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成都大慈寺年表(连载之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冯修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成都大慈寺年表(连载之二)
  冯修齐
  1112年(宋政和二年 壬辰) 冬,大圣慈寺十六院焚毁,后改建超悟、宣梵、严净三院。学禅者居超悟院,学律者居宣梵院,学讲者居严净院。超悟院由僧文英住持。
  1132~1141年(宋绍兴二年至十一年) 郭印为大圣慈寺撰《超悟院记》。赵耆撰《增修大悲阁记》。
  1139~1143年(宋绍兴九年至十三年) 朱辂为大圣慈寺保福院撰《卧云庵记》。
  1174~1176年(宋淳熙元年至三年) 范成大在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时,走访大圣慈寺,撰《成都古寺名笔记》。淳熙三年,范成大在大慈寺为庆贺孝宗生辰,亲任祭酒,并作《会庆节大慈寺茶酒》诗。
  1179年(宋淳熙六年 己亥) 陆游《跋中和院东坡帖》:“此一卷,皆苏仲虎尚书所藏。鉴定精审,无一贴可疑者,刻石在成都大慈寺中和胜相院。淳熙六年六月十七日,陆务观题。”
  1226年(宋宝庆二年 丙戌) 道隆禅师十三岁,在成都大慈寺出家,受具足戒后离开大慈寺,出蜀南游。
  1246年(宋淳祐六年 丙午) 道隆禅师三十三岁,率徒东渡日本,首传禅法,后嵯峨天皇特诏谒见,并敕迁建仁寺。
  1262年(宋淳祐十二年 壬戌) 道隆禅师在日本创修建长兴国禅寺,寺额曰“天下禅林,东海法窟”。
  1278年(宋祥兴元年 戊寅) 道隆禅师在建长寺圆寂,世寿六十六岁,后嵯峨天皇敕赐“大觉禅师”谥号。
  1435年(明宣德十年 乙卯) 大慈寺毁于火灾,殿阁廊庑荡然荒墟,寺僧全部迁往多宝寺。
  1438年(明正统三年 戊午) 释□量授职大慈寺。正统七年,大慈重修一新,蒙朝廷颁赐大藏经典,释□量建阁安置。
  1471年(明成化七年 辛卯) 蜀王在大慈寺藏经阁下敕造文殊菩萨圣像,并请大慈寺天宇大和尚的弟子楚山法师启建“大圣慈寺千盘大会”,大斋二十昼夜,作大法事。
  1481年(明成化十七年 辛丑) 六月,释□量撰《多宝寺石幢记》,并刻于石幢上。明末,大慈寺复毁。
  1644~1662年(清顺治年间) 重修大慈寺,知府冀应熊为书“大慈寺”匾
  额。
  1866年(清同治五年 丙寅) 宝光寺方丈自信(真印)禅师到成都,见大慈寺殿堂破败、香火冷落,乃应寺僧悟成之请,先以白银三千余两赎取原大慈寺土地,再将寺中殿堂一一重修,计观音殿、千佛殿、接引殿、大雄殿、禅堂、斋堂、戒堂、藏经楼、方丈、山门及僧房数十间,又建东胜街佃铺客院三百余间。历经九年竣工,耗去白银三万余两,使大慈寺又恢复了蜀中佛教大丛林的宏观。自信被尊为临济正宗大慈堂上第一代方丈。
  1868年(清同治七年 戊辰) 自信禅师建大雄宝殿(觉皇殿),湔江居士黄涛撰书楹联:“觉海宏开,说者法,讲者经,二百年来,把禅林辉锦里;皇图永固,鸠而工,启而宇,三千界里,将石柱作金茎。”刻于大雄宝殿当心间廓柱。腊月,圣钦法师出生于四川三台,俗姓贺。
  1869年(清同治八年 己巳) 九月,三宝弟子王德全撰书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后来刻于山门邻间后檐柱。
  1870年(清同治九年 庚午) 完颜崇实的幕僚、苏州名士顾复初撰《重建大慈寺记》。武陵信官、大迦叶居士叶梦荣为大慈寺敬施《洪武南藏经》全部,永镇丛林。其宗弟、成绵龙茂道道台叶毓荣将此事及《华严偈》刻于大雄殿邻间与尽间的四根石柱上。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 癸酉) 四月初八,自信禅师建大圣慈寺藏经楼落成,大慈寺方丈自信大和尚,向成都将军完颜崇石索书楹联,崇实集《六祖坛经》书“依此修行,亦得胜果;不离本性,即是福田。”刻于藏经楼当心间廊柱上。大慈寺座元隐山上人,又向成都将军完颜崇实索书楹联,崇实书“大隐何妨在城市,小山亦自有烟霞。”刻于藏经楼邻间廊柱上,联语嵌“隐山”二字。同时,成都文殊院文丈悟修为大慈寺藏经楼撰书楹联:“龙宫海藏,五教圆收,见闻觉知获殊胜;梵语华言,一尘剖出,行居坐卧种菩提。”刻于藏经楼当心间檐柱上。九月,顾复初为藏经楼撰书楹联:“六根皆入菩提,行亦得,坐亦得,得无所得,乃为真得;万善同归极乐,生不来,灭不来,来者非来,是名如来。”刻于藏经楼邻间檐柱上。新繁龙藏寺方丈雪堂和尚为自信大和尚撰书楹联:“分紫霞云,护大慈法;如白马寺,藏罗什经。”刻于藏经楼下说法堂内金柱上。
  1875年(清光绪元年 乙亥) 正月,浙江吴兴人赵肇江为大慈寺藏经楼题联:“此地是宝掌道场,越千年法宇重光,应识前因后果;何处觅英公遗迹,看万卷藏经罗列,无分往古来今。” 刻于藏经楼尽间檐柱上。
  1879年(清光绪五年 己卯) 九月,自信以七十二高龄退院,由圆光(普照)禅师继任方丈。十一月初四自信圆寂,世寿七十二岁。
  1880年(清光绪六年 庚辰) 四月初八,四川建南兵备道道台黄云鹄为大慈寺山门题“古大圣慈寺”匾。大慈寺将顾复初十年前所撰《重建大慈寺记》,加上跋语并刻石。
  1881年(清光绪七年 辛巳) 春,黄云鹄撰《游大慈寺记》。大慈寺重建山门落成,新繁龙藏寺方丈雪堂和尚为山门题联:“出入那边,莫把门头走错;往来这里,须将道路认真。”刻于山门邻间后檐柱。 四月,按察使御、湖北荆宜施道甘肃安肃道道台何元普为山门撰书楹联:“一人为大,力大愿大,有传灯猛省得来,照破旁门归大道;兹心是慈,父慈母慈,在彼岸许多未了,踏穿苦海上慈航。”刻于山门当心间后檐柱。五月,黄云鹄为山门撰书楹联:“重联九十六院共为一院,须知万千亿身并无二身。”刻于山门当心间后檐柱上。七月,隐山座元圆寂。何元普献挽联曰:“苦心重建大慈,十年土木成魔劫;撒手未完因果,一榻昙花现本来。”八月,雪堂和尚撰《跋大慈寺刻许乃钊书<心经>》。
  1882年(清光绪八年 壬午) 四月十九日,大慈寺方丈圆光圆寂,世寿三十四岁。雪堂和尚献挽联曰:“铁马威风传细柳,金刚幻象续禅灯。”圆光出家前为武将,故联语言及。大慈寺副寺慈心(道帆)禅师继任方丈。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丙戌) 冬,慈心以年登古稀,行动艰难而退院,由道行(普愿)禅师继任大慈寺方丈。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 丁亥) 九月,清按察使衔、湖北荆宜施道甘肃安肃道道台、金堂人何元普为说法堂撰联:“菩提顶上有一圈,精、大、圆、觉是这个;舍利壳中无二样,贪、嗔、痴、爱做什么?” 刻于藏经楼邻间檐柱上。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 癸巳) 大慈寺方丈道行禅师退院,圆乘(性证)禅师继任方丈。此后,大慈寺脱离宝光寺的管辖。当时大慈寺占地40亩,有田产320余亩,独院12座,街房100余间,常住僧100余人。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圆乘禅师在大慈寺创办佛教小学,约四年后停办。
  1909年(清宣统元年 己酉) 圆乘和尚传戒。
  1910年(清宣统二年 庚戌) 大慈寺方丈圆乘禅师退院,宗理禅师继任方丈。万慧法师在大慈寺出家。万慧(1889~1959年)俗名谢希安,谢无量之弟。上海复旦大学肄业,1920年到缅甸弘法,名震东南亚。
  1918年(民国七年 戊午) 近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林思进作《圆乘长老招同廖季平师、王咏斋丈太慈寺看近人所摹尊宿像百轴,并约题字其后》诗。
  1919年(民国八年 己未) 圆乘禅师任中华佛教总会四川支会会长。
  1920年(民国九年 庚申) 十二月二十九日圆乘禅师圆寂,世寿六十四岁。中华佛教总会四川分会总务长圣钦法师代理会长职务。
  1921年(民国十年 辛酉) 四月佛诞日,为圆乘禅师建灵骨塔于新都宝光寺,圣钦法师撰《省垣大慈寺乘公老和尚塔铭》。大慈寺方丈宗理和尚退院,方玉法师继任方丈。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甲子) 圣钦法师任四川省佛教会会长,方玉任总务长。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圣钦与佛源、昌圆等大德在成都文殊院创办了四川省佛学院,圣钦任院董。
  1926年(民国十五年 丙寅) 圣钦法师因故驱逐方玉,派昌圆法师来寺住持,八个月后离寺。
  1927年(民国十六年 丁卯) 宗理和尚复院,任大慈寺方丈。国民政府颁布《寺庙管理条例》,引起全国佛教界的强烈反对。四川佛教界由圣钦、禅安、尹昌衡等数十名僧人、居士和学者发起,有128个县的佛教会以及所属寺院、佛教社团联名通电反对,迫使国民政府议改条例。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因大慈管理混乱,宝光寺无穷和尚代理大慈寺住持并任四川省佛教会整理大慈寺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圣钦法师任大慈寺方丈。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圣钦法师传戒,得戒弟子178人,参加传戒法会者均获圣钦所著《成佛心印》一书。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 果澈法师任大慈寺方丈。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 常恩法师任大慈寺方丈。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 冬,日本侵华军在南京出土玄奘法师顶骨。次年二月迫于社会压力,将大部分顶骨退还中国。五台山寿冶法师和白隆平居士(四川西充人)从北平到南京,分得顶骨三份。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 五月,遍能法师在大慈寺为周涛所绘《玄奘法师像》题款书赞。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 普彬法师接任大慈寺方丈。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己丑) 三月,白隆平撰书《唐三藏法师玄奘灵骨隐显转移之迹》。十二月初,白隆平派人将玄奘灵骨一份及《唐三藏法师玄奘灵骨隐显转移之迹》手稿交四川大学蒙文通教授。十二月二十四日,成都和平解放。
  征 稿 启 事
  佛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慈》季刊是以发掘历史、继承传统、重建道德、推陈出新为宗旨的普及性读物。《大慈》创办的指导方针是:
  1、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法规,提高教职人员以及广大信众的思想认识。
  2、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探寻佛教思想文化与现实意义。
  3、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4、提倡道德建设,改善人心,调整心理,弘法利生。
  5、以多种形式,积极团结社会各界人士,促进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爱国爱教,利乐有情。
  本刊辟有以下栏目:
  政教纪实 益州论坛 佛史撷英 居 士 林 古今通变
  大慈讲场 释经解论 诸山大德 名家心语 五明探微
  法界春秋 法苑清趣 茶道禅机 生 活 禅 心香一瓣
  巴蜀名蓝 刹那定格 云影潮音 慈悲喜舍 读者热线
  以上栏目仅供参考,十方贤达可灵活命题。来稿要求:
  一、文体不限,文字力求简练、通俗。欢迎提供相关资料和图片,论文来稿,引文须注明出处,所持观点,文责自负,一般文章以1500--2000字为宜,学术论文在5000字以内。自投搞之日起,三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寄样刊。
  二、限于人力,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
  三、来稿如为手写,字迹务必清楚,请尽量采用电子文档方式,发送后即致电编辑部。
  四、本部对来稿可以删改,若不同意请事先注明。
  五、来稿请在文章后注明真实姓名,通讯地址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六、欢迎对本刊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本刊愿在十方贤达的支持下,为共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自投搞之日起,三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寄样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