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09篇,用时7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白事理

    ”。依佛教理论的说法,因明学,自悟悟他均有利益,对于一切事理,均比较清楚明白,这也是“妙观察智”吧!   因则能生,故有因果。   因地而修,就成了修行之因,因修而果证。   因则能生,辅因而成缘,...诸法要因缘相合,然后成立。”   除了佛教如,此其实,任何一种“事理”,要清楚明白,要运用“因明逻辑”的“立论”。   另外,我发觉,“择量论”里面四个章节,是“佛教的二谛,佛法,般若波罗密多,因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0538229.html
  • 事理并重

    事理并重   ※ 作者: 惠空法师 - 慈光禅研所 所长  修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众生根性的问题。根性是从何而来的呢?是我们宿世累积而来的。若我们前世生长在诚实的环境中,我们就不敢说谎,因为大家都很诚实,讨厌说谎,所以我们也不会说谎。但若下一世,我们生长在一个处处说谎的环境中,我们被欺骗多次之后,自已就会跟著常常说谎。因此,就这两世的因缘及经验,我们的性格就会有所扭曲及转变。若我们此生常习经论,...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21269695.html
  • 事理并重和乐清静:访佛学博士圣凯法师

    ”的过程中,即在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是外缘、内心并重,即事理并重为目标。必须实现“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和“重于内心的心净、心安、心平”,才能抵达事理并重的“和谐世界”。  ...“众生”入手,重视内心同时重视外缘。从佛教的究竟意义上,“和谐世界”的实现必须是外缘、内心并重,即事理并重为目标。因为,偏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实于彻底的心地,则易流为政治、社会的...

    大公报

    |圣凯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1041423613.html
  • “作事”种种·“种种”事理

    配合,事理相融,即是真理。   事不能离了它的“理”;以“理”为中心,诸“事”皆环绕在周围。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理及事的中间需要的是人,理圆、事圆,则人圆。   天下的米一个人吃不...

    证严法师

    |证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1742492928.html
  • 明代藕益大师《十大碍行》事理浅释

    明代藕益大师《十大碍行》事理浅释   王智隆居士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为目标,看似容易,实行困难。为什么?难就难在“一心不乱”这四个字上。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就是在事相上处处磨炼自己,倘能真正做到《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地。“一心不乱”,不是没有心念,而是没有妄念;“无所住”即是“不乱”,“生其心”即是“生一心”。...

    王智隆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183963531.html
  • 明代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事理浅释

    明代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事理浅释   王智隆居士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为目标,看似容易,实行困难。为什么?难就难在“一心不乱&...忍辱精进力来度,衣如来衣,这正是修行之门,是名行门。   七、事理浅释   1 、念身不求无病   病苦本是业障。但从辩证的角度上讲,人有病痛,不会再去造种种恶业(至少也会少犯许多),相反,懂得...

    王智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2847947.html
  • 如本法师答:学佛学事理,念佛一门,如何为事?如何为理?

      如本法师答:学佛进道,不得偏执两边,事是一边,理是一边,二边执著,始终不见中道,焉得实证菩提?念佛的法则,通达实相(梵语dharmata)之道,是名为理;实践念佛法则,实证实相之理,是名为事。因理...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10312441.html
  • 李炳南答:放生组织中以放生捐款来开发车资杂支是否合法?(释永兴)

    问:放生组织中以放生捐款来开发车资杂支是否合法?(释永兴)   李炳南答:细味前条所李炳南答,知其不可,而放生自有车费等开销,可另筹之,或别设一放生费用捐箱,则事理周全,而功德亦益圆矣。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473413058.html
  • 赵朴初答:密宗的教义是什么?

      赵朴初答: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赵朴初

    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佛教初级知识|佛法问答|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440610859.html
  • 正觉精舍答:先二拜总礼三宝,未知是否总礼一体三宝及别相三宝?或有何义?

    先二拜总礼三宝,未知是否总礼一体三宝及别相三宝?或有何义? 正觉精舍答:若依事相,则礼住持三宝;若约理体则具足一体三宝,如《在家备览》云:“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此中则具事理二种,如此知之。

    正觉精舍

    律学释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109031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