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27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赵朴初答:无着和世亲是怎样的人物?

      赵朴初答:无着是北印度人,原来是有部的僧人。传说,他因为对有部教理感到满足,乃上升兜率天(弥勒菩萨所居住的天上),向弥勒菩萨请问大乘空义(一说弥勒下降为他说法),于是大得悟解。他传出了弥勒的五大部论,并且写了许多著作,以阐明大乘教义。有人考证,无着所师事的弥勒,大概是一位属于瑜伽师(有部中专修禅定的人,称瑜伽师,即禅师)的大乘学者,而不是兜率天的弥勒。世亲是无着之弟,原来也是有部的学者,...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580310798.html
  • 归西去:心空及第归

    对金钱的执著,越是视金钱胜生命,金钱所带来的烦恼就越重,得到时,怕失去;未得到,拼命获取;得一满足、得十满足、得万仍然满足……心为金钱闹得一刻不得安宁,在执迷的状态下...学习“无为”,就是学习认识世界缘起性空的真理,要求去执著凡事凡物,根本处在于放下,放下的越彻底,佛性就越发显露,这是修学的目的。如果聚会一起想学些什么过人的本领,那就与佛法...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15275535.html
  • 无事是贵人

    冤家敌人,没有舍掉放不下的人,也没有特别亲或特别怨恨的人,所以他不会伤害任何人,反而对任何人都有益处,因此他是贵人。有事的人是穷人,老是满足、老是在追求、老是在贪取。而没有事的人心中经常很满足、很...多寡、善恶之分的是忙人。他们牵挂太多、计较太多;已经做了的好事记得牢牢的,若是坏事则想尽办法掩饰辩护,做多做少都要跟别人比较,有成就即得意,得志则失意。这些人心中有事,叫作有事的人。有的众生自怨自艾...

    圣严法师

    禅宗|圣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03312318185.html
  • 佛陀的格言——愁苦

    贪爱九十九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九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世界变迁不已,并非是常久不便的。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永远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无常就是一种(很细微的)苦。凡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545422.html
  • 宜存清净之心

    常乐,满足永远是空虚,即使受人毁谤欺侮也不在乎,只要这颗良心把守住,其他多是不足理睬的心外物,这样现在心就灭了),未来心(人生不满百,何必常怀千岁忧,还未实现的事情,都是空虚幻影,只要事来则应,事去...   善证   邝子元,升为翰林后,因思郁过度,遂成为心病,百治效。(世人常说人身体才有病,心岂有生病的道理,可是佛家却说病由心生,身病原由心病发生,只是世人不知而已。)后来遇到保阳子真人,...

    佚名

    |戒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357551850.html
  • 人胜如意宝

    醉心于权力地位的舞台上。每一分钟过的都是不能输的竞争日子,原本的自在与自由,完全被欲望和满足所剥夺了,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随着梦般的幻影再度执取,以死亡换取另一个生命。稍为幸运的人,能从挫折中喘息,...多少幸运儿浸泡在幸福的花瓣馨香里而不觉。寂天菩萨说:“人身珍贵难得,色身似法舟,可渡生死苦海,若未用在见道上,一旦失去想再获得就容易了。”   生命不是蜡烛,点完就没了;生命是无有始终的延续,延续...

    佚名

    |人身难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059053554.html
  • 两个打鱼人

    满足,希望永远寄托在下一网上。   乙是个性情中人,打鱼似乎是生活的点缀,大部分时间就是默默地坐在海边静静地欣赏远处的风景。    甲望着乙鱼篓里几条可怜的小鱼,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知道...毕竟相识多年,甲突然对乙生出几分怜悯,备了一桌上好的酒菜,邀乙举杯共饮,喝到尽兴时,甲劝乙每天多打几网鱼,那样生活会好许多,乙含笑语,第二天照样坐在海边欣赏风景。    20年之后,甲终于成了富甲...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050816179.html
  • 菩提一叶——真正的幸福

      物的享受、权的力量、名的荣誉只能使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即使这就叫做“幸福”,那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因为贪欲是无法满足的。  没钱的时候期待有钱,得到之后或有一阵喜悦,接着便是满足,又期待更多...  对于众生来说,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名词,但是幸福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说:“我幸福,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我就幸福了。”  有人说:“我幸福,因为我没有权,有了权我就幸福了。”  有人说:“我幸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3139915.html
  • 佛教在人间

    归根到底一句话,是佛教教义的特色吸引着知识青年人,用他们的语言来说:"一进去,就出来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凡有缘阅读一本佛学书籍,就很快会"瘾",越看越着迷,很多高层次的知识分子,他们爱好真理,追求真理,阅读了不少哲理书籍和宗教书籍,都感到满足,他们内心仍然感到空虚。一接触到佛学知识,如磁铁相吸,兴趣大增,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学最大的特色,它不是以知识为主,而是以实践(修道)为主;...

    林汉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244111.html
  • 弥勒的思想和慈氏由来

    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总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世世起杀想,恒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密,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修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思想一大特色。还表现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464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