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7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析《世说新语》与《高僧传》的材料问题——以支道林为例

    之可能.但当时之清谈却也有谈论古代人物以为品鉴理则者,如〈言语〉第23条及72条,分别记录了王衍与王戎曾谈论季札,张良之事;以及伏滔与习凿齿之论青,楚人物.在此〈品藻〉第67条中,嵇康或许不是作为谢安...

    洪嘉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279227.html
  •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1)

    流畅。(李国)   [参考文献]   1.重光《慈恩寺大雁塔》,《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8期,页71~72。   2.罗福颐《雁塔题名帖介绍》,《文物》,1961年第8期,页23~2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579232.html
  •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社会一直是明显的经济现象,但‘贫穷’并不构成一个需要解决的特殊经济社会问题”。[72]“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经济上有空前发展的宋代,社会首次‘发现’了都市贫民阶层”。[73]梁先生在这里...《端明集》卷三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1]   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载《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72]   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明清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5279246.html
  • 刘运好:慧远大师行迹考

    帝义熙元年(公元405),慧远72岁。何无忌劝远候觐,慧远称疾不行。《高僧传》慧远本传:“及桓玄西奔,晋安帝自江陵旋于京师,辅国何无忌劝远候觐,远称疾不行。”考《晋书》卷十《安帝纪》,桓玄西奔在元兴...

    刘运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279422.html
  •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生起無差別智,於一剎中,入一切剎。”[72]然《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稱,普賢實可得無差別智:   善男子!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在用;入清淨無礙際...866,p.250b。   [11] CBETA,X.72,no.1442,p.691c // Z 2:31,p.8c // R126,p.16a。   [12] CBETA,T.40,no.1818...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779430.html
  • 真言宗小史 二

    教相义学之发达   平安朝中叶,为真言宗事相极盛时代。其末期,仁和醍醐等诸山衰微!事相亦随之。自镰仓时代,亘吉野室町朝代,则所谓教相义学发达之时代也。其尤著者;根来高野东(72)寺也。根来之圣宪...

    王弘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55480041.html
  • 显通寺建筑与塑像

    文殊、老文殊等。他们造型各异,各有千秋,但就这尊造型新颖、工艺讲究的文殊圣像来说,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铜铸干钵文殊像。因其仅见于西安大雁塔西壁和敦煌干佛洞第6、第72窟中的壁上,所以,清末民初的高鹤年...

    树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0580053.html
  • 秘密曼荼罗教广付法传解题

    楞伽城,王臣四众【71】以诸香花礼和上。(事具载传中,此不烦述。)更却至南天竺,国王请留宫中供养一月。曰和上白王:“贫道先发诚愿,往摩诃支那国【72】礼文殊师利并传法。”即日辞王,王曰:“途遥绝远,大海...

    冈田契昌阿阇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3480095.html
  •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学术会议综述

    学术界人士190余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72篇。会上修改通过了《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章程》,推举宋朗秋、郭相颖、陈明光为名誉会长,聘请郭朋、黄心川、马世长、胡昭羲等16位专家为顾问。评选出获奖论文著作2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70280150.html
  • 明《初刻南藏》研究(1)

    与15行之间脱文102字,《初刻南藏》自第9纸首行至次纸第4行止,将每行17字改刻为20字,以补足缺文。又《碛砂藏》翔四、五(72)各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部,前者为“元魏三藏留支译”,后者是“元...

    何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5468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