远不灭
  心相犹存
  只是有一点随性而已
  二、现在已不会再想外面的世界了,也许正习惯于没有人生问题的人生吧!人,真的是惯性作用的机器,但看你怎么去塑造。
  

八十五年八月十一日
  一、一个人如一生都在为名利奔忙,到头来将会发现自己的幼稚可怜。表面上,你拥有世间的一切,而内心却十分地空虚茫然。每天,你活跃在人群中,交接应酬,奉承那名位高的、财富多的,也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奉承,陶醉于虚幻的妄想里。但是,到了夜阑人静,筵席已散,一切的喧闹止息,大地复归于沉寂的时候,你,这个心中唯名利是图的人,卸下了白天的伪装-笑脸、自信、妙语如珠,陷入了惶恐不安、思考停顿的状态。你将会去面对一个过去绝不可能面对的问题:人生真的只有名利吗?为什么我今天已得到名利了,却还是感觉什么都没有得到?
  没错!虽有名利,但可能失去了亲人、朋友,失去健康的身体!
  虽有名利,却失去了心中原有的纯真,失去人生真实的意义!
  虽有名利,但生命却一天一天的消逝,思路及手脚的动作愈来愈不灵活,眼见著辛苦挣来的名利,也将随著生命的结束,终归于空!
  虽有名利,却不知何时又将失去?发现名利竟是如此的飘忽不定,令人难以捉摸,以致弄得心力交悴,寝食难安!
  名利!究竟是什么?你开的是进口车,住的是高级别墅,穿名贵衣服、吃山珍海味,受群众的拥戴,照理说应该要比别人更满足、更快乐才对!而事实不然!那些物质条件比自己还差,社会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大都过得更满足、更快乐,而且逍遥自在。那么名利又是什么?名利,不过是一种骄傲,一种自我迷失的感觉。你虽然得到了名利,却失去了最珍贵的生命的价值!
  现在,终于有一种宝物能挽救你那枯槁的心灵,能唤醒你的迷失,使你的人生重新肯定,重见光明和喜悦,那就是佛法!你不必抛弃名利,而是运用名利在世间的功能,一面依著佛法修行,自己获得安乐解脱,一面护持佛法,使佛法常住世间,庇佑更多的人。当你创造了人间的净土,也创造了自心中的净土,你的四大假合之身或许会毁坏,但你永恒的生命将于虚空不灭,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以佛法为名,以成佛度众为利,的确是名利双收!
  二、今天的会客为大家解说思考的方法。因为佛法实在太难理解了,若无正确的思考,完全不得其门而入。听者聚精会神,讲者口沫横飞,而是否有人相应呢?
  

八十五年八月十二日
  一、一位出家之沙门,如不能发悲心度众,无时无刻不以众生为念,即是没有出家。
  如不能摒除私欲,畜有私人财物、挂念亲友眷属、贪著饮食美味,即是没有出家。
  如争夺权位,排挤同修,以邪说谣言煽动沙门或居士,即是没有出家。
  如对境思惟,执我不舍,是非好恶分明,即是没有出家。
  如于佛法,不起忻慕,不信修行能证涅槃,即是没有出家。
  虽现出家之相,而无出家心行,自己尚且不自认为沙门,何能要求他人认你为沙门?自尚不肯恭敬三宝,甚乃于教授师父心无恩德,不服教导,心相外露,言行鄙俗。喜人奉承恭维,不喜善语批评;矜恃己能,轻慢他人;交接应酬,倨傲无礼;常住执事,官僚十足;推诿塞责,掩过饰非。如此出家,从何说起?
  右述诸相,希十方大德不可以彼为出家沙门待之,免使佛教蒙羞!
  愿法性宝林出家沙门勿做三宝罪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