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第一殊胜的无诤三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超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一殊胜的无诤三昧
  超定
  须菩提得无诤三昧
  佛陀在金刚会上问须菩提尊者:“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那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以上一段经文,是阐述菩萨修证的历程,二道五菩提中,般若道上的证果阶段——明心菩提;悟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境界。此一“诸相非相”的证境,乃是三乘所共,不论如来、声闻、缘觉,都是证得绝戏论、无所取的平等空性。在诸法胜义毕竟空中,无有定法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也无有定法可说。究竟圆满的如来是这样,声闻道的四果圣人,从初得法眼净的须陀洹,乃至无学位的阿罗汉,都各各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我得斯陀含果、我得阿那含果、我得阿罗汉道。须菩提在佛陀座下是解空第一的大弟子,在般若会上,以声闻圣者的身份,代表佛陀为诸菩萨宣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法。从“性空唯名”的中观大乘来看,声闻圣者不但证得我空,破除我执,也同样通达法空,离诸法执。如金刚经说:“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换言之,若声闻圣者,不通达法空,于诸法上起自性实有的法执,依空性不二的究竟理趣来评判,他并没有破我执、证我空,既然肯定声闻人能证我空;破我执,没有理由说他还执著实法不空。
  大乘稻经说:“若见因缘,即能见法;若见于法,则能见佛。”增一阿含经也说:“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现在及诸佛,当计于无我。”佛陀所觉证的真理,所宣说的教法,乃是缘起的生灭与缘起的寂灭。由甚深智慧而通达诸法实相,此智也即是“法住智”与“涅槃智”。若人具此圣智,悟入于因缘法,他就能面对面的现见佛陀的法身。阿含经所说的:“当计于无我”,说无我,应通于人无我与法无我;也即是我空与法空之意。缘起无我,是佛陀所证与所说,依此而修证者才是礼敬诸佛的忠诚弟子。否则,“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增一阿含经又说:“善业以先礼,最初无过者,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义。”这也就是佛教流传的故事: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当他宣告回人间时,四众弟子争先恐后要趋前为佛陀接驾。莲华色比丘尼,依伦理应列在比丘僧之后,但为欲争第一位见佛者,所以化现为转轮圣王,飞快到达佛前。从佛陀色身而言,她是先礼佛的弟子。不过,“须菩提观诸法空,是谓见佛法身。”(大智度论)被佛陀赞叹为最先见佛者。金刚会上,须菩提的自述:“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即从上引述的这一典故而来。经论明示:“见法即见佛”,“见空得道”,作为今日的人间佛弟子,也就不必为“不见如来金色身”,而感到一生最大的憾事了。
  解空与无诤三昧
  在佛教根本圣典杂阿含记载,定慧法门的修习,有四种三昧,又作四种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依名相解说:无量心是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定,由亲、中、怨的亲疏关系,由近而远,由少数而广大,乃至无量无边,成就慈悲无量心定。无所有心,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定,超越空无边、识无边的定境,达到无所有处定。不过依中阿含净不动道经所说,行者观诸行无常苦灭,心净得无所有处;观我我所空,心净得无所有处。也即是修无常无我我所的空观,而得无所有处定。据此而言,则无所有的实质内涵与空三昧相同。空心解脱,是我我所空的思惟修。无相心是于一切相不作意。如根境识三和生触,不与无明相应,不起虚妄分别,离贪嗔痴烦恼之意。四种三昧,从共同处看,一切都是离贪嗔痴的空心三昧。因为所说的无量、无所有、无相及其相对的有量、有相、所有,其间的分界线即在于三毒烦恼的空与不空。若于贪嗔痴空,即超越于限量而为无量;超越于所有,而至无所有;超越于相,而入于无相。一切法空,贪嗔痴空,则得漏尽的不动心解脱。于此所谓空心解脱,即不动心解脱,也是无诤三昧之意。
  四种三昧皆以空心、无诤为中心,如杂阿含卷二十一解说:“云何法一义,种种味(名)?答言:尊者,谓贪有量(恚、痴亦然),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第一)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第一)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空、无量、无相、无所有三昧,以无诤三昧最为第一。所谓无诤三昧是:“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也即是经文常说的:“眼(等)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何以故?法性自尔。”众生所执著的常恒不变易法,我我所,其自性毕竟空,从本以来一向是空无所有,法尔如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常住。”这是空心解脱,也是无诤三昧的究竟义。
  从修行的方便,所观想的对象而安立四种三昧(解脱),如约佛法的解脱道,空掉一切烦恼,贪欲空、嗔恚空、愚痴空,其目标是一致的。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也是阿兰那行的爱好者,住空闲静处的阿兰若,专心修习禅观,观空、无相、无所有、无量,则不为纷烦的外境所干扰,内心不起烦恼,已空诸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热恼、离渴爱”;通达世间空——“眼、我我所空;色、我我所空,眼识、我我所空;眼触、我我所空;眼触因缘所生受,若苦若乐若非苦乐,我我所空。”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受,无我无我所。觉悟生死世间是空的,无毫许的实法可取可著,无挂无碍,贪嗔痴等烦恼都空了,当下即是出世的涅槃。学人修习禅观的法门,无量三昧、无所有三昧、无相三昧、无诤三昧、不动三昧,彻底的说,无非是为空于贪、嗔、痴,成就无诤三昧——空心三昧,作为最终的目标。
  世间的诤根——见与欲
  世间多忧苦,经论中分析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而综合为:“五蕴炽盛苦”。有此五蕴和合的生命,本质上即免不了苦。五蕴之中,色蕴属于物质,包括物理与生理现象;受想行识四蕴属于精神,也即是心理现象。依阿毗达磨论书的解说,受与想二蕴原是四十六(大乘说五十一)心所中的遍行心所之二种心所,为何特以受、想别立为蕴,而其他心所则摄在行蕴中?俱舍颂解答为:“诤根生死因”。意思是:众生的烦恼根源于受和想,依受而发起爱诤根本,由想能发起见诤根本。经论综合根本烦恼为:贪、嗔、痴、慢、疑、恶见。前五种名五钝使,从见道要经修道位的渐修才能根除。恶见,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名五利使,在见道位的初果圣人即能尽断。众生的烦恼主要是这两类,前者是“欲诤”,后者为“见诤”。为何有诸见和诸欲的生起?由“想”的颠倒,认识上出问题故有见诤;由“受”与无明相应,领纳境相的苦乐与舍,而起贪嗔痴,构成形形色色的欲诤。受与想二心所是产生烦恼的动力,也是众生轮回不得解脱的主要因素。
  世间一切乱象,不外是“爱欲”与“知见”而衍生出来的问题。思想的错误,知见偏邪,配合内心爱欲的烦恼,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就没完没了。如经所说:“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亲族,展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这是“以欲为本”而起的争。同样地,也可以说:“以见为本故”,构成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层出不穷的大大小小纷争。
  有人说,资本主义的社会,主要在争钱;而共产社会,在于争权。事实上,钱与权是分不开的,俗语说“升官发财”,权力在握,争钱就容易;有钱的人,就希望拥有权力。争权出于“见诤”,争钱出于“欲诤”。经上说:“以见系著故,出家与出家共诤。”意思是:思想界、宗教界、学术界,各各固执己见,自是非他,而引起信仰与思想上的斗诤。一般世俗人,则“以欲为本故”,甚至最亲的父子、兄弟、姊妹,也斗诤得你死我活,互不相让。从口舌之诤,对簿公堂,乃至于明枪暗箭,无所不用其极。这已是现实社会里司空见惯,共知共见的现象。世间的欲诤与见诤,自古已然,于今尤烈。人类的“欲壑难填”、“盲人摸象”的偏执,自我中心的固疾,除了实践佛教的中道法,实在找不到其他治本之道。
  佛教的无量法门,要在对治众生的见诤与欲诤。如六和敬的“见和同解”,使思想正左右;“利和同均”,致产消均贫富,从而减免人间世的纷诤;提倡少欲知足,布施、持戒、正命的生活,净化社会,促进人类的和乐善生。对于见诤的调解,则须从缘起深义的闻思中,勤修无诤三昧,慢慢克制与生俱来的自性妄执。运用佛法的智慧,宏观细察,实践思想的革命,了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才能从无明大梦里觉醒,过著正觉的生活。
  西元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于观音丈室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大慈初祖宝和尚
下一篇:法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