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布达拉宫里的日光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布达拉宫里的日光殿
  在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里,有这么一处宫殿,所有的旅游者都不能进入,这就是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寝宫。西藏的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由于这里终年阳光普照,所以有“日光城”的美称。达赖寝宫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日光殿”。是布达拉宫上千间殿室中,阳光最为充沛的地方。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是当时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的宫殿。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率随从3000多人去北京朝见清朝皇帝。在布达拉宫西大殿的壁画中,有关于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的内容。清朝皇帝册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释普通瓦赤喇旦喇喇嘛”。皇帝赐给五世达赖以金册和金印。这是清朝政府第一次册封达赖喇嘛,为格鲁派黄教领袖成为日后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者奠定了政治基础。
  五世达赖返回西藏的第二年,布达拉宫白宫竣工。1682年。五世达赖圆寂,此后,摄政弟悉桑结喜措主持修建了红宫。1693年,红宫落成,布达拉宫始有今天的规模。当时修建红宫主要是为了安放装有五世达赖法体的灵塔。
  白宫的白色,在藏族传统中,具有吉祥、和平的象征意义。它反映僧俗群众希望结束四百多年社会动乱的强烈愿望。
  布达拉宫有着浩如烟海的经书。这些经书记载了西藏的历史,也记载了布达拉宫修建的历史。布达拉宫研究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些珍贵而丰富的典籍进行研究和整理。
  布达拉宫研究室研究员土登说:“布达拉宫白宫从1642年至1645年修建,用三年建成。历代达赖喇嘛都在西日光殿和东日光殿起居生活,本来这两个殿都有居住、办公、进行佛教仪式的一套功能。从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开始,夏天搬到夏宫罗布林卡住,冬天搬回布达拉宫住。主要原因是:阳光普照,光线充足,视野开阔,因此在这儿也接见外来访客。尤其是东日光殿的东阳台,每年在德央厦(东广场)举行的‘古朵节’的跳神和藏戏‘雪顿节’的开场戏,都在这里观看。”
  西日光殿
  日光殿分为东日光殿和西日光殿两个部分。西日光殿是最早建成的,五世达赖喇嘛就曾居住在这里。东日光殿是后来从西日光殿向东扩建而成。两个殿连在一起.但各自都有独立的居住和办公的功能。
  西日光殿中最大的殿堂就是“福地妙旋宫”,藏语叫“索朗列吉”。这里是达赖喇嘛召见文武官员和举行政治、宗教仪式的殿堂。达赖宝座西侧,有五世达赖喇嘛的塑像。
  早晨的阳光如瀑布船倾泻到这个神秘的殿堂。现在,西日光殿并不对外开放,每天由两位最年长的僧人负责打扫。
  大殿中挂满了画有佛像的唐卡。这些唐卡名叫“一日唐卡”,因为它们都是一天之内完成的。布达拉宫是宫堡式的建筑,宫内大多数殿堂都十分幽暗、显得十分神秘。但是日光殿却光线充足,非常明亮。“日光殿”真是名不虚传。
  与我们平常见到的不同,达赖喇嘛宝座的位置并不居中。宝座一侧有一个鎏金的供桌,上面雕刻着龙的图案。这是佛教观念中象征宇宙观念的珍珠曼陀罗。
  在“福地妙旋宫”达赖宝座的东侧,有一个小门,门内就是历辈达赖喇嘛的寝宫。在布达拉宫中有不少殿堂曾经是历辈达赖喇嘛的寝宫,而这个寝宫则是达赖最早的寝宫。这是藏传佛教格鲁传承的上师图唐卡,唐卡之下就是达赖的宝座,这个宝座也就是达赖的床榻,宝座前摆放着念经时使用的金刚法器。小碗中的食品也是新鲜的。
  寝宫面积不算很大。这里是达赖喇嘛休息、念经和修行的地方。看护寝宫的老喇嘛打开了屋内北侧的一个杠门,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里摆放着一组美丽精致的酥油花。在这个无人居住的寝宫中,酥油花依然开放。酥油花是用藏族人最珍贵的酥油塑制而成的艺术品。这些玲陇剔透的艺术品,应该是酥油花中的极品。按照传统,达赖寝宫中的酥油花每年都要更换,现在这种传统依然保持着。
  这是西日光殿的又一间达赖寝宫——“福足欲聚宫”,藏语叫“平措堆吉”。这间寝宫分里外两间,用玻璃门窗隔开,这样里外间都能受到阳光的照射。
  和常人的寝室不同,达赖的寝室陈设似乎不够生活化。这里的陈设有着浓郁的宗教气氛。法铃和金刚杵是念经时必备的。事实上,这里也是达赖喇嘛进行宗教修造的密室。橱柜里是各种精美的佛像,四周墙上也挂着绘有佛像的唐卡。宝座和靠垫上都有各种龙的形象。
  1933年(藏历第十六饶迥水鸡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转世灵童的寻访随即开始。为了确认灵童,当时的国民政府委派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入藏,吴忠信到达拉萨后,到罗布林卡看视了这位名叫拉木登珠的灵童,并出席和主持了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1940年2月22日,达赖的坐床仪式在布达拉宫举行。
  东日光殿
  东日光殿是在十三世达赖喇嘛晚年时,在西日光殿的东部扩建的一个新的寝室。当时年仅五岁的小达赖就住在经过扩建和维修后的东日光殿,他在这里生活和学习。
  东日光殿的主殿是“喜足光明天宫”,藏语叫“甘丹朗赛”。这里是达赖喇嘛召见官员的地方。宝座的两侧有达赖的书房和修行室。和西日光殿一样,这里的墙壁上也画满了壁画。这里描写未来世界香巴拉之战的内容,也是布达拉宫中最著名的壁画之一。这个壁画描绘的就是未来理想国香巴拉胜境。
  这里和过去一样,依然摆放着精美的酥油花。东日光殿现在向外界开放,看护东日光殿的是一些年轻的僧人。
  东日光殿的窗户基本向南,因此这里终日阳光朗照。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高原的阳光带给居住在里面的人们以温暖和舒适。拉萨有句谚语:“冬天的阳光像金子”。
  东日光殿的“长寿尊胜宫”是当年达赖进行学习的主要地方。童年的达赖在这里由一批年长的经师教授他各种政治、宗教的教义。
  这里作为达赖最后居住的地方.与前几世达赖的住所相比室内的陈设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里有一个座钟和一个据说来自国外的巨大的收音机。
  这个殿的佛龛显得尤为精美。柜门上雕刻着带有内地风格的八仙图案。佛龛中是镶有珠宝的各种佛像,据统计,东西日光殿中的佛像有上千尊。它们的制作年代非常久远,大部分来自西藏和内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长寿尊胜宫”有一个小门,小门之内,就是东日光殿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寝宫。这个钢丝铁床是当年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床榻。看来现代生活方式已经进入到了这里。这里还摆放着来自内地的陶瓷八仙造像。
  见证者
  强巴格桑走上布达拉宫坡道,他过去是布达拉宫的喇嘛,现在担任西藏自治区佛教协会的理事。强巴格桑今年74岁,他从12岁进入布达拉宫当喇嘛,在布达拉宫中度过了他人生中大部分的岁月。他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布达拉宫所有的重大历史变迁的亲历者。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经过和谈,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七条协议”。协议的签订宣告了西藏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怀抱。强巴格桑作为达赖的随从1954年去过北京。强巴格桑受当时有关部门指派,从1970年开始一直担任看护宫殿的喇嘛。
  由于他精通木工,也担负了布达拉宫的日常维修工作。强巴格桑说:“1970年开始参加布达拉宫维修组,1972年强巴佛殿有危险,我们换了柱子,1973年、1974年西日光殿因漏水断了三根房梁,东日光殿的两间房子房梁断了两根,里边的两个殿堂因雨水木地板有的变形,有的开裂,这些都维修了,维修以后。现在都没有别的损环。”
  现在,日光殿所有的窗户都装上了护栏、玻璃和纱窗。布达拉宫是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对它的保护与维修一直是文物部门一个巨大的难题,日光殿在白宫的最顶部,它承经着高原最强烈的阳光,也首先承受着最无情的风霜雨雪的打击。在布达拉宫中,日光殿的维修就一直没有中断。
  1989年10月,布达拉宫维修工程开工。布达拉宫的维修是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维修工程。上千名西藏和内地的专家及工人参与了维修工程。东西日光殿是维修工程中的重点。西日光殿的外墙也几乎重新翻建。江泽民主席和现任国家副主席、当时的西藏自治区领导人胡锦涛都曾视察过维修中的布达拉宫。1994年,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竣工,拉萨全城一片欢腾。
  布达拉宫这个古老的宫殿,获得了新生。但是对这个古老宫殿的维修与保护却是一项长期艰巨而浩繁的工作。多年以来,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一直在对布达拉宫进行各种各样的维修。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工程也正在酝酿之中。强巴格桑说:“布达拉宫整个是土木结构,建筑时间也比较长,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过去旧社会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种的树也比较多,雨季的雨水也比较大。这个宫殿不管怎么说它都像老年人一样,今天头疼明天要肺疼,就这样每天都要搞维修。我们这儿有工匠,有石匠,有裁缝,有铁匠,什么工种都要有。为什么呢?因为整个宫里头也比较复杂,一年我们花费要70万左右。我们对达赖喇嘛的起居等一直保存得相当好、因为中央政府也好,自治区人民政府也好,要求一定要保护好。过去有什么现在也要有什么,原来他住的地:方的酥油花现在全部有。有些分裂分子说里头什么都没有,现在我认为整个布达拉宫,达赖喇嘛住的地方也好,整个仓库也好,殿堂也好,管理比旧社会好多了。”
  强巴格桑老人现在虽然已年逾古稀,但还是经常来布达拉宫中走走,看看。他对于布达拉宫近年来的保护和维修在内心深处感到十分欣慰,对布达拉宫近年来的变化他有着比别人更深的体会。
  强巴格桑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担任过布达拉宫管理所的副所长,因为他维护布达拉宫有功,受到中央文化部的表彰,并去北京出席文物保护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
  东日光殿最东边是观戏阁,从这里望下去就是每年举行“古朵节”跳神和“雪顿节”和藏戏演出的德央厦东庭院广场。德央厦的地面正在进行整修。整修的方式还是沿用古老而传统的“打阿尕”。阿尕是一种白色的黏土,在西藏人们用来铺在地面和屋顶,然后由工人们集体打压夯实。这就叫“打阿尕”。打阿尕的场面永远是欢快的。人们为布达拉宫的新生而欢歌。
  历经千年历史风雨的布达拉宫巍然耸立,它不光是藏民族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西藏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的宝库;它是西藏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份重要遗产。布达拉宫也只有在今天才能得到如此科学和妥善的保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