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历史久远的中国五大铜殿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04日
来源:千龙新闻网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龙新闻网报道:如果说木结构建筑唱出了我国古典建筑的主旋律,那么仿木结构的纯铜建筑无疑是黄钟大吕的音节。我国的五大铜殿从武当山金殿、五台山显通寺、万寿山铜亭、泰山金阁到昆明凤鸣山铜殿,无不深处名山胜境。

  铜殿常被称为金殿,一方面是因其金碧辉煌的外观增添一处胜景,而另一方面则因得到历代亲王的支持,起到了稳定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的作用。看那迎风傲立的铜殿,吹不倒的铜旗杆,更吹不散”天下太平“的忧患!

武当金殿

  武当金殿

  湖北省均县的武当金殿堪称古今第一金殿。它建筑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顶端。殿高5.5米,面宽5.8米,进深4.2米。大殿全系铜铸,部件铆焊拼榫而成,外鎏赤金。大殿翼角飞举,殿脊装饰着镂空的珍禽异兽,檐角天鹤飞空。殿内神像、几案、供器等均为铜铸,殿基为花岗岩砌成的石台,石雕栏杆围绕,给人以庄严凝重,金碧辉煌之感。传说永乐皇帝在建筑这座金殿时曾说:“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五台山显通寺坐落在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很多,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然而,在显通寺内最珍贵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却是千钵文殊铜像、铜殿和铜塔、无量殿、华严经字塔和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铜钟。铜殿高八点三米,宽四点七米,深四点五米,是明朝万历34年(1606年)用铜十万斤铸成的。殿建平面见方,宽九尺,深八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铜殿的每扇门由一个省铸造,文饰之美,工艺之精,实在是惊人的。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如玉兔拜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非常精致。,明月中,桂树下,有一只玉免昂首竖耳,目不转晴,胡须似动,十分机警。莲下仙鹤图中,一朵莲花正在盛开,一朵已结莲子,花上扑蝶,蜻蜓款款飞来,荷叶下,一只仙鹤双脚入水,嘴里叼着一条小鱼。一幅幅铸画,铸法精细入微,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据《清凉山志》记载,铜殿是五台山高僧妙峰于明朝万历年间,集全国十三省布施,用十万斤铜铸成。妙峰大师曾以舌尖之血和着朱砂书写《华严经》。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拜其为师,人称为“人天师表”,“法门砥柱”。妙峰大师曾铸一座铜殿,一在南京,一在峨嵋,一座在五台山,规格样式完全一样。前二者已失,显通寺的这座,是国内仅存的了。这座铜殿优美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布局,生动的图案,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细看门上的图案,各不相同,合起来却能浑然一体,天衣无缝。铜殿前下方左右两则,各矗立着一座铜塔,于1607年(明万历35年)铸成。铜殿之下左右两侧,有两个玲珑剔透的铜塔,两丈多高,亭亭玉立,铜锈斑斓,古趣盎然。

万寿山铜亭(宝云阁)

  万寿山铜亭(宝云阁)

  颐和园宝云阁———俗称“铜亭”,在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坡,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是用铜铸造的佛殿,号称“金殿”。高7.55米,重207吨,重檐歇山顶,四面菱花隔扇,造型仿木结构,通体呈蟹青色,坐落在汉白玉须弥座上。殿内原有佛像万尊,已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一空。铜殿失散门窗于1993年7月由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无偿送还我国,并于该年12月安装在宝云阁上。

泰山金阁(岱庙金阙)

  泰山金阁(岱庙金阙)

  泰山金阁(岱庙金阙)——又称铜亭,在山东泰山岱庙后院。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原置泰山顶碧霞祠内,内奉碧霞元君。明末清初移置于泰城西南的灵应宫,1972年迁置于此。面阔4.65米,进深3.75米,高5.6米,为重檐九背歇山顶。此亭四壁原装有门窗,并能转动开启,亭为仿木结构,可拆卸组装,具有设计巧妙,工艺精湛的特点。

昆明金殿

  昆明金殿

  昆明城东约七公里外的鸣凤山上,有一座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纯铜铸造的殿宇,俗称金殿,又称铜瓦寺。铜殿的整个建筑极其精细逼真地模仿了重檐歇山式的中国木结构古典建筑,结构严谨,连结精密,浑然一体,铜殿高6.7米,宽7.8米,深7.8米,两层屋面,结构端庄大方。是全国最大最精美的铜殿,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