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中国拟编纂贝叶经“梵藏汉英对照词典”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8日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贝叶经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副院长、贝叶经研究所所长仲布·次仁多杰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研究所将在今年开始编纂贝叶经“梵藏汉英对照词典”,并为新一轮贝叶经普查做准备。

贝叶经是指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被认为是最接近释迦牟尼原始教义的“佛教元典”。其内容绝大多数以梵文书写,除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医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记载,对了解整个南亚、中亚的文化传播和历史发展都非常重要。

仲布·次仁多杰说,贝叶经研究的人才非常稀缺,为了更好地推动相关研究,必须要做一本介绍相关常识的词典。

他说,西藏社科院计划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大、清华等国内科研力量,编制一本梵文、藏文、汉文、英文对照版的“贝叶经词典”。

“这将是我们2015年一个非常大的工作。”仲布·次仁多杰说,两会后,他将与这些机构联系,详细讨论合作事宜。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贝叶经的诞生地印度和尼泊尔,现在已很难找到贝叶经的痕迹。

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仲布·次仁多杰表示,将为新一轮贝叶经的普查工作做好准备。“因为第一轮普查结束后,又有一些寺庙的僧人找到我们,我们发现还是有遗漏。”

仲布·次仁多杰还计划在2015年把刚创刊不久的《西藏贝叶经研究》做得更好。“这是中国第一份专门研究贝叶经的刊物,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他表示,要做好贝叶经的研究工作,必须培养人才,而创办这份刊物的目的之一是为贝叶经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2006年,中国政府启动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西藏梵文贝叶经普查。经过6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西藏保存千余函(种)、近6万叶贝叶经,成书于1000多年前,其中还有不少孤本、善本、珍本,一些经书至今未见有藏文、汉文译本。

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白玛朗杰曾说:“这批贝叶经的文物价值堪称打开第二个敦煌经洞。”

2013年12月,西藏自治区社科院贝叶经研究所成立,成为中国首个专门从事西藏贝叶经研究的学术机构。(记者韩淼郭信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