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事理并重和乐清静:访佛学博士圣凯法师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06日
来源:世界佛教论坛网站   作者:大公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平兴寺卧佛殿


圣凯法师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人类的德行,必须在自然中实现内心的清净,在社会中实现内心的安宁,在世界中实现内心的和平,从利益众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这是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福建省太姥山平兴寺监院圣凯法师,为即将在杭州开幕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特别撰写的论文《“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诠释之三》中的一段文字。

  在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前,圣凯法师特意问记者事前有没有看过他的这篇论文。我们的访问就从关于“和谐社会,从心开始”的佛学理解开始。

  圣凯法师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年轻得很,现正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念博士后。电话预约时,圣凯法师告诉我他在清华校园。我说,那我们就在清华见好了。圣凯沉吟了片刻,说:“我们去法源寺好了,那里的氛围比较适合。”

  千年古刹──法源寺,藏在北京城南菜市口的牛街后面。我们驾车几经周折,在牛街附近兜了一圈,才找到法源寺,结果让圣凯法师久等了。见到圣凯法师我们因迟到而有点不好意思。但圣凯法师倒没有责怪之意,反而担心我们采访的时间不够。他将我们领进寺内的中国佛学院图书馆的一间书房里,在那里接受我们的访问。

  修行首重内心

  圣凯法师透露,“世界佛教论坛”官方网站上的那篇论文《“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诠释之三》是他日前刚刚写完的,在世界佛教论坛开幕之前,还要将之二、之一写好。他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彰显了中国佛教的深邃智慧与不懈追求的目标。“和谐世界”是当今世界人民热切期盼的大目标,而佛教则为此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途径与方法——“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从心净、心安、心平开始,建设与实现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这即是实现共同的愿景——“和谐世界”。

  圣凯法师进一步阐述,“心净国土净”重点在于“国土”,即是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安众生安”重点在于“众生”,即是诠释人与社会的关系;“心平天下平”则重视“天下”,即是诠释人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在实现“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过程中,即在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是外缘、内心并重,即事理并重为目标。必须实现“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和“重于内心的心净、心安、心平”,才能抵达事理并重的“和谐世界”。  圣凯法师指出,心灵为转换自我与世界的枢纽,因为内心会引导我们趋向于合理的行为,或误趋于不合理的行为。佛法强调自身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内心是否清净、安宁、和平,对自然、社会、世界等自他的清净、安宁、和平有必然的关联。从生命个体来说,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必然会有和平处世的表现。但国土的不清净,社会的不安宁,世界的不和平,却不必然妨碍实现个人心地的清净、安宁、和平。内心自然清净、安宁、和平,是佛弟子身心修持的目标。从心地的清净、安宁、和平流露出的身心活动,待人处世,亦必定会爱护自然、尊重社会、追求和平,从而在个人的内心中实现了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

  内心外缘并兼顾

  他又说,佛法强调和乐清净的人生与世界必须建立在自他共存的基础上,因为缘起的真理揭示出事物存在于“关系”之中,所以亦是从自他关系中得到解脱自在。社会、世界是复杂的自他关系的组成。当社会逐渐趋向安宁,世界逐渐趋向和平,这是外缘的减少,这样内心的染因——思想的偏见、权力的我慢、经济的贪欲等也会受到限制,而且亦会自然淡薄起来。正如净土中的众生,内心因受外缘的影响,自然更容易清净,其修道则更容易成就。所以,必须从“行”与“众生”入手,重视内心同时重视外缘。从佛教的究竟意义上,“和谐世界”的实现必须是外缘、内心并重,即事理并重为目标。因为,偏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实于彻底的心地,则易流为政治、社会的层面;偏重于心净、心安、心平,又往往不能著力于现实自然界、社会、世界的努力与运动。所以,必须外缘与内心并重,增进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睦、世界的和平,则亦会增进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同样,由于心净、心安、心平,更能促进“和谐世界”的实现。人类的德行,必须在自然中实现内心的清净,在社会中实现内心的安宁,在世界中实现内心的和平,从利益众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这就是圣凯法师的“和谐世界”观。

标签:圣凯法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