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明代皇室与庐山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国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代皇室与庐山佛教
  作者:张国宏
  东晋时期有一位与慧永同事道安,又同被誉为“清散为上”的高僧,他便是慧远胞弟慧持。慧持,18岁随兄出家,以后又与兄一起憩止庐山,直到晋隆安二年(308年)才辞兄入蜀居持成都龙渊寺。他在庐山期间,“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助兄弘法,倡立莲社:拥徒三百,开讲{法华经),并大构伽蓝,营建了多佛寺,高良寺、天池寺等寺宇,为东晋庐山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也为这些寺院扬名立万,时别是为天池寺以后发屉成为庐山著名的五大丛林之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天池寺,旧名蜂顶寺,立于天池山。尔瞻佛手岩,西望白云峰,北有石门搁,南有九奇峰, “二水萦回, 四山朗豁,”寺前有一泓池水,终年不涸。传说是文辣菩萨开化时以两手插石而成,故名天池,又称神泉戍第-泉,寺因之以名。南朝齐僧景,梁僧归,唐惜临济,宋僧智隆“次第相演”,相续继承,天池寺“绵衍益盛”,改称天池院,亦名吉禅寺,香火特旺。民国十六年(1929年)国民党要员唐生智游天池山,发起重修天池塔时,发观塔内藏有大量宋时文物,计有银质金身卧佛一尊,水晶小佛像一尊,水晶珠二粒,小银瓶一尊,银质净水瓶一个,番石梵文印章两个.生铜佛像一尊、生铜罗汉三尊和大宋奉佛弟子捐畲钱文若干.这些文物大多为当时善男信女捐施供奉的,真实地反映了宋时天池寺的发达景况。  天池塔,立于天池山顶,是宋代天池寺发达的又一历史召见证。名人游记和诸多史籍多称为南宋宁宗丞相韩宅胄(1151 ̄1207年)所建,但据塔内挖掘出的文物来看,早在北宋哲宗绍圣三年(1066年)塔巳存在,在韩当权之前。塔在明代巳半颇,民国十六年唐生智重修新塔于旧塔之东二百余步处。新塔呈六角彤,高12.7米,为五层石制空心塔。据说旧塔内文物均移藏其中,并在各层增加了各种银器和佛像.今塔仍存,是天池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整座塔:质朴滞重,不及旧塔远矣‘。民国林森捐资在旧塔基上改建天心台。登台可眺望石门涧,“双阙壁立,如城似廓”,一览无遗。  天池寺在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遭战火摧毁。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部将陈友谅称帝江州,东向与朱元璋争夺南京,在南昌,安庆、鄱阳湖地区多次澈战,愈演愈烈,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双方拥兵数十万在江州、庐山一带展开大规模战争,朱元璋大获全胜。据说,当时有』个疯和尚周颠仙“告太平”,为朱元璋在郡阳朔大战中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期仙,自言建吕(今江西永修)人。年14患颠疾,流浪南昌,乞食于市, “日与俦人相杂,暮宿阎之下”。年将三十,元末将乱,突发异词。凡新官到任,必谒见而诉之, “告太平”。不久,朱元璋占南昌回归建业(今江苏南京),他接踵而至,拜谒朱“告太平”. “如此者朝山则逢之,所告如前,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务以此宫为先。”朱元璋厌其烦,或以烧酒醉之,或以五尺围芦薪缘缸锻之,欲去之为快。但周期俨然如故,皮毛乇损。朱元璋大感惊异.命寄食于蒋山寺,金陵老百姓也争相供养。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西征九江前,特向问周颠此战吉凶,并命他阳侍左右;在进军途中,玄机妙语不断,得罪朱元璋,将他投入江中“意在溺死”,仍安然无恙。朱无奈,放纵他行, “深入匡庐无知所之。”鄱阳湖大战后,朱元璋感其语应验,派人入山查询其去向,杏无踪迹。  洪武十六年(1383年),赤脚僧觉显突然受周颠之托从庐山到南京拜见朱元璋,伺候4年,夏返庐山。临行前朱元璋以诗二首寄之。6年后,朱元璋患热症, “几将去世”。赤脚僧又受周颠和天眼尊者之遣赴南京送药,献和诗二首,朱“当夜病愈,精神日强一日”,并惊其词字异常,再度遣使诣庐山召致周颠,仍难觅其踪,关于此事朱元璋尚题诗以纪:“跣足殷勤事有秋,苦空颠际孰为俦?惩消累世冤魂断,幻脱当时业海悉。方个首闻仙娄迹,天池今见佛来由。种怜黔首增吾寿,丹饵来临久疾廖。”  由于周颠仙“言多奇中”,又遣赤脚僧进药和诗,使朱元璋大为感动,特意撰写诗文传记,在庐山顶端建亭立碑,这便是庐山著名景点一御碑亭。  御碑亭,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艘建,立于仙人洞侧白鹿升仙台主簿塔基上,内置朱元璋御制石碑。碑高一丈二尺,阔三尺七八,厚七寸,坚白细润,正反两面刻着明代著名书法家詹希原手书的朱元璋祭周颠及四仙诗,遒劲有力,有虞世南、常遂良之笔意。亭固碑而名,阔十余尺, “覆载梁柱”,全为石制,端庄凝重,古朴厚实。嘉靖中 (1522 ̄1566年)九江太守马纪重建,民国二十五年(1930 年)庐山管理局局长谭炳训再次整饰,加设石栏,使亭焕然 一新,亭据高临下, “望株岭九十九峰,栉比磐竹,如城垛 然”,瞰东林寺塔“若杯中浮一箸”,湖光山色,历历在日 目,美不胜收。亭柱石刻联句“四辟云山九江棹,一亭烟雨 万壑松”正是亭之气势的形象概括。    当年,朱元璋为了修建这座碑亭,尚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从庐山西北麓开辟了一条新路,这就是明代上山通道九十九盘路,这条路起自东林寺,沿路建有锦涧,半云,甘露、一息、披霞五座小亭,供游人休息观景。它是三条上山道路中风景最优美,行人最稠密的一条(不过近年来好汉坡登山的人比这条路多的多了),据载:“自含鄱口上山的南道和自净慧寺上山的东道,”荒僻无人迹,唯好奇异奇者间一至“,至唯有九十九盘古道最繁华, ”缙绅大夫登览者,率多由由之“.察其缘由,主要是因为这条道路可以直达当时最负盛名的盛名的山巅古刹一天池寺。    明代天池寺是庐山诸刹中声名最为显赫的一座寺院,有明一代,它得到朝廷官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早在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派使者到庐山竹林隐寺寻找周巅仙,寺早巳湮没无存,仅石崖上刻有”竹林寺“三个大字尚清晰可辨。据传,竹林寺”有影无形,圣僧隐焉“,为匡庐幻境,可望不可即,只是在风雨中常常可以听闻到梵钟清音萦绕不断。所以,使者来山并没能找到周颠,朱元璋发誓整修竹林寺的愿望也破灭了。为了纪念周颠,朱元璋便在寺之故址处修建了一座亭子,名叫访仙亭,又名周颠亭,是观赏风景的理想之处。明代汤宾尹在《游天池寺记>>中对此描述细致详尽, ”独立访仙亭上,江如带,舟如凫,田畴如折龟,下雉诸山隐隐来赴,如屏如幕。少焉,云缕缕出山下,如数白鹤回翔林莽间.斯须,弥漫天地,江山人我,四顾无影,视立既静,若有寓忽往来游行空中者,于此外更觅竹林寺真成梦语耳!“”可惜亭后毁。现存之亭为蒋介石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所建,距“竹林寺”隶字之东百余步处,已非原址,观景亦不如昔亭。朱元璋又因竹林寺故址与天池烷相距甚近,遂“惭天池以寓祀。四仙(即周颠、觉显、天眼尊者,徐道人)。这样一来,天池寺意外地受到了明代最高统治者的青睐和思宠。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地方官府出资装饰天池寺殿宇,覆以铁瓦,命江州僧司挑选育遭高僧以部牒出主天池寺,又赐铜针。象皮鼓.乌金太子像和铜铸大中小佛像数尊,并敕封天池寺改名”天池护国寺“,给予天池寺以极大关心和崇高地位。后明成祖朱棣再敕”天池万寿寺“额,益加修舞,明宣宗朱瞻基又敕”天池妙吉禅寺“,命江西都指挥司和布致使司”以人力修天地寺“,这就是所谓”三效天池寺“.天池寺获此殊荣,在庐山诸刹中可谓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它籍此而规制益盛,一跃成为匡庐首刹。此后,朝廷仍很重视。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949年)天池寺住持慧究”恐久而益坏“,请示朝廷, ”爱罄所蓄,台檩施加增廓之“,这在黄养正所撰《重修天池寺记赂’中有详备记载。到明世宗朱厚熄时,见寺处山阴高寒处,受凤火之威胁甚剧, ”陶力不支“乃尽撤寺庑茅顶,易之以瓦,使整座寺宇显得更加宏丽,格外引入注目。  在明代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天池寺成为世人公认的”殿宇宏丽甲庐山“的十方丛林, ”佛庐甚华, 整覆以铁“, ”庐山南北,寺之巨丽者,必以天池为冠“便是时入对天池寺华丽建筑的赞誉。寺也因此吸引了无数游人的造访,并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诗文和书法墨宝, 明人王世贞有”四壁题咏皆巳满,独南向左楣尚粉素,顾程生作古隶题游日及纪姓名而下“之言为证。如许书法诗文中尤以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诗书最为有名。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平定朱窟潦叛乱后,”凯旋驻师庐山以待朝命“。在庐山期间,他先后游观了开先寺、天池寺和东林寺等处,刻石纪功,挥毫题诗, ”感慨寄托“。其中在天池寺留诗四首,镌刻于碑,真迹则藏于寺僧处。这四绝句”挥斥八极,绝非文土寻章摘句可比“,书法古朴苍劲,大有颜真卿,苏轼之书风,是碑文俱佳之作。凡来天池寺的游人必观其诗文, ”反复捧诵,珍重不能释手“,大赞其词翰。寺僧亦奉者至宝,”什袭珍藏“。可惜终难逃厄运,散佚无存。今仅在距天池塔不远的照江崖上刻有一首绝句和题识,全诗如下: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在山麓。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民图时汪精卫在崖上建亭覆诗,供人体憩观览,是天池寺一个重要的游览点。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为地主放牧牛羊。元至正四年(¨”年)淮北太早,瘟疫流行,他的父母长兄和幼弟相继病此,17岁的他因贫困八皇觉寺为僧。此后又作游方僧在淮西游历了3年多,与佛教产生了很密切的联系。当他在龙风九年(1363年)得到庐山僧人周颠的“神助”而击败占据长江上游的陈友谅后,对佛教的好感更增加了一层,对庐山及庐山佛教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赋予了无比尊崇的地位。当年,朱元璋为表彰庐山的功绩,提高庐山的地位,下令敕封庐山为“庐岳”,“爵以尊号,禄以秩祀‘,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列,并且规定南康、九江两府每年春秋”台祀天池寺“,这是庐山和庐山佛教第一次受到封建朝廷的如此尊崇。二百年后,明神宗又建庐岳祠于山南万寿寺左侧,作为南康府春秋二祀的固定场不再二府合祀了。但每逢春秋两季,德化县知县亲到天池盛行寺躬祭却始终未断,相沿不废。清嘉庆年间(1796 ̄1820年)其制尚存。嘉靖九年(1804年)在庐山避暑,遍游山南北诸胜的文人舒天香在他所写的游山日记中就载有”遣官致祭事“.而每年岁首元旦,庐山各寺庙僧人也都要往天池寺敬香朝拜,以为定例。天池寺在明代不仅是地位特殊,僧俗期往,官府拜祭之所在,而且抓有范围广大的禁山和丰富的御赐之物。据《查慎行游记》所述,天池禁山之界,东至五老峰,南至白云峰,西至马鞍山,北至讲经台,方圆几十里,绵延广袤。而明代历代皇帝御赐物品则有《大藏经》四橱、龙藏金字牌二面、珍珠黄散一幄,大干憎铁锅三口,铜钟一口、大铁云版象鼓一面、中铜云版一面、镀金大铜佛像三尊、铁报钟二口,镀金中铜像十二尊、镀金铜优钵花二架、大铜卢瓶四副、中铜铲瓶二副、小铜栌瓶二副、风摩铜太子像一尊、九世吐水太子沐浴锔荷叶莲花盆一个和敕书三道。这些物品大多形制精巧,为世所珍, ”藏之最上者“。可惜后来均遭火毁损殆尽,仅存太子像一尊。此像据说是某皇帝之子自铸的,通体亦金,质甚置,因”虑其诲盗,以皂漆涂之“。后寺僧迫于生计,折像之手易银度日。此像为希世珍宝,后流头无果。    天池寺的发迹完全得赖于朱元璋及以后几代皇帝的鼎力扶持和不吝推赞, ”然无大禅德尸之,僧之习于寂静者益鲜。方且盛仪物事奔走,以逢迎上官“,使寺终随着明朝的衰落, ”思典鲜少“而渐趋荒寂。到清雍正八年(1730年)天池寺已毁效无佘,一落千丈,再难复原。此后虽曾复建,但寺僧寥落,香火清淡, ”对之黯然“,舒天香游天池寺时,仪存败屋数十橡,入民国时巳只有玻屋数间,铁瓦数片而已。日军侵占庐山后,天池寺全部被殴,寺僧流散,躲避于文殊台以种圃为生,穷困度日。    虽然天池寺历史上仅盛极一时,但它却因此而成为庐山;诸刹中”古迹极多“,并在迄今保存较完好的一处风景区。除了前面涉及的天池塔,访仙亭外,尚有文殊台和老母亭(斗姆竟)。  文殊台,高丈许 ”平落几案“。旧有文殊阁(即五通体光阁)和明人何迁”文殊阁“三字匾。台前立古松一株, ”屈曲如盖,叶短枝虬,举手可摩其巅,实千年物也“,今 皆不存。现在的文殊台建于古聚仙亭废基之上,巳非原址。 呈长半月形,石木结构,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唐生智在 林森所修基础上扩置的。立其上俯瞰远望, ”壁立千仞“, 气象万千,是观赏风景,休息徜徉的好地方. 斗姆亭紧邻文殊台侧,呈六角形,圆形攒头顶,鱼尾式翘角,石木结构,上覆铁瓦,端庄稳重、半圆形立柱上镌刻着隶书对联:”琳宇剩劾灰法蒙庄严留佛座,瓣香临危涧新亭结构护仙龛“。点明了亭之功用,是庐山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筑物之一·。  天池寺还是一个自然名胜荟萃之区,最著名的景观首推舍身岩,即龙首岩。 ”岩石偃而出,孤崖绝壑,一亘遂冠诸岩“,素为游人涉危登险之处。王守仁常至岩端竦立涉险观景,”人服其胆“,民国吴宗慈亦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夏天由天池寺住持高慧导游”凭眺王阳啊耸身危立岩舌遗址“。岩下有狮子岩,文殊岩和荫凉台诸胜, ”是为天地之绝景“和学佛者闭关习静之佳境,明僧偏融和亮空都曾在此构静室习禅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吴宗慈亦尝在天池寺住持心月陪同下, ”晨火蓐食,腰镰槎棘,开途迈进,跳跃乱石“,到此寻幽探胜。  ”庐山绝顶天池寺,铁瓦为堂白石柱。传言周颠劳圣祖,天眼尊者同颇住。“这是明人李梦阳《天池寺歌》中的一段,个中道出了朱元璋,周颇,天池寺三者之间的渊源关系。仅管其中不无虚张,周颠仙迹亦不足扬,但明太祖出于”一表征应以服众志“之目的而标树天池寺,使之独步弹林却是不可驳辩的事实。所以虽然天池寺在历史上迭更废兴,沉浮无常,但寺僧却始终将明太祖绘像作为神主供奉寺中,甚至康有为题寺额名”天泉寺’,寺僧亦不为所动,不愿变改,可见寺僧对朱元璋扶助振兴的天池寺的留恋与追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