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白雪红梅迎春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妙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白雪红梅迎春来
  ※ 作者: 释妙性 - 慈光禅学研究所
  青 松 翠 竹 催 寒 去,
  白 雪 红 梅 迎 春 来;
  万 缘 放 下 提 疑 情,
  动 静 一 如 悟 有 期。
  一生中要面对许多第一次的经验,譬如说开始学走路、学拿筷子吃饭、学拿笔写字、学骑车、开车、上台讲话、参加联考……事务,每一次无不是从跌跌撞撞中学习成长,即使是满身伤痕累累地品尝战后的果实,也是苦尽甘来的一种享受。
  从前佛学院的禅七或禅三,仅仅是佛学院学期末的调心剂、学期初的摄心丸,回忆起来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态──“以‘熬’度日,期盼结束”。从佛学院毕业后,回常住服务一年期间,担任了两届四十九天禅七的外护工作,每当圆满解七的心得分享时刻,在旁聆听禅学院同学们、以及外来打七的法师、居士们之用功成果,心中既羡慕又向往。尔今对于生平第一次能参加此次四十九天禅七活动,反而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怎么说呢?一方面内心早已期待很久,有此福德因缘参加打七;另一方面则是怕虚弱的身子无法圆满“熬”到解七的最后一刻。所以对于能参加此次禅七之前,我告诉自己要以一种平常心来面对,不要期许自己于功夫上有多么长足的进步,套句世俗话:“平安就是福”。禅七已经告一段落,这一路踬朴颠簸地走来,一切还算平安,遂将此次成长轨迹、及体会付诸管笔。
  打七首先要面对的是抉择用功的方法,这学期算是第三次接触“高峰禅要”的课程,每每上课似乎又增强自己对“参话头”的好乐和信心。检视自己学佛、出家以来,一直学习以永嘉禅法做为自己平日用功的法门,我知道修行上最忌讳随易更换法门,而且骤然更换将是极辛苦又可惜的,在按奈不住内心对参话头的好乐力量后,我鼓励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勇敢地去尝试,倘若真的与此法门不相应、功夫不得力,再回头也还不算迟。禅七刚开始,由于大病初愈、身体刚康复,什么方法也使不上力,只是让自己静静地坐在蒲团上,一切随众作息。之后的第二期七,体力渐佳,开始用参话头,初初使用时,常常会跑回去看念头(即是永嘉禅法),请示院长,院长说是正常的过渡时期。
  第三期七时,再次入坐后,虽努力参话头,仍有用不上功的挫折感,我便思惟《心经》内“五蕴皆空”的道理,想到肉体物质终将尘飞烟灭;情绪的喜怒哀乐,分秒起伏变化,过去的思想、情感随著时间、环境的变迁,将会不同于现在的我;昨日的我,又岂会是今日的我?一切法空无常,因缘生灭。可怜我执著贪爱,不断向外追求攀缘,遗忘无常法空的真理,因有烦恼而轮回不止,真是太可怕了!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天下本无事,庸人徒自扰,万缘放下吧!
  宇宙、万法终归于平衡、和谐;物欲减少,心灵相对清明;内在妄念越少、精神力量便增加,向内省思,不断打破自己的藩篱,放下万念,善恶不取不舍,提起疑情,绵绵密密,成团成片,是参话头最重要的前题。跑香时,虽不断参“念佛是谁?”然,妄念还是会浮现,仿佛不停的脚步,止不息妄念似的;当站板声响起,刹那间,又将疑情拉回。后来,我反省自己功夫用不得力,主要原因是对生死心不够迫切,没有发大愤志,对话头没有起正确的大疑情,所以不得力。
  第四期七,此期身体状况稍显虚弱,加上天气又相当寒冷,所以赖在蒲团上不想下坐,比较温暖、也比较舒服。渐渐的不知觉地连坐的频率增加,功夫似乎也有点上轨道。虽然试图以功夫来忘却虚弱的身子,终究功夫太浅,某日上午第三支香下香时,同学见著不对劲,赶快扶回寮房休息,并向院长请假休息,这是此次禅七期间,首次被迫请假、休息。从这次体力不支的经验中,再次深深体会,修行是真的需要“借假修真”,而且要发长远心。之后,似乎每每一止静坐香,渐渐对色身的感觉很淡,只有疑情和微细妄念的搏斗,有时轻微的昏沉也来凑热闹,大部份精神往往很好,甚而一夜醒来不觉自己曾休息过,而脑筋依然很清晰。偶尔感觉身体不适,但精神状况特佳,身心状况不一时,为了长久考量,还是给予自己休息机会,毕竟“修行是千生累劫的”。
  在禅七时间被授予讲解禅法,所以重温《高峰禅要》,使我对方法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打坐时功夫似乎又有点前进。到了第五期七,某日忽然连内心非常微细的妄想,突然停止,此刻只感受到大地平沉、寂静(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疑情渐渐扩大、似乎笼罩整个身心,(当时大白天,不该没有任何声音),此种状况持续一阵子之后,忽觉有股强大的力量,从右后方拉动右手,使原结印的手顿时松开,此刻我惊醒,心跳加速,境界也没了。隔日下午告知院长,院长说:跟著方法走,不要跟著境界走,不要理它,继续用功。
  到了最后一期七时,功夫似乎已经渐渐上路,心念也比较细腻。院长开示要以动静一如为用功指标,所以强迫自己不可耽于轻安用功,改于动中用功夫。然倘若一上坐,功夫用上,方坐一支香,想下坐,身如磐石般,让人动不得。院长说功夫能上路是个人累劫善根、福德具足,要善加珍惜,切忌以此为满足,乃至傲慢他人,应稳当当、慢慢地一步步往前走,所谓“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世著魔”啊!
  总之,第一次参加此届禅七,一直是抱持平常心来面对,感恩所有的善因缘,能平安圆满地走完这不短的日子,皆蒙周遭众多善知识的引导、法侣的提携,和众多发心菩萨的护持。而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寻得做为终身修持的法门,并对参话头更有无比的信心。虽然功夫上路了,却直觉有股隐忧,当然更谈不上骄傲或欢喜,只是纳闷自己何以如此快上路?不过话说回来,自己此届禅七中的表现,如《云虚老和尚法汇》所说,我的功夫也只是停留于初步阶段而已,实无可傲之处。
  禅七的结束,并不表示功夫就此而停滞,我想日后将于日常行住坐卧中,时时提起功夫、保任功夫,除了期许自己下届禅七能更上一层,期盼更多善知识、法侣再齐心协力,迈向成佛之道。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雪顿节的由来
下一篇:诚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