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亞佛教藝術探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郭書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提到「絲路」一詞常讓人產生神秘的好奇感,而「中亞」則常讓人有不明確的陌生感。其實兩者無論是在地理或是文化上,都有相當大的重疊,是中國歷史上統稱的「西域」。至於來自西域的文化中,對於中國文化影響最為深遠者,莫過於經過中亞絲路而到中土的佛教文化與藝術表現。這些中亞地區的佛教藝術不但內容豐富,無論在造像或是繪畫技術上相當成熟細膩,還充分地展現許多印度及中國所沒有的希臘及歐陸草原民族的地區特色。

對於中亞文化頗有研究的故宮博物院教育推展科科長張文玲表示,由於一千多年前佛教經由中亞地區東傳至中國,並一度盛行於中亞地區,因此要了解中國佛教的內涵,除需了解印度佛教思想外,也需探究由印度輾轉傳到中國的西域佛教,因為無論在佛典的翻譯以及佛教藝術的創作上,很多都是西域化以後才傳入中土的。

中亞佛教藝術歷史存於各古老文明及諸大帝國之間,東為漢唐文化,南為印度文化,西為兩河流域、波斯和羅馬文化,北則有黑海至阿爾泰一帶的斯基泰文化。然而在回教勢力進入中亞地區以後,佛教便漸漸消失,加上唐帝國的滅亡,中國與西域接觸銳減,中國內地佛教因此加速走向本土化。

其實中亞地區很早便信奉佛教,且在犍陀羅、大夏、和闐、龜茲、高昌、大宛等地都曾是佛教重鎮,中亞當地佛教藝術並曾經輝煌一時,現存中亞佛教藝術多來自於犍陀羅地區(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亞兩河流域(大夏、安息、粟特),以及新疆塔里木盆地(米蘭--庫車、高昌、和闐)。這些中亞地區的佛教藝術不但內容豐富,無論在造像或是繪畫技術上相當成熟細膩,還充分地展現許多印度及中國所沒有的希臘及歐陸草原民族的地區特色。

富含希臘寫實色彩的「犍陀羅風格」

一般認為西域只是佛教東傳的一個中間站,但佛教在此地流行的一千年時空裡,已融合當地的文化,而發展出一種獨特的佛教文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犍陀羅風格」及「薩珊--粟特風格」。

由於佛陀在世時曾禁止任何形象的偶像崇拜,當時的佛教徒為了思念釋迦牟尼佛,只用隱喻的法輪、足印及菩提樹來代表佛陀說法、住世與成道。

但漢朝時受希臘影響甚鉅的中亞犍陀羅地區對神的觀念不同,他們認為人神同形同性,在此觀念下工匠塑造神的形像,在當地的文化與宗教信仰下,自然地與佛教的精神相交融,產生了最早的佛教藝術--「犍陀羅藝術」。犍陀羅藝術將佛陀塑造成希臘化風格的藝術特徵,從目前遺存的犍陀羅造像來看,一方面是對於佛教信仰形像的具體化,一方面是當時的藝術工匠對於雕刻傳統與佛教教義的融合。

由於犍陀羅地處於中亞交通的要衝,曾經受來自希臘亞歷山大遠征軍的統治,又深受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於是當地的造像風格略帶有西方雕塑的特色,例如強調自然的寫實性,外觀上則是高鼻、深眼、卷髮、嘴上有八字鬍的佛像和通肩式大衣的造型,有的佛像甚會表現肌肉線條。

在繪畫方面中,保存最明顯的犍陀羅風格是位於絲路南道塔克拉馬干大沙漠東邊的米蘭,當地發現一棟外方內圓的小窣堵波,在這圓頂建築物的內部高牆尚有壁畫,內容為有翼天使及佛與六位比丘。這些壁畫無論在構圖、色調都與希臘羅馬風格十分相近。其中有翼天使其造型可溯至希臘神話中的愛神,大而凝視的雙眼與西元二世紀的羅馬木板肖像有類似的風格。

草原地區氣息濃厚的「薩珊-粟特風格」

中亞佛教藝術另一大風格則是「薩珊--粟特風格」。粟特人是西元前一千年居住於中亞兩河流域的民族,曾被薩珊王朝統治過,其地理位置在犍陀羅地區的西北方。

粟特風格的佛像許多都是寬肩、細腰、長腿,人物比例皆掌握的相當好。佛像衣飾的表現不難發現有草原地區的民族服飾、薩珊王朝國王頭冠飄帶。

佛教藝術中,表現集體哀悼場面的涅槃圖多以嚎啕大哭來表示悲痛,然而粟特風格另一重大風格是哀傷場面的表達,最引人注目的多以自我戕害來表達內心悲痛,這種哀悼方式可說是粟特地區慣用的喪葬禮俗。

像是在唐代莫高窟一五八窟涅槃變中,哀傷的人群中,有右手持刀切割左耳者,有右手執匕首自割其鼻,並有手執長劍直刺胸口的激烈自戕動作。這幅算是中國境內十分特別的涅槃圖,這應該可將之視為來自中亞地區的影響,這種典型的中亞表現風格被推論為經粟特商人與中國的經商往來,而傳到庫車、敦煌一帶。

總的來說,佛像造像及繪畫是外來的,多是結合中亞地區和印度本土藝術結合的藝術造形。儘管如此,當佛教藝術傳入中國,這些高鼻深目,薄衣貼體的西方佛教藝術造形,便被中國這個藝術的融爐所吸收、融合,重新詮釋、創造,成為現今中國化的造形藝術。

佛經故事在中亞地區的藝術表達

佛教藝術的內容除了佛像和佛教建築外,應以佛經故事最為常見。通常一個佛經故事都有許多情節,不管用雕塑或是圖繪,由於表達的尺幅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將主旨充分表達,這就得端視作者的藝術才能。而此種「簡捷區別式構圖」也是中亞地區最具地域色彩之處,其中又以「彌猴王本生」、「九色鹿本生」及「降魔變」最具代表性。

彌猴王本生

在梵文《彌猴王本生經》中記載:猴王與其猴眾住在一條河邊的樹上,一天國王與其狩獵隊伍經過此地,欲殺獵之。在此情況下,唯有跳過河到另一岸方可逃生,然而群猴之間,唯獨粗壯高大的猴王跳的過去,於是猴王將竹桿的一端綁在自己腳上,投身至對岸,攀握住樹幹,使其眾猴踏其身逃至對岸,國王親賭了這幕救援的行動,感佩之餘,命令隨從張網等候力竭的猴王,並向猴王請教為君之道。

現存最早的彌猴王本生的藝術作品為西元前二世紀巴爾戶佛塔上的圓形浮雕,然而富含中亞草原動物造像色彩則多見於新疆。在新疆壁畫中,彌猴王本生是常見的主題,像在新疆克孜爾石窟常見菱形構圖的彌猴王壁畫,這些壁畫除構圖、用色深具中亞色彩外,最重要的是獨有一格的菱形空間裡,將整個本生故事最重要、最緊張生動的一景「猴王以身搭橋營救其猴眾」表達出來,故事核心及意義絲毫沒有被遺漏,可見繪圖者功力之深。

九色鹿本生

本生、因緣故事中,有許多是以動物為佛菩薩的化身,並藉著人類的自私及忘恩負義來襯托動物捨身為人的義勇行為。故事發展常以動物所在的森林、山區及人類所居住的宮殿、房舍為背景。在中亞藝術的表現上,通常當表達的空間不夠寬廣,而必須在二者之間有所取捨時,那麼房舍及宮殿變遭刪減而只見森林和山區。

九色鹿本生是中亞佛教藝術常見的一個主題,故事內容是描述九色鹿不顧自身安危跳入急流,急救溺人,而溺人獲救後竟見利忘義,出賣九色鹿。九色鹿遭遇國王大兵團團圍困時,臨危不懼,堅持正義,斥責溺人的忘恩負義,堅決挑戰邪惡,表現高尚的道德品格的故事。

今日常見以九色鹿為題材的中亞佛教藝術有犍陀羅的浮雕、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第十七窟的菱形壁畫,以及敦煌第二五七窟西壁中層的一長形壁畫。

降魔變

話說佛陀未成佛前經過六年的修行走到菩提伽耶,在奈拉伽那河岸邊的菩提樹下,結跏趺坐,誓成正覺,不成佛道,終不起身。是時魔波旬蓄意阻撓,其阻礙佛陀悟得正覺方法有二:一是魔軍圍攻、另一則為魔女誘惑。

而在藝術表現上,降魔變大致可分為魔女幻誘、魔女變老嫗或羞愧敗服、魔軍圍攻、地神出現,以及魔軍潰敗等五部分。

◎參考資料:

「古代中亞絲路藝術探微」‧張文玲‧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

「中亞佛教藝術」專題演講‧張文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六群比丘
下一篇:朱元璋與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