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自證自覺,不從他聞,因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42]修行者倘達到了第八地辟支佛地、即五十二階位之第四十八階位這一階段,“已發菩提心,已登菩薩位,從賢入聖,修大悲大智行,上求下化”[43]。即自己既... 亦稱“貝支迦”、“辟支”。   [42] 《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七。   [43]印順《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第101頁。   [44] CBETA,T.24,no....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779430.html
  • “安于死而无愧”——朱熹生死智慧探微

    分时,那人已用出四分了,所以我便能少延。此即老氏作福意。老氏惟见此理,一向自私其身。”(《朱子语类》卷三,《鬼神》第43页)朱子认为:人们仅仅看到保气可延命,只做此功夫,则落入老氏私己之意;人们延命...

    郑晓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12579486.html
  • 以佛心为己心 以师志为己志——泰宁庆云寺慈航菩萨圣迹寻踪

    ,经由长江流域,延伸到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桐城、九江、庐山、武昌、汉口等地。这时,他已经43岁了。此后两年,他又于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奔波弘法,并帮忙资助演培法师等8名僧青年从大陆辗转赴香港,以避因...

    本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4679634.html
  • 秘密曼荼罗教广付法传解题

    最上秘密乘。“内证智”者,谓如来所证五智、三十七智及一百八智【43】,乃至十佛刹微尘数不可说不可说四种法身智。具如《金刚顶经》说。)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谁持为我说”者,言应身佛不曾说...

    冈田契昌阿阇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3480095.html
  • 佛教的生死观

    大正藏》卷6,页710下。   [3] 《瑜伽论记》卷四十二,《大正藏》卷42,页804下。   [4]《成唯识论述记》卷十五,《大正藏》卷43,页516中。   [5]《唯识三十颂》,《大正藏...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480110.html
  •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学术会议综述

    文化出版社出版。   9月7日至10日,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举行。全国各地的学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43篇,会议修订通过了《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章程》。   10月7日至8日,中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70280150.html
  • 宗教之间理当相互宽容

    标志。尽管这极为合理,可是却决无别的宗教,惟有我们基督教这样做了。”[43]不过,时至今日西方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类偏执的错误及危害。譬如我们前面提及的“三大宗教河系”理论。依据这理论我们还可以...11页。   [41] 霍布豪斯(L.T.Hobhouse)《自由主义》13页,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2] 同[36] 11页。   [43] GREAT BOOKS ...

    陆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1780754.html
  • 论鄯善国出家人的居家生活

    Translation。   [42][⑤]   Kharosthī Inscriptions, p. 246; Translation, p. 136.   [43][⑥]   Kharosthī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180762.html
  •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

    于声音也。”[43]明确反对强合于“数”的天命论。宋应星也指责以人事附会并妄图干预日食的现象是“两仪道合暂韬光,枉责群阴伐鼓忙。”[44]科学家们坚持所谓的“天命”是可以被认识、被解读的。“谓天不可至乎...手卷后》。   [39]《续焚书》卷一《与马伯时》。   [40]袁中道《李温陵传》。   [41]《乐记·乐本》。   [42]《淮南子》。   [43][49]朱载堉《律学新说》卷一。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480767.html
  • 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元史》卷43《顺帝六》丁卯,“立宁宗影堂。”《元史》卷44《顺帝七》:“辛卯,命秘书卿答兰提调别吉太后影堂祭祀,知枢密院事野仙帖木儿提调世祖影堂祭祀,宣政院使蛮子提调裕宗、英宗影堂祭祀。”《元史》...

    郑炳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458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