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7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

    ,僧肇亦当在33岁去世。日本学者认为,当时40写作“□”,与“卅”形似,辗转抄写,讹为“卅”,相沿成习,故有31岁卒的讹误。...,改元太安。“太安元年正月,姑臧大风”,有罗什云云语。此年公元386。僧肇若生于384年,两岁的儿童,西行跋涉,自然是不可能的,31岁之说显然是讹误。   [8]《高僧传》卷...

    麻天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993674.html
  • 定光古佛探索

    ”[30]。建瓯县铁狮山定光岩,“深邃奇绝,中祀定光佛”[31]。顺昌芹山“里人以为定光佛第二道场”[32]。泰宁也有定光佛的传说,曰:   干德间驻锡于邑之保安寺,趺坐三月余。夏日偶游叶家窠,见...   33.乾隆《泰宁县志》卷9下〈仙释〉。   34.详见《临汀汇考》卷2〈山川〉,康熙《崇安县志》卷1〈方域〉及〈洞天岩志〉。   35.《临汀汇考》卷2〈山川〉。   36.同注31卷9〈...

    林国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81793777.html
  • 论回鹘文化对契丹的影响

    rkischenbuddhistischenSchrifttumsausZentralasien,Kleve,1992,pp.31-32.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著,校仲彝等译《突厥语大词典》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393804.html
  •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佛教会的事,他非常赞同认可并积极参与。在他看来“今日全国僧伽,各兢兢自守,乏人提领,如一盘散沙。倘不团结,成立有力量机构,其事[[31]]恐不止一云门也”。[[32]]所以1952年11月,虚老领衔...《云南佛教史》。   [29] 参见《云南佛教史》, 第337页。   [30] 参见《昆明佛教史》第73页。   [31] 虚老所说的“其事”指的是1951年,在乳源云门寺发生的所谓辛卯云门...

    法缘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194092.html
  •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

    自幼即性喜恬淡,好读佛书,有出尘之志,17岁时父母为娶妻田、潭二氏,同居而无染,19岁时潜往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先在鼓山后山岩穴中苦修数年,31岁时往天台山华顶龙泉庵礼融镜法师,奉教参“拖死尸是谁”...

    伍先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594105.html
  • 《禅林宝训》中的僧团管理之道

    十余载,是知先圣授受之际,固非浅薄所敢传持,如一器水传于一器,始堪克绍洪规。如当家种草,此其观探详听之理明验也,岂容巧言令色,便僻谄媚而充选者哉(圆悟书)。(31)   《宝训》中特别提到了对优秀的...

    宗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0094943.html
  • 论晋水净源与北宋的华严中兴

    经论疏节要》1卷、(28)《科》1卷,(29)《佛遗教经广宣钞》1卷、(30)《广宣记》1卷。“言节要者,此经有论有疏,源师盖撮略论疏,而成此注。”对于此书,明末云栖株宏续撰有《补注》。   (31)...

    陈永革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1095062.html
  • 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

    僧值凡例;21、赴请三约:22、善罚例;23、免例;24、摈例;25、求住式;26、学经号次:27、受戒式:28、过犯忏悔式;29、津送式:30、上方善会约:31、流通藏本法宝约;32、藏经堂事宜;33...

    宗淼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1195064.html
  • 宗教如何看待全球化

      目 录  宗教如何看待全球化 4  开启对话,求同存异 12  互相尊重,化解冲突 23  打开心窗,关心世界 31  宗教的核心价值:信 ...

    圣严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1795087.html
  • 杨荫浏与中国宗教音乐

    对待我国的宗教音乐问题发生的一场辩论。一些人在“左倾”政治思潮的影响下,从“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认为“民间音乐都是好的,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都是坏的。” 31但是,这场争论当时并没有结果。正如杨荫浏在此...及其他单位的音乐工作者和中国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 60 人,《民族音乐概论》初稿即由该班全体人员编写。   31杨荫浏:《如何对待我国的宗教音乐》,文汇报, 1961 年 5 月 10 日,第 3...

    田青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239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