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四部医典》诊断(一)辨症

    论述本 第二十四 诊断(一) 辨症 意生大仙接着问道:“善哉!导师明智师长。辨症部分应该如何去学习?请医药王予以指教。”明智大仙讲道:“善哉!大仙请仔细听。辨症犹如火与烟的关系,火是烟的基础,烟是火的表现;所以辨证就必须先认清症状。不懂这个道理的医生,认不清症状,犹如把烟错误地认为是水蒸汽,或者看见天空中有了云,就认为要下雨,把不可靠征兆,看成是可靠征兆。因此分析...

    宇妥·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罗达尚、毛继祖、王振华译注

    |藏医|诊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12495036018.html
  • 陆王, 识心明德致良知

      第二十四已经说过,陆王学派,也称“心学”,由程颢开创,由陆九渊、王守仁完成。陆九渊(1139—1193年),人称象山先生,今江西省人。他与朱熹是朋友,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各方面都有分歧。他们...是遵从这种知的指示,毫不犹豫地前进。因为如果我们要寻找借口,不去立即遵行这些指示,那就是对于良知有所增损,因而也就丧失至善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就是由私意而生的小智。我们已经在第二十三第二十四...

    冯友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2644592.html
  • 佛说色欲障道、舍爱得道

    、房舍这个门。你若能透过去,那就是过关了。“出尘罗汉”:这就是一个出尘的阿罗汉,或者可以说是一个要证果的圣人。 第二十四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第二十四讲的是淫欲心,淫欲心若是断了,一定会证果,证得阿罗汉果。可惜这是不容易断的,所有的众生都有这种毛病。所以在《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宣化上人主讲

    |戒淫|断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10131337186.html
  • 法藏碎金·持戒门

    第二 持戒门   《佛说四十二章经》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第十六)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第二十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第二十六)   《佛遗教经》  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

    徐恒志辑录

    |戒律|持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134051159.html
  • 印度因明之 人物

    学派论师。据西藏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第二十四,为南印度萨曼多人,书婆罗门种姓。出家后从佛护弟子羯磨罗佛提学龙树的宗义,曾任那烂陀寺座主。对龙树的《中论》、提婆的《四百论》作过注解。著有《入根本中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5238621.html
  • 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真实状况。龙树《中论》卷四中“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论》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T30,第0033页中。]佛教“空”的理念并非是纯粹的虚无主义,也不是一种不可知论...下·第五),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第80页。]“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同上,《易经·说卦传·第六》,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第86页。]阐述了易经...

    宏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2839313.html
  • 法藏碎金·持戒门

    爱欲垢尽,道可见矣。(第十六)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第二十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第二十六)   《佛遗教经》   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若纵...

    徐恒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4753912.html
  • 《显密诸宗及藏族文化总释》要目

    派,中观宗的自空、他空和秘密中观三派在见、修、行、果等方面的主张要义和不同差别。   第二十四 讲述了秘密派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大手印以及旧密派的玛哈、阿鲁、阿底三部瑜伽的要义;...,四十。  第一编 宇宙生命的形成   第一章 概述刹土的情况   此章按佛教大乘学派的主张,叙述从佛国土到凡夫世间国土所出现的因缘,以及这些刹土的结构布局(庄严)。   第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95462733.html
  • 万金川:《中观论颂·24.7》在解读上的几个问题(1)

    转写对照表)  页174  前言  《中观论颂》( Muulamadhyamakakaarikaa )是龙树(  Naagaarjuna )的主要著作,在该书题名为「神圣真理之考察  的第二十四」里,...第二十四里,龙树开  宗明义谈及自家「空性」概念的第七诗颂,反而并未受到多数  学者应有的重视,他们至多只是把此一诗颂的字面之义交待了  事,鲜见有人能从此一诗颂的符号系统本身来着手分析,并由  之...

    万金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473946.html
  • 宏明: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

    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论》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T30,第0033页中。   佛教“空”的理念并非是纯粹的虚无主义,也不是一种不可知论。缘起性空表明了佛教对世界本质... 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 利生焉。”   洛书、韩鹏杰主编:《周易全书》(周易·系辞下·第五),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宏 明 (香港香海正觉莲社常务董事)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0473294.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