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39篇,用时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方向

    在这期间,随着佛教、道教盛行,寺、观的大量兴建,相应地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   1.2.3隋唐时期园林植物造景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诗词歌赋,以植物为题材的各类作品数不胜数。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不同的情感含义。   2.1.3生活习俗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影响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民族,由于生活习俗不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30694477.html
  • 《大乘庄严经论.修行品》初探[1]

    确定是无著或世亲。[14]。   p. 23  (3)裤谷宪昭[15]、小谷信千代[16]、山口益[17]、Lamotte:MSA 作者是无著,MSABh 为世亲。(4)宇井伯寿[18]:MSA 作者是...1.3、明随法  k.3  1.4、明同得  k.4  1.5、明随行  k.5、6。   p. 28  2、明于修行不放逸所作  k.7-10  2.1、依胜国土轮明  k.7  2.2、依善人轮明 ...

    释善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942622.html
  • 巴利学研究纪要:1995-2001(1)

    Nikaya, I (《相应部》第一册,有偈篇) 。3这个本子的起校距M. Léon Feer 1884年的旧本足足有110年之久。比起Feer当年相当贫弱的工作环境与资源,如今情况已然大大改观。4可是...11,(2) S.A. Strong 1891年校订的史书类文献 Mahabodhivamsa (《大菩提树史》)12,(3) J. Gray 1892年校订翻译的传记书 ...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8.html
  • 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

     数息观)之全文组织,可分析为如下四段:  §1 阿那般那三昧法门  §2 三种学人  §3 六门  §3.1 数法  §3.1.1除欲思觉 §3.1.2灭嗔恚觉 §3.1.3除恼觉  §3.1.4除...,以释六觉也”  (大55,65b2-3)。此事也为现代学者所证实。如日本松涛诚  廉(注14) 依据英国 E.H.Johnston 所校订出版之 The   Saundarananda of ...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5.html
  •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其规划研究

    自然山水景区,寺庙与周围风景区有机结合,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造景的山林型寺庙园林。第三种类型逐渐发展成为寺庙园林的主流.  2.1.3 佛教旅游:在中国旅游史上,将佛教徒游化修行、传经、取经活动,...西配殿和大殿七座单体建筑。总体来讲寺庙建筑的布局特征首先是院落式布局,其次是沿中轴线递进的对称式格局。但事实上寺庙的形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子,其布局是随佛教的演变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  2.3.3 ...

    董小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1565336.html
  • 以一阶逻辑试释《因明正理门论》

    。 2.4.3因于同品有,于异品有非有 如下图3: 图3 可以符号化为: x(P(x) ∧~S(x)→Q(x)) ∧ x(~P(x) ∧~S(x) ∧Q(x)) ∧ x(~P(x) ∧~S(x)...模态逻辑等等。 参考文献:[1]沈剑英.因明学简论.全国逻辑学讨论会论文选.1979[2]陈那造,玄奘法师译.因明正理门论.大藏经[3]巫寿康.《因明正理门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0738642.html
  • 談南傳的佛滅年代

    chronicle of Ceylon,intro,P.xxvw.3。  ○二此可由西藏所傳各種不同的佛滅年代比較甲子紀年而得其理解。參照勝巴堪布「如意寶樹史」排印本Pag-sam jon-zang,pp.48-...Part Ⅱ.p.107)。我們以此說對勘「王玄策行傳」(「法苑珠林」二十九所引)記載的菩提寺瑞像緣起,正是大同小異,出於一源。從而可知當時菩提寺銘刻的佛滅年代卽公元前544年的那一種,而奘師在印所得第一...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4339998.html
  • 試窺印順法師的思想大要(下)

    抉擇。   2.9.1: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判分大乘三系。   2.9.4:抉擇天佛一如。   ...應用之二─對佛教史四大問題的抉擇。   2.9.1: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判分大乘三系。   2.9.4:...

    釋觀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2546472.html
  • 灯前禅影(九)

    灯前禅影(九)无所求与称法行 王开府 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88.3.3  达摩禅法的“四行”,除前已论及的报怨行、随缘行外,另有无所求行、称法行。《楞伽师资记》引录“无所求行”如下文:...祖师是无事人。  若是真正道人,......但能随缘消旧业,任运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心希求佛果。(以上见《临济录》)  这些主张站在缘起性空、法亦非法的立场上,也都如理合法,并非什么异端...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347134.html
  • 永怀导师谈今后导师思想的宏扬

    的思想发扬光大,影响后世的实践者,愿与大家共同发愿:追随导师世世常行菩萨道!!   【注 释】   [1] 印顺导师著:”印度之佛教”自序(p.3) ...  永怀导师谈今后导师思想的宏扬   黄 崧 修   导师走了!!他老人家圆满了年轻时的愿力”深信佛教于长期之发展中,必有以流变而失真者,探其宗本,明其流变,决择而洗炼之,…..察思考之所自来,动机...

    黄 崧 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085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