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道前基础>>正文内容

阿松仁波切·利乐答:修行就是修心是吗?何谓“菩提心”?为何要修菩提心?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9日
来源:   作者:阿松仁波切·利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松仁波切·利乐答:修行就是修心是吗?何谓“菩提心”?为何要修菩提心?

 

  答:首当了知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说来很简单,修行是为了获得快乐——不仅令自己今生的快乐,并且令自他生生世世快乐。而快乐意味着远离痛苦。那么,痛苦从何而来?如果来自于“身”,那么临终之际,身体留于世间,而心随业风流转六道感受诸苦,故痛苦并不来自于身;若痛苦来自于“语”,当身心离散之时,声音断绝,语则不存,故“语”并非痛苦的根源;因此,心乃善恶之源,主宰苦乐之果。诚如华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曰:“心为诸法源,调心佛善说。” 若未调伏自心,永远无法消尽烦恼。 所以说:“修行就是修心。”,亦如释尊所言:“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第二,何谓“菩提心”?

  诚如《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愿一切有情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获证圆满佛果。其要义为:慈悲缘有情,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智慧缘正等菩提,愿众生获证圆满佛果。

  第三,为何要修菩提心?

  诚如寂天菩萨云:“何须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释迦牟尼佛一心利众,结果证得了圆满佛果;而凡夫俗子从无始以来一直追逐自利,结果仍辗转轮回,饱受诸苦。故自利之心行乃一切痛苦的根源,阻碍暂时佛子菩萨地的功德及究竟遍知佛果纳入心相续,此乃真正的魔障。欲彻底断除如是魔障,唯有通过修行自他平等、自他交换和自轻他重,生起不退转之珍宝菩提心。因此,菩提心圆满之际,自然是解脱之日。

  第四、修菩提心之次第。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中具体讲解了修学次第,即:首先应修持真实无伪的出离心,因为众生就是由于对世间的贪著,而被紧紧束缚在轮回之中;出离心只有以菩提心摄持才能顺利趋入佛道,因此在生起出离心之后,应当努力生起菩提心。《三主要道》中曰“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亦不能断三有根,故当勤证缘起法”意思是:不具有证悟无我实相的智慧,即使修了出离心和菩提心,也不能断除三有的根本我执,因此在具备了出离心与菩提心之上还应当精勤通达缘起法。宗喀巴大师说,有了出离心与菩提心还应通达缘起法——中观正见,这里的菩提心是指的世俗菩提心,仅仅修持世俗菩提心就可以解脱,也能直接这么讲的。因为世俗、胜义二谛互为方便、方便生:智增种姓的菩萨,修胜义空性(空性是胜义谛,是仅就显宗讲)为主,却能生发大悲心、世俗菩提心(依了义见起修,这个见要圆满三乘的功德,那大悲心、菩提心是不用说了)。比如华智仁波切的根本上师吉美加伟涅固(无畏佛芽)从无人的深山闭关圆满下来时,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对如母有情生起猛烈悲心,特别是自然而然再也吃不下肉了;对应大多数根机的众生,也就是说悲增种姓的菩萨,应该依七重因果(华智仁波切的传承是五个次第,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或自他相换先注重修世俗菩提心,只要能修成世俗菩提心(入资粮道的世俗菩提心),这样胜义菩提心(证悟法界实相)的境界很快就能生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安立仅修世俗菩提心就能成就。成熟口诀法的伟大传承上师堪布昂琼,在求正行窍诀前,将菩提心等的修心次第修了很长时间,特别是用了两年时间按《心性休息》修持了暇满至菩提心的引导,比百日修心还要细致,这给我们后代弟子什么启示呢?难道如堪布昂琼这样依见而修之利根者而用得着这么修行吗?用得着,用得着,无论是什么根机,这样去修,决不会有延缓地道之过失。堪布昂琼从来没有主动请求上师传正行口诀,他是完全按上师教言去做,老老实实去修菩提心,结果正式得受正行窍诀时,很快就圆满了历代持明上师的密意。有了真正的菩提心,那大乘的一切功德,很快就生起。从很快生起一切功德这方面,也可以说,修成了菩提心,也就解脱(成就)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