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净慧法师在真际禅林作“如何亲近善知识”佛法讲座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5日
来源:真际禅林   作者:明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净慧老和尚为大众作佛学开示

认真聆听

真际禅林常住法师们

认真作笔记

20061224,冬日的真际禅林如沐春风,来自柏林禅寺和虚云禅林的众多法师以及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的佛教信众、禅文化爱好者近600人,怀着虔诚恭敬之心云集真际禅林,聆听净慧老和尚开示。

日前慧公老和尚从深圳弘法寺传戒归来,不辞劳顿,应大众的请求,应机说法,作了题为“如何亲近善知识”的佛法讲座。

首先,净慧老和尚讲了善知识的定义、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以及如何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接着,结合大家日常的工作、学习和修行,讲了天台智者大师所著《小止观》中修习止观的三种善知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教授善知识。

尔后讲了佛在六十《华严》中讲到的十种善知识,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究竟诸波罗蜜善知识、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能令安住成就一切众生善知识、能令具足辩才善知识、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不厌倦善知识、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对这十种善知识一一做了精辟的开示。

讲到“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时,慧公老和尚说,本公长老(本焕老和尚)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是菩提心,这个心量多么广大,做到这两句话,其他的一切都不必求,心地无私天地宽,私心就是生死,没有私心了,当下就了生死。

讲到“能令于一切劫行菩萨行,心不厌倦善知识”时,慧公老和尚说,善知识要教导我们在一切劫、尽未来际行菩萨道,永无休止地做一件事——“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是到极乐世界,而是以智慧心、慈悲心在六道中行菩萨道,修菩萨行,还要做到心无厌倦。

接着,慧公老和尚讲了《四分律》中的“善友七事”作为善知识的条件,即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慧公老和尚说,这七件事虽然没有讲菩提心,但每件事都是菩提心的表现。这“善友七事”,都是从要求自我出发的,要求自己是发心,要求别人是索取。

最后,慧公老和尚讲了选择善知识的重要性,不要小看亲近善知识、交善友,要从立志高远的角度看待亲近善知识。希望大家都要从“善友七事”、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出发要求自己,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善知识,成为他人信得过的善知识,同时也能结交善知识,成就我们的学习、工作和修行。

慧公老和尚的开示令大众欢喜踊跃,对于学习、工作和修行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令菩提心得到了增长。

讲座结束后,真际禅林向大众赠送了本山柏林禅寺2007年日历贺卡。(明舫)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