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9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传统佛教建筑空间的儒释道混合特质

    :增田福太郎着,《台湾?宗教——附台湾本岛人?宗教  》,东京:财团法人明治圣德纪念学会, 1925年9月出  版发行(1996年8月台北:南天书局复刻),页11~21。  70页  的祭神,但若纳入...

    黄兰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473975.html
  • 西藏唐卡的宗教本怀

    grub,fl.1450s-70s or 80s)著作[划格绘  图法](又名[造像量度如意珠]),即是根据[造像量度经]所出。(注16)  实际作画时,首在设定一个「度量单位」。  图一 绿度母量度、...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1373985.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2)

    守法相宗一贯的观点,[129] 认定在净居天不会有二乘回趣大乘而成佛之事发生。他引述《入大乘论》的话,来支持这观点:  p. 70  《入大乘论》云:「如尊者拘摩罗陀所说偈言:『诸趣悉变化,唯除净居天,...[68] 小乘经论都有提及阿罗汉等圣者依禅定之胜力,延留自己的寿命。   [69] 以上所述法宝的四点破斥,见《究竟论》卷5〈增寿变易章〉第9,〈浅田〉II,页133,行018-035。   [70]...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7.html
  • 印度佛教史的文献资源概介(下)

    〈部派分化与大乘〉,《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民70),页315-354。   □ http://www.hku.hk/buddhist/yinshun/40/yinshun40-...

    见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974104.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1)

    于三藏教的十法成三乘之后,提到类似于六即的“六乘”:  今通明乘义,有六种不同:一、理乘;二、教乘;三、行乘;四、相似乘;五、分证真实乘;六、究竟乘。[70]  智者大师谈论六即,主要是就圆教来谈。智旭...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874441.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2)

    .释依观译,(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5), 页521。  [70]《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册38,页530上。  [71] 静权大师述:《天台宗纲要》,(台北:佛教出版社),页33。 ...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974442.html
  •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在当时禅僧中受欢迎的程度。而惠洪本人,则被人视为宋代“诗僧”或“文章僧”的典型。如他的诗友王庭珪《洪觉范画赞》:“谓公为佛,乃工文章。谓公为儒,乃是和尚。”[70]他的师兄法云杲禅师承认:“若是攒花簇...求出情法者。法既出情,则成败赞毁,道俗像服,皆吾精进之光也。”第222页下。[69]《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六引韩子苍语,第384页。[70]宋王庭珪:《卢溪文集》卷四十一《洪觉范画赞》,《文渊阁四...

    周裕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3474540.html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1)

    特征此点﹐可参见陈文新《明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页55-70。  12. 关于明代格调派诗学主张的研究甚多,参阅陈国球《唐诗的传承—明代复古诗论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90);...,但若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情境,这样的说法与极端的复古主张或看似童騃的性灵派学说[70](从格调派的  --------------------------------------------------...

    廖肇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274727.html
  • 廖肇亨: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2)

    的话语。见方以智〈文章〉,《青原志略》(台北:丹青出版社,1985),页41。  109. 张岱《四书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页70。  110. 刘宗周也曾说:「以表里言,不以先后论...藤俊雄着、释演培译《天台性具思想论》(台北:天华书局,1989),页55-70。  150. 单提「实谛」,往往系与「俗谛」相对照,亦即「真谛」之别名。  151. 般刺蜜帝译《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廖肇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4274728.html
  • 敦煌写卷P.2555《白云歌》再探

    作者和《白云歌》一诗的思想内容作一探讨,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一 12首陷蕃诗歌的作者及其创作时代   P.2555写卷保存有70多首陷蕃人的诗作,这方面内容的诗作是唐人诗集所失载而为敦煌诗歌...

    王志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57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