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玄奘译场助译僧考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亚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译场助译僧考述
  王亚荣
  众所周知,在众多的中外佛经翻译译师中,玄奘是中国籍译师的代表。他的翻译水平和译场所出经本的数量与质量都是最突出者,被后世奉为“天子之书”。但独木难以成林,在玄奘的光辉后面还有许多助译人员的业绩,往被人所忽视。大概分之,译场除译主之外的人都可划归助译者。助译者又有三类,即担任监护或润色的朝廷官吏,杂役书手等,以及实际参加翻译的助手。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后者。此外,译经和传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译经译的是“佛说”,所以包括玄奘在内,在接受的关系上都是佛弟子的身份。传法,不可避免地带有玄奘个人的理解和思想,授者为师,受者为弟子。玄奘回国以后,奉诏设译场译经传法,追随者甚众,也可以说这些追随者都是玄奘的弟子,或是自许为玄奘的弟子。但译场的情况有特殊之处,并不能都断然判定为玄奘的弟子。译场工作的性质类属于国家的文化事业,由官府管理,人译场者由官府征请或委派,而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要求,如外语水平、学识、汉文功底等等,并不完全是个人的信仰行为。本文试图将这些人从玄奘的追随者中分离出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玄奘译场的译经活动。
  一、玄奘译场的行止
  玄奘译场是唐代维持时间最长的一所译场,参加译场的助译人员变动比较大,有些仅参加了一部经的翻译,有的参加了二十多部经的翻译;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则从始至终都在译场工作。所以,有必要首先理清译场迁移行止的变化,然后着手进行具体的个案研究。
  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组织译场,正月首译《大菩萨藏经》,至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正月初一译《咒五首经》,共约18年7个月。除偶有停顿外,其余时间均译径不辍。
  译场行止变迁的顺序:
  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二十二年(648年)七月,长安弘福寺,出《大菩萨藏》、《解深密》、《显扬圣教论》、《瑜伽师地论》等,又奉诏译《老子》、《大乘起信论》为梵经。
  ——十月,随驾坊州玉华宫,于该宫弘法台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
  ——十二月,长安大内紫微殿弘法院,出《摄大乘论释》等。
  ——高宗显庆元年(656年)五月,长安大慈恩寺翻经院,出《阿毗达磨显宗论》、《俱舍论》、《因明正理门论》、《广百论释论》等。
  ——二年(657年)正月,长安大内凝阴殿西阁、大慈恩寺翻经院、大内顺贤阁,出《十一面神咒》、《阿毗达磨发智论》等,始译《大毗婆沙论》。
  ——三年(658年)二月,随驾人洛,大内积翠宫、明德宫飞华殿,出《观所缘缘论》等。
  ——七月,至二月初,返长安,其间具体行止不详。
  ——四年(659年)十月,西明寺、大慈恩寺,出《大毗婆沙论》、《阿毗达磨法蕴足论》等。
  ——麟德元年(664年)正月,坊州玉华寺,出《大般若》、《成唯识论》、《异部宗轮论》、《阿毗达磨品类足论》等。
  以上行止的顺序为:长安弘福寺一一坊州玉华宫(后改为玉华寺)——长安大内——大慈恩寺——大内凝阴殿、大慈恩寺、大内顺贤阁——洛阳大内——长安西明寺、大慈恩寺——坊州玉华寺(即前玉华宫)。其中,以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寺三地时间较长。
  二、唐太宗时代玄奘译场的组织和助译僧职事的变化
  首先是玄奘译场的成立。
  据们日唐书》等史籍所载:“贞观十九年,(玄奘)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仍敕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襄助整比。”玄奘回国不久,不很了解国内的人材情况,将“所需证义、缀文、笔受、书手等数”申报给房玄龄等。房玄龄等朝廷官员选择的标准是“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者”意即为当时国内学问僧之间推选而产生,并非由玄奘亲自挑选。
  这批人的来源以长安为主,次有长安周边诸州。经过初步的挑选,当时有以下23人人译场:
  证义12人:长安弘福寺灵润、文备,罗汉寺慧(或作惠)贵,实际寺明琰,宝昌寺法祥,静法寺普贤,法海寺神瞄。廓州法讲寺道琛(或作深)。汴州演觉寺玄忠。蒲州普救寺神泰。绵州振音寺敬明。益州多宝寺道因。
  缀文9人:长安普光寺栖玄,弘福寺明浚,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宣。简州福聚寺靖(或作静)迈。蒲州普救寺行友,栖岩寺道卓。豳州昭仁寺慧立。洛州天宫寺玄则。
  字学1人:长安大总持寺玄应。
  证梵语梵文1人:长安大兴善寺玄谟
  以上23人中,来自长安地区的13人,来自蒲州3人,其余7人分别来自廓、汴、绵、益、简、豳、洛等7州。可见在挑选人材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了学识,而且地区性也给予了充分的考虑,说明朝廷的态度是认真的,也是慎重的。
  根据《瑜伽师地论新译序》和该《论》的卷末附记,在译场开办后的第二年,助译人员和职事都有较大的变化,似是重新进行了调整。翻译百卷《瑜伽师地论》译场的助译人员及其职事分工如下:
  笔受8人:长安弘福寺灵会、灵隽、智开、知(或作和)仁,会昌寺宏度,瑶台寺道卓,大总持寺道观,清禅寺明觉。
  缀文8人:长安普光寺道智10卷,蒲州普救寺行友10卷,长安玄法寺玄赜9卷,汴州真谛寺玄忠5卷,简州福聚寺靖迈16卷,长安大总持寺辩机30卷,普光寺处衡4卷,弘福寺明浚16卷。
  正字1人:长安大总持寺玄应。
  证梵语1人:长安弘福寺玄谟。
  证义7人:长安大总持寺道宏,实际寺明玉,宝昌寺法祥,罗汉寺慧贵,弘福寺文备,蒲州栖岩寺神泰,廓州法讲寺道琛。
  以上共25人。和1年以前相比,明显的变化有两点。第一,新增设“笔受”一职,而且由8人担任。第二,新出现了一批译经僧,有灵会、灵隽、智开、智仁、玄度、道观、道洪、玄赜、处衡等。新出现的译经僧大多担任笔受一职。
  三、唐高宗时代译场的组织结构和助译
  僧玄奘译场是唐代的第二个译场,跨越太宗和高宗两个时代。两个时代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唐代的第一个译场是波颇译场。为了表不对大唐创开佛经翻译的重视,太宗“下诏所司搜扬硕德备经三教者一十九人,于大兴善寺创开传译。”而且,敕令房玄龄、杜正伦、萧璟等朝廷要臣参与译事,监护勘定。但从贞观三年(629年)三月至六年(632年)冬,仅译出《宝星陀罗尼经》、《般若灯论》和《大乘庄严经论》等3部35卷,便又下令关闭了波颇译场。至玄奘译经时,朝廷虽然重视,却没有派大臣监护译事,仅令太子左庶子许敬宗“监译”,所以玄奘一直耿耿于怀。太宗去世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显庆元年(656年)正月,为皇太子祈福,诏令在大慈恩寺设斋。一时,显贵咸集。据《续高僧传·玄奘传》记载,在斋会上黄门侍郎薛元超等问玄奘:“译经佛法之大,未闻何德以光扬耶?”玄奘借机表达了他的不满,答曰“译经虽位在僧,光价终凭朝贵”。又以前代译经均有朝贵参预,而“今并无之,不足光远”。
  薛元超当即将玄奘的意见转奏了朝廷,次日诏书下:“慈恩翻译,文义须精,宜令左仆射于志宁、中书令来济、礼部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郎李义府等,有不稳妥,随事润色。”显然,高宗对译事的态度与太宗相比,略有不同。朝贵的参预提高了译场的规格和声望,自然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因素。
  下面是玄奘译场在大慈恩寺翻经院译《大毗婆沙论》时的组织结构和助译僧:
  笔受5人:长安弘法寺嘉尚,大慈恩寺神瞄、普光,西明寺嘉尚。同州魏伐寺海藏。
  证义7人:长安大慈恩寺明珠、法祥、神泰、善乐、普贤、慧贵,西明寺慧景。
  缀文4人:长安大慈恩寺栖玄、靖迈,西明寺慧立、玄则。
  执笔2人:长安大慈恩寺辩通,西明寺神察。
  正字2人:长安大慈恩寺玄应、义褒。
  这是高宗显庆元年(656年)七月二十七日开译《大毗婆沙论》时的译场组织结构。从助译僧方面来看,除了任笔受的海藏隶属同州外,其余都是长安的学问僧,而且多集中在大慈恩寺。例如神泰,太宗时创译,神泰来自蒲州,此时已隶属于长安大慈恩寺。又如法祥和慧贵,一直分别是长安宝昌寺和罗汉寺的僧人,现在都被集中在大慈恩寺。从助译僧隶属关系的改变上来分析,相对的集中会使译场的工作环境更稳定。从译场的职事结构来看,以上所引三套结构相比,后两种相类似。说明在组织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突出笔受、缀文两职。
  下面再来看看龙朔元年(661年)在坊州玉华寺译《大般若经》时的译场结构。
  笔受8人:大慈恩寺钦、慧朗、道测、窥基,玉华寺光基,西明寺嘉尚,弘福寺神皎。
  缀文3人:大慈恩寺玄则、神昉、清迈。
  证义4人:大慈恩寺慧贵、辩通,西明寺慧景、神泰。
  突出笔受和缀文两职在这里又得到了证明。译场的大部分助译僧虽在坊州译经,但仍分别隶属于大慈恩和西明两寺。
  综合各种典籍记载,玄奘译场共出现过证义、笔受、缀文、执笔、正字、证梵文、证梵语、证文、录文等职称,以笔受、缀文、证义三种职称出现的频率最多。
  四、玄奘译场助译僧僧名录
  玄奘译场在存在的约18年零7个月中,除了译主玄奘之外,还有多少助译的学问僧参加过该译场的工作?史籍中没有完整的记载。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著作中也没有较全面的叙述,故此,笔者将内外典籍中有关玄奘译场助译僧的资料汇集在一起,整理出一份简要的名录。一方面供本文主题进一步研究所用,另一方面也提供给有兴趣者参考和批评。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推算,玄奘译场的助译僧,或者说是曾进过玄奘译场担任过直接翻译工作的学问僧,其数量最少在60名以上。下面是这60多名助译僧的简要情况,
  员润 生卒年不详。俗姓梁,河东虞乡人。隋时从大兴城大兴善寺灵粲出家,习涅槃,仁寿造塔,送舍利于怀州,大业十年(614年)被召入鸿胪,教授三韩学生,并参预新翻经论,隋末变乱,潜隐兰田化感寺。约唐初,充大兴善寺寺任。弘福寺成,复被召入,善涅檠、摄论,并各著义疏。在玄奘译场任证义,时间较短。后不知所终,
  文备 生卒年不详,初为长安弘福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人译场,司职证义,先后参预译《瑜伽师地论》、《因明人正理论》等。史传无载,其余生平事迹不详。
  慧贵 生卒年不详。初为长安罗汉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人译场,司职证义,先后参与译《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因明入正理论》、《大般若经》等,
  明琰 生卒年不详,初为长安实际寺僧人,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人译场,任证义,参加译《瑜伽师地论》、《因明人正理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法祥 生卒年不详,初为长安宝昌寺僧人。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入译场,司职证义,后移住大慈思寺。先后参加译《瑜伽师地论》、《因明人正理论》、《大毗婆沙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普贤 先卒年不详。初为长安静法寺僧,后隶大慈恩寺。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人译场。司职证义,参加译《大毗婆沙论》。其余事迹不详。
  神肪 生卒年不详。又称大乘昉,新罗人。初住长安法海寺。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入弘福寺玄奘译场,司职证义。后隶大慈恩寺,任笔受、缀文等,先后参加翻译《大毗婆沙论》和《缘起》、《本事》、《地藏十轮》、《大般若》等经。作有《地藏十轮经疏》、《成唯识论要集》等,被称为奘门四哲之一。
  道琛(道深) 生卒年不详。本为廓州法讲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四月奉诏入译场,任证义,译《瑜伽师地论》、《因明入正理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玄忠 生卒年不详。本为汴州真谛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奉诏入译场,先后任证义、缀文、笔受等职,译《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百法明门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神泰 生卒年不详。本蒲州普救寺僧,亦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奉诏入长安弘福寺译场,专职证义。后隶大慈恩寺、西明寺。参加译《瑜伽师地论》、《因明人正理论》、《大毗婆沙论》、《大般若经》等。著述颇丰,有《俱舍论疏》、《因明论疏》、《摄大乘论疏》等等,以《俱舍论疏》最为称道,号奘师门下俱舍三大家之一。
  敬明 生卒年不详。本绵州振响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奉诏人译场,任证义、笔受等,参加译《广百论释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道因 (587~658年)俗姓侯,濮阳人。曾从彭城嵩法师学习,博通三藏,名闻遐迩,后住益州多宝寺。玄奘译场开译,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敕追赴京,止大慈恩寺。据《宋高僧传》记载,道因入译场后,“校定梵本,兼充证义。奘师偏奖赏之,每有难文,同加参酌。新翻弗坠,(道)因有力焉。”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三月十一,终于长安慧日寺。
  道宣 (596~667年)律学宗师。俗姓钱,南朝士人之后,生于长安。博学多闻,以弘宣《四分律》为己任。贞观十九年(645年)创译,奉诏自终南山丰德寺人弘福寺译场,任缀文大德。玄奘回国后首译《大菩萨藏经》,以道宣为证文。不久,道宣又返回终南山著书立说。
  栖玄 生卒年不详。长安普光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人译场,任缀文,参预译《大毗婆沙论》。其余事迹不详。
  明浚 生卒年不详。长安弘福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人译场,先后司职缀文、笔受、证文等职,参预译《瑜伽师地论》、《因明人正理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辩机 (?~约648年)原为长安大总持寺道岳法师弟子,后移住会昌寺。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奉诏人译场,任证文、缀文、笔受等职,参预译《瑜伽师地论》、《显场圣教论颂》、《六门陀罗尼经》、《佛地经》等六部。其间,帮助玄奘记录整理完成《大唐西域记》。约贞观末,因通高阳公主而被杀。
  靖迈(或作静迈)生卒年不详。西蜀梓潼人。本简州福聚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征赴京城玄奘译场,司职缀文、笔受等职。后住大慈恩寺。先后参与翻译《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本事经》、《大般若经》等,终玄奘之世,助译不辍。著有《般若心经疏》、《十轮经疏》、《菩萨藏经疏》等,并以译场亲历所见,作《古今译经图纪》四卷,后不知所终。
  行友 生卒年不详。本蒲州普救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奉诏人长安弘福寺玄奘译场,专职辍文。先后参预译《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道卓 生卒年不详。初为长安瑶台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奉诏人译场,司笔受一职,参预译《瑜伽师地论》。之后,似返蜀地弘扬《摄论》。
  慧立 (615一?年)。俗姓赵,天水人。贞观三年(629年)于豳州昭仁寺出家。慧立“博考儒释,雅善篇章,妙辩云飞,溢思泉涌”,贞观十九年(645年)征召入译场,任缀文、笔受等职,译《瑜伽师地论》、《药师琉璃光佛经》等。初住大慈恩寺,次补西明寺都维那,后又授西太原寺寺主。尝奉诏入内,与吕才辩论。慕玄奘之学行,作《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五卷,后由彦惊笺为十卷行世。
  玄则 生卒年不详。原洛州天宫寺僧。贞观十九年(645年)创译,奉诏人长安译场,任缀文、笔受等职。后住西明寺,参预译《大毗婆沙论》、《十一面神咒经》、《阿毗达磨发智论》、《大般若经》等。其余事迹不详。
  玄应 生卒年不详。本长安大总持寺僧。博览群籍,穷讨本源,贞观十九年(645年)创译,征人弘福寺译场,专司正字一职。后隶大慈恩寺。先后参加译《瑜伽师地论》、《因明入正理论》、《大毗婆沙论》等。著有《摄大乘论疏》、《辩中边论疏》、《大般若经音义》等,又奉敕作《一切经音义》,正本清源,传之后世。
  玄谟 生卒年不详,京城著名梵文学者。本住大兴善寺。贞观三年(629年)大唐创译佛经,于大兴善寺置波颇译场,玄谟司职译语。玄奘译场创立,玄谟奉诏人弘福寺,专职证梵语与证梵文,译《瑜伽师地论》、《因明人正理论》等。其余事迹不详。
  灵会 生卒年不详。长安弘福寺僧,人译场后任笔受,译《瑜伽师地论》。其余事迹不详。
  灵隽 生卒年不详。长安弘福寺僧,入译场后任笔受,译《瑜伽师地论》、《胜宗十句义论》。其余事迹不详。
  知仁 生卒年不详。长安弘福寺僧,人译场后专职笔受,译《因明人正理门论》、《心经》、《瑜伽师地论》等。后不知所终。
  智开 与灵会同。
  宏度 长安会昌寺僧。余与灵会同。
  道观 长安大总持寺僧。余与灵会同。
  明觉 长安清禅寺僧。余与灵会同。
  道智 长安普光寺僧。任缀文,余与灵会同。
  玄赜 生卒年不详。俗姓王,太原祁县人。长安玄法寺僧,人译场后司职笔受、缀文,译《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阿毗达磨杂集论》等。后离开长安(似在译场结束后)赴弘忍处学禅,至则天、中宗时复返长安。著有《楞伽人法志》。,
  处衡 生卒年不详。长安普光寺僧。人译场后参预译《瑜伽师地论》,任缀文。其余事迹不详。
  海藏 生卒年不详。同州魏伐寺僧,人《大毗婆沙论》译场,任笔受。后不知所终。
  义褒 约龙朔元年(661年)后卒,年51岁。俗姓薛,常州晋陵人。初游学于江南,见蔚于一方,“每以大乘至教,元出渭阴,中原播荡,乃兴扬、越,嗟乎淳味不无流靡”适逢大慈恩寺玄奘译场搜擢人才,下敕征人,译《大毗婆沙论》,任正字。显庆三年(658年)曾奉敕人内道场与道土李荣辩论。后周流诸寺,宣讲经论,卒于洛阳。
  道洪(或道宏) (574~约649年)俗姓君,河东人。隋开皇六年(586年)出家,师事昙延法师。隋祖逝世,召住禅定。入唐,敕为律藏寺上座,旋又下敕,任大总持寺寺主。玄奘创译,召赴弘福寺译场,任证义。后移大慈恩寺译场。参预译《瑜伽师地论》、《因明入正理论》。贞观末去世,年79岁。
  辩通 生卒年不详。大慈恩寺僧,高宗时代人译场,任执笔、证义,译《大毗婆沙论》、《大般若经》。其余事迹不详。
  善乐 生卒年不详。大慈恩寺僧,高宗时人译场,任证义,译《大毗婆沙论》。其余事迹不详。
  神察 生卒年不详。长安西明寺僧,高宗时人译场,任执笔、笔受等职,参预译《大毗婆沙论》、《持世陀罗尼经》。余事迹不详。
  普光 生卒年不详。师事玄奘于大慈恩寺,闻少证多,又称“大乘光”。从译场创立至玄奘逝世,普光一直担任笔受一职。奘师绝笔之作《咒五首经》,亦为普光笔受。先后参加《大毗婆沙论》、《解深密经》、〈如来示教胜军王经》、《缘起圣道经》、《菩萨戒本》、《菩萨戒羯磨文》、《佛地经论》、《唯识三十论》、《大乘五蕴论》、《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及《识身足论》、《品类足论》等共27部经典的翻译。另著有:《俱舍论记》、《俱舍论法源章》、《大乘百法明门论疏》等。玄奘译场解散后,普光不知所终。
  智证 生卒年不详。玄奘创译,征居弘福寺,译《大菩萨藏经》、《显扬圣教论》,均为笔受。其余事迹不详。
  嘉尚 生卒年不详。大慈恩寺僧,高宗时代奉诏入译场,专职笔受。先后参预《大毗婆沙论》、《阿毗达磨显宗论》、《入阿毗达磨论》、《大般若经》翻译。及玄奘患疾,命嘉尚整理记录历年所翻经典,共译75部1335卷。又命录俱胝画像1000帧,造10俱胝像,写经、放生、燃灯,令尚宣读。玄奘合掌欢喜称赞曰:“吾心中愿也,汝代导之,得没而无悔焉。”嘉尚聪颖好学,称为奘门四哲之一。后不知所终。
  慧景 生卒年不详。长安西明寺僧,高宗时人译场,司职证义,译《大毗婆沙论》、《大般若经》等。后不知所终。
  窥基 (632~682年)又称大乘基、基法师或慈恩法师。俗姓尉迟,长安人。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从玄奘出家,初住弘福寺,后移大慈恩寺。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奉命入译场,专任笔受一职,是玄奘在玉华寺译场的主要助手,先后参预翻译《成唯识论》、《辩中边论颂》、《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异部宗轮论》、《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大般若经》。窥基也是奘门四哲之一,尤精因明和唯识,著述颇丰,有百部疏主之称。
  慧朗 .生卒年不详。大慈恩寺僧,高宗时人译场,司职笔受,参预译《阿毗达磨显宗论》、《大般若经》等。其余事迹不详。
  弘彦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高宗显庆五年(660年),玉华寺译场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弘彦任笔受。
  释诠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高宗时入译场,专司笔受,先后参预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人阿毗达磨论》、《五事毗婆沙论》等。
  元瑜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高宗永徽(650~655年)中人译插,任笔受,先后参预译《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道世 (?~683年)俗姓韩,长安人。宇玄恽,避太宗讳,以宇行,早年于青龙寺出家,研习律学,博通敏证,善辞章。高宗显庆年中(656~660年),奉诏人译场,移住大慈恩寺。西明寺建成,又被诏入该寺,后随道宣弘扬《四分律》,著作颇丰,有《法苑珠林》、《诸经要集》等。
  道测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长安弘福寺僧,参预译《大般若经》,任笔受。
  神皎 同道测,
  玄觉 生卒年不详,高昌国人。学慕大乘,从玄奘研习经论,后参预玉华寺译插工作,具体职事不详。
  大乘询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大慈恩寺僧,人译场专司笔受,参预译《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大般若经》等。
  大乘钦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人译场专司笔受,参预译《甚希有经》、《大集地藏十轮经》、《大般若经》。
  大乘云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人译场专司笔受。在高宗水徽年间(650~655年)参预译《诸佛心陀罗尼经》、《八名普密陀罗尼经》、《显无边佛土功德经》、《大阿毗达磨集论》等。
  大乘晖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入译场专司笔受。太宗时参预译《大乘掌珍论》,高宗时参预译《瑜伽师地论释》。
  大乘林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太宗时入译场笔受《王法正理论》。
  大乘谨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高宗时人译场笔受《广百论本》,
  大乘巍 生卒年及其他事迹不详,太宗时人译场笔受《摄大乘论无性释》、《摄大乘论世亲释》、《摄大乘论本》,
  明玉 生卒年不详,长安实际寺僧。译《瑜伽师地论》时人译场任证义。余事迹不详,
  慧明 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据《续高僧传,玄奘传》,初组织译场时曾召人为证义。
  以上共61位,
  五、对玄奘译场助译僧的初步分析
  由于年代久远史载佚阙,或是传抄讹误,以上61位助译僧可以基本确定,但在名字上仍有记载不同者。如慧贵,或作“惠贵”,知仁,或作“智仁”,宏度,或作“玄度”:靖迈,或作‘‘静迈”,道琛,或作“道深”,道洪,或作“道宏”,善乐,或作“普乐”,还有两位同名“嘉尚”者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有以“大乘”为法名称呼的助译僧,除已知的“大乘光”即普光、“大乘基”即窥基、“大乘睛”即神昉等之外,大乘询、大乘钦、大乘云、大乘晖、大乘林、大乘谌、大乘巍等行年事迹都不清楚,仅知参加过译场的工作,大多数任笔受,还有,以“大乘”为名者,仅为跟随玄奘后的称呼,之前或之后尚未发现仍以此名自称者。这给了解清楚他们的事迹增加了不少困难。
  这6l位助译僧除玄觉、道世所担任的职事不清楚以外,其余都很清楚。
  略统计如下:
  证义,20人次, 笔受,40人次。 缀文:13人次。宇学:3人次。
  证梵文:2人次。 执笔:2人次。
  担任过三种职事的有明浚、靖迈、玄忠。担任过两种职事的有辩通、神昉等10人,其余均只担任过一种职事。从以上统计可以显著地看出,笔受一职担任的人最多。这说明玄奘翻译水平高,速度快,需要较多的助手担任整理文字的工作。担任笔受一职贡献较大者是普光、神昉、嘉尚、窥基等人,在译场中专司此职。长期担任证义的有神泰、慧贵,成就较大。
  玄奘译场助译僧的变化较大。人数上多者50余人,少时10余人。有的在译场工作时间很短,旋即离开。有的在译场工作时间较长。从始到终一直在译场的只有5位,他们是靖迈、玄则、慧贵、神日方、神泰。这5位人从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一日译场初成立,到龙朔三年(663年)十月译完《大般若经》后,共长达18年。
  玄奘译场的这些助译僧大多数没有显赫的名声。除道宣、靖迈、神泰和“奘门四哲”神昉、嘉尚、普光、窥基以及灵润、慧立、辨机、玄应等以著述或其他事迹闻名之外,其余在生前和死后除在经录上偶然见到他们的名字外,生平与译经无关的事迹,却不大清楚。
  玄奘译场工作程序最主要的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译主玄奘的口语翻译和宣讲解释,第二个环节是将译主所译所讲整理为文字。助译僧们除少数人协助玄奘校阅梵本外,其余人都按分工职事的不同参加文字整理的工作。在整理的过程中,若有歧义,助译僧有责任向译主提出,共同商讨,以求精确无误。译场所译出的1330多卷汉文经典先由这些助译僧整理抄写,由译主确定为定本,然后奏行流通。在流通的经本上,一般只署译主之名,间或也有署上主要的笔受者之名。这也是人们不大了解这些助译僧的原因之一。
  (作者为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所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