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高風共仰——巨贊法師圓寂二十週年 紀念活動在江陰隆重舉行(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馮科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四年是當代著名愛國高僧、佛學大師巨贊法師圓寂二十週年。去年十二月廿二日,我國佛教界在法師的家鄉江蘇省江陰市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深切緬懷一代宗師為國家、為佛教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等一百位中國佛教界的高僧大德、法師、居士和著名學者雲集江陰。國家宗教局宗教一司司長徐遠杰、江蘇省宗教事務局局長翁振進、副局長沈祖榮等也前往江陰參加紀念活動。

  巨贊法師一九○八年十月出生於江陰東門外貫莊,一九八四年四月圓寂。系我國當代愛國高僧、佛學家、佛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佛學」奠基人、中國佛教協會創始人之一。生前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現代佛學》主編等職。一九四九年九月作為宗教界民主人士出席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并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

  斯人已逝,他熱愛祖國的赤誠之心和獻身佛教改革的精神,人們將銘記不忘。

同參舊誼今猶在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已八十七歲高齡,他是巨贊法師在抗戰期間一起卓錫廣西桂平西山龍華寺的同參老友。兩人交同傾蓋,誼切投膠。這次,覺光法師在新加坡主持長達三個星期的傳戒大法會剛一結束,便不顧勞累,來到江陰參加紀念巨贊法師圓寂二十週年活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對巨贊法師推崇備至,敬慕之情常常溢於言表,回憶起當年他與巨贊法師同參同辦道的艱苦歷程。一九四四年,在抗戰日益激烈,桂平岌岌可危之時,巨贊法師強忍內心的凄傷,寫下了《贈別覺光法師》的詩:山門兩載賴維持,緣盡恩靈未忍離。此去好研真佛理,男兒貴不負相期……

  前往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士中有不少曾是巨贊法師生前的摯友、學生和忘年之交。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還特意遙寄「交情憶磐石,靈智恒清涼」一聯,寄托他對巨贊法師的紀念。

參觀巨贊紀念堂

  十二月二十二日,江陰喜雨綿綿,這天上午,一誠、覺光、朱哲、圓持、傳印、戒塵、覺醒、照誠、昌明、惟賢、慧明、明學、松純、無相、黃心川、楊曾文、徐遠杰、翁振進、沈祖榮等在江陰市有關領導陪同下,冒雨來到君山寺的巨贊紀念堂參禮,受到數百名僧人、居士和各界人士的熱情歡迎。家鄉人民為迎來我國佛教界的尊貴客人感到親切和榮幸,可謂殊勝因緣。

  巨贊紀念堂莊嚴肅穆,青松蒼翠,鮮花盛開。當一誠會長、覺光法師一行到來時,這裡已擁滿了參觀的人群。一誠會長全然不顧雨水淋濕衣服,久久凝視著大門上那副當年中國佛學院師生悼巨贊法師的挽聯:「為法為人靄靄圓音猶在耳,愛國愛教煌煌慧業礪先鞭」……覺光法師站在巨贊法師塑像前滿含深情地說:「師傅,我看您來了!」便接連跪拜,當時并沒有准備拜墊,此情此景,令在場者感動不已「高風共仰,本屬天人依止;涅槳證果,惟期乘願再來」覺光法師當年所作的這幅挽聯,如今高高懸掛在巨贊法師的巨幅畫像旁,蘊含了他與巨贊法師的深厚情誼。巨贊法師的皈依弟子、八十三歲的著名佛學家朱哲先生激動地向一誠會長、覺光法師介紹起陳立在展室窗櫥內的一幅叫他本人撰句、沈鵬先生所書的「揭竿澄江,救亡南岳,傳書虎口,碩德豐功留大地;精研三藏,博通二乘,廣宣法音,等身著述足千秋」的長聯,兩位長老都認為此聯描述和概括了巨贊法師的光輝一生。

  在巨贊法師生平事蹟展覽館內,二百餘幅珍貴的圖片都有著較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展覽按照年代分為「生平傳略」、「佛學成就」、「致力教育」、「佛門奇才」、「著作豐盛」、「榮歸道山」六個部分,展示了歷史的時空,忠實地記錄了巨贊法師愛國愛教的非凡人生。許多長老、法師和學者們看了巨贊法師那麼多的感人事蹟後,無不為之感嘆和折服。我國著名佛教學者黃心川、楊曾文等先生對巨贊法師的愛國精神和佛學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當看到巨贊法師的讀經筆記手稿影印件後,都認為他那種認真刻苦的治學精神非常值得後人學習和發揚。田漢先生的親屬田大畏、田野兄妹倆久久徘徊在「南岳抗日烽火」的一幅幅畫面前,不禁心潮起伏,回憶起父親田漢與巨贊法師的革命友情。徐遠杰、翁振進等領導看到這些豐富而詳實的圖片資料和巨贊法師的許多遺物後,衷心感謝傾心支持巨贊紀念堂建設,積數年之功編緝出版《巨贊法師文集》的朱哲老先生。

  巨贊紀念堂是十年前由中國宗教界和海內外著名人士發起在江陰籌建的。這裡不知曾留下了多少高僧、長老和國內外知名人士前來瞻仰、參觀的足蹟,也不知曾留下了多少諸如彭沖、關山月、尹瘦石、饒宗頤、沈鵬、茗山、真禪等名人的筆墨丹青。如今紀念堂已建成江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有著江南名園的雅致和古樸。

舉行紀念座談會

  紀念巨贊法師圓寂二十週年座談會,這是我國佛教界繼一九九四年巨贊紀念堂開堂舉行的紀念座談會以來的又一次極為寶貴的盛會,也是一次非常具有學術價值和有著積極影響的學習研究巨贊法師佛學思想的理論學術論壇。

  一誠會長、覺光法師、朱哲先生、明學法師、松純法師、無相法師、黃心川教授、楊曾文教授和徐遠杰、沈祖榮、黃滿忠等領導先後在會上發言。參加紀念活動的部分人士以及江陰市有關領導、各界代表共八十餘人出席了座談會。座談會由江陰市委統戰部長張時獻主持。

  江陰市委副書記黃滿忠代表法師家鄉首先致詞。他說,巨贊法師是江陰這方水土養育的一位英才。他把愛國與愛教完美統一於一身,雖有功於革命而始終不介意榮辱,雖有成就於中國佛教事業而始終恬退為懷。對於這樣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巨擘,體現民族智慧與尊嚴的杰出人物,黨和人民給予了崇高的榮譽。他曾作為宗教界民主人士,登上天安門參加了開國大典,江陰人民將永遠引以為驕傲。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致詞時說:巨贊法師是我國當代的愛國高僧,他始終與黨風雨同舟。早在青少年時代就參加愛國進步活動。「七.七」事變後,在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戰政策的影響下,他在湖南南岳和長沙等地,組織佛教徒參加抗戰救國工作。他主編的《獅子吼月刊》對推動廣大佛教徒投身抗日救國活動起了積極作用。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從香港毅然北上,決心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力量。解放後,法師愛國愛教,跟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即使是在「十年動亂」、身陷囹圄的逆境中,他也沒有動搖熱愛祖國和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的信念。法師生前十分懷念居住在台灣、香港的同參舊誼,關心祖國的統一大業。今天我們紀念巨贊法師,就是要求全國佛教徒學習他追求進步,愛國愛教,刻苦治學,行解相應的精神;學習他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發揚佛教優良傳統,積極組織佛教徒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為開創廿一世紀佛教事業的新局面,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激動地站著發言,他講起自己年輕時與巨贊法師在廣西桂平龍華寺他做當家巨贊任主持那段傳奇般的故事。他對巨贊法師高尚的品格、淵博的學問和愛國愛教的精神大加稱道。他說,巨贊法師堪稱近代大德高僧之一。他年輕時就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法師學貫中西,掌握了英、德、日、俄、法等多國語言,寫下數百萬字的著作和讀經筆記,對密宗、天台宗和印度佛教無不精通,可稱大智慧者。一生致力佛教改革,提出了「學術化」、「生產化」兩個不朽的口號。他學問好,佛法修持和人品道德更好,光明磊落,從來不道他人短長,大家見面都講關於佛教怎麼改革,怎樣做學問。我出家七十多年了,心中最欽佩的是巨贊法師,念念不忘巨贊法師對佛教、對國家作出了那麼大的貢獻,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雖然已經圓寂二十年了,他愛國愛教的偉大精神將與世長存,我們要永久地紀念他。我是一個中國人,我愛我自己的國家。出家人「一國千家飯,孤身萬里游」,人生難得,做中國人不易。

  國家宗教局宗教一司司長徐遠杰受葉小文局長委托,代表國家宗教局對本次紀念活動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徐遠杰說:巨贊法師是二十世紀後半葉我國著名的佛教領袖之一,同時也是知名的佛教學者。他青年出家,心懷宏遠,深入經藏,精進學修,在佛學的修持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堪為一代佛教宗師。縱觀巨贊法師捨身求法的一生,實際上是他普施眾生,將出世法和入世法圓融的一生。一方面他致力於弘揚佛法,一方面他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救民於水火,兩者并行不悖,真正體現了佛法不離世間法的大乘精神。巨贊法師的一生是真正實踐佛教慈悲濟世大乘精神的一生,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一生。哲人其萎,功赫猶存。今天,我們在巨贊法師的家鄉江陰市舉辦這次紀念活動,具有特殊的意義。巨贊法師崇高的愛國情操以及他為近代佛教所作出的貢獻,將被江陰人民引以為驕傲。今天我們紀念和學習巨贊法師,就是要沿著先賢大德的足蹟,努力挖掘佛教中的積極因素,努力使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待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禪」就是平常心
下一篇:隨筆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