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阿耨楼陀造:摄阿毗达摩义论(一)

    这四种名为无色界唯作。  如是一切十二种,名为无色界善,异熟、唯作。  、 由于所缘之差别,无色界意有四种。  又依善、异熟、唯作、区别而立十二心。  四、八世间(注22)  、 (1)须陀洹... 如是一切八种,名为世间善、异熟心。  、 由于四道别,故善心有四,  同彼异熟果,为无上八种(注23)。  十二不善心,善心二十一,  三十六异熟,二十唯作;  欲界五十四,色界心十五。  无...

    阿耨楼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442085.html
  •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初分)

      即彼世间显现时,由余世间无有故,则应成离彼趣性。  诸生非想非非想处者,或显现无所有处世间,即应离彼二趣。彼世间所依非是非想非非想趣,无所有处趣亦非依,又苦寂为依亦不得成。  作善或...起?  复次与如理作意相应者是世间,与正见相应者是世间,定无俱起俱灭,由此非从彼熏。  不熏习故彼种不成,是则世间清净,无一切种异熟识亦复不成,此中由闻熏习摄持彼种子非道理故。  一切种子异...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10471716.html
  •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

    生彼等引地,由非等引染污意识结合相续若无  异熟识,而有余与彼地非等引染污种子相应者此亦非理。  又生无色界有诸染污善心若无一切种子异熟识,染污善  心亦应无种及无依处。  即彼世间显现时,由余世间无有故,则应成离彼  趣性。  诸生非想非非想处者,或显现无所有处世间,即应  离彼二趣。彼世间所依非是非想非非想趣,无所有处趣  亦非依,又苦寂为依亦不得成。  作善或作恶者,死时身分或...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10471717.html
  • 我们是五蕴吗

    4),无色界果报(4),无色界唯作(4)。   (4) 世间(lokuttaracitta):上面的三种是世间世间是指情世间(sattaloka),器(物质)世间(okāsaloka)和行法世间(samkhāraloka)(指名色法,或五蕴);超越这些有为的法界的,以涅盘为对象的是世间。共有八。若依寻、伺、喜、乐、舍心各分四道与四果就有四十。道心 (4或20),果心 (4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0039429.html
  • 禅宗三关与密宗三妄

    细执、极细执),又根椐“谓蕴处界,能执,所执皆离,证寂然界,是名世间”的解释,可知密宗“越世间三妄执即越三大阿僧祇劫”。禅宗的“见性”即密宗所云“世间心生”。密宗以破“三妄执”为修因,见性后继续...“越世间三妄执,世间心生。”《大疏》三云:“最初解了唯蕴无我时即名世间心生。”所以《住心品》十住心中除前三个住心(异生羝羊心儒童持斋心婴童无畏)外,其他七个住心,都是世间心生。《大疏》二,又云...

    唐普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2247932.html
  • 奘译《大乘成业论》——赖耶缘起业感流转说的建立

    灭离彼趣。若生非想非非想处,无所有处世间现在前时,即应二趣悉皆灭离。此出世识不以非想非非想处为所依趣,亦不应以无所有处为所依趣,亦非涅粲为依趣。  在文字组织上,《摄论》于这段文字中就有漏与无漏两个角度...的烦恼,非依下地无所有处等定生起无漏不可。当这“无所有处世间现在前时’’,必须有异熟识作为所依,否则“即应二趣悉趣灭离”。因为这无漏的世间,是依无所有定生起,当时没有非想非非想处所系的有漏心...

    王联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2561684.html
  • 从佛教的与时俱进看其本质特征和主体意识的保持

    、“一切向钱看”,由贪执多子多福而造成的人口饱和,盲目乐天安命的消极达观等, 无疑很有指导意义的。因此,在今天仍应高扬佛法的人生态度,从积极方面发挥大乘本有的世世间不二、以世间阐发现实人生的思想...信仰是佛教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对佛陀的崇拜以及对佛教教理、教义的信仰,包括在此信仰指导下的宗教实践。从信仰层面说,佛教主要表现在对佛陀人格力量的无限崇敬或崇拜,表现在对现世苦海的厌离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844009.html
  • 心念处(cittanupassana)

    解脱的为未解脱的。」  这段经文中讲到的十六种心都是世间,而不涉及世间,因为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照只针对世间法而已,并不涉及世间法。  以下是这段经文中所提到各个名词的解释:  「有贪欲的...种暂时解脱的。  在世间道(lokiya magga)中,并没有透过正断(samuccheda)、止灭(patipassaddha)与离(nissarana)而达到的世间解脱。  以上讲过的总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749348.html
  • 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及建设“人间净土”的词旨,皆佛经。所谓人间佛教,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去实践佛教教义中的修行之道,以净化白心、利乐众生、庄严国土。它的基本精神,是佛教传统的“佛法在世间”,世间世间不二,以离“我执”的世间世间饶益、度化众生的原则。  人间佛教的积极进取思想,还可以从佛教教义中汲取许多内容,诸如牺牲自己救度众生的宏愿,报国家恩、报众生恩、自利利他的思想,慈悲喜舍的精神,...

    果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1464418.html
  • 道智与果等至

    等至不是名法消灭的等至。站在所缘的角度,涅盘没有名法与色法是对的,但是有道心与果心生起,了知名色不存在的无为涅盘。这些(道心与果心)是世间。经教中准确地指出须陀洹道心、斯陀含道心等中有多少名法。...回答的问题,老师当时便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这表示老师像是一位阿罗汉。  于是法施长老问老师是否还可以作神变,老师回答可以。首先他请老师变化一头大白象。老师做到了。他进而请老师令大白象朝他们的方向奔跑...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673627.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