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三篇)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三篇 ─ 伤在他身, 痛在我心 [ 关于慈悲 ]

  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宽谅、容忍, 表现一分宽心、爱心, 即是悲心;

  人生最幸福的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

  没有数字的代价即为“无量”。

  不辞劳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

  付出劳力服务, 又服务的很欢喜便叫做“喜舍”。

  慈悲喜舍这四个字, 分开来说,

  慈喜是予乐, 是教富;

  而悲舍是拔苦、是救贫。

  慈就是爱, 是清净的爱。

  “无缘大慈”, 是指没有污染的爱:

  他与我虽然无缘无故, 而我却能爱他;

  爱的他快乐, 我也没烦恼。

  这就是最大最清净的爱。

  众生与我无缘无故, 他的苦就是我的苦, 他的痛就是我的痛。

  苦在他的生, 忧在我的心; 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

  这就是“同体大悲”。

  要慈眼视众生要把无形化作有形, 把理论化成行动;

  要时时刻刻拿出一分“我们不去救他, 谁去救他”的大慈大悲的济助精神;

  能如此, 举世亦可成为净土。

  慈悲是救世的泉源, 但无智不成大慈悲,

  有了智慧才能发挥无穷的毅力与慈悲。

  如此亦副何佛法中的“悲智双运”。

  真正的妙法是以至慧流露出来, 真正的慈悲是用力量去推动的。

  佛陀讲慈悲, 是以爱心仁德为体, 以诚正和睦为用。

  能救人的人就叫作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 即是一日的菩萨。

  菩萨精神是永远融入中生的精神。要让菩萨精神永远存在这个世界,

  不能只有理论, 也要有实质的表现。

  慈悲与愿力是理论, 服务众生的工作就是实质的表达,

  我们要把无形的慈悲化为坚固的永远的工作。

  把慈悲形象化, 付之具体的行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