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国汉佛学之心性调养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常济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内容摘要:创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其传统儒教、道教的文化相互经历了“格义”的过程,遂达致互融与并存。二千余年来,经已发展成为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由于遭受到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所影响致形成三大教系,其一教系属汉传佛教,其教义与文化思想主旨宣扬修行菩萨道,利益有情众生,普渡众生脱苦离难。欲行菩萨道则应修慈悲观,欲修慈悲观则可参“五停心观”。凡欲修此等“止观”之行者必须先做自身的心性调养。本文将对有关心性调养之方法及相应的场地有所解释和介绍。

关键词:汉佛学、菩萨道、五停心观、四圣谛、般若正智

一、佛教信仰和佛学文化

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获得持续发展至今的佛教已经超过了的二千年。佛教传入中国与其本土传统的儒教和道教文化经过“格义”之后,达致互融并存的格局,成为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与儒教、道教并称为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或是称为儒道释三教。“佛教”这名称被一般人认为是佛陀教化的意思。“佛陀”是指称释迦牟尼佛。专门研究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思想则称为“佛学文化”。而佛教文化思想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思想精神。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所影响,遂形成了三大教系,其中一大系是汉地佛教,也称谓汉传佛教,亦有称谓北传佛教,因其教义较注重修行菩萨道,是以有称其为大乘佛教。另一教系是藏地佛教,余一教系是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上座部佛教。这是中国佛界的三大教系文化圈。

一般民间世俗化的佛教信仰是拥有场地作为祭坛,或是作为举行集会仪式的用途,这些用途包括:有仪式的祭祀,有形式的拜愿与祷告,或是有信徒作见证和讲演等活动。该等意识形态体现着人民大众对超越人世间或是超越自然界的某种神秘力量的崇敬乃至作出礼拜。人们凭籍着对佛教信仰的祈祷和求愿所引申的希望及意志力,寄望能帮助自身力量的不足之处,以及能加强圆满所愿乃至所求皆能成就。

二、 教经验的价值观

若是为了能解读和研究中国汉佛学文化思想而采取主动体验佛教信仰的经验,然后运用第三身的客观角度和立场。来处理对该宗教所获得的经验进行资料分析、比较、观察与研究,这等相关措施将会对整项中国汉佛学文化思想的研究项目更具价值意义的可观性。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威廉·詹姆斯(Dr.William James,1842—1910),他生平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在哲学、心理学、和宗教哲学的三个领域。“詹姆斯哲学的核心重点是‘经验’和‘实践’,他认为在‘实践’中‘有用’的‘经验’即是‘真理’。他亦认为某种宗教经验的价值或是在于它能引起人的内心有感觉愉快,或是人相信宗教对自己会有良好的后果。只有直接的洞察力辅以哲学上的合理和道理上的有益,才是判断宗教经验价值的可用标准。”詹姆斯提出:“宗教虽然不是解决一切苦难的手段,但是对于根本性的世界之恶,人只有在信仰之中默默承负,这才是唯一的出路。”(摘录自《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孙亦平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三、 佛教文化与社会功能

现今是2003年的时代,基督教仍然是欧美各地人士的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则仍然是亚非各地人士的主要信仰。佛教依然是东南亚各地人士的主要信仰,而中国人所崇敬的佛教菩萨道,尤以观世音菩萨之闻声救苦,普贤菩萨之大宏愿,和地藏菩萨之大悲愿均为各地人士所乐颂与赞叹。

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生活有赖于当地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皆能趋向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于日常生活中除了所需要的物质供应之余,中国汉佛学文化的熏养亦不失为精神方面的营养成分之一。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内有这样的论说:“以科学的价值理论作为价值的客体(即外界物),是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的东西。物质的东西之价值在于满足主体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要;而精神的东西仅在于满足主体精神方面的需要”。生活在需要迎合社会的各种环境之中,与群众相互交际往来的过程之间,是有可能经常遭遇各种因素所引生或引申的心理感受性质所导致的负面反应,然而,那超越物理主义的中国汉佛学文化思想对于上述情况是可能提供相应的辅助。

四、 中国汉佛学之心性调养方法论

中国汉佛学的中心思想颇注重个人自身的心性调养与修持,使其能修得如来佛性。中国佛教教义内所用名词“心”于梵文是citta的意译,音译是“质多”、“质多耶”、“质帝”。其意是指无形的精神作用,那是作为一切精神现象的总称。佛典《俱舍论》卷四:“心、意、识体一。”于法相宗为第八识,属“阿赖耶识”的别名。《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有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又述“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或能熏种于此识中,既积集己,后起诸法,故说此识名为心义,‘心意识’中之‘心’也是以‘心’与‘识’并称,泛指一切精神活动。亦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耶识、阿赖耶识共八识。

佛教所称“心性”乃是指人的永恒不变的心体,佛典《愣伽经》卷一有述:“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心是心念,亦指妄心,幻心,包括各种感受、印象、思维、认识等思想现象。‘性’是指本性,是指未动心之前得心。‘性’为法性,‘意’即真如,或称为‘本、理、体’。是佛教教义的名词。谓世界诸法并非由‘法性’随愿而造,而是本来具足,体用不二,真如之体本具三千诸法。将心譬如波,将性譬如水,波为动相,水属静相,波动则见水浊,水清则现月明,波与水同是湿性,本来不异,因此‘心’与‘性’是不一不异。‘心性’有名‘性心’两者亦是不来不二,然而有真妄、动静、昏明的不同。是以‘心性’是‘自性清静心’、‘如来藏心’、‘坚实心’、‘真如’的异名称。

心性调养的场所并非要隐居于山林间或寺庙内,或是避居于封闭式的关内,将其作为躲避凡尘俗世的杂染或纷扰,而是应当敦使自身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红尘浪涛的冲激,以自身作为调养和修持心性的道场。有关‘道场’一词原意指释迦牟尼于当时悟道成佛之处,其后泛指修习佛法的场所。《维摩诘所说经》卷上的菩萨品第四有记:“光严童子白佛言:‘……..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我问:‘道场何从是’,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能是道场,现见诸法故;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彼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掇是道场,掇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优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狮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参阅上述经文已,教人当知凡属世间一切有为之法皆属自身之起心动念的意识形态而矣。应该认识真知实相不二不异,若人舍去执着痴迷,则当获解脱。此处所言解脱乃属个体思想方面。

心性调养方法之专门修行‘止观’的‘五停心观’,第一种为‘不净观’,此乃观察世间一切根身器皆属不净,方便制止贪欲;第二种谓‘慈悲观’,观察世间一切众生之痛苦可怜的相貌,方便制止瞋恚的意念,亦可引申恻隐之念心;第三种为‘因缘观’,观察一切众生所患痛苦的前因后果,使能方便制止愚痴;第四种为‘念佛观’,观想佛身的相好光明和功德庄严,使能停止业障;第五种是修‘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使能停止意念散乱。‘五停心观’的修行法门之中的第一种‘不净观’是提醒自己不要贪恋眼前的境象,尤其不要爱着眼前的表相,免生不正的意念和行为。第二种所修的‘慈悲观’主要认识并了解世间有很多人是生活在苦难之中,与其相比较,应当察觉自身的生活尚属安稳,免生贪得无厌之念,徒增烦恼。应该把握本身的知识、技巧、财富或是任何能力去帮助那些有所需的人。第三种所修的‘因缘观’,是要观察那些患苦害痛人士的前因与后果,提醒自身免于重蹈覆辙。第四种所修的‘念佛观’是为观想佛的光明圆满相好与其功德庄严,使自身常怀免生邪恶之念。第五种所修的‘数息观’是为方便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免作胡思乱想,免使精神散慢,当会使令精神生活自然舒泰。

五、 结语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悟道成佛之后,为大众讲演‘苦、集、灭、道’四圣谛,是慈悲开示众生能够领悟‘佛’的知见,‘佛’的知见乃是‘般若正智’。无论持修任何一种法门都不能离开‘般若’,人若是领悟了‘般若’智能,自身心性当会获得调柔清静,所谓烦恼即不成烦恼。事实上,人们若能于现实生活中取之有道,避免贪得无厌之念,那就不会因贪图私利而以身犯险甚至触犯国家法规。若能以人无私的心志利益他人,将会感悟‘施’比‘受’更添幸福快乐的道理。若能明白自身所处的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境况皆属因缘际会,既是从因而生,亦将会从因而灭,那就不必执着或是贪恋,自然就可以从烦恼的苦海之中获得解脱,心性因此会感觉舒泰和自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