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42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柬埔寨佛教史

    。《印度支那文明史》,第116页。2。《东南亚细亚的宗教与政治》,第83-84页。)   其子继位为闍耶跋摩三世(公元850-877),再后由一位旁系血统继承,名为因陀罗跋摩一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05976895.html
  • 朱熹的儒佛之辨

    (《续藏经》第83册,560页中)   显然,禅宗说的“作用是性”并非朱熹理解的意思。波罗提告诉异见王的是佛性的具体表现,但佛性的“体”则“徧(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但俗人难悟,故“识者知...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5277295.html
  • 从《净土三经》看极乐净土信仰中“伦理善”的位置

    83.1c)。   [13] 藤田宏达,〈净土三部经各种情形〉,收在释印海编译,《净土教思想论》,《法印集17》,台北市:严宽祜基金会,2003年。   [14] 同前注。   [15] 多元...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0078395.html
  •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同上书,第271页上。   [23]《新修往生传》,《黑谷上人语灯录》卷九,《大正藏》第83卷,第158页上。   [24]同上书,第158页中。   [25]《大正藏》第37卷,第271页上。...

    王公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3878602.html
  • 禅宗语言的种类

    无理可伸。”师云:“只得七成。”[83]   是指只掌握了十分之七的意义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   云盖问:“万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师曰:“堂中事作么生?”曰...”条:“计量等份的量词。”并未说明是几等份。(第58页左栏。)   [83] T.47,no.1997,p.763c。   [84] T.51,no.2076,p.321a。   [85]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878755.html
  • 马祖道一在其故乡什邡的化迹遗韵

    辑,1991年。又见于《什邡佛缘》,第83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5679055.html
  •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   尤惠贞   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   民国83,第五卷第一期   1994年出版   页65-87   -------------------------------------------------------   提要   本文文尝试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尤惠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90779106.html
  •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2)

    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83]换句话说,蕅益大师从《佛说阿弥陀经》几次强调:“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上、中两辈,准此随增。”“当知三万以上,是上品上生业;三万已去,是上品已下业。既随念佛数多少,分别品位是明矣。”42页,台北,本愿山弥陀净舍印行,1994年5月5版。   [83]. 明.蕅益,《佛...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1679198.html
  • 试析《世说新语》与《高僧传》的材料问题——以支道林为例

    因此,支公在当时能进入清谈名士之流而为其所重,亦是其有所特长之故.   除以上品评情况之外,〈品藻〉第54条是言支公引起孙绰自评与评人的话头;而〈赏誉〉第83条则是在王长史品评刘真长时参与讨论的情况...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页810.   〈品藻〉第54条:「支道林问孙兴公:『君何如许掾 』孙曰:『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赏誉〉第83条:「王长史谓林公:『真长...

    洪嘉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279227.html
  • 刘运好:慧远大师行迹考

    春秋八十有四,义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慧远45岁入庐,至83岁卒,居庐三十九年,与《高僧传》慧远本传“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相合,故以《高僧传》所载为是。   《高僧传》慧远本传...

    刘运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27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