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虚云老和尚的理入、行入法门(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勋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虚云老和尚的理入、行入法门(上)
  勋慈
  一、序言
  近读《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一书,深感虚老一生理行并重,其慈悲度化、光大佛教之苦心卓行,众所同钦。念及虚老禅净一如,而其参禅终于五十六岁之年“狂心当下息”,并有肩挑临济、曹洞、鸿仰、法眼、云门等“五叶”之因缘。因此,仅就达摩祖师理行二门观点,略为对照虚老之开示、行持,并引述南师怀瑾之禅学著作,加以印证,以供参考。
  中土禅宗初祖达摩的传说很多,而其有关思想的著述,据吕征研究,比较可信的是“略辨大乘人道四行观”。这书早见于道宣的《续高僧传》第十六卷(菩提达摩传)。其后,净觉的“楞伽师资记”、念常的(佛祖历代通载)中也有同样的文章,很少经过改窜的痕迹,应该是最近原来面貌。(注二)南师怀瑾也认为达摩东来中土所传授的原始禅宗,是以二入、四行为主。(注三二一入就是理入、行人二门,而行人中又分四行,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二、理入法门
  (一)理入法门要义
  《略辨大乘人道四行观》云:“理入者,谓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一等,坚住下移,更下随于文教,此则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注四)理入要点在于启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所覆,不能显了。”此思想基本上出于《楞伽经》所说众生都有“如来藏”思想,以及当时涅槃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说。(注五)若能舍除妄想而返璞归真,凝定在内外隔绝“心如墙壁”的壁观境界上,由此坚定不变,更不依文解义,妄生枝节,但自与了义的教理冥相符契,由此而契悟宗旨,便是真正的理入法门。这也就是后来天台、华严等宗派所标榜的“闻、思、修、慧”、“教、理、行、果”、“信、解、行、证”等的滥觞。
  怀师认为达摩祖师所传的禅,是不离以禅定为入门方法的禅,而禅定(包括四禅八定)也只是求证教理,进入佛法心要的一种必经方法而已。如“壁观”之类的禅定,顶多只能算是小乘禅观的极致,而不能认为禅定即是禅宗的宗旨,若没有向上一悟而证人宗旨,更非达摩禅用心所在。二祖神光在未见达摩丛刚,已经在香山宴然静坐八年,而竞有后来向达摩求乞安心法门的一段,即是在禅定中,还必须有向上一悟的明证。(注六)
  (二)虚老悟道前之修道过程
  虚云老和尚于十九岁时,于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二十岁时,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后,即隐山后岩洞。礼万佛忏满三年后,奉妙莲和尚所示“汝恒心苦行,但修慧还须修福一,而回鼓山任职,在整整四年中,所任职务,都是水头、园头、行堂、典座等苦行事,每日仅粥一盂,而竟体力强健,寻思“任职多年,修持不无少碍。”又思;曰日玄奘法师,欲求经西竺,于十年前先习方言,日行百里。复试绝粒,先由一日起以至若干日,以防沙漠荒碛,绝水草也。古德苦行,有如此者:我何人斯,敢弗效法?”乃辞法职事,尽散衣物,仅持有一衲、一裤、一履、一蓑衣、一蒲团,复向后山中住三年岩洞。(注七)
  在此三年岩洞生活中,据虚老自叙:“食则松毛及青草叶,渴则饮涧水。日久裤履俱敞,仅一衲蔽体。头上束金刚圈,须发长盈尺。双目炯然,人望见之以为魅,怖而走,予亦不与人言谈。”其苦行足与藏密弥勒日巴祖师相媲美。虚老虽时见殊胜境界,但不以为异,“一心观照及念佛。”此是虚老最早见之于年谱的修持法门,是止观与念佛并进的。在这不食人间烟火的三年中,虚老却有“万物皆备于我”之感,心中欢悦,无碍自在,胸次洒然,“自以为四禅天人也。”可见虚老是走四禅八定路线的。(注八)
  虚老三十一岁那年,正栖息岩中,被一禅人访至,顶礼请求开示。虚老自叙:“被伊一问,深感惭惶。”未能自肯,当与神光未见达摩以前之八年宴坐同一境地。经彼指引,乃上天台华顶龙泉庵参访融镜老法师(年已八十余)。老法师乃痛处一锥:“你知道古人持身,还知道持心否?观你所为近于外道,皆非正路,枉了十年功夫。岩栖谷饮,寿命万年,亦不过如楞严十种仙之一,去道街远。即进一步证到初果,亦不过自了汉耳。若菩萨发心,上求下化,自度度人,出世间不离世间法。你勉强绝粒,连裤子都不穿,未免显奇立异,又何怪功夫不能成片呢?”乃赠以衫裤衣履,令剃发沐浴作务去,并教参“拖死尸是谁”的话头。此是虚老初次踏上参禅之路,有别于传统禅定,即在起疑情。
  虚老从此试粥试饭,并开始学习天台教观,并奉师命,参学禅制,学习法华,至三十六岁那年才与老法师珍重道别。下山后曾听讲“阿弥陀经”、“楞严宗通”。三十八岁那年,半夜见同舱邻女卸衣相就,急起趺坐持咒,不为所动,即得力于觉照。四十三岁那年在普陀山,定静中又“稍见胜境”,为报父母思,乃发心朝拜五台山,三步一拜,一心持念文殊菩萨圣号,历经饥寒交加,贫病交迫,数次“暝目待毙而已,无悔念也。”而蒙文殊菩萨示现化身相救。三年朝拜,终满所愿。虚老“每每藉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注九)
  此后十年,行脚甘肃、陕西、四川、西藏各省,远及不丹、锡兰、缅甸等国,再返云南,经贵州、湖北、江西、江苏等省,沿途礼拜杜顺、清凉、玄奘等法师塔及鸠摩罗什道场、迦叶尊者入定之鸡足山。其间,虚老学习大悲忏,并与杨仁山居士往来,参论因明论、般若灯论,并研究华严经等经教三年。二O)这是虚老专注研习经教的开端。
  虚老五十六岁那年,虚老欲渡河而不名一钱,舟人拒载而去,不幸失足堕水,浮沉一昼夜,才为渔夫网得,几临死亡。在扬州高旻寺打七,“昼夜精勤,澄清一念”,“万念顿息,工夫落堂一,“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背了见。”到了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此次若不堕水大病,若不过顺摄逆摄,知识软化,几乎错过一生,那有今朝。”因述偈日:“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一又偈:“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注一二(三)悟道与神通、起修问题
  在此要提的是,虚老自二十岁修持禅定以来,时见殊胜境界,但不执著,不作圣解,终能成其道业。民国三十二年,一百有四岁的虚老应国府主席林森之邀,赴重庆建息灾法会后,怀师陪焕仙太老师谒见虚老,怀师曾记下这段对话:
  虚老大笑且曰:“成都学佛朋友如何用功?”焕师曰:“有三种朋友落在难处,不可救药。所以望老师刀斧也。”虚老曰:“云何曰三?”焕师曰:“一云悟后起修报化;一云一悟便休,更有何事;一云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虚老曰:“嘻!天下老乌一般黑。”又曰:“以此道兴替论,贵省之盛甲全国,而犹云云,况余乎?此当机所以不许徇情,而贵眼正者也。”焕师曰:“唯唯。”
  虚老曰:“比来一般魔予酷嗜神通,并以之而课道行高下,成都朋友有如是等过患否乎?”焕师曰:“有!有!还是天下老乌一般黑。”语已,指怀瑾而谓虚老曰:“此生在灵岩七会中亦小小有个入处。曾一度发通,隔重垣见一切物,举似余。余力斥之,累日乃平。二‘未卒,虚老曰:“好!好!幸好居士眼明手快,一时打却,不然险矣厂危哉!所以者何?大法未明,多取证一分神通,即多障蔽本分上一分光明,紊丝歧路,达者惑焉。故仰山曰:“神通乃圣末边事。但得本,莫愁末也。””
  近年来,台湾竞相以神通号召,尤以在家众为甚,动辄即刻开悟,一世解脱,或即时证果,以导师、师尊相互标榜,正是狮子身上虫,落入楞严经第九卷所称阴魔境界。鬼通估置不论,即或由禅定发通,但禅定为世间出世间凡夫外道之共法。佛法虽不离于禅定,而亦不依于禅定。佛教之下共法乃在心地法门,即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与“实相无相”之中道正知正见。尤其禅宗“贵眼正者”,岂可随便“徇情”?
  虚老早年出家专修苦行禅定,后受融镜老法师教诲,开始研究经教。今既澈见本来面目,宗、教兼通,自无“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通教不通宗,好比独眼龙”之弊。从此讲经说法,按年谱所述,计曾讲过楞严经、法华经、圆觉经、四十二章经、阿弥陀经、药师经、楞伽经、心经、地藏经、梵网经、起信论等。惜诸讲录,今已无存。
  虚老悟后既不是前述“一悟便休,更有何事?”、“修即不修,不修即修。”,也不是“悟后起修报化。”其理由如下:
  一、悟后仍“如丧考妣”,仍须善鸟护持保任,即楞严经所称:“事非顿除,因次弟尽”。虚老仍一本苦行消磨旧案,深知狂慧不足法,更重视戒律,极力宏扬:也不荒废所修禅定,年谱中即有曾入定九天,一个半月之记载。
  二、刁修即不修,不修即修”是句滑头语,多少人于此失足。于实际理地+固须下受一尘,佛门中却须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时人已把“平常心”当口头禅,所以终究是平常人。虚老认为“平常就是长远。”他景仰憨山老人“一生历史,数十年中,环境干变万化,千辛万苦而道心始终不变,这就是平常心、长远心,就是我们的模范。他遗戌雷阳时,作军中吟云:“缁衣脱却换戒装,始信随缘是道场。纵使灾天如烈火,难消冰雪冶心肠。’把他自己坚固不变的心都吐露出来。”前后两位“德清”,都如是修、如是行。
  三、所谓“悟后起修报化”,当是兼修密宗的行径。真正禅宗行者大澈大悟后,一身即三身,六祖惠能答智通说:“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陆,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已明示三身四智神通妙用,不欠丝毫。虚老一生自度度他,以六祖所论而言,当已法报化三身具定。修报化而不如吕洞宾的密宗行者,应善体会洞宾“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当年错用心”的一段公案。晋朝慧持和尚七百年后被发现于古树中入定,虚老认为:“七百年定功,不可谓不深矣,犹不及只履西归。”(注一四)虚老行持,是以达摩祖师为禅宗极致的。
  (四)祖师禅与如来禅
  禅宗向来有祖师禅与如来禅的说法,有人认为祖师禅乃顿悟,如来禅乃渐修,实乃似是而非。怀师曾详加阐释:“尽一大藏教,统诸修行法门,皆渐法耳。即禅宗祖师,于言下顿悟者,亦由薰修渐积而来。既或素未党修,如石巩禅师,原为猎人,因见马祖,言下顿悟:又如屠刀放下,立地成佛之诸师等,或为往劫修持,至今缘会,或为悟后起修,渐至成熟,安可认言下即悟之一著子,为超前绝后哉!然则祖师禅与如来禅,究有何别?日:凡由博地凡夫起修,乃至渐至圣众,皆如来禅也。纵饶人法两空,而有一毫悟迹未扫,皆不能与入祖师禅之门。祖师禅者,只是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大地山河,本无寸物,性相平等,物我一如,下待修证。自无始以来,本未曾迷,云何说悟?法见、佛见、众生见、悟见、禅见,一时扫却,原来还是旧时人:只是饥来吃饭,困至即眠,荡荡无碍,做一无事闲人。净法固是,染法亦不恶。虽然如此,为此说者,早巳白云万里矣!毕竟如何才是?日:三一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虚老有一次因张居士请上堂,乃拈举香严悟道经过,以及仰山的戡验:
  严又举一偈:“去年贪未是贪,今年贪始是贫。去年贪,尚有立锥之地;今年贪,锥亦无。”仰曰:“如来禅许你会,祖师禅未会在。”
  严又一偈曰:“吾有一机,瞬日视伊,若人不会,别换沙弥。”仰曰:“且喜师弟会祖师禅也。”后往南阳尝示众云:“若论此事,如人在千尺悬崖,口衔树枝,手无忻攀,脚无忻踏。忽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则违忻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恁么时,作么生?”时有虎头上座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严呵呵大笑。
  虚老说:“这是香严二十年打成一片底消息。居士若荐得,即与香严同一鼻孔。其或不然,如来禅、祖师禅,正是虚空钉橛,捏目生花。”
  按虚老年诸所述,似找不出门人从其祖师禅下大歇大休去的记载。虚老一百有八岁时,弟子宽镜问:“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几人?”虚老叹息地说:“现在连找一个看门人竞不可得,遑言其他。南华至今丈席犹虚,即可概见。”(注一七)虚老自述之年谱至一百一十岁止,而由其弟子所续撰之年谱,在虚老一百一十一岁时,“禅堂长期禅七,座下有开悟者。”(注一八)虚老慨叹之情见乎辞,弟子所记开悟,至少,若以有省、有个入处论,当亦不假。
  虚老常吟诵:“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在其法相下又自题有:“走偏天涯寻知己,未识若个是知音。”以及:“向孤峰顶直钩钓鲤,入大海底拨火煮湏,不获知音徒自伤悲,笑破虚空骂不唧昵”等语,所以虚老有“数十年来未曾血(人说个禅字”的寂寞,他“近见许多一向只弄虚头,向古人言语上穿凿,学拈颂,学问答,或在人前棒喝,岂指擎拳,从西过东,从东过西,推倒禅床,拂袖便行,转身作女人样,打个筋斗出去等等,在古人是循机三昧,如今成了恶套,是吃前人干屎撅。一(注一九)所以虚老对诸怪状,不予理会,而劝大众“守个本分,不要妄生枝节”。(五)参话头
  虚老毕究不舍众生,毕竟苦口婆心开示:“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乙……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明,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的浮湏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嗔痴爱泯灭。……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体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注二O)
  明心见性的法门从达摩祖师传来我国后,在唐宋以前的禅师,不少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师徒间的传授,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什么实法。但宋朝以后发展出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看话头,甚至咬定一个死话头,以一念制万念。例如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虚老即简明的道出其中要诀:“谁字下的答案就是心。话从心起,心是话之头。念从心起,心是念之头。万法皆从心生,心是万法之头。其实话头即是念头,念之前头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未生以前就是话头。看话头就是观心……性即是心,“反闻闻自性”即是反观观自心……即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心即性、即觉、即佛,无有形相方所,了不可得,清净本然,周偏法界,不出不入,无往无来,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一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下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怀师尝论参话头约分二类:
  (一)单提一念,看个话头。
  (二)提起一句话头,拼发疑情。上面虚老所开示的,即属第一类,到了“身心俱寂,了无一事”时,怀师有段敢话可资为补充,以及警惕:“此心此身,忽焉皆寂。心光透发,三际空悬。到了此时,外对六尘情境,如镜里梦中,一切是幻非实,妄想亦起不来:即或有起,亦如游丝易断,无碍此心寂止。学人到此,往往自以为悟,已明得此心。……到得此时,应觐面不观,更令放下,不必再起观心看念头作用。若有光明影像,乃至喜笑悲啼,吟诗作偈等,皆为妄念所生,唯微细难查耳。苟无妄念,谁起觉受见闻耶?毫厘之差,千里之失,下可不审。”(注二二)
  至于怀师所述第二种参话头,即提起一句话头,拼发疑情,大都汇编于“虚老年谱法案”的法语部分,透过拈颂、问答启发疑情,至于明白开示的很少,其原因大概由于虚老认为“有些参禅看话头的人,著魔发狂,吐血罹病,无明火大,人我见深”,而较少向大众提倡或开示。仍以“念佛是谁”为例,虚老只隐约提到:“看这念佛的是谁?这一念是从何处起的?当知这一念不是从我口中起的,也不是从我肉身起的。若是从我身或口起的,我若死的,我的身口犹在,何以不能念了呢?当知此一念是从我心起的,即从心念起处,一观觑定,蓦直看去,如猫捕鼠,全副精神集中于此,没有二念。但要缓急适度,不可操之太急,发生病障。行生坐卧都是如此,日久功深,瓜熟蒂落,因缘时至,触著碰著,忽然大悟。此时如人饮水,泠暖自知,直至无疑之地,如十字街头看见亲爷,得大安乐。”(注三二)
  至于曾亲近善知识而用功多年的老参,经过相当锻炼,身心较为纯熟,理路也较清楚。虚老认为“老参上座的难处就是在此,自在明白当中,停住了。中止化城,不到宝所。能静不能动,不能得真实受用。甚至触境生情,取舍如故,欣厌宛然。粗细妄想,依然牢固。所用功夫,如冷水泡石头,不起作用。久之也就疲懈下去,终于不能得果起用。老参上座知道了这个困难,立即提起本参话头,抖擞精神,于百尺竿头,再行迈进。直到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撤手纵横去,与佛祖觊体相见。”
  怀师也有甚为详细的论述,此事对参禅行者甚为重要,不借篇福整段引述:“所谓疑情者,心思下可解,疑问究竟其事,并非揣摩猜度也。初则话头时断时续,妄想纷发,疑情亦似有似无,不生紧切关系。渐渐久之,话头得力,疑情发起,心胸闷作一团,如有物碍膺,欲吐不出,欲罢不能,茶里饭里,行时坐时,终如有事不了,对境无心,如痴如憨。若在此时,身有不适,面带病容,切忌著力。应须放松此念,调摄此身,教令自在,亦可稍放此心,不再参究。否则易得禅病,或至呕血,或至发狂。必使身安神爽,直参疑下去,忽然话头提亦提不起,疑情说有似无,说无似有,身止不动,六根无用,只有一些子管道。参如不参,放亦放不下,忽尔心身如忘,久坐不知时间。到得此时,有谓正是工夫落堂,是疑情的好时节。一般说法,要人于此时努力提起话头再参。有则要人就此放下去。后者,往往掉在无事甲里。前者,往往箭过西天,又复十万八千里心。若有明眼宗教,当时一层手眼,即可令其自明自肯。或有大根器者,忽然触物遇缘,打开漆桶,认得从前。但今时禅人陷于此中者,确实不少。莫说不能悟,即此打翻漆桶,纵饶悟去,亦只是澄澄湛湛,灵明自在,认得这个而已。要说明心见性,透顶透底,前途九九八十一难,大有事在。不可笼侗颟预,妄自肯许,欺人固非,自欺何苦!”(注二四)
  总之,虚老远承世尊、摩诃迦叶暨达摩、六祖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下承当之无上法门。而认为“大般若经中所举出之禅,有二十余种之中,皆非究竟。”(注二五)他也知道“现在你我根器劣弱,诸大祖师不得下假方便,教参一句话头。”(注二六)虚老并以禅堂供奉之阿若憍陈如尊者为例,说明“客尘是动的,主人是不动的。如不认识,则功夫无处下手。”(注二七)这正是达摩祖师理入论的基础。虚老或以看话头,反闻闻自性,观照自心清净觉体,或以看话头起疑情,使疑至极处,忽然打破疑团,即得亲见本来面目。“此就恒人而论,若果是遇量大人,则直下承当,便无疑事,说一观字亦多矣,街安用疑情为哉!”(注二八)(待续)
  摘自《十方》第14卷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