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知行合一”的人生智慧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8日
来源:   作者:传喜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知行合一”的人生智慧——12月26日传喜法师在厦门大学EMBA禅与文化俱乐部河南分部启动大会暨“知行合一”智慧实践主题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12月26日上午,传喜法师在莲花源寺住持慈悲放生法会。

下午,法师应邀出席厦门大学EMBA禅与文化俱乐部河南分部启动大会暨“知行合一”智慧实践主题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法师从太极表演畅谈太极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大道:作为改变世界的互联网科技,它的根本性启发就来自于我们道教的太极阴阳学说。道家太极的最高境界就是天地大道的境界。儒家经典《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就是“知”;“亲民”就是“行”;“止于至善“就是“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的“知”就是首先你要了解天地大道,你“知”了,产生信心了,然后才会“行”——才会去遵循它。有了“知”的因,才会有“行”的果和“行”的境界,最后达到“知”和“行”完全合一。

佛教参禅悟道之人所谓“破本参,开智慧”就是“知”,达到“知行合一”就成就了。佛门里的高僧,有的圆寂之后烧出舍利,有的肉身不坏,就是有目共睹的证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知”的“知”特指“大道”,即明明德。“道”是生命的核心。一个对“道”有体验的人,就会遵循“德”,有一种舍生取义的勇气;一个没有“道”的生命,迷失在外在的现象里,为了获得利益,不惜成为声色的犬马、物质的奴隶。他的心灵永远是饥渴的,灵魂永远在漂泊,精神永远是空虚的,生命永远是痛苦的。从社会的角度看,当民众不知“道”,就没有办法遵守“德”,就会道德滑坡,社会乱象丛生。现在的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也是现在危机所在。

  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明朝儒学大家王守仁的四句教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是心的本来状态,心的意念动了就有善有恶了,我们的心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把去恶修善作为人生的修为。

“知”,就是知道心的本体像镜子一样,照到什么,镜子没有增加一点;被照的东西离开了,镜子也没失去什么。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染污的,这是心的本来面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我们的心,“明明德”就是找到心的本来面目。当平时我们起心动念有善恶念的时候,就靠着这个本然清净的心镜子去照,靠这个良知去照,择其善而从之,佛教里叫“择法眼”。戒恶修善,这是心的功用。用自己的心体察别人的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我喜欢的我也把它给予别人,叫“亲民”。当你把心训练纯熟了,修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就像孔夫子说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你就与天地合其德,就是“止于至善”。

“知”是很重要的,有了“知”,你就了解了生命的原理,就会以身口意去行持。“行”是一种理性、智慧的选择,越行持路越宽。你不仅会突破个体生命的局限,还会慢慢体解到万物的爱,体解到天地为父母的境界,体解到生命虽然变易,但死而不亡。


  我们学习了东方文化之后就会忏悔,就会有谦卑之心,然后修正自己。从一个好坏不定的人,通过戒恶修善变一个好人。做好人要有信心,像玄奘大师一样,要有“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方半步活”的信念,宁愿死在正确的方向里,也不苟且活在不正确的方向里。

“知行合一”——当我们的人生轨迹跟人生目标一致的时候,我们会转凡成圣,奉献于天下。中华文化复兴要靠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学习进步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关键是要抓住核心:对“道”的闻、思、探索,以及与“道”的合一。

 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寻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求“知“的过程。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这个三维空间既是你生活的环境,也是你工作的环境,当灾难来的时候,也可能是你的坟墓。佛法就是突破生命狭隘的三维空间的安全出口,所谓超越轮回,超出三界,求得解脱,就是找到一个生命的高级出口。佛教徒常念“南无阿弥佛”。“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时空无障碍,就是超时空。“南无”是我信,我愿意跟您合一。“阿弥陀佛”不仅是一个物理的“虫洞”,可以接引我们去高维的极乐世界,同时祂还具有生命性、人格化。祂作为一个高维空间的智慧生命,可以垂手臂到我们这个低维的世界来帮助我们成长。

  中国传统文化是转凡成圣的文化。我们凡人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活着,但如果你想转凡成圣,就要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牢笼,能真正与天人相应,达到天人合一。目前的教育主流是西方文化唯物的、形而下的;东方文化的核心是形而上的。形而上是教我们怎么解脱的,形而下是教我们怎么被束缚的。我们要在西方文化平台上摸索到东方文化的根,来拥抱自己的文化,身心融入其中来救济我们当下空虚的心灵,将文化沙漠变为绿洲,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是习主席讲的中国梦。


 

  中国的文字里都蕴含着大道。郑州的“郑”字,表意为把耳朵关起来,这是一种修道的方法,叫“回光返照”,是观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即“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关起耳朵来,是九州之中原,道统之枢机,文化之精髓。你只要能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就可以“性成无上道”,就是观世音自在菩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尊菩萨,都可以成就祂的德性。
  孟子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本来存在”是“道”的本然状态,但是如果“道”要显现人格化,要在一个时空当中起作用是需要因缘的,佛教里叫“缘起性空”。我们今天以这样殊胜的因缘一起来学习祖先的文化,这是生命真正的财富,希望大家藉此获得光明的人生,新年新气象,新年做新人!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