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圣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p. 1

提要

釋尊成道,是為救濟人類生老病死的苦惱,成道之後便開始將他證悟的佛法分享人間。初度五比丘皆證阿羅漢果。立即付囑他們,遊化人間,分頭弘法。

修行三祇百劫的聖道而成佛,其起點的初發心菩薩,主要是人間身的凡夫。修行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雖以信心、持名、發願往生,為基本條件,但在《觀無量壽佛經》及《無量壽經》,均另有三福淨業等的往生因行。

中國的禪宗引用《維摩經》的「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主張心淨即是西方。由於《觀無量壽經》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句,演成禪宗有唯心淨土的信仰,但能悟心,便在淨土。中國宋初的永明延壽依據《華嚴經‧梵行品》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此倡導「一念成佛」,一念即生淨土。

本文除將中國淨土思想的發展,作了探源性的介紹之外,特別依據《大般若經》的成熟眾生嚴淨佛土,《法華經》的釋尊即以此界為淨土,《維摩經》的直心是淨土,太虛大師的人間淨土,印順長老的人間佛教,綜合而成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脈絡:眾生(人)的心清淨而行為清淨,個人的身口意清淨而影響所處的社會環境清淨。在做往生佛國、嚴淨佛土的準備工夫階段,先要在人間自利利人,便是建設人間淨土。

p. 2

關鍵詞:1.人間佛教 2.直心是淨土 3.五類淨土 4.淨土生因 5.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6.一念成佛 7.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8.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9.建設人間淨土

p. 3

本文所說的人間佛教,不是主張佛教僅僅屬於人間的宗教,而是說佛陀喬達摩教化的環境,主要是在人間。

本文所說的人間淨土,不是要否定他方佛國淨土的信仰,而是說十方三世諸佛國土的成就與往生,必須從人間的立場做起。

佛教發源於印度,那是一個宗教氣氛極濃的社會,釋尊對於印度宗教的改革,乃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以緣起緣滅的因緣法,取代了神造宇宙或神即是宇宙的梵我思想;也以五戒十善的倫理實踐,取代了祭祀主義的宗教行為。從以信仰神的權威,到因緣觀的建立,從以對於神格的崇拜,到人間性的肯定,便是人間佛教的意思。

淨土思想,雖未見於阿含部,但在《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之中,都曾介紹北俱盧洲鬱單越的依正二報,勝過我們的南閻浮提,尤其多處提及當來彌勒佛下生人間之時的景象,以及轉輪聖王出現於世之際的人間環境設施,都是後來大乘佛教淨土信仰的基礎。

釋尊住世時代的出家弟子之中,可以分為隱遁及遊化的兩種型態:性喜隱遁者稱為阿蘭若比丘,樂於遊化者稱為人間比丘。他們的生活資源,雖然同樣依靠沿戶托鉢,前者單人獨居的時間多,後者群居共住的時間多,佛法之所以能夠廣被人間,則以後者的貢獻為多。因此,當釋尊於鹿野苑初度五比丘,當五人都已證得阿羅漢之後,便付囑他們,各別分道,弘揚佛法於人間社會,而云: 「諸比丘,汝等遊行人間,勿二人共行」。[1]釋尊自己也是如此,當他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不久,便受梵天的請求,開始了他的弘化人間的行程,直到涅槃為止,還在諄諄善誘地,付囑弟子們當勤精進,實踐佛法並且傳持佛法於此世間,勿使斷絕。[2]所以佛在世間以人間身出現,觀察到人間不論是誰,都不能免於生老病死的四種根本苦難,毅然出家求道修道,希望為人間大眾悟得解脫之道。經歷六年成道,悟得緣起的佛法。告誡人間大眾,依此自利,

p. 4

並且利益他人,便是人間佛教。

至於佛國淨土的思想及其信仰,乃是中國大乘佛教共同的理想,雖然對於淨土的歸趣和認識,諸家各有不同的主張,大致上說,佛國淨土,並不是在人間,雖然《法華經》的靈山淨土,不離娑婆世界,[3]一般的人間凡夫卻是見不到的。雖然《增一阿含經》的〈十不善品〉說過去七佛,以及當來的彌勒佛,都在人間成佛,人壽以及人間的道德水準,均比釋尊化世的人間環境優勝極多。[4]是故我們所居住的環境,絕對是所謂五濁惡世的穢土,所以稱為娑婆世界。凡謂淨土,一定是指的他方佛國,或者是此界兜率內院的彌勒淨土,或者等待彌勒未來下生,龍華三會,始能見到人間淨土。[5]

至於他方佛國的資料比較具全的有東方的阿閦佛,[6]尤其是西方的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除了主要的淨土三部經[7]之外,在大藏經中也是被許多經論所介紹讚歎的一個佛國淨土;中國及日本的淨土宗及真宗,也都是以阿彌陀佛的淨土為信仰的歸屬處。由於自力的聖道門,要修三祇百劫方得成佛,通過十信三賢始能見道而入初地菩薩位,在三賢位之前的信位菩薩,很難有自主的把握,經常退退又進進,一不小心,或墮聲聞辟支佛地。因此,在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娑論》卷五〈易行品〉,[8]提出了念佛方便門,而說: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不退轉)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乃是總念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恭敬禮拜,並應憶念諸大菩薩。西方阿彌陀佛的本願,則被特別提出。[9]所謂彌陀本願,此在彌陀淨土的聖典之中,

p. 5

有詳細說明。

不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等於最高的淨土,也有爭論,由於阿彌陀佛的本誓悲願,能救一切根性的眾生往生彼國,包括犯了十惡五逆的人。[10] 這樣的人,一旦往生彼國,如果能夠立即位登不退轉地,是會令人懷疑。比起東方阿閦佛國尚有男女性別,彌陀淨土全是蓮華化生的諸上善人,當然更加可稱為淨土,但那究竟屬於何等層級的淨土,學派之間依然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中國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將淨土分為四等:①凡聖同居土,②方便有餘土,③實報無障礙土,④常寂光土。彼在《淨名經疏》,把極樂世界判屬第一類的凡聖同居士。[11]既不是二乘聖者所居的方便土,更不是初地以上菩薩所居的報土,當然不會是諸佛法身所居的寂光土了。如果依據《仁王般若經》卷上所說偈云: 「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一切眾生暫住報,登金剛原居淨土」。[12]就此標準來看極樂世界,當然不算是淨土。

由諸大乘經論所講的淨土,必定是十方諸佛所居國土,有的是為成熟有情而以願力所成的淨土,例如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多半是由於成熟無量眾生的功德,而嚴淨諸佛的國土。但是也有釋尊於穢土成佛的事實,過去七佛及未來的彌勒佛,也都於此穢土成佛,甚至《增一阿含經》曾說:「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13]晉譯《華嚴經》第一卷的開頭便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

p. 6

始成正覺,其地金剛,具足嚴淨」。[14]《維摩詰經‧佛國品》,亦有螺髻梵土語舍利弗言: 「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佛語舍利佛: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亦不淨土耳」。[15]此也可與《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所說: 「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我淨土不毀」。[16]因此可說:釋迦如來的淨土,的確就在人間,只要信願行具足,便見自身即在佛國淨土。故於《法華經‧方便品》亦云: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云:「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17]這是告訴我們,當有信心:釋尊的淨土不離此娑婆世界的穢土,乃至僅僅進入佛寺,一稱南無佛,或者聽聞佛法者,都有機緣成佛,見此釋尊的淨土。

由於釋尊的淨土,雖應當信為事實,都不是凡夫所能得見,就有中國諸家學者對於淨土的分類,產生各種不同的看法,此於望月信亨博士所撰《中國淨土教理史》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其目的雖為阿彌陀淨土的判屬報土或化土而作討論,但也涉及釋迦及彌勒二佛的此一國土,是淨是穢,或報或化的問題。天台智者大師將此土及阿彌陀佛的西方世界,均判屬四種淨土中的第一類「凡聖同居土」;不過,西方阿彌陀淨土是同居土中的淨土,此界為同居土中的穢土。兩者皆為應化身佛所居淨土,因此另有學派如善導大師主張,凡夫得入報土。[18] 但是淨土諸家對此娑婆世界,從未有人承認即穢土是淨土的。

p. 7

於中國佛教史上,無法見到人間即是淨土之說,卻能見到自性彌陀及唯心淨土的思想。主要是出於禪宗的看法。

首先從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引用《觀無量壽佛經》第八觀的經文: 「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19] 因此斷定: 「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20]此為借用彌陀淨土的主要經典之說,以之證明淨土的諸佛,不出於此心的所想所念,若信此心即是佛,何必別向心外求佛求淨土?以此與《觀無量壽佛經》的連文並讀: 「諸佛正偏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21]可知《觀經》的原意,是以心想觀阿彌陀佛寶像,此心即與佛相即相應,乃是由於佛的法界身,進入觀想者的心想之中,並不等於禪宗所說的自性佛,也不等於法身無相的即心即佛。類此的經文,在第九觀中,亦有幾句: 「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22]彼經所言念佛三昧者,即是以心之眼,得見十方諸佛之光明相好身,乃是一種有形相的觀想方便,非指遍一切處的法性身佛;又以觀佛光相身故,亦以心之眼,得見佛的大慈悲心,也不是見的法界無差別相的理體法身,而是感受到諸佛大慈大悲的利生功德。可是站在禪宗的立場,來看《觀經》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解釋成為 「心外更無別佛」了。道信禪師所謂的「心」,是指的眾生與佛同等不二清淨無相的心體。[23]《觀經》

p. 8

是站在修行者的立場而說的有內有外之凡夫心。

因此,《觀經》的淨土是指方立向的極樂世界,道信禪師的淨土,則是泯然無相的法性身土。[24] 道信禪師的理解目的,雖然不會受阿彌陀佛淨土學者們所接受,卻是很受中國禪宗學者們的歡迎。到了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壇經》,便主張: 「心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淨之心,念佛往生難到」。又說: 「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復云: 「內外明徹,不異西方」。[25]

禪宗的淨土思想是著重於清淨的本心所顯的真如自性,諸佛與眾生心中的自性平等不二,眾生亦未離諸佛的嚴淨妙土。迷者向心外求佛求淨土,悟者頓悟自心是佛,自心作佛,當下未離嚴淨的佛土。此與《楞伽》、《法華》、《涅槃》、《華嚴》、《般若》,尤其是《維摩》等諸經的思想是一致的。故於《壇經》,引用以上諸經經文,[26]發揚見性成佛,不異西方之說。不過,《壇經》所說的淨土,絕對不是阿彌陀佛淨土三部經的淨土,而是如其所引 「如《淨名經》(《維摩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又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27]經文的「本心」及「直心」,都是明心見性的悟境,頓悟成佛的佛是理體的法性空慧之身,直心也是法身遍在的諸法實性淨土。[28]此於《維摩經‧佛國品》的原文所載,乃是由於長者子寶積,問釋迦世尊,如何是諸菩薩的淨土之行?也同於《大般若經》處處都說的菩薩摩訶薩如何嚴淨佛土,成熟有情,主要是問的淨土的因行。所以佛說: 「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

p. 9

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下舉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是菩薩淨土,四無量心、四攝、三十七道品、十善等道法,都是菩薩淨土之因,乃至「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29]此與《壇經》所理解的「直心」即是「心不住法」的「本心」或真如心,是略有差距的。「直心是淨土」,是淨土的因行,類似《大般若經》為了淨佛國土,必當成熟有情,所以成熟有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即是嚴淨佛土。因行與果德是互相呼應的。不過,禪宗以「豁然」開悟,「還得本心」,看作當下見性,立即成佛,此人便處於淨土,也是沒有錯的,那與《華嚴》、《法華》所說是相通的。因此可知,佛經中的淨土,至少有五類:①以佛的神力顯示者,如《維摩經‧佛國品》釋迦世尊以足指按地,顯示舍利弗尊者是。②以佛的功德圓滿,雖居此穢土,佛所見者乃是淨土,如《華嚴》、《法華》等經所說者是。③以菩薩摩訶薩的修行功德、成熟有情所完成者,如《般若》、《維摩》等經所說者是。④以佛的弘誓願力及其所修功德完成者,如阿彌陀佛的淨土三部經所說者是。⑤以眾生自悟自證,明心見性所得者,如禪宗的《壇經》者是。前四類是報身報土,第五類是法性身土。

不論是那一類淨土,因行都很重要。若依自力修行聖道門者,修六度萬行,歷三祇百劫,始能如《仁王‧般若經》所說的, 「唯佛一人居淨土」,意思是說,三賢十聖的菩薩,都是不夠純淨的,唯到成佛,才入淨土。

若依他力念佛門者,《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說,仗阿彌陀佛等的諸佛大悲願力,依法發願,以信心方便,即得疾至不退轉的阿惟越致;其方法乃是念十方諸佛,恭敬禮拜稱其名號,亦應憶念諸大菩薩。特別提示: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p. 10

是故應常憶」。[30]根據《阿彌陀經》,當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一日乃至七日,達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即得彌陀接引往生極樂國土,僅以持名念佛,為淨土生因;《觀無量壽佛經》有九品生因之分,《無量壽經》亦有三輩生因的條件。

可知,阿彌陀佛的淨土方便門,唯有《阿彌陀經》僅說持名念佛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彼國,[31]《十住毘婆沙論》則除稱名念佛,亦應恭敬禮拜並念諸大菩薩名號。《觀經》及《無量壽經》都說除了僅靠念佛名號,最少可得下品往生,至於欲求上品中品往生,必須另修附帶的項目。這也就是在尚未往生淨土之前,必備往生淨土的資糧,是故凡為修行彌陀淨土法門的人,都會在其生前熱心於各項資糧的福業,也與依自力而修聖道門的發心菩薩相同,必須經營自利利他的事業。

例如《觀無量壽佛經》於佛教授十六種觀法之先,即標出: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32]此三福淨業,已涵蓋了人間共通的倫理德目,如對父母及師長的孝養與奉事;三皈、十善、眾戒、威儀,已是僧俗七眾律儀,並且包羅了菩薩的三聚淨戒在內;慈心、菩提心、信因果、誦大乘、勸進行者,則為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內容。由此明瞭,彌陀淨土的因行,與他力聖道門的範圍,並無二致。所不同者,是即生求生彼國,成就阿惟越致不退轉位,不用歷經初阿僧祇劫方登無生法忍位。《觀無量壽佛經》的九品往生,上上品因是:除了已說三福淨業,又說(一)當發三種心:①至誠心,②深心,③迴向發願心。(二)復有三種:①慈心不殺,具諸戒行,②讀誦大乘方等經典,③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中品上生之因: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無諸過患;下品上生之因: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

p. 11

合掌稱念彌陀佛號[33]

再如《無量壽經》的(一)上輩生因:①捨家棄俗作沙門,②發菩提心,③一心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二)中輩生因:雖不必出家作沙門修大功德,但須:①當發無上菩提心,②一向專念無量壽佛,③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三)下輩生因:①當發無上菩提心,②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彼生其國,③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 [34]修行彌陀淨土法門的人士,既然也以發無上菩提心,須修出離心、修慈悲心、修諸功德行,為淨土的生因,故在尚未命終之前,除了繫念憶念、念佛名號,或觀彼佛光明相好及其淨土莊嚴,此與一般佛法的修行禪觀方法及菩薩行願,應該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佛在人間成佛,為人間說法,勸勉人類修行成佛之道,當從人間的基本善法做起。

因此,到了中國的宋初,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西紀904 ~ 975 )倡導禪淨合習,主張萬善同歸, [35]他自己每日持名念佛十萬聲,同時以日行一百零八件善事為恒課。他看到了禪宗修行,未必人人能得開悟,淨土宗念佛也未必能夠及時親臨淨土,所以在其所著《宗鏡錄》[36]中主張: 「凡聖所作,真俗緣生,此一念之心,剎那起時,即具三性三無性六義」;[37]故亦常常提起 「一念相應一念成佛,一日相應一日成佛」的觀照。[38] 若悟真如妙心,已見真空佛性,此念即是無念的般若;若凡夫未悟,即以妄心念佛,此心亦與佛心相應,亦與佛身同處淨土;但能一念念佛,只此一念,縱然是散心,亦與佛心相應。

p. 12

永明延壽對這樣的觀點,亦有申論: 「三乘多約理成,或云法身即等,報化未圓,亦云一念成佛,皆從理說。今一乘宗,理事齊籌」。[39]又云: 「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攝,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修具足。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40]此乃依據晉譯《華嚴經‧梵行品》所說: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41]中國華嚴宗的圓教釋此經文,而謂始自十信位,乃至佛地,雖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隨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圓融,是故十信滿位,即得一切位及佛位。

《宗鏡錄》對於一念成佛論,著墨甚多,其所依據的聖典及宗義,便是《華嚴經》及華嚴宗的圓教。此對於凡夫學佛成佛的信念,是極大的鼓勵,也為在此娑婆世間提倡人間佛教及人間淨土的理念,提供了最好的理論基礎。已不像諸種淨土經典的淨土是在他方世界,早期禪宗的自性淨土唯在悟後能見。經過永明延壽大師的整合,便將對於淨土資糧的修行,付之日常行動,對於禪宗的見性成佛,演成為一念成佛,既然可從一般凡夫的妄心乃至散心念佛,即能「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也可以進而成為念念念佛念念成佛,日日念佛日日成佛;既可乃至一念成佛,當然也是於此日常生活中的一念,住於日常環境中的佛國淨土了。

佛法利益眾生,主要是救濟人類身心的種種苦惱。聞法之後如說修行的人,通常都會自己受用,也願與他人分享。因此,大乘佛法的六度四攝,均首重布施,菩薩以度化眾生為首要任務;《阿含經》中也鼓勵修布施行廣種福田,諸布施中以佛法布施為最上功德。是故《維摩經‧菩薩品》云: 「有法門名無盡燈……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人),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業,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

p. 13

是名無盡燈也」。[42]這是說,從初發心的菩薩,修學佛法,即有向他人宣揚所學的義務及責任,故於《金剛般若經》也說: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 為他人說的福德,不可以算數譬喻所能說明。[43]《大品般若經》處處提示, 菩薩摩訶薩,應當嚴淨佛土,成熟有情(眾生)。如何嚴淨佛土? 「從初發心,乃至究竟,常自清淨身麁重、語粗重、意粗重,亦清淨他身粗重、語粗重、意粗重。是菩薩摩訶薩,清淨自他三粗重故,則能嚴淨所求佛土」。[44]如何成熟有情?若遇生活資具貧乏者,先施予生活必需的物品,然後令其修持淨戒,行十善業道、六波羅蜜、三十七菩提分法、四聖諦、四禪八定、三解脫門,乃至具足十力、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依其根性次第,使令證得聲聞、獨覺、無上正等菩提。[45]

《大品般若經》常常說到,從初發心,乃至究竟,都應 「能自饒益,亦能饒益一切有情」。也就是說,初發無上菩提心的凡夫菩薩,自身的身語意三業雖然尚未清淨,但能盡心盡力,一邊精勤於戒定慧等的無漏道業,一邊也不斷地懺悔改正粗重的行為;勉勵自己,同時勸勉他人,這便是能自饒益,亦能饒益他人的菩薩行。雖未登初地乃至八地以上的菩薩摩訶薩位,已是發的無上菩提心,當然亦已發了菩薩摩訶薩心。是故凡為初發心菩薩,均當能自饒益,亦能饒益一切有情。此對一般初學的凡夫,乃是極大的鼓勵,令之生起,能夠自利,亦能利人的信心。所以,實踐人間淨土的理念,應以初發心的凡夫菩薩群,為推動及推廣的基礎。

依據《大涅槃經》卷11說,菩薩摩訶薩應當於《大涅槃經》,專心思惟五種行:一者聖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嬰兒行、五者病行。[46]聖行與梵行是菩薩思惟修習的;天行即是第一義天的如來行;嬰兒行亦是如來大行,

p. 14

示現無知無說無示,如初生嬰兒狀;病行是說,如來本無病,為化眾生故,示現病苦相。所以後三者是如來行,而囑菩薩摩訶薩皆當專心思量分別此五種行。

初發心的凡夫菩薩,雖然無從如實修此五行,但須專心思惟,常繫在心。見有他人現此五行者,應當視為菩薩摩訶薩以及諸佛的示現,應予平等尊敬,不得怠忽輕慢。如果自身有病乃至痴呆無知而如嬰兒者,亦當自信是「一念成佛」的初發心菩薩。所以我亦常用嬰兒行菩薩及病行菩薩來稱呼初發心者,勸勉大家不用為了經常無知犯錯或身心不夠健康而自暴自棄。只要知過改過,知病療病,並且以之勸勉他人發菩提心,便是菩薩行者。

人間佛教及人間淨土的名詞,在中國佛教史上,的確是未曾出現過。然到二十世紀之初,便有中國佛教的大改革家太虛唯心(1889~1947年),提出人生佛教以及人間淨土的構思,他於三十九歲時撰《即人成佛的真現實論》,主張「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四十歲時講「人生的佛學,然後又寫了一篇「建設人間淨土論」。至於如何建設人間淨土,他一再強調:依佛十善等法而行,與三乘聖賢為友,即為造成人間淨土之因緣也」。其方法便是受持三皈、五戒、十善,[47]幾乎與《觀無量壽經》的三福淨業相同。可見太虛唯心希望建設的人間淨土,也是西方淨土的生因。由於現實的時代環境需要,建設人間淨土的號召,已在今日中國大陸及臺灣兩地,受到普遍的響應。即使有許多佛教徒根本不知道人間淨土的思想淵源及其理論依據,人間淨土這項運動,確是適合這個時代社會所需要的。

至於人間佛教,是由現猶健在於臺灣已有九十三歲高齡的印順法師(1906年生),開始提出的,在他所撰《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中,有這樣的敘述:「在國難教難嚴重時刻,讀到了《增一阿含經》所說:

p. 15

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48]便很感動。在他三十六歲( 1941 年)撰寫《佛在人間》。[49]他說諸佛在人間成佛的記載,「阿含經如此說,初期大乘經也如此說,正確的佛陀觀,是不能離卻這原則的」。又說:「人間佛教的論題,民國(西元 1912 年)以來,即逐漸被提起」。又說:「佛經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只有人最為難得,才能學佛」;「一切眾生都可成佛,但六道中真能發菩提心而修菩薩行的,唯有人。佛性功德,人身最為發達,所以人才能學佛成佛」。如何以人身學佛,他也主張「當從十善菩薩學起」。[50]以十善為菩薩行的看法,與大乘諸經論及歷來諸大師,幾乎完全一致。[51]印順法師一生從事佛法的探索,目的即是「使佛法能成為適應時代,有益人類身心的,人類為本的佛法」。[52]

其實,縱然是強調他力救濟,即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無量壽經》,也認為此一娑婆世界是修學佛法得力最快的國土,甚至是要比生到彼國之後更好的修行環境,於該經卷下,即有釋迦佛告彌勒菩薩的經文: 「汝今諸天人民,及後世人,得佛經語,當熟思之……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轉相教化,為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極樂世界),為善百歲。……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於此界以人間身修行善法,一日一夜功德,勝過生於極樂國土修善百年,十日十夜,勝過他方佛土千歲。[53]當時雖以諸天人民為說法對象,而又特別提及後世之人。原因是人間雖有種種苦逼,心勞形困,確能激發出離心、菩提心、慈悲心,精進修學六度萬行無量善法,速得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道業。

p. 16

今日臺灣佛教界的有識之士,都在推行「人間佛教」的觀念,也在推行「人間淨土」的運動,我自己創立的法鼓山,便是其中的團體之一。我們的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結合僧俗四眾的力量,將正信正見正行的佛法,以各種現代化的型態,為廣大的人間社會,作適時適所的宣導示範及關懷服務。我們有出家的僧團,並有一個人數眾多的在家居士組織群。我們以三大教育事業來實踐人間淨土的理念:

一、大學院教育:先後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及法鼓人文社會大學。為佛教、為社會,培育宗教、人文、社會等各層次人才。二、大普化教育:創立出家僧團,組織在家信眾,設立出版公司。全面提昇人品,淨化身心,淨化社會環境。三、大關懷教育:以宗教信仰關懷、社會福祉關懷、終身學習關懷等為大眾服務。提倡四環及四安運動。[54]

我們法鼓山正在以各種不同的角度,與教育學術的、與社會文化的、與臺海兩岸的、與國際交流的等等關係,推展出建設人間淨土的藍圖。1997年七月,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召開了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其大會研討的主題,便是「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協辦單位,有十四個,包括臺灣三所大學(臺大、輔仁、文化)、日本三所大學(佛教、立正、駒澤)、美國兩所大學(密西根、杜桑)。一百六十多位東西洋學者,提供了四十六篇論文,對人間淨土的這個主題,作了相當有深度的探討。

由於諸方學者及社會大眾,雖然樂意接受「人間淨土」的理念,對於此一理念的佛教淵源及歷史發展,則多不太了然;在此近十多年間,我已寫過講過許多遍的人間淨土,也尚未作比較完整的探索。這一篇論文正好滿了我的心願,它讓我們知道:

p. 17

一、佛法本來就是以人類為教化對象的。二、人間淨土說的源流,是來自印度的大小乘諸種經論。三、人間淨土的思想,在中國,是歷經天台、淨土、華嚴、禪等諸宗對淨土觀的激盪,到宋初的永明延壽,結合諸宗,會歸華嚴的理事等齊,唱出「一念成佛」之說。四、人間淨土的主要根據,乃是《仁王般若經》的 「唯佛一人居淨土」,《華嚴經》的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法華經》的 「我此土安隱」,《維摩經》的 「直心是淨土」,《般若經》的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觀無量壽經》及《無量壽經》的淨土生因說。五、中國首創建設人間淨土論的人是二十世紀初的太虛大師,首創人間佛教的是太虛的門生印順長老。

六、我本人綜合大小乘聖典以及古聖先賢們的智慧,構成如下的三點結論:

(一)信佛學法者,初發菩提心;成熟有情,嚴淨佛土;由人心清淨而行為清淨,由個人的三業清淨而使社會的環境清淨。(二)一念清淨一念見淨土,一日清淨一日見淨土;一人清淨一人居淨土,多人清淨多人居淨土。(三)此心由煩惱而顯菩提,此土由穢土而成淨土。便是《維摩經》的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55]

(本文為祝佛教大學前學長水谷幸正博士古稀記念作)
1998年6月17日寫於紐約法鼓山分會

[1] 《四分律》卷32,《大正藏》冊22,頁793上。

[2] 《增一阿含經》卷35,〈莫畏品〉第41,《大正藏》冊2,頁746中~下。

[3] 《法華經》卷5,〈如來壽量品〉,《大正藏》冊9,頁43中。

[4] 《增一阿含經》卷44,《大正藏》冊2,頁786中~頁791中。

[5] 與彌勒相關的資料相當多。除了彌勒三經,尚有阿含部等。

[6] 見 《阿閦佛國經》二卷,《大正藏》冊11。

[7] 阿彌陀淨土的三部經為:《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8] 《十住毘婆沙論》卷5,《大正藏》冊26,頁40下~頁45上。

[9] 同前注7,《大正藏》冊26,頁41中~頁45上。

[10] 《觀無量壽佛經》有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臨命終時……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大正藏》冊12,頁346上。

[11] 山口光丹著《天台淨土教史》頁91~頁93。

[12] 《大正藏》冊8,頁828上。

[13] 見①印順法師《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頁3(臺北:正聞出版社)。②見印順法師《佛在人間》頁14(正聞出版社『妙雲集』下編第一冊)。

[14] 《大正藏》冊9,頁395上。唐譯八十卷《華嚴經》之開頭,亦有類似記載。

[15] 《大正藏》冊14,頁538下。

[16] 《大正藏》冊9,頁43下。

[17] 《大正藏》冊9,頁9上及下。

[18] 善導大師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有:「問曰:彌陀淨國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是報佛報土」。《大正藏》冊37,頁250中。

[19] 見《楞伽師資記》。《大正藏》冊85,頁1288上。其引《觀經》之原文則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大正藏》冊12,頁343上。

[20] 《楞伽師資記》,《大正藏》冊85,頁1288上。

[21] 《大正藏》冊12,頁343上。

[22] 《大正藏》冊12,頁343中~下。

[23] 《楞伽師資記》,《大正藏》冊85,頁1288上。

[24] 《楞伽師資記》云:「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臆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大正藏》冊85,頁1287上。

[25] 敦煌本《壇經》第三十五節。

[26] 參考拙作〈六祖壇經的思想〉,刊登《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00年臺灣「中華佛學研究所」刊行)。

[27] 《大正藏》冊48,①前二句見頁351上。②後二句見頁352下。

[28] 參看注24《楞伽師資記》所言的淨土觀。

[29]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正藏》冊14,頁538中及下。

[30] 《十住毘婆沙論》卷5,《大正藏》冊26,頁41上~頁 44 下。

[31] 《大正藏》冊 12,頁 347 中。

[32] 《大正藏》冊 12,頁 341 下。

[33] 《大正藏》冊 12,頁 344 下及頁 345 中~下。

[34] 《大正藏》冊 12,頁 272 中及下。

[35] 《萬善同歸集》卷 3,永明延壽述,《大正藏》冊48,頁 957。

[36] 《宗鏡錄》共百卷,宋永明延壽集,《大正藏》冊48。

[37] 《大正藏》冊 48,頁 420 下。

[38] 《宗鏡錄》卷 14 云:「煩惱客塵,全無體性,唯真體用,無貪瞋痴,任運即佛。故一念相應一念成佛,一日相應一日成佛」。《大正藏》冊48,頁491上。同書卷15亦有「一念相應一念成佛」之句,《大正藏》冊48,頁497下。

[39] 《大正藏》冊 48,頁 520 下。

[40] 《大正藏》冊 48,頁 522 中。

[41] 《大正藏》冊 9,頁 449 下。

[42] 《大正藏》冊 14,頁 543 中。

[43] 《大正藏》冊 8,頁752 上。

[44] 《大正藏》冊6,頁1035 中。

[45] 《大正藏》冊 6,頁1031 下。

[46] ①見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卷11之〈聖行品〉。《大正藏》冊12,頁432上。②見 三十六卷本《大般涅槃經》卷11之〈聖行品〉。《大正藏》冊12,頁673中。

[47] 此等文章已編入《太虛大師全書》的支論集。

[48] 臺北正聞出版社1990 年二版《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頁 3。

[49] 鄭壽彭編的《印順導師七十年譜》頁 19 說是三十六歲撰《佛在人間》。

[50] 《佛在人間》頁14(《妙雲集》下編第一冊)。

[51] 有關十善是菩薩戒的論點,本人曾有一篇論文〈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1995年於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的年刊《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發表。

[52] 印順法師著《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頁41。

[53] 《大正藏》冊12,頁277中及下。

[54] 「四環」是心靈、禮儀、生活、自然的四種環保。「四安」是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四項平安。

[55] 《維摩經‧佛國品》。《大正藏》冊14,頁538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