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69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意象多重奏

    Art in the Digital Age》(台北:典藏艺术家庭,2003),页70。  [25] 参宋献春、伍桂红译,前揭书,第3章「20世纪研究艺术史的方法」,页81-125。  --------...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3773080.html
  • 菅野博史:《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

    增刊、总第100期、2004.12,第62-70页)。日语的原文请参见《东洋学术研究》第43卷第2号、2004.12,110-126页。英译请参见“Inclusivism and Religious ...

    菅野博史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473333.html
  • 江灿腾:晚明《物不迁论》的诤辩研究(2)

    则见《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七六九,上。  (注70)按所谓《宗镜录》之言,其实是唐元康的《肇论疏》之说。见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九九,下。  (注71)见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273400.html
  • 刘逢军养生感悟100条

    「防患未然」的目标。   69、真正的科学是什么?就是因缘果报。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70、没有怕吃亏的心,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吃亏,别人就是要你命你都...

    刘逢军

    |养生|防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20235073469.html
  • 中峰明本与日本入元求法禅僧

    1980年。   [11] 《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卷八,“扶桑国众僧祭(代)”,第115页,《新纂卍续藏经》第70册,第830页。   [12] 东初《中日交通史》称远溪祖雄“二十岁入元”,误。   [13...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2473476.html
  •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其本质并没有变,都属佛法。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此之谓也。”[70]   为论证“人间佛教”之“契理契机”,除经典溯源的倾向以外,同时亦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致力于中国...期,2001年3月出版。  [69] 李向平:《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论“人间佛教”思潮的现代性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70] 赖永海:《人间佛教是当代佛教的...

    董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173504.html
  • 论初期佛教“识”之概念及其特点

    集中于此的讨论。[70]   再者,Peter Harvey的观点亦有其可思考之处。如相对于许多人将识vi??ā?a译为意识consciousness, Harvey根据其巴利文字意而认为应译为...214.  [70] Ibid, p225.  [71] 详可见Peter Harvey, The Selfless Mind: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and Nirvā...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873532.html
  • 圣凯法师: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摄论师的佛性、一乘思想

    第85卷,第994页中-下。《敦煌宝藏》第23册,第91页下。   [11] 《大乘唯识论序》,《大正藏》第31卷,第70页中-下。   [12] 《大乘四论玄义》卷七,《卍续藏》第74册,第88...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173538.html
  • 宋朝的佛经翻译

    、绍溥、修静、重珣、琼玉、文秘证义,右谏议大夫参加政事赵安仁润文,内供奉官张廷训监译。  70、《金身陀罗尼经》一卷,  71、《息净因缘经》一卷,  72、《大乘二十颂论》一卷,作者为印度佛教史上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3.html
  • 何蓉: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

    半个多世纪之后的830年,僧尼总数已增至70万人(谢和耐, 2004: 60) 。  因此,从实际效果来看,发放度牒并没有起到限制僧尼规模的作用,而且,恩度与鬻度的做法使裁汰僧尼的意图完全落空,甚至走向反面,...

    何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497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