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民族脊梁的千古传奇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薛克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民族脊梁的千古传奇
  □ 薛克翘 《传记文学》 2007年第08期
  说起2000多年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唐代三藏法师玄奘。玄奘舍身求法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伟大功绩也永载史册。
  玄奘的大名不仅在中国尽人皆知,在印度也家喻户晓。印度小学六年级的课本里就介绍了玄奘访问印度的事迹。在中国,人们从小最先知道的是《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然而,那里面的唐僧,只是孙悟空的一个陪衬,和历史上的唐玄奘完全是两回事。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伟人。
  凤起陈河村
  玄奘,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陈祎祖上多代为官。他的父亲陈惠酷好读书,很有儒者风度,做过江陵县令,但因隋朝的政治腐败,他多次托病不去就官,在家潜心读书。公元600年,陈祎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儒者的家庭。陈家有四个儿子,陈祎是最小的。
  小陈祎自幼聪明,非一般孩子可比。他8岁那年,一次,父亲给他讲解《孝经》,当他听到“曾子避席”的故事时,立即起身整理衣冠,恭立一旁。父亲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曾子听老师的教诲要避席而立,我现在听慈父的教诲,怎能坦然地坐着?”父亲听了这样的回答,非常高兴,由此知道陈祎将来必成大器。
  小陈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的二哥陈素,早已出家,住在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长捷在洛阳一带已经是有些名气的法师了。他见小弟弟如此聪明勤奋,就经常带他到寺庙去,给他讲解经文。
  不久,皇上下诏,允许在洛阳一带剃度27名僧人。当时报名者数百,都学业优良。陈祎只有13岁,不在被录取之列。但陈祎似乎很不甘心,凑到门前向里张望。主考官是大理寺卿郑善果,此人独具慧眼,善于识别人才。站在门口的小陈祎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这个小孩眉清目秀,一身的灵气,便问:“你是谁家的孩子?”陈祎说出了自己的姓氏家族。郑善果又问:“你想剃度出家?”陈祎答:“是的,只怕我才疏学浅,不能参加考试。”郑善果一听,此子出言不凡,又问:“你为什么想出家?”答:“从长远说,我想把如来佛祖的事业传播下去;从近里说,我想弘扬佛法。”这话让郑善果更加感到惊奇,他对小陈祎非常赞许,当即决定破格录取,并对同僚们说:“论一个人的学业,日后学成不难,若论风骨,实在是人才难得。要是剃度了这孩子,日后一定会成为佛门的大人物,只怕是我们这些人见不到他凌空翱翔、播撒甘露的那一天了。”
  13岁的小陈祎就这样出家了,当上了一名小沙弥,法号玄奘。后来的事实证明,郑善果的预言是正确的。
  佛门千里驹
  玄奘出家之初,随二兄长捷法师居住于洛阳净土寺。当时,净土寺有一位景法师,讲解《涅槃经》,还有一位严法师讲解《摄大乘论》,玄奘听名师讲解,废寝忘食地学习。两部经典,听讲一遍便能记住绝大部分,稍一阅读就全部记住了。人们对这个小沙弥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很惊奇,干脆让他升坛,为大家诵读讲解。果然,他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详尽的分析解说,完全表达了两位宗师的要领。于是,玄奘的美名便渐渐传扬开了,附近的人都知道净土寺里有一位小沙弥刻苦好学,善于说法。
  几年之后,到了隋朝末年,天下战乱,民不聊生,佛法受到摧残,僧众四处离散。玄奘看到形势不妙,便对二兄长捷说:“这里虽然是父母生养我们的地方,但战火纷飞,一片丧乱,怎能够在这里等死呢?现在唐主据有长安,天下人都去投奔他了,我们也去那里吧。”长捷同意,他们便一起来到长安。这一年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年),玄奘19岁了。
  可是,长安的情况并不理想。因为当时唐朝刚刚建立,立足未稳,战乱远远没有结束。朝廷重视用兵作战,无暇顾及佛教,偌大一座长安城里竟然没有一个佛教道场。玄奘认为,光阴不可虚度,既然长安没有法事,不如到四川去继续学习。于是,兄弟二人一路南下,边走边学,来到成都。
  因四川当时未受战乱影响,人民相对丰乐,所以高僧大德云集成都,法事兴隆,讲席之下,常有数百听众。在这里,玄奘得名师指引,学业突飞猛进,在众僧中已是佼佼者,名声在四川、两湖等地传播开来。其兄长捷得父亲真传,不仅精通佛家要典,还兼通儒家和道家经典,很受当地人士的仰慕。兄弟二人并驾齐驱,学识和人品都非常出众。
  武德三年(620),玄奘21岁时,于成都空慧寺受具足戒。受戒后,按佛教的规矩开始坐夏并学习律藏典籍,正式成为法师。在成都的四五年间,玄奘不仅熟悉了佛教大小乘理论,也掌握了中国佛教南北各派的要旨。然而,玄奘仍不满足,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想离开成都北上。
  公元623年,玄奘不顾长捷的劝阻,毅然离开成都,私自与商人结伴,泛舟三峡,来到荆州,居住于天皇寺。当时,汉阳王坐镇荆州,听说玄奘在天皇寺说法,便亲自前去拜访,请玄奘说法。开讲之日,汉阳王率领群僚和僧俗人众会聚一堂。玄奘边讲经文边解答疑难,以致听众中有人深有感悟,悲不自胜。汉阳王对玄奘也极为赞赏,要施舍以大量财物,玄奘一一谢绝。
  离开荆州,玄奘继续沿江东下,经苏州、扬州,又北上相州、赵州等地,遍访名宿大德,不断请教疑难,学习经典。最后,玄奘来到长安,住进大觉寺,从道岳法师学习《俱舍论》。
  在长安,有法常、僧辩两位大师,不仅对大小乘佛学深有研究,而且精通三教,声震神州,驰名海外,负笈之侣,从之如云。玄奘也向他们请教。两位大师对玄奘的学识大加称赞,说他是“佛门的千里驹”,即前程远大,日后必然会光大佛门。
  但是,当时的佛学界仍然有许多分歧,争论不休,为了搞清这些问题,玄奘决心效法东晋法显去西天取经。在他看来,只有去佛教的发源地,才能从根本上弄清和解决问题。恰在此时,从印度来了一位明友大师,住在兴善寺。他告诉玄奘,要进一步弄清佛学问题,一定要学习《瑜伽师地论》,印度现今的佛学巨匠是他的老师戒贤法师,就在那烂陀寺当住持。通过与他接触,玄奘更加坚定了去印度取经的决心。于是,玄奘联合了一些僧人,一起向皇帝上表,争取朝廷的支持。但是,因为天下并未安定,尤其是西部边陲地区,常有西突厥进犯,皇帝下诏不许西行。伙伴们都纷纷知难而退,唯有玄奘仍然不改初衷。他一边学习梵语,一边等待时机。
  潜行出长安
  贞观元年(627)秋天,关中、河南等地遭受霜灾,玄奘趁机混在难民队伍中出了长安。这时,他遇到一位秦州(天水)僧人孝达,便与他一起来到秦州。当他听说有人次日要去兰州时,又随他们一起赶往兰州。在兰州住了一夜,又遇到给朝廷送马的差役要回凉州,便随他们来到凉州。
  凉州地处河西走廊的要冲,是唐时西部的重要都会,过往的内地和西域商人很多,即使在战乱时期也没有断绝往来。玄奘在凉州停留了一个多月,应邀开讲《涅槃经》、《般若经》等,僧俗听众很多。听说玄奘要去婆罗门国取经,赞赏之余,纷纷解囊施舍。玄奘留下西行的盘缠,其余均赠送给当地的寺院。
  玄奘在凉州的名声日隆,消息传到凉州都督李大亮那里。李大亮严格遵守朝廷禁令,不许僧人私自出蕃。他差人追查玄奘来此地的目的,玄奘的回答很干脆,就是要西行求法。李大亮急了,生怕因放走这个和尚而违背朝廷旨意,便勒令玄奘立即返回长安。幸好凉州有一位高僧,派了两名弟子秘密送玄奘到瓜州。从此,玄奘昼伏夜行,不敢公开暴露身份。当来到瓜州时,又幸亏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一名佛教信徒,殷勤接待了玄奘,但他只知道接待的是一名高僧,不知其法号和来历。玄奘私下找人询问西行的路径,有人告诉他:由此地向北50里,有条葫芦河,上宽下窄,深不可渡。上面有玉门关,是西行的必由之路;关外又有五座烽火台,各相距百里,都有士兵严加把守;烽火台之外,就是800里戈壁,属于伊吾国了。此时玄奘孤身一人,所乘的马匹又死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月后,凉州都督府的文书到了,让各州县严格把关,捉拿玄奘。接到文书的官吏李昌也是名佛教徒,他没有将文书上呈,而是拿着文书来见玄奘。问:“师父可是文书上说的这个人?”玄奘支吾不答。李昌说:“师父自管实说,如果是,弟子会为师父想办法。”玄奘这才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李昌当即撕毁文书,让玄奘早日离开瓜州。
  玄奘又买了一匹马,但没有向导还是不能成行。这时,有一名胡人青年叫石檠陀的前来要求受戒,玄奘见他体格健壮,心地虔诚,便为他授了五戒,并把西行取经的事告诉了他。石槃陀果然豪爽地答应做向导,送师父过烽火台。玄奘大喜,立即为石槃陀购置马匹和衣物,相约明日日落时分在野草丛中会合,一起出发。可第二天傍晚,石檠陀却带来一位胡人老翁,老翁骑来一匹瘦红马。玄奘难免心中不快。石槃陀却说:“这位老丈非常熟悉西行的路线,往返伊吾达三十余次,所以带来,希望能够有所帮助。”老翁说:“西去的道路十分凶险,流沙、热风、鬼魅,一旦遇上就难活命,即使结伴而行都容易迷失方向,何况法师孤身一人呢?还是好好想想,别轻易丢了性命。”玄奘说:“贫僧为求大法,发愿西行,若不到婆罗门国,决不东归。就是死在途中,也决不后悔。”老翁见玄奘决心已定,便说:“既然法师非去不可,就请骑上我这匹马。别看它又老又瘦,可它识途认路,曾随我去伊吾十五次了。法师的马太嫩,不能远行。”玄奘觉得有道理,便和老翁交换了马匹,与石檠陀连夜出发了。
  生死走戈壁
  当夜三更时分,玄奘和石槃陀来到葫芦河,已可远远望见玉门关。他们绕过玉门关,到上游找到一窄处渡河。此时,玄奘觉得,出了玉门关就是一大胜利,可以下马解鞍,睡一觉了。没想到的是,躺下不久,石槃陀忽然拔刀而起,向玄奘走来。玄奘怕他怀有异心,便翻身坐起念经。石槃陀犹豫片刻,又转身回去躺下睡了。清晨,玄奘起身,让石槃陀取水洗漱,石槃陀说:“前途遥远艰险,又没有水草。只是烽火台下有水,还必须去偷,一旦被发现,只有一死。不如现在回去,尚可保全性命。”玄奘不同意,石槃陀无奈,只好往前走。但他一手执刀,一手操弓,让玄奘在前头走,玄奘不肯。石槃陀勉强走了数里,站下,说:“我有家室,现在做的又是违反王法的事,弟子实在不能再往前走了。”玄奘并不勉强,同意他回去。可石槃陀却说:“师父肯定走不到目的地,如果被捉住,把我供出来怎么办?”玄奘说:“即使把我剁成肉泥,也不会把你供出来。”说完,玄奘发下重誓,石槃陀才放心地回去了。
  从此,玄奘一个人独闯八百里大沙漠,陪伴他的只有那匹瘦红马。失去了向导,玄奘只能根据白骨和马粪辨别路线。有时出现海市蜃楼,眼前是一队队人马,忽行忽止,形貌怪异,玄奘起初以为是遇上了强盗,可走着走着,又都不见了。玄奘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就这样走了80多里,便看见第一座烽火台了。玄奘连忙下马,躲到沙沟里。等到天黑,玄奘去烽火台下饮马取水,忽有一支冷箭射来,不一会儿,又是一支,险些射中玄奘的膝盖。他知道已被发现,索性大喊:“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不要射我!”烽火台上的人下来,带玄奘去见校尉王祥。王祥也是佛教徒,敦煌人,得知玄奘身份,便想送玄奘到敦煌去住。玄奘非常坚决地说:“我去西方求法,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便现在拘留我,我甘愿受罚,但誓不东归一步!”王祥安排玄奘休息。次日晨,王祥为玄奘准备好饮水和干粮,亲自送出十多里,指明路径,才拜别而去。
  玄奘按王祥的指点,直接奔第四烽火台。烽官王伯陇是王祥的同宗,对玄奘照顾有加。他说,师父不必经过第五烽,由此走百里许,可到野马泉补充饮水。玄奘继续前行,走进了茫茫戈壁。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也无水草。玄奘走了一百多里,没有找到野马泉。解下水囊想喝水,一不小心水囊掉到沙地上,一囊水霎时间渗入黄沙。玄奘四顾茫然,口干舌燥,只能继续前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使玄奘在滴水未沾的情况下走了五天四夜。第五夜,人马俱乏,玄奘在荒沙上昏睡过去。夜半,一阵冷风将他吹醒,又爬起来继续走。走了十余里,老马突然不听使唤,径自朝岔路跑去。跑出数里,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洲,还有一池清水。玄奘和老马吃饱喝足,休息一日。又走了两天,才走出沙漠,进入伊吾国境。在伊吾,玄奘受到国王的供养。
  高昌兄弟情
  高昌国(吐鲁番一带)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在伊吾,立即派特使去迎请。玄奘来到高昌,受到高昌王特别隆重的接待。
  原来,高昌王非常器重玄奘,想让他留在高昌。玄奘则表示一定要去取经。高昌王想出了好多办法要挽留玄奘。先是请当地的法师挽留,然后是自己亲自劝说。即使让玄奘做高昌国国师,玄奘都不动心。没办法,高昌王又想强行扣下玄奘。玄奘则以绝食表示自己的决心。高昌王见玄奘三天不进饮食,非常着急,亲自为玄奘捧送食物,并保证放他西行,但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要与玄奘结为兄弟;第二,要在高昌住一个月,登坛为臣民说法;第三,回国后要到高昌国住上三年,接受供养。玄奘答应了。玄奘和高昌王先在道场礼佛,然后到高昌王母亲张太妃跟前结拜为兄弟。玄奘这才开始进食。
  经过一天的休息调养,第三天,玄奘准备登坛讲解《仁王经》。此前,高昌王特地命人支起大帐,帐内可容三百人。从太妃至国王、贵族,再到大臣,按各自的区位坐定。开讲前,高昌王亲自手捧香炉在前引导,玄奘升座时,高昌王先跪在台阶处让玄奘踏着他的脊背登坛。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高昌王每次都是这样。
  一个月过去了,高昌王为玄奘特地剃度了四名沙弥作为侍奉随从,置备好西行和返回20年所需的行装、盘缠。除了御寒所需的衣物外,还有黄金百两、银钱三万、绫与绢等500疋、马30匹和手力25人。高昌王又为玄奘写了24封国书,照会高昌以西24国君主,每一封国书都附有一疋大绫作为晋见之礼。对如此周到体贴的关怀,玄奘十分感动,特地写了一封谢状给高昌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取经回国的决心。
  出发的时候,高昌王与众僧、大臣及百姓倾城出送。国王与玄奘抱头恸哭,在场的人哭声一片。高昌王让臣民都先回城,自己带领诸位高僧各自骑马送出了好几十里。
  有了高昌王的帮助,玄奘此后一段的行程比较顺利。他带领人马通过焉耆、龟兹等地时,也遇到过几次强盗,但送些财物也就通过了。玄奘一行在龟兹国的时间较长,约两个月,须等待雪山间道路上的冰雪融化才能启程。可是,当玄奘到达葱岭北头的凌山时,道路依然非常难走。玄奘和从人不得不冒着严寒在崎岖的山路间行走,休息时则悬釜而炊,席雪而卧。就这样走了整整七天,才走出雪山。然而这时,随从中已有10来人冻馁而死,马匹死得更多。
  走出雪山,玄奘一行来到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在素叶城,遇到西突厥首领叶护可汗打猎,玄奘便将高昌王的书信呈上。可汗大喜,安排玄奘等人到都城内休息。西突厥为当时西域强国,叶护可汗即其国王。可汗盛情款待玄奘,为他安排了懂汉语的翻译,准备了各种文字的国书。可汗又送玄奘红绫袈裟一袭,绢50疋,与群臣送出十余里才回去。
  玄奘等人走过了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地。终于进入五印度境内。
  游学北印度
  在今阿富汗一代,玄奘已经可以见到僧人、佛寺、佛像等圣迹了。而进入印度以后,佛教的影响明显增加。玄奘首先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地区观礼佛迹。如在那揭罗曷国,玄奘看到了相传是阿育王所建的大塔,礼拜了佛顶骨城的佛骨舍利。在犍陀罗国,玄奘瞻仰了菩提树和迦腻色迦王的大塔以及周围的佛像,参观了佛寺废墟和佛教先哲们的遗迹。在怛叉始罗国,情况也大抵如此。
  玄奘到达克什米尔的时候,当地国王派人到边境迎接,国王自己则率领群臣在住处迎候。在得知玄奘的来意后,国王特地安排了20名佛经抄写员,还安排了五名仆人专门为玄奘等人服务,一切生活物品都由国王供给。当地有一位年近70的老法师,一天三段时间为玄奘讲解经文:上午讲《俱舍论》,下午讲《顺正理论》,晚上讲《因明》和《声明》。玄奘的谦虚好学、博闻强记得到老法师的很高评价。玄奘在克什米尔住学近两年,又带着从人继续东行。此时是公元629年,玄奘已经30岁了。
  他们经过好几个王国,一天,当他们走进一片树林时,突然遇上了一伙强盗,约50来人。抢劫了他们的衣物和盘缠还不算,又挥刀把他们赶进了一个枯水塘,想集体杀戮。一个机灵的小沙弥发现水塘一侧有一个通道可以逃跑,就告诉了玄奘。他们二人趁强盗不备,偷偷跑出。一口气跑了好远才看见有一个婆罗门在田里耕地。婆罗门得知他们遇盗的消息,立即吹起号角,召集全村人把强盗赶跑,救了所有人性命。这时,得救的人们都哭了起来,情绪低落,唯有玄奘像往常一样高兴。他说,性命是天地间的大宝,大宝存在,失去一点衣物金钱算得了什么。于是徒弟们也不再哭泣忧虑。
  在这一带有一位号称活了700岁的婆罗门,很有学问,玄奘拜会了他,并向他学习有关典籍和知识。
  就这样,玄奘一路东行,如饥似渴,遇到佛教遗迹一定要前往观礼,遇到高僧大德一定要住下学习。他不仅学习佛教大小乘经典,还学习婆罗门教经典,知识日见丰富。在此期间,玄奘的外语也有飞跃性进步,不仅能够读懂原文经书,听懂讲解,还能够为当地人讲经说法了。
  公元630年,玄奘走了3000余里,从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来到恒河、亚穆纳河流域。他经行7个国家,在两处各停留4个月求师问学。次年秋,他来到北印度强国曲女城,住学三个月后,渡过恒河来到印度历史名城阿逾陀,巡礼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大师无著和世亲的遗迹。在乘船沿恒河东下时,突然遇上一伙强盗。他们不仅索取钱财,还要选一名长相好的人充当牺牲,献祭杜尔伽女神。他们见玄奘端正貌美,就要拉去作牺牲品。玄奘镇定自若,而船上的人都求饶命,也有人愿意代替玄奘去死,强盗不许。强盗们在林间布置好坛场,拉过玄奘要杀。同伴们号哭起来,玄奘却神色不变,对强盗说:“以我的身体充当祭品,我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远道而来,要到灵鹫山礼拜圣迹,请经学法,心愿未了。杀了我对你们来说也怕并不吉利。请给我片刻时间,让我安心去死。”于是,玄奘端坐,专注心念,向慈氏菩萨祈祷。说也凑巧,此时忽然黑风四起,折树扬沙,河流涌浪,船舶飘摇。强盗见玄奘从容无惧,本已狐疑,又见此异兆,更加恐惧,忙问玄奘的同伴:“这位沙门从哪里来?”同伴们说:“来自支那国。你们要杀他,罪孽无比深重。没看见吗,天神已经发怒,还不赶紧忏悔?”强盗们立即跪地谢罪,请求皈依。玄奘对他们开导一番,向他们授以五戒。强盗们表示要改邪归正,归还了财物,丢弃了兵器,顶礼告别。
  此后,玄奘又在恒河两侧巡礼了若干处著名的佛教圣地,如舍卫城、给孤独园、释迦牟尼的故国迦毗罗卫、佛的诞生地蓝毗尼园、佛的涅槃地拘尸那伽、佛初转法轮处鹿野苑、吠舍离、华氏城、佛成道处金刚座和菩提树等。凡是在这些地方,玄奘都要停留七天或八九天,对各处及周边圣迹一一礼拜。
  当玄奘在金刚座时,那烂陀寺方面已经得知玄奘到来的消息,特地派出四名大德前往迎接。还有200多名僧人和千余名施主在寺庄外迎接。玄奘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他向往已久的那烂陀寺。这一年是公元631年,玄奘32岁。
  那烂陀住学
  那烂陀,中国人习惯上把它叫作“那烂陀寺”,但实际上它是一所大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更是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学者云集,藏书丰富。在那里学习的,不仅有佛教徒,也有印度教徒,不仅有印度人,还有许多亚洲其他国家的人。那里所教授的学问也科目繁多,每天开的讲座达百余场。据玄奘记载,这所大学经过六代国王不断扩建,到玄奘时期,其建筑规模已十分庞大,有八大院落,还有好几座庙宇。那里的常住人口总有数千人,加上短期的游学者,平日里的人口保持在万人左右。大学受到国王的特别重视,专门拨出百余座城邑的税收供养他们。老师和学生没有衣食之忧,钻研学习气氛非常浓厚,也没有人违犯法纪。
  今天,玄奘终于来到那烂陀寺,心情格外激动。他在20名僧人的指引和陪同下,以隆重的礼节拜见了那烂陀寺住持长老戒贤法师。戒贤法师年事已高,百岁有余了,人们都非常尊敬地称他为“正法藏”。玄奘顶礼拜见,然后说出自己想跟正法藏学习《瑜伽师地论》的心愿。戒贤深受感动,答应为玄奘授课。因为三年前戒贤在病痛中曾经做过一个梦,有菩萨告诉他不要放弃生命,要将佛法传到国外去。三年来,他一直念念不忘这个梦,觉得自己有使命在肩。如今玄奘来到面前,一询问,玄奘正好是三年前动身来印度的。这就使戒贤相信,他要传的这个外国人正是来自支那国的玄奘。
  玄奘在那烂陀受到优厚的待遇,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水果、槟榔、豆蔻和“供大人米”。“供大人米”像乌豆大小,做饭鲜香,只出产于当地,仅供国王和少数大德食用,因此得名。另外,玄奘被安排住在上房,出入可以乘坐大象,一切普通僧人的劳作都被免除。在那烂陀,享受这种待遇的只有10人。
  玄奘在那烂陀安顿下来以后,趁还没有开课之机,到王舍城去礼拜圣迹。王舍城是释迦牟尼在世时摩揭陀国的都城。离王舍城不远处,有一处竹林,是当年释迦牟尼居住过的地方,以“竹林精舍”闻名。还有一片起伏的山峦,那里有著名的“七叶窟”,是释迦牟尼去世后,大弟子摩诃迦叶带领众罗汉结集佛经的地方。不远还有一片山峦,那就是著名的灵鹫山,俗称灵山或鹫峰。释迦牟尼当年曾在这里居住并说法达十余年之久。
  玄奘瞻仰完圣迹,返回那烂陀寺。戒贤法师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同听者数千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戒贤讲了15个月,才把它讲完。玄奘在那烂陀住学五年,反复研习此书三遍。回国后,玄奘翻译了此书,此是后话。
  玄奘在那烂陀学习得异常刻苦。五年中,除了《瑜伽师地论》以外,他还听了《顺正理论》一遍,《显扬论》《对法论》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论》《百论》各三遍。由于《拘舍论》《婆沙论》《六足》《阿毗昙》等在北印度各地已经听过,在那烂陀就没有再听,只是带着一些疑难问题来寻求解答。此外,玄奘在那烂陀还学习了婆罗门教典籍,尤其是系统地学习了梵语语法学和音韵学,这为他回国翻译佛经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学南印度
  公元636年春,玄奘告别戒贤法师,开始周游五印度。他这次周游的重点在南印度,因为来印度时,他已重点周游了印度北方。
  他从那烂陀往东走,来到恒河南岸今印度比哈尔邦蒙吉尔附近,住学一年,从两位大德学习《毗婆沙》《顺正理》。翌年春,玄奘又沿恒河岸东行,穿过大森林,进入今孟加拉地区。在孟加拉周游之后,来到海滨港口耽摩栗底,本打算从这里乘船到斯里兰卡去,但因风高浪急,海路凶险,就折而南下,来到今奥里萨邦境内,参观过圣迹后,又西北行进入中印度的南乔萨罗国。在那里,有一位善解《因明》的婆罗门,玄奘又向他请教《集量论》达一月有余。南下至今安得拉邦地区,玄奘访到两位高僧,便住下数月,向他们学习佛教大众部经典。他们也向玄奘学习大乘理论。之后,玄奘和两位高僧结伴南游,来到今泰米尔纳德邦一带。当来到马德拉斯附近的建志城时,他也曾想和这两位高僧一起到南方渡海去斯里兰卡,但正好有300多名斯里兰卡僧人渡海过来,说斯里兰卡国王去世,国内正遭受饥荒,天下大乱。而且,经过交谈得知,他们那里一些高僧的学问都不能超过戒贤法师,于是玄奘决定不去斯里兰卡了。
  玄奘又与70多名斯里兰卡僧人一起向西行走,经过今卡纳塔克地区,向北到达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在马哈拉施特拉中部地区,玄奘看到了一个石窟群,并在《大唐西域记》中予以记载。这个宏伟壮丽的石窟群,就是今天驰名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阿旃陀石窟。
  玄奘继续北上,进入西北印度。经过今古吉拉特地区,又向西到达今巴基斯坦的信德地区,遍访佛迹之后,开始沿印度河向东北方行进,经今巴基斯坦木尔坦地区,到旁遮普一带。在这里,玄奘访到两三位高僧,便停下来向他们学习。
  那烂陀说法
  时间过得很快,学习完毕,已经是公元639年,玄奘40岁了。他匆匆横穿北印度,回到那烂陀寺,向戒贤法师汇报。但当他听说那烂陀以西不太远的地方有一位大德精通《声明》和《因明》时,又连忙赶去,学习了两个月。然后又到一处叫杖林山的地方向胜军论师学习了若干部经论。胜军自幼好学,早年曾多方拜师求教,也曾师从戒贤法师,知识非常渊博。两人相见非常投缘。次年正月,玄奘与胜军一起去菩提寺看佛舍利,礼拜菩提树。然后二人道别,玄奘重返那烂陀。
  戒贤法师已经看出,此时的玄奘已经是饱学之士,便命他升坛开讲《摄大乘论》和《唯识决择论》。此时,那烂陀大德之一师子光在讲《中论》和《百论》时攻击《瑜伽师地论》。玄奘认为,先贤所言,角度不同,各有发挥,后人不能融会贯通,以讹传讹,才引来争执,并非佛法的欠缺。为此,他多次找师子光辩论,师子光理屈词穷。于是,原先听师子光讲课的人都跑到玄奘这边来了。玄奘为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写出了《会宗论》三千颂,受到戒贤和诸位大德的一致称赞。师子光又羞又恼,竟然离开那烂陀,搬到大菩提寺了。他又特地找到外地一位同学来和玄奘辩论,想洗雪耻辱。谁知他这位同学见到玄奘后竟然说不出话来。从此,玄奘的声誉日隆。
  此前,南印度乌荼国(今奥里萨邦北部)有位婆罗门出身的小乘大师,写出《破大乘论》七百颂,小乘人士非常高兴。正赶上北印度霸主戒日王南征,小乘人士便把它呈送给戒日王,说:“这就是我们的观点,大乘人岂能驳倒一个字!”戒日王是那烂陀寺的赞助者,一听这话,便说:“狐狸在鼹鼠中间行走,自以为比狮子还厉害。可狐狸一旦见了狮子,就吓得魂飞魄散。你们没见大乘各位高僧,一旦见了,恐怕同那狐狸一样。”小乘人说:“既然如此,大王何不把双方集合起来分辩是非?”戒日王说:“这有何难。”于是,戒日王修书给正法藏戒贤法师,要求那烂陀寺派出四名大德前往乌荼国戒日王行辕,与小乘僧论辩。戒贤选出海慧、智光、师子光和玄奘前往。海慧等三人都表示忧虑,唯独玄奘挺身而出,说:“我在各地游学,对小乘三藏很熟悉,看不出其高明,不可能驳倒大乘理论。我虽才疏学浅,却一定能担当此任,请各位大德放心。即便辩论失败,我是支那国的僧人,无关那烂陀的声望。”众人听玄奘这么说,都转忧为喜。正准备出发时,戒日王又来信了,说暂时不必去了,日后等他的消息。
  这时,有一名顺世外道(印度古代一唯物主义派别)的婆罗门找到那烂陀来要求辩论。他写了四十条观点悬挂于寺门,并发出狂言:“有能破我一条者,我愿斩首相谢。”连日来无人出应,又是玄奘出面,撕毁其条文,用脚践踏。婆罗门大怒,问:“你是何人?”玄奘答:“我是大乘天奴。”这是玄奘在印度时的名字之一,婆罗门早有耳闻。玄奘请戒贤等法师及诸大德作证,开始与婆罗门辩论。玄奘已看出,婆罗门的观点来源不过是外道数家的基本理论,于是,他先历数各种外道的愚蠢行为,加以讥讽,然后对其理论加以批驳。经过几个回合的辩论,婆罗门终于无言以对,起身说:“我败了,请按约定随意处置。”玄奘说:“我们佛教人士不杀害生灵,你就在我寺当仆役,听我教人士的差遣好了。”婆罗门欢喜从命。
  此事发生在玄奘将去乌荼国与小乘僧人辩论之际。玄奘千方百计找到了《破大乘论》七百颂,感到其中有些疑问,便将他降伏的这位婆罗门找来,问他是否知道《破大乘论》,婆罗门说他听过五遍。玄奘便要求他讲解。婆罗门讲解一遍,玄奘已经得其要领,寻找到漏洞,并很快写出《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加以批驳。他把《破恶见论》呈送给戒贤法师和诸大德看,无不称叹。他又找来那位婆罗门,说:“你是位仁者,因辩论失败沦为奴仆,这种耻辱已经足够了。现在放了你,想去哪里都可以。”婆罗门欢喜告别,到东印度迦摩缕波国(今阿萨姆地区)去了。
  曲女城法会
  玄奘在那烂陀讲经说法已经半年多了,戒日王召集辩论的事仍没有下文,玄奘觉得自己该返回故国了。于是,他开始整理平时收集的佛经和佛像。诸位大德听说玄奘要回国,都来劝说:“印度是佛的出生之地,佛虽去世,遗迹都在。巡游礼赞,足以度过一生。来到这样好的地方怎么还要离开呢?再说,支那国是偏远蛮荒之地,不重视人和佛法,所以佛不出生在那里。那里的人没有远大志向且污秽不堪,所以圣贤不去那里。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有什么好留恋的?”玄奘听了这样的劝说,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他赞扬自己的国家,歌颂本国的人民,表示要回国光大佛法。众人见劝他不住,便一起到正法藏戒贤跟前。玄奘向戒贤说了自己为报师恩,回国弘法的想法。戒贤听罢大喜,说:“你具有菩萨心肠,我也希望你这样做。大家都不要苦苦地挽留了,让他准备行装吧。”
  就在这时,迦摩缕波国鸠摩罗王的使者到了,送来给戒贤法师的书信,提出要请玄奘到迦摩缕波国去传法。原来,是那个顺世论者婆罗门到迦摩缕波以后,向鸠摩罗王称颂了玄奘的事,鸠摩罗王便很向往,特地派来使者邀请。戒贤以戒日王事先有约和玄奘要回国为由,谢绝邀请。但鸠摩罗王不肯罢休,二次派遣使者说:“回国没关系,就先从我这里经过再走。万望垂顾。”戒贤还是不同意。这下惹恼了鸠摩罗王,他第三次派来使者,说:“弟子一片诚心,为的是宏大佛法;如若还是不许,弟子将率象军前来,踏平那烂陀。”戒贤无奈,便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玄奘。玄奘整理好回国的行装,拜别了戒贤等那烂陀诸位大德,便随使者匆匆前往迦摩缕波国。
  鸠摩罗王见到玄奘,大喜,请进王宫,倍加供养。玄奘在那里讲经说法一月有余。
  戒日王南征归来,听说玄奘去了迦摩缕波,便派使者告诉鸠摩罗王:“立即把支那法师送到我这里来!”鸠摩罗王说:“我头可得,支那法师不能马上就来。”戒日王大怒,又派使者说:“那就把头拿来!”鸠摩罗王自知不如戒日王强大,后悔自己说话莽撞。当即集合象军二万人、船三万只,陪同玄奘逆恒河而上。
  鸠摩罗王在恒河北岸行宫安置下玄奘后,先带着大臣到南岸戒日王行宫,禀告玄奘法师到来的消息。戒日王大喜,不计前嫌,表示要亲自前往拜见。入夜,戒日王便带着他的仪仗队来见玄奘。见面时,戒日王行大礼向玄奘表示敬意。坐定,戒日王问起:“法师从支那国来,听说有《秦王破阵乐》舞曲,未知秦王为何人?”玄奘便把中国的情况和皇帝唐太宗的功德介绍一番,使戒日王对中国留下美好印象,不久戒日王便派使节与唐朝通好。
  第二天,玄奘在鸠摩罗王陪同下来到戒日王行宫,受到热烈欢迎。此时,戒日王问起《制恶见论》,玄奘拿出呈上。戒日王看罢,大加称赞,说:“我将为法师举行法会,邀请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和外道都来参加。”说罢,便命人当日发布公告,让大家届时到首都曲女城参加辩论大会。
  已至初冬,玄奘与戒日王、鸠摩罗王一起逆河而上,腊月才到曲女城。大会会场已布置停当,五印度有18位国王来到,又有各国大小乘僧人3000余人、婆罗门教和耆那教2000余人、那烂陀1000余僧来到。加上侍从、车马、大象及各种仪仗,真如风起云涌一般,绵延数十里。
  会场上建立起两座大草殿,分别可容纳千余人。戒日王行宫在会场西五里,已铸造了一座金质佛像,装饰了一头大象,将金像安置其上。这一日,大象载佛像前行,戒日王打扮成帝释天的模样手持白拂在右,鸠摩罗王打扮成梵天王形象手持华盖在左。又有二大象上有人负责散花。玄奘和戒日王的国师们各乘大象紧随其后。又以三百头大象供各国国王、大臣和高僧大德们骑乘。队伍自行宫徐徐进入会场,先请下佛像,然后依次礼佛。只有18国君王、大臣200余人、各国高僧1000余人、婆罗门和外道代表500余人可以进入会场,其余人都只能在场外观看。经过隆重的仪式后,戒日王让玄奘坐上论主的位置。然后命人宣读玄奘《制恶见论》的观点。也把《制恶见论》悬挂于会场门外,供所有人观看。当日,没有人上来辩论。
  五天过去了,几名小乘信徒不敢上去辩论,却又不甘心,企图谋害玄奘。此事被戒日王得知,便下严令警告,遂使阴谋破产。第十八天,会议就要结束,仍无人辩论。于是,玄奘发言,称扬大乘,赞颂佛祖。最后,戒日王宣布玄奘获胜,会场一片欢呼,大乘人尊称玄奘为“大乘天”,小乘人则尊他为“解脱天”。玄奘乘大象绕场一周,向人们致意。从此,玄奘在印度的名气更大了。
  大会散去,玄奘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仍然要返回祖国。戒日王再次挽留说,30年来,他在恒河与亚穆纳河交汇处每五年举行一次无遮大会,历时75天,向出家人和贫穷者施舍。已经举办了五次,今年正在举办第六次,请玄奘务必与他一起参加。玄奘答应了。两天后,在18国君王陪同下,戒日王带玄奘来到河间场地。只见那里已经人山人海,约有50万人汇聚在恒河、亚穆纳河两岸。河间场地上已经搭起了草棚大殿。第一天,草殿内安放佛像,布施上等宝物和衣食。第二天,安放太阳神像,布施头一天一半的财物。第三天,安放自在天像,布施如第二天。然后依次布施僧人、婆罗门、诸外道和穷苦孤独者。75天下来,戒日王将五年来的积蓄全部施舍出去,以此积累功德。
  又过了10来天,玄奘要告辞归国了,虽有戒日王和鸠摩罗王等人一再相劝,但玄奘都一一谢绝。于是,国王们为他准备了回国的钱粮物资。这一次,玄奘仍选择走陆路,因为他还惦记着对高昌王的许诺。戒日王还为玄奘准备了通过各国的国书,派专人护送。走出三天,戒日王和鸠摩罗王还带领数百轻骑追赶上玄奘再次告别。
  玄奘带着印度人民的深情厚谊,率领大队人马,大体按着来时的路线返回。由于情况比以前熟悉,一路虽然辛苦,也多次遇到强盗拦劫,但总比来时顺利。只是在渡过印度河时被水冲走了一些经卷,过大雪山时走了14天,损失了不少人马,只剩下7名僧人和脚夫等20多人、大象1头、驴10头和马4匹。
  回国的途中,他仍然走走停停,一边礼拜圣迹,一边学习,一边说法。有的地方是以前来过的,这次他又去瞻仰。遇到老朋友,他也要前去拜访,共同切磋和叙旧。这样一走就是两年。
  载誉回长安
  公元644年,玄奘来到于阗。于阗王事先知道玄奘要来,早早派人迎接,作了安置准备。
  此时,高昌有人来,玄奘得知高昌王麴文泰已死的消息,心境自然不佳,决定不去高昌而直接回长安。但是,他当年是私自出蕃,怕朝廷怪罪,便先修一表,托人带去长安,看朝廷反映如何。
  在于阗待命七八个月,其间,玄奘讲解了《瑜伽师地论》《对法论》《俱舍论》和《摄大乘论》,听众每天都在千余人。
  当时,唐太宗得知玄奘载誉归国的消息,非常高兴。他立即命人到阗慰问迎接,特地嘱咐要把懂得梵文经义的僧人一并带来。他还给于阗王一封信,让他照料玄奘回长安的各项事宜。并命敦煌官员去流沙迎接,鄯善官员去且末迎接。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已经46岁的玄奘携佛经657部、各种佛像若干躯、佛舍利150粒,载誉回抵长安。长安城及郊区的官员都出来迎接,从者如云。玄奘先被安置在朱雀街都亭驿住下。翌日,从朱雀街到弘福寺的数十里间,围观者挤满了道路两旁,各大寺院张灯结彩,如同庆祝盛大节日一般,情景十分热闹壮观。
  二月,玄奘赶往洛阳,谒见唐太宗。这次会面为时短暂,属于礼节性会见。第二天,唐太宗又于仪鸾殿再次接见了玄奘。这一次,二人坐下来长谈。皇帝询问了西域的情况,玄奘记忆犹新,对答如流。皇帝很佩服玄奘,建议他写出一部关于西域各国情况的书,玄奘答应了。同时,唐太宗还建议玄奘还俗襄理政务,玄奘婉言谢绝,并表达了自己翻译佛经的愿望。唐太宗就让他在弘福寺译经,一切所需,由宰辅房玄龄负责安排。
  次年,根据皇帝的旨意,玄奘口述、弟子辩机记录整理的《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撰成,上呈皇帝。
  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以惊人的记忆力详细记叙了西域138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语言、文字等、情况,为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提供了极为丰富与宝贵的资料。例如,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近现代的佛教考古活动中,不论是在蓝毗尼、迦毗罗卫、鹿野苑、灵鹫山,还是在阿旃陀、那烂陀、塔克西拉等地,玄奘的记载往往为发掘指明方向,提供证据。反过来,许多考古资料又都证明了玄奘记载的真实性。今天,人们在参观这些佛教圣地的时候,几乎到处都能感觉到玄奘的存在。
  所以,无论是印度的还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对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都给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这部书对于重建印度乃至中亚的历史极为重要。
  不朽的伟人
  玄奘在朝廷的支持下办起了规模空前的译经场,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大盛举。玄奘倾其后半生精力,译出佛经74部,1335卷,不仅丰富了中国佛学经典的宝库,还为中国的翻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玄奘还广收门徒,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法相宗(慈恩宗),成为一代宗教大师。法相宗在唐代初期影响很大,虽然后来在中雷没有传承下来,但其影响深远,流传到了朝鲜、韩国和日本。至今。在韩国,大韩佛教法相宗的信徒在10万人以上。在日本,法相宗也传承至今,至少有4个佛教团体属于法相宗一系。
  公元664年阴历二月初五夜半,一生刻_苦勤奋的玄奘大师因病圆寂于铜川玉华寺。消息传来,长安城文武百官和僧俗百姓无不哀伤悲痛。唐高宗大恸,连声说道:“朕失国宝矣!朕失国宝矣!”为之罢朝数日。
  临葬之日,京邑及备州百万余人相送,三万余人夜宿墓地。
  玄奘是中国与印度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伟人。季羡林先生对他的功绩作了全面评价,并归纳为六句话:“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佛教唯心主义理论家,不畏艰险的旅行者,卓越的翻译大师,舍生求法的典型,中印友好的化身。”的确,玄奘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玄奘不仅属于中国,也应属于印度,属于全世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名人。
  责任编辑 黄海贝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