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感受停止处痛苦也停止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葛印卡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下是由Samvedana中的文章翻译而来,原载于1983年8月份的北印度内观期刊Hindi Vipassana Patrika

葛印卡老师讲


在身体不愉悦感受的痛苦中翻腾,在愉悦的乐受中起舞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心理习性。当我们开始客观地观察感受,许多真相就会显露。

有个真相是这样--每个感受的升起都是因为接触:眼和色接触,耳和声接触,鼻子和气味接触,舌头和滋味接触,身体和触境接触,意根和念头接触,或心和身接触。接触对感受的生起是必要的,这是不变的自然法则。经由修习内观,可以直接体验并了解这个真理。

但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心理习性,即使禅修者试着客观地观察感受,还是很容易又陷入习性反应的泥淖中打滚翻腾。他的头可能短暂地浮出水面,然后又会沉下去随波逐流,流向未知的方向。

这样的经验一再重复,渐渐地禅修者了解到心会被感受左右,不管是愉悦的还是不愉悦的感受。在有愉悦感受的时候会很高兴,这样就自然会在有不舒服感受的时候起嗔恨的反应。心的这种习性在巴利文叫做assado(贪着/乐味)-喜爱感受。如果感受是愉悦的,就沉浸在愉快的滋味中,如果感受是不舒服的,就沉浸在痛苦的滋味中。

当禅修者继续客观地观察感受,更了解到感受的危险,感受很有可能造成极大伤害--巴利文叫做 adinava(危险/过患)。这种沉浸在感受中的习性,是一种会在内心激出贪爱和嗔恨的习性。当这些习性升起,感受就增强,这些感受又会加强贪爱和嗔恨。这样便开始了不需外求的恶性循环。这就是dukkha-samudaya-gamini patipada,一条只会通往痛苦的道路。禅修者了解到在过去他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这条路上,也因此不断增加自己的痛苦。

现在透过内观的修习,禅修者开始由旧有的喜爱感受的习性中挣脱出来,而培养平等心。当他开始这样做,他了解到至少他暂时中断了这个恶性循环,停止给自己制造痛苦。当然这时候他就找到了通往止息痛苦的道路-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顺着这条路走,他会根除生命中所有的痛苦。

到了这时候,禅修者可以自己看清身体的感受有多重要。从感受可以分出两条路,一条通向痛苦的升起,一条通往痛苦的止息。现在他直接体验到什么是受苦,痛苦如何开始,即而倍增。禅修者小心地避免走向痛苦升起的路,而迈向根除痛苦的路。继续客观地观察感受,他会经验到nissarana-由贪爱和嗔恨的习性反应中脱离出来。

当你开始修习内观,大部分的时间你的头可能还是在水面下:你盲目地沉溺在感受中,产生新的贪爱和嗔恨,新的痛苦。然而,当你修习技巧逐渐纯熟后,平和地观察的时间会加长,盲目反应的时间会减少。一旦你停止造贪嗔的新业(sankharas),你就开始体会khaya-消除过去的业。过去在心里累积的习性反应会一层一层地升起,然后被消除,直到你达到所有的业都消除的境界,这是超越感官因果世界的涅槃境界。任何正确修习内观的人迟早都会经验到这个究竟的真理。

当一个人正体验到涅槃的实相时,心停止运作了,因此心和外境每分每秒的接触也停止了。因为没有接触也就没有感受。在此境界中,六种感官停止作用,所以感官的对象无法再和任一感官接触,也就不会有感受升起。如此,透过客观的观察,禅修者由沉溺在感受的习性反应中挣脱出来,而到达所有的感受跟所有痛苦都停止的境界。流转之轮被打破了。来吧!禅修的人们!让我们努力地,勤奋地,耐心地而坚持地避开痛苦升起的路,走上根除痛苦的道路,得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安祥。

佛陀的正觉, 对感受的理解

内观研究所


长久以来印度的先知和圣贤都希望解开世上这个重要的谜题:生命中如此明显的问题--痛苦,以及如何可以停止痛苦。许多先知在搜寻答案的时候,发展出许多理论和哲理,有些是根据他们禅修或苦行的经验,其它的则仅是根据推想而得。这些先知希望知道生命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活着?如何能停止痛苦?如何免除老死?

佛陀在世的时代,有些思想家相信如果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人的行为够优良,那么下一世就会出生在比现在更好的世界。有些沙门(samanas)和婆罗门(brahmanas),不需依靠想象或幻相,已经可以透过各种形式的禅修练习,经验到内心较微细的状态,以及意识的更高层次。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论和新的观念。这些印度圣哲达到的专注状态,对某些宗派并不稀罕,与很多思想系统有共同点。然而,它们都称不上是「完善的」。在长部(Digha-nikaya)的梵网经(Brahmajala-sutta)中我们看到六十二种这类的看法或见解(ditthi),其中大部分与以下的问题有关:

(1) 自我(atta)的本质:它是自觉的吗?它是永恒的吗?
(2) 世界是永恒的还是有限的?
(3) 生命(jiva)或存在(satta)跟肉体一样吗
(4) 了解生命真理的人(Tathagata),死后还会继续存活吗?

因为在当时这些问题太热门,许多思想流派因而产生,有些流派有很多随徒信众。而长部(Diigha-nikaya)中的三明经(Tevijja-sutta)也在当时诞生,经文谈到婆罗门「与梵合一」的思想 (brahmasahabyata-union with Brahma)。这就是后来吠陀哲学理论的概观。

佛陀彻底研究过所有的思想流派,并亲身经历他们的修习或苦行,或是与他们的拥护者讨论思想观点。他的结论是,这些流派的想法都不正确,无法导向完善圆满,因此佛陀称这些为「谬误」(miccha)。他说这些人的体验或结论是由分析而来,他们的基础论点完全依赖「接触」(phassa)或者说六种感官(六根)和外界的接触。他说只要这些人未能如实了知:生起(集/samudaya),灭去(灭/atthangama),引人贪爱的滋味(味/assada),由此引起的危险(患/adinava),以及从这六种感官范围(六尘/hassayatana)出离(离/nissarana)的方法,他们就无法超脱这个世界。Yato kho bhikkhu channam phassayatananam samudayam ca atthangamam ca assadam ca adinavam ca nissaranam ca yathabhutam pajanati, ayam imehi sabbani uttaritaro pajanati.

跟佛陀同时代的人一直都不了解从六个感官(六根/salayatana)领域中出离(nissarana)的方法,因此一直停留在「触」(phassa)的范畴中。只要人们不能真的了解「触」或是在六根接触六尘时升起的感受,他们就会停滞在贪爱或嗔恨中。不了解感受的本质是无常(anicca),就无法由感受的领域中跳脱出来,了解最终的真理。相对之下,佛陀在禅修时体验了整个六根的领域,然后了解到究竟的真理是要超越这些的,六根停止六触就停止,然后感受也就停止了(nirodha)。

为了达到涅槃(nibbana)的境界,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了解到感受升起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接触(phassa),触是必要根源,触也左右了感受。在杂阿含经(Samyutta-nikaya) 的Pubba-sutta中,佛陀强调,在他完全觉悟之前想过这样的问题:「感受(vedana)是什么?感受的升起(samudaya)是什么?感受的止息(nirodha)又是什么?以及什么是让感受止息的方法?」他透过内观(Vipassana)对这些问题作了彻底的研究,他在深入的禅修中正确地了解到对感受的贪爱,贪爱感受的危险,以及最终如何出离超越感受的方法。他因此体悟到感受的真正本质,只有到这时候,他才称自己为完全觉悟的人(正等正觉者Sammasambuddha)。

在杂阿含经的Nana-sutta中佛陀提到,在他深入内观修习后,所得到的知识(nana),见解(cakkhu),洞察力(panna),智慧(vijja)和光明(aloko),都比不上对感受的真正认识-感受的升起,止息,以及让感受止息的方法。他已经体验过整个感受的领域,以及感受的完全止息(nirodha)。这就是佛陀在印度菩提迦耶(Bodh Gaya)的菩提树下所证得的正等觉(Sambodhi/完全觉悟)。

佛陀的确发现了缘起法则(Paticcasamuppada-- the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为印度思想贡献了新的领域。但是当我们仔细检视这个理论,便会发现它就是解释感受的理论,而我们的感受随时都会在体内产生。很多人都知道触(phassa)和受(vedana)包含在十二缘起法中。

佛陀了解感受的基本特性是anicca(无常),dukkha(苦)和anatta(无我/没有实体)。他超越感受的领域而体验到真理,体验到涅槃的至高喜悦(nibbanam paramam sukham)。当人超越六个感官的范围后,就能体验到涅槃的境界,这时六个根门都会停止作用,这就是六处灭(salayatana nirodha)。当感受的根门停止作用后,就不可能再有接触(phassa),于是触灭(phassa-nirodh)。这样便会到达受灭(vedana-nirodha),而到贪爱灭(tanha-nirodha)的境界。

这就是导向止息的道路(nirodha-gamini-patipada),佛陀在很多开示中都有完整的陈述。他教导的通往灭苦的道路(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或是中道(majjhima-patipada)也可以说是通往感受止息的道路(vedana-nirodha-gamini-patipada)。佛陀告诫出家众,只有在沙门(samana)或婆罗门(brahmana)完全了解感受的实相并超越它们,才算达成内观的修练。这就是涅槃(nibbana),就是最终的目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