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名居士高鹤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高鹤年,名恒松,字野人,号隐士,别号终南侍、云山道人、玄溪道人。祖籍安徽贵池,后迁居江苏兴化,遂定居。他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卒于1962年,终年90岁。
  高鹤年8岁入蒙馆。9岁因同学陈氏夭殇,突然失去伴读好友,使他伤感异常,惆怅不已。遂停学3日至刘庄紫云山寺中,回家后即到苏州穹窿山道院为陡。后因阅读佛经有所悟,遂改信佛教,成了一名带发修行的居士,并于18岁那年娶妻智氏。
  高鹤年信佛后,便从事学佛和佛教活动。20岁时,游访镇江金山诗,从大霖法师受《律学戒法》及《性论教论》,并从此吃素为生,不染荤腥。不久,又到金陵刻经处随杨仁山居士肄业佛学。29岁去金山江天禅寺受戒,谒秋崖长老、大定上人,与融通上人同住金山寺天禅藏经楼,共参佛理。30岁听通智法师讲《椤严经》,并曾在九华山、终南山与扬州高旻寺来果法师结茅棚两所,常住清修。41岁至上海频伽精舍,与著名道教学者陈樱宁同参佛理。并在上海襄助狄楚青的佛学流通处工作及办《佛学丛报》,与寄禅法师、李正刚、欧阳渐等共同创办佛教会,又与谛闲法师、陈介石办世界宗教会。42岁游至宁波,参访圆法师。43岁又参访章嘉活佛及韦印堪布大喇嘛默尔根诺门,还与终南山诸师结莲社。49岁前往香港,参访黎工真。69岁编写《印光大师六十年苦行记》并出版发行。82 岁赴北京出席了中国佛教协会大会,当选为理事,归途中参观了治淮工程。84岁赴南京,出席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
  高鹤年的晚年,受到了政府及有关方面的照顾。89岁返回刘庄净土安老院养病,由国家补助生活费用。后来由弟子王心海居士迎至泰州休养。90岁回刘庄,不久便逝世,其骨灰葬于穹窿山西南方山中。
  芒鞋竹杖 劝善益言
  高鹤年从1890年至1924年,前后遍游名山35年,并留下了一部完整的《名山游访记》。
  高鹤年自决心向佛后,别离家庭参知识。开始,偶游云台山遇高僧赠予教典,展读起来如获至宝,懂得了不少佛教道理, 由此确立了访道朝礼各大名山大志。他首先支浙江普陀、天台,参礼敏曦、镜融二法师,又住清凉山,回诣江苏宝华参叩大霖法师,后于镇江金山寺受戒,和大定上人与融通上人同住藏经楼,白天阅藏,晚上参禅,苦修佛教各宗。
  高鹤年游历广远。足迹所至,有安徽黄山、白柱、天柱、九华;浙江天目、天台、雁荡、括苍;四川峨眉、青城;陕西终南、太白;山西五台和山东崂山、江西庐山、湖北武当、福建武夷、广东罗浮、云南鸡足等。所到之地,都将各地风土人情、古迹胜境、道场寺宇、高僧名士之事迹记载下来。将这些历经沧桑的古代文化瑰宝通过他的现场游访,整理成一部名著《名山游访记》。书中将梵宇道场古今兴废的情况作了详细记载,对现存的文化遗迹,如五台山华严塔、北京云居寺的石刻藏经、云冈石窟、应县木塔、龙门造像、西安碑林等,都作了介绍。特别珍贵的是将所存佛都的诗歌偈颂、玄机应答以及诸方谚语均收录进去,有许多是鲜为人知的,对弘扬佛教文化的很大意义。
  在《名山游访记》中,对景点、地名、方位距离有清晰和记载,使这部书成为研究我国名山的地理形势、文物古迹、水利气象、农耕种植、风土人情、高僧名士的重要史料。文字优美流畅,读之如临其境、如观其景,一卷在手,似卧访名山,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书中有不少人生哲理和劝善益言,读后颇能受到教益。
  很多人将高鹤年和明末徐霞客相比,称之为当代徐霞客。实际上二人不相一致的地方仍很明显。徐霞客天性好游,殚毕生精力,搜奇探险,有洞必钻,逢巅必陡,后因患足疾,行走不便,由云南至湖北,曾坐轿150天。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多是探险猎奇,增广见闻,纯粹是一部山水游记。而高鹤年芒鞋竹杖,并非完全是以游为目的,着重在于参访佛教胜迹,有时还住山苦修,磨炼身心,若遇大善智识,靡不躬身,还要习定坐禅,饥餐草果,凡有佛教胜迹,无处不历,广求知识,无一不参。目的在于尽其所能,遍访国内佛教胜迹,潜心佛学。
  1912—1913年,《名山游访记》在《佛学丛报》上首尾略载。由于高鹤年居处不定,积稿未刊居大半,信众王一亭等人劝他单独编成一册,出版流通,名僧虚云也劝他集稿速印。这样他将《名山游访记》汇编成册,付梓出版。出版后,此书深为读者青眯,认为这本书甚有价值。1934—1957年此书重印过3次。应国内外广大佛教信徒的要求,1986年1月该书再版发行。再版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书题了词。
  积极抗灾 多行善事
  高鹤年一生多次参加抗灾斗争,为人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25岁时,他去,山西参加了抗旱救灾斗争。45岁时,因天津水灾至沪劝募赈款。48岁时,又应熊希龄之邀赴湖南办赈。57岁时,因兴化水灾与石金声至沪募赈款。59岁时,他又于刘庄、白驹场、安丰、水丰圩等处办粥厂14处,设救贫困,收容妇孺于贞节院,又造斗港渡船一只。60岁时,江淮和里下河发生水灾,与赵一褒救命团,与周梦白办灾民收容所。在刘庄、白驹场高耕牛收容所,与石金声放赈,调解大丰垦区放水纠纷,并作《辛未水灾临时救命团日记》。62岁时,又修成了刘庄进谷桥,编《救命团征信录》。63岁时,任上海战赈会理事。64岁时,因水灾,受委托至苏北了解灾情。65岁时,因川、陕、豫、甘等省旱灾,为上海慈善联合救济会奔走劝募赈款。66岁时,又助粮20石救济江南灾民。67岁时,刘庄百余家遭敌机轰炸,与石金声办理善后事宜,安置灾民。后兴化发生水灾,开办粥厂20余处。68岁时,开南洁河、新开河,以工代赈,办刘庄贫民借贷所。70岁时,又办刘庄贫民小工场。71岁时,办刘庄女工纺织所。他救民于灾中的足迹遍布国内,热心助民、乐善好施是他潜心佛学的结果。
  高鹤年的慈善活动,以救助里下河的灾民最为突出。里下河地区包括兴化、高邮等地,是水灾的多发地。1931年,里下河发生了大水灾,湖水横溢,漫天而下,内河各县,尽成泽国,水天相连,村庄淹没,灾情十分严重。高鹤年组织人员雇用船只分往四乡,将600多人送到安全地带,并将生活特别困难者带到刘庄收容所,供给糁粥,聊以充饥。他又殚精竭虑,奔走呼吁,筹款施舍,在各地教友、苏北国际救济会、中外慈善团、义赈会大力支持下,不断建立难民收容所、贫民贷款所和施粥场,对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源源不断地救济。为了度过大灾年的冬天,防止疾病、温疫流行,高鹤年不断关心灾区民众,及时地将组织到的物资运送至灾区,春放小赈、夏施良药、冬赈棉衣。有时也将胡萝卜、野芋等物救济。这些活动都很有成效,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灾民,使他在人民中间赢得了声望。1931年,兴化和东台两地民众因开圩口放水发生了争执,不开口放水会影响泄洪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开口放水势必冲垮垦区内的棉花。一时堤内外聚集着几千农民和棉民,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虽有省、县政府的调解,但收效甚微。高鹤年闻讯后,火速赶到现场,由于人们尊敬他、信赖他,他很快劝阻了这场大规模的械斗。
  高鹤年创办的刘庄贞节院是他一生为人称道的又一项慈善事业。1921年,高鹤年高鹤年尽散家财,救济贫苦亲友。第二年,他感到这只是救一时之急,还不能解决许多人的老有所养的问题,便以自己的3亩地和部分房屋为基础,创办了刘贞庄节院。院内有殿宇百余间,包括大殿、斋堂、客堂、廷寿堂、祖堂、如意寮、涅般堂、讲堂和厢楼,供有佛像若干,并收藏着佛教经典和诸方名山志。院的四周环水,有小桥通外,环境清幽,并置有菜园6亩、水稻田110亩。到期925年,仅用3年时间,刘庄贞节院便完全建成。院内修持的妇女,坚持朝暮功课、研经静修。她们不改装、不改姓名,过着佛教徒的修持生活。最盛时有四五十人,年龄一般在30—60岁间。平时还要参加劳动,规定个人不得向外化缘,自食其力。她们除出租水稻田的收外,还有种菜、纺纱、织布和加工粮食等收入补助集体开支。
  刘庄贞节院创办后,承担了多次救济事务,获得了全国的赞誉和仿效。1938年,高鹤年将它改名为“净土安老院”。
  潜修俭朴 言行一致
  高鹤年的佛教生活一直是潜修俭朴。他曾于全国许多寺地方结茅庵居,以清风为伴,松月为邻,静心修真,抛名利,弃痴爱,习定坐禅,饥餐草果,渴饮涧水。作为一个在家居士,一杖一笠,行程万里,行脚飘飘,艰苦参访,诚为不易,可谓奇迹。
  清光绪年间,他在关中终南山嘉午后谷结茅,横竖丈二,碎石砌床,石片为桌,石块为凳,小锅一只,余无他物。山中泉水稀少,他就自围水塘,天旱无水,下山一二里,才能汲水于羊肠鸟道间,每日食用水两大碗。他曾在南五台结大茅棚,也无泉,用水池蓄水,虽用、32个开石深进,仍无水。
  山上无泥,遍山皆为碎石子,种芋菜也无法生存。加之,山上野兽极多,非敲响器不能自卫。在深山穷谷中,无一人家,连修行者也很秒,可谓人迹罕至。在他年过80时,又来到苏州穹窿山寺愣严台度夏,在寺后山上建小茅棚一所。工程建筑刚过半,茅棚墙后正对厨门数尺处掘得甘泉,味醇而美,泉有五眼,雨大时,泉流成瀑布,响声震山谷,瀑布数叠,如白龙出水,雄势奇观。也许是苦修见诚,老来得福。为此,吴济时先生特题名“鹤来泉”。
  高鹤年在一生修持中,都亲自搬柴运水,烧菜熬粥,料理杂务。又每天二时功课,祈祷和平,时时检点,不敢贪图享受。他有时还要顶风冒雨,风餐露宿,受寒暑,忍饥渴,战病魔,驱野兽,承受千辛万难。艰苦的修炼,使他明心刚见性,心地豁达,返补归真,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也使他能延年益寿。
  高鹤年与兴化魏隽、石鸣镛关系十分亲密,1931年曾共事于兴化水灾临时救命团,后来过从甚密。魏隽曾有诗《赠高士鹤年》云:
  龙象精神水复山,维摩幻相涉人间。
  大云出谷为霖雨,润遍焦枯尽解颜。
  高鹤年一生都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佛教信仰始终不渝,对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也深感佩服。晚年他写了《深感毛主席英明领导之无限正确》一文,歌颂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他对人民始终怀着一种深厚的宗教感情,不停地普渡众生,为人民所念,他的事迹远播海内外。近几年,国际红十字会的人来到江苏,还探询高鹤年的情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