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妙云集书摘——中观今论自序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印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妙云集书摘——中观今论自序

  印顺

  一

  在师友中,我是被看作研究三论或空宗的。我曾在“为性空者辨”中说到:我不能属于空宗的任何学派,但对于空宗的根本大义,确有广泛的同情!

  空宗──圣龙树的论典,对我可说是有缘的。早在民国十六年,我开始阅读佛典的时候,第一部即是中论。中论的内容,我什么都不明白,但一种莫明其妙的爱好,使我趋向佛法,终于出了家。出家后,曾一度留意唯识,但不久即回归空宗──嘉祥的三论宗。抗战开始,我西游四川,接触到西藏传的空宗。那时,我对于佛法的理解,发生重大的变革,不再以玄谈为满足,而从初期圣典中,领略到佛法的精神。由于这一番思想的改变,对于空宗,也得到一番新的体认,加深了我对于空宗的赞仰。三十一、二年,时断时续的讲说中论,由演培笔记,整理成‘中论讲记’的初稿。关于初期──阿含、毗昙──圣典的空观,曾作广泛的考察。三十三年秋,为妙钦、续明等说,由妙钦记出。这可以名为‘性空学探源’,与我另一作品──‘唯识学探源’同一性质。经这一番考察,对于性空的理解,增明不少,确信性空为佛法的根本教义。三十五年春,曾以‘性空导论’为题,开讲于汉藏教理院。原拟定分“性空的发展史略”,“性空的方法论”,“性空的实践”三编。但为了匆促的东归,连性空的发展史略部分,都没有完成,这是非常可惜的。三十六年冬,在雪窦寺编纂‘太虚大师全书’,应海潮音社的稿约,决以‘中观今论’为题,随讲随刊;听众能听懂的,仅有续明与星森二人。我本想写(或讲)一‘性空思想史’,上编为阿含之空,阿毗昙之空;中编为性空大乘经之空,中观论之空;下编为真常者之空,唯识者之空,中观者之空 ──共为七章。‘性空学探源’,即初编约十万字。后五章,非五六十万字不可处在这社会极度动乱的时代,学友时常劝我,要我略谈中观正义,所以先摘取“中观论之空”而讲为‘中观今论’。但体裁不同,不免简略得多了!今论并不代表空宗的某一派,是以龙树‘中论’为本,‘智论’为助,出入诸家而自成一完整的体系。本论完成于社会变动日急的今日,回想‘中论’与我的因缘,二十多年来给我的法喜,不觉分外的欢喜!

  二

  中观学值得称述的精义,莫过于“大小共贯”、“真俗无碍”。龙树论以为:有情的生死,以无明为根源,自性见为戏论的根本。解脱生死的三乘圣者,体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观无我无我所而得悟。三法印即是一实相印,三解脱门同缘实相。这样的三乘共空,对于从来的大小相诤,可得一合理的论断。声闻三藏与摩诃衍──大乘,一向被诤论著。一分声闻学者,以阿含等三藏为佛说,斥大乘为非佛说;现在流行于锡兰、暹罗、缅甸的佛教,还是如此。一分大乘学者,自以为不共二乘,斥声闻为小乘,指阿含为小乘经,以为大乘别有法源。如唯识学者,在“爱非爱缘起”外,别立大乘不共的“自性缘起”;以为菩萨所证法性空,是声闻所不能证的。中国的台、贤、禅、净,在大乘法中,还自以为胜他一层,何况乎小乘!这样,对大小的同源异流,由于宗派的偏见,再也不能正确的把握!今依龙树论说:三藏确是多说无我的,但无我与空,并非性质有什么不同。大乘从空门入,多说不生不灭,但生灭与不生灭,其实是一。“缘起性空”的佛法真义,启示了佛教思想发展的实相。释尊本是多说无常无我的,但依于缘起的无常无我,即体见缘起空寂的。这所以缘起甚深,而缘起的寂灭性更甚深,这所以缘起被称为“空相应缘起”,被赞为“法性法住法界”。一分学者重视事相,偏执生灭无常与无我;一分学者特别重视理性,发挥不生不灭的性空,这才互不相谅而尖锐的对立起来。他们同源而异流,应该是共同的教源,有此不即不离的相对性,由于偏重发展而弄到对立。本来,初期的大乘经,如‘十地经’以悟无生法忍为同于二乘的;‘般若经’以无生法忍能摄二乘智断的,以先尼的因信得解来证明大乘的现观;‘金刚经’以“若以色见我”颂明佛身等,都确认三乘圣者成立于同一的理证──法性空寂,那里如执小执大者所说?所以‘中论’的抉择‘阿含经’义;‘智论’的引佛为长爪梵志说法,‘众义经’偈等来明第一义谛,不是呵斥声闻,不是偏赞大乘,是引导学者复归于释尊本义的运动。惟有从这样的思想中,能看出大小乘的分化由来,能指斥那些畸形发展而遗失释尊本义的乱说!中观学能抉择释尊教义的真相,能有助于佛教思想发展史的理解,这是怎样的值得我们尊重!

  三

  如果有人说:佛法偏于理性,偏于出世,那佛弟子会一致的出来否认,因为佛法是真俗无碍的。真俗无碍,是生死即涅槃,世间即出世的。独善的、隐遁的,甚至不乐功德,不想说法的学者,沉醉于自净其心的涅槃,忽略自他和乐、依正庄严的一切。在他们,世间与出世间,是那样的隔别!释尊的正觉内容,受到苦行厌离时机的歪曲。一分学者起来贬斥他,揭示佛法真俗无碍的正义。真俗无碍,可从解行两方面说:解即俗事与真理,是怎样的即俗而恒真,又真而不碍俗。行即事行与理证,怎样的依世间褔智事行的进修而能悟入真性、契入真性而能不废世间的福智事行。无论是理论、实践,都要贯彻真俗而不相碍。依中观者说:缘起法是相依相成而无自性的,极无自性而又因果宛然的。所以,依即空的缘起有,安立世间事相,也依即有的缘起空显示出世。得这真俗相依的无碍解,才能起真俗相成的无碍行。所以菩萨入世利生,门门都是解脱门。缘起法是“处中之说”,不偏于事,不偏于理;事相差别而不碍理性平等,理性一如而不碍事相差别。在同一的缘起法中,成立事相与理性,而能不将差别去说理,不将平等去说事,这才能恰合事理的样子而如实知。一般自以为真俗无碍的学者,不知“处中之说”,谈心说性,每不免偏于“相即”,偏于“理同”。这或者忽略事行;或者执理废事;或者破坏事相的差别性,时空的局限性,落入破坏缘起事──是非、善恶、因果等的大混沌!自以为无碍,而不知早是一边。不知缘起法,不能从缘起中去统贯真俗,这也难怪要不偏于事,即偏于理了!

  近来有人──好像是牟宗三说:辨证法但于本体论有用。这只是说得一边,与唯物论者的辨证法,偏于事相一样。须知缘起法,近于辨证法,但这是处中而贯彻事理的。从正而反而综合的过程,即顺于世俗假名的缘起法,开展生灭(变)的和合、相续的相对界。即反而正而超越(反的双遮)的开显,即顺于胜义性空的缘起法,契合无生的无常、无我的绝对界。相对的缘起相,绝对的缘起性,不即不离,相依相成而不相夺,这真是能开显事理的无碍。如法则而偏于事相,或偏于理性,或事理各有一套,这那里能理会得事理的真相!对于这,中观能抉择释尊的中道,达到完成,使我们相信得这真是一切智者的正觉!

  四

  智慧与慈悲,为佛法的宗本,而同基于缘起的正觉。从智慧(真)说:一切是缘起的存在,展转相依,刹那流变,即是无我的缘起。无我,即否定实在性及所含摄得的不变性与独存性。宇宙的一切,没有这样的存在,所以否认创造神,也应该否定绝对理性或绝对精神等形而上的任何实在自体。唯神、唯我、唯理、唯心,这些,都根源于错觉──自性见的不同构想,本质并没有差别。缘起无我(空)的中观,彻底否定这些,这才悟了一切是相对的,依存的,流变的存在。相对的存在──假有,为人类所能经验到的,极无自性而宛然现前的不能想像有什么实体,但也不能抹煞这现实的一切。从德行(善)说:缘起是无我的。人生为身心依存的相续流,也是自他依存的和合众。佛法不否认相对的个性,而一般强烈的自我实在感──含摄得不变、独存、主宰──即神我论者的自由意志,是根本错误,是思想与行为的罪恶根源。否定这样的自我中心的主宰欲,才能体贴得有情的同体平等,于一切行为中,消极的不害他,积极的救护他。自私本质的神我论者,没有为他的德行,什么都不过为了自己。唯有无我,才有慈悲,从身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资的缘起正觉中,涌出无我的真情。真智慧与真慈悲,即缘起正觉的内容。

  五

  缘起性空,本于生灭的不有不无、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生灭的因果诸行,是性空的缘起,缘起的性空。这在一般有情,是不能正确理解的,一般总是倒觉为自性实有,或由实有而假有的。所以佛说一切从缘有,一切毕竟空,就有人大惊小怪起来。甚至佛法中,也有有宗起来,与空宗对立,反指责空宗为不了义,为恶取空。有宗与空宗,有他认识论的根本不同处,所以对于两宗认识的方法论,今论特别的给以指出来。中国学者一向是调和空有的,但必需对这一根本不同,经一番深刻的考察,不能再泛泛的和会下去。如根本问题不解决,一切似是而非的和会,终归于徒然。我是同情空宗的,但也主张融会空有。不过所融会的空有,不是空宗与有宗,是从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的中观中,使真妄、事理、性相、空有、平等与差别等,能得到相依而不相碍的总贯。本论末后几章,即著重于此。我觉得和会空有,空宗是最能负起这个责任的。即有而空,即空而有,这是怎样的融通无碍!在这根本的特见中,一切学派的契机契理的教说,无不可以一以贯之,这有待于中观者的不断努力!

  三十八年五月二日,在厦门南普陀寺大觉讲社校读毕,附序。

  摘自《正觉之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