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罗什时代龟兹之佛教情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日·羽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龟兹之国名,见于中国史册者,名称各异,如丘兹、归慈、丘兹、屈茨、苦叉、俱支曩、屈支等。兹吾人当注意者,即种种异称之外,尚有所谓“拘夷”之名者,亦即指龟兹是也。吾人既已决定拘夷国即龟兹国,则鸠摩罗什在未赴姑臧以前,住于王新寺时之龟兹佛教情状,可得考证之资料以明之也。《出三藏记集>卷十一中所收《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记》载有以下一段,极为重要,兹录其原文:
  拘夷国,寺甚多,修饰至丽,王宫雕镂立佛形像与寺无异。有寺名达慕蓝(百七十僧),北山寺名隶蓝(五十僧),剑慕王新蓝(六十僧),温宿王蓝(七十僧)。右四寺佛图舌弥所统,寺僧皆三月一易屋床坐,或易蓝者。未满五腊,一宿不得无依止。王新僧伽蓝(九十僧,有年少沙门字鸠摩罗,才大高明,大乘学,与舌弥是师徒,而舌弥阿含学者也),阿丽蓝(百八十比丘尼),轮若干蓝(五十比丘尼),阿丽跋蓝(三十尼道),右三寺比丘尼统依舌弥受法戒。比丘尼外国法不得独立也。此三寺尼,多是葱岭以东王侯妇女,为道远集斯寺,用法自整,大有检制,亦三月一易人房,或易寺,出行非大尼三人不行。多持五百戒,亦无师一宿者,辄弹之。今所出《比丘尼戒本>,此等所常用也。
  此段记事中最可寻味者,即王新僧伽蓝注“有年少沙门字鸠摩罗,才大高明,大乘学”,罗字下,必缺一“什”字或“耆婆”,要之,此所谓鸠摩罗者,必为罗什三藏。盖罗什二十岁即公元363年游学还龟兹,至公元385年之际,始赴中国,其间罗什住于王新寺,受龟兹国王之保护,讲说大乘诸经论,英才挥发;而僧纯及昙充在龟兹时,在秦建元十五年(公元379年)以前,此时适罗什住在王新僧伽蓝,此时彼尚未过三十五岁也,故称罗什为少年沙门。以上所引一段记录,当可认为罗什时代龟兹佛教之情况也。
  至于阿含学者佛图舌弥与鸠摩罗什为师弟之关系,盖罗什七岁出家,九岁赴罽宾,曾于此师事佛图舌弥。舌弥当时必为龟兹之名德沙门,故方能统辖方如许大伽蓝。如前所述,龟兹古代颇流行方等部、秘密部及法华部等大乘经典,及罗什出,复遍译大乘诸部经论行世,般若部之大乘思想亦甚盛,同时小乘教亦占势力。西晋惠帝时,法炬所译,多为阿含部经典,此亦可见当时龟兹佛教思潮之一斑。罗什时代,龟兹除佛图舌弥外,精通三藏之小乘学者,尚有其人,据《法华经传记》卷六引《外国记》云:
  达磨跋陀,唐云法贤,龟兹国人也。天性聪明,具通三藏,粗识外国言词,谓小为极,自生贡高,陵辱摩诃衍众,时有巡礼沙门名曰须梨耶诵达法华六千偈,无脱法,对法贤论所诵幽致,贤识三藏单浅,归心大乘,从须梨耶诵达法华,每日五遍为业云云。
  兹所谓巡礼沙门须梨耶者,当即罗什大乘佛师须梨耶苏摩(Suryasoma),其兄亦同习大乘教之须梨耶跋陀(Suryabhadra)也。苏摩在疏勒曾授罗什般若部经论,归依大乘,更来龟兹弘布《法华经》。达磨跋陀(Dharmabhadra),必为才学卓越之龟兹人,后遇须梨耶,蒙其教化,乃奉大乘学,盖其初为纯粹之小乘教徒也,以小乘为佛教之极致,而凌辱大乘教徒,则罗什时代,龟兹国固不乏英才达识之小乘教徒如佛图舌弥辈,其势力亦可观也。
  当时,龟兹之伽蓝类,皆结构宏大,装饰华丽,其中住僧尼甚多。而比丘与比丘尼所住之伽蓝,则有所区别,前者为达慕蓝、致隶蓝、剑慕王新蓝、温宿王蓝及王新僧伽蓝五寺,后者为阿丽蓝、轮若干蓝、阿丽跋蓝三寺。此外,僧纯及昙充于佛图舌弥处受《比丘尼戒本》及戒法之寺名云慕蓝。此九座伽蓝,皆为佛图舌弥统辖。罗什传(《梁高僧传>卷二)中于此九寺之外,尚记有一大伽蓝,即雀梨大寺是也,传谓:
  什在胎时,其母慧解倍常,闻雀梨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得道之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请斋听法。
  则此雀梨大寺,当时亦必为龟兹有名之伽蓝。道安《西域记》亦载此伽蓝之名:
  龟兹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离大清寺。(《水经注>卷二引。)
  以上所举外,其它伽蓝必尚多,特无可考之资料耳。
  上举《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记事中,最令吾人注意者,则为葱岭以东之王族妇女,不辞跋涉,远道来龟兹集于尼寺以修梵行,可知当时环绕新疆一带地区之佛教,贵族社会殊占势力,而龟兹国又为佛教之中心地,可得而知也。龟兹有寺名温宿王蓝,则此伽蓝,当系温宿(Ush)之所建,以为温宿之王族或温宿国人修之所。温宿国自三国至北魏时代,皆役属龟兹国,故其宗教当亦与龟兹有密切之关系。且吾人返复读上举记事,知当时龟兹之僧尼,其严守戒律之真挚,与夫风纪之清肃,可知也已。
  要之,龟兹之佛教,自公元第三世纪中期以来,已臻于隆盛之域,至第四世纪秦将吕光侵入,即罗什于王新寺说法,诸王咸跪其侧恭听纶音之时,龟兹之佛教之兴隆,更已达于最高潮矣。据《梁高僧传》卷二《罗什传》,当时龟兹有僧一万人,此数目固未必能正确,然可想见其盛况也。龟兹之佛教,其所以能臻于隆盛之境者,一方固因其地理之关系,一方因有高僧硕德辈出,而又受国王之保护。如国王白纯者,当罗什于罽宾国及沙勒国潜心究大乘教奥义,而后来温宿国,说服一神辩英秀之道士,于是声名扬溢于四方时,王遂亲至温宿迎之还国,为彼造金师子座,以大秦锦缛铺之,请罗什升座说法。其崇敬保护高僧之至意,虔笃为如何乎。              摘自《西域之佛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