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辨邪识魔>>正文内容

《西游记》其实不是讲佛教的,反倒嘲讽佛教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0日
来源:转载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游记》其实不是讲佛教的

  360图书馆 钇金 2019-05-09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可能很吃惊。但《西游记》和佛教的确没什么关系,全书中对佛教的讽刺比比皆是。

    如果《西游记》真的是宣扬佛教的,那么它不可能会出现如下文字:

  唐王传旨,着太史丞傅奕选举高僧,修建佛事。傅奕闻旨,即上疏止浮图,以言无佛。表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西游记》第十一回)

  http://www.zggdwx.com/xiyou/11.html

  再看第六十四回,妖精孤直公是怎么讽刺唐僧的:

  “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忘本参禅,妄求佛果,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什么? ”

  那么《西游记》是讲什么的呢?它讲的是孙悟空亮瞎眼的奋斗史。

  如何评价孙悟空呢?答曰: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人,不管能力大小,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只要有了这点精神,那么他就能脱离低级趣味。孙悟空展现给观众和读者的,就是被极致放大的这种精神。人们被这种闪瞎眼的强大精神,晃得神魂颠倒,如痴如醉,即便不知道孙悟空到底在追求什么,也不妨碍粉丝们,单纯的因为被他的光芒所闪瞎而变成他的追随者。

  一般人的精神,可能不过就是世俗的蝇营狗苟,沉沉浮浮,再大不过功名利禄四个字,到头了。而孙悟空呢,则不然,他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认为这些都是低级趣味。他一刀把混世魔王劈死了,这就是一种宣言,对世俗生活和低级趣味的彻底弃绝。

  混世魔王,象征的就是人间的那些熙熙攘攘的破屁股事。很多人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 可能没看明白,为什么要弄死混世魔王,又为什么要跟牛魔王称兄道弟。以及,他弄死混世魔王,又想干啥。

  孙悟空,是想上天。你能,你怎么不上天啊。很多人被人这么一堵,就说不出话来了。

  而孙悟空呢,他就是要上天给你看看。他要多能就有多能,他的能量,总是超出你的想象。

  绝大部分读者,认识和了解西游记,以及孙悟空,都是通过电视剧,而不是通过原著来获知的。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原著写的,是非常的玄奥瑰丽荡气回肠,而电视剧,则拍成了儿童节目。西游记的原著,蕴含的信息量,是电视剧的一万倍都不止。如果还没有读过西游记原著的人,建议去读读原著。和原著相比,电视剧就是乱七八糟的瞎胡搞,把原著真正要表达的东西,都弄得一塌糊涂。不过这也不能怪导演,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读懂西游记。

  孙悟空到底想干嘛呢?他想长生不死。受电视剧的误导,大多数人,都认为,西游记和孙悟空的主题,就是打妖怪,和取真经。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来粗线条的理一理,孙悟空为了要长生不老这件事,都是怎么去做的。

  第一步,花果山,水帘洞,水有了。然后是道心生。如果没有道心初生,人根本就不会追求长生不老这件事。

  第二步,找菩提老祖拜师。为什么一定要找菩提老祖拜师呢,因为菩提祖师就是火候。在修炼这个圈子里,向来都是只传火,不传候。火候二字,关键词在候上,火很容易掌握,但是候,极其难以掌握。为什么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因为在道家的修炼术语中,五天为一候,一年就可以分为七十二候。很多读者或者电视剧观众,对菩提老祖各种穿凿附会的瞎琢磨,都是离题万里了。菩提老祖,就是象征着候。火候的候。

  第三步,杀死混世魔王,是人心死,道心长。

  第四步,和牛魔王结拜,火也有了。在西游记中,牛魔王家族,都象征着火和火候。花果山,只是一个初级的鼎炉,水帘洞和牛魔王,逆从水火,坎离交媾,只是修炼长生不老金丹大道的初级次第。

  第五步,在既掌握了火,又掌握了候之后,孙悟空真的上天了。开始大闹天宫,丹炉也从花果山,换成了老君的八卦炉。这个关口相当于河车初动。真气聚集在灵台,出现了异动。这是修炼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天宫,就是象征着灵台,也叫泥丸宫。这个时候,很多修炼者,非常容易上火。孙悟空,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第六步,怎么才能把这个火降下去呢,这时候,大和尚老释出现了。老释为啥要让孙悟空撒泡尿在他手上呢,因为这泡尿,就是象征着,火中真阴生,下济坎水。那么这团火,就给降下来了。这一关,就总算闯了过去。老释为什么能降火呢,因为老释象征着阴液。在内经图中,有个“碧眼胡僧手托天”的和尚,西游记里面的老释,就是象征着他。要降火,既然有老释了,为什么又弄出来一个观音姐姐? 因为观音象征着的是玉液还丹,老释象征着的是金液还丹。

  第七步,老释把猴子押到了五指山下。五指山,象征着五行。五百年,象征着,修炼进入了新的次第和周期。这个周期,就是要无为。所以押了山底下五百年。

  第八步,再次更换鼎炉。这个新的鼎炉,就是唐僧。在唐僧这个鼎炉里面,才可以龙虎交媾,金木交媾,三家相会结婴儿。猪八戒,就是水,在原著里,也经常被称作木母。

  沙僧就是土,也叫刀圭和黄婆。唐僧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鼎炉,也就是一个反应器皿的意思。沙僧的作用,就是提供调和八戒和悟空,通俗的说,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八戒,猴子,和小白龙,在沙僧的调配下,在唐僧这个反应器皿中,结了丹。

  第九步,结丹。红孩儿,就是象征着结丹。三家相会结婴儿,结的就是这个婴儿。结丹之后,猴子就搞不定火候了。这时候又出现了大问题。铁扇公主出现了,她象征着武火。因为,在修炼过程中,一旦结丹了之后,就不可以再进火烧炼,否则就会丹坏炉毁。为什么一路上,都有很多妖怪要吃唐僧呢,因为修炼的每一步都非常的危险,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不仅丹没了,连炼丹的炉子都要崩了。

  第十步,结丹之后,开始退火退符。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关于牛魔王家族的事情了。因为后面的修炼次第,都不再需要进火了。

  第十一步,六耳猕猴出现了。这在修炼中,意味着到了六根巨震的关口。这一关异常的凶险。所以,六耳猕猴的战斗力爆表。六耳猕猴,象征的,就是修炼者的各种意识。制服六耳猕猴,说明修炼到了更深的层次。这是从无为,复归有为的分界点。

  第十二步,终于到了西天。这就是玉液还丹和金液还丹了。到了这一步,基本上,金丹大道,就全部修炼完毕。为什么取的经,都被水淹了呢,而且书里面还都是白纸呢,因为作者认为,金丹大道属于天机,不可以著书广传于世。也就是菩提老祖开头对孙悟空所说的那样,“玄玄玄,道最玄,莫把金丹做等闲,不遇真人传至道,空言口困舌头干。”

  西游记真的是讲佛教的吗,当然不是。唐僧只是个炉子,老释只是个口水,观音也只是个口水。没修炼过的人,可能不理解,这里讲的口水是指什么。


 

  你可知《西游记》中不乏对佛教的讽刺

  一起学文化 19-06-17

 

  虽然《西游记》整部作品以唐僧师徒前往西天获取真经为故事题材,但是其中也常有对佛教的揶揄讽刺之处。而这揶揄讽刺之处正是通过与神佛有关的妖魔形象的塑造得以体现出来。

 

  大鹏金翅雕

  八百里狮驼山狮驼洞的三魔大鹏金翅雕,作恶多端,五百年前吃了狮驼国的国王以及文武百官,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夺了狮驼国的江山。就是这样一个妖魔,却被写成是如来的母舅。当如来收服它的时候,它对如来竟直呼姓名说“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这样大胆的称呼描写,恐怕多少都会让读者感觉到对佛祖的不敬,而在这不敬的背后更是包含了对佛教的些许嘲讽。

  乌鸡国的全真道人

  乌鸡国的全真道人,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文殊菩萨早年因为被乌鸡国国王用绳捆住,在御水河中浸了三年,如来便下令让这青毛狮子下界将国王推入水中也浸他三年。我们知道佛教讲求善、慈悲、利他以及宽容,而乌鸡国国王因为没有识得文殊菩萨真身错把菩萨浸在河中三年,因此便也要同样受此待遇,恐怕这与佛教理论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当孙悟空质问菩萨说这妖魔在此三年间玷污了三宫娘娘,毁坏了纲常伦理时,菩萨竟然还为妖魔辩解说,这三年在妖魔的掌管下乌鸡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见作者对此持有的是何种态度。

  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

  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将朱紫国金圣宫娘娘用妖风卷走,使得朱紫国国王忧思成疾。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国王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射伤了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的雄孔雀,并使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了,于是菩萨便下令让他也拆凤三年。朱紫国国王的无心所为虽然伤害了菩萨的二子,但是作为佛家的宽容和慈悲在这里丝毫没有体现出来。相反,让我们看到的是菩萨们的极强的报复心理,慈悲为怀的信条被他们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5913743082330862&wfr=spider&for=pc)


 

  《西游记》祸起观音院,《西游记》究竟在宣扬佛教还是在嘲讽佛教

  骚年涂涂说 18-07-1306:04

  《西游记》第六集叫祸起观音院,说的是师徒二人与白马行至一所寺院,名唤“观音禅院”。

  禅院的一把手叫金池长老,是由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程之老先生饰演的,已成经典。

  唐僧悟空在后房用茶时,唐僧看到饮茶的杯具时忍不住夸赞道“好器具,好器具,真是美食美器啊。”这样的赞赏是由衷的,但是从侧面也看出来这个院主是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与佛家的返璞归真抱朴守拙之心就相去甚远了,一看就弥漫着尘世气。

  佛家忌讳的“贪嗔痴慢疑”之病在这个老和尚身上几乎都有,唐僧夸赞后,这个老和尚就直截了当问唐僧道:“高僧从东方上国而来,可曾带有什么宝物,也让贫僧一饱眼福呀”,这个与一个高僧的气质是相去甚远的,从这里已经看到了这个老和尚对外在物质的渴求心,唐僧毕竟是个有逼哥有涵养有心机的和尚,他矢口否认说:贫僧虽从东土大唐而来,但路途遥远,不曾带有什么宝物。”

  无奈唐僧身边跟着一个不省心的徒弟,因悟空在路途中翻包裹的时候看到过一件宝贝袈裟,所以就起了争强好胜的心,就说:师父,咱们包袱里那件袈裟,岂不是件宝物?”,这个时候金池和旁边的和尚的“慢”心显露无疑,所谓“慢”就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人,金池轻蔑道:袈裟呀,你这位高徒可真会取笑。旁边的和尚说他几十年积攒了几十柜子,可见他的生活还是相当奢靡的,唐僧看了后仍然谦虚说我们的袈裟怎能和老院主的相比呢,这个就是对“慢”心的极好反证,可终究投宿在此耐不过老和尚的再三请求,拿出来给他看了,这一看不得了,直让老和尚激动得热泪盈眶,开始动心思了,首先是把袈裟拿回后方细看,你看就是一件袈裟而已,要看上一夜,这个不是“痴”是什么?所谓“痴”就是对外在事物以及情感、人物的痴迷和执念了。

  唐僧应一眼就看穿了这个老和尚的心思,知道他不是什么好鸟,回屋后就开始教育悟空,说不可在外争强好胜,那件袈裟不能轻易示人等等,尤其说到古人的一句话叫“珍奇之物不可使见贪婪之人”,说明他已经看见这个金池的贪婪心了。

  这老和尚在后院看着这袈裟竟然嚎咷痛哭,后在主寺僧的撺掇下,就起了杀心,想一劳永逸占得这件宝贝袈裟,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佛家弟子,佛家五戒第一戒就是戒“杀生”,这里的杀生是所有的生灵万物,哪怕一只鸟一只鸡,现在他们要杀的却是人。

  这里对佛家虚伪丑陋嘴脸的揭露就相当露骨了,有一种传说说《西游记》并非吴承恩所写,而是道家长老丘处机所写,这个丘处机就是金庸武侠里全真七子之一,历史上确有其人,所以通篇小说中这样对佛家的嘲笑和讽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后面的剧情小编以后还会和你说。

  无奈悟空心有灵性,那广智和尚杀人不得差点被猴子吓死,回去之后与金池又想出了一个更加歹毒的计策就是不惜舍了几间禅院放火杀人,哪知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把一个寺院焚烧的片瓦不存,死伤无数,也是应了佛家所说的善恶有报了。那袈裟在火患中被黑风洞熊瞎子偷去,金池发现袈裟不见后气急攻心不小心被砸身亡,也是报应。唐僧总结得好,他说:一念之差,招致杀身之祸;居心不良,终尽玩火自焚。可谓非常精辟了。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5738894840561347&wfr=spider&for=pc)

 


 

《西游记》与佛教文化 

少林禅悟_新浪博客 2018-08-27 

 

  【内容提要】《西游记》所表现的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其中所有的佛教故事、人物、境界等都与道教全真道有关,都是道化了的佛教。只有从全真道的角度,才能全面完整地认识和把握《西游记》。《西游记》的作者并不是“不懂佛学”,“没看过佛经”,而是有意站在全真教的角度合一三教,独标文化。

  【关 键 词】佛教文化/取经故事/道化人物/佛教境界

  首先,我们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西游记》的主题是表现道教全真道的教义,而全真道则汇聚了佛教的思想和境界,并且将之道教化,所以,《西游记》中的佛教人物、名称、故事、境界等都必须从全真道的角度去看。否则,是没有第二种办法去理解的。

  一、《西游记》佛教故事

  西游取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项重大内容,叫做唐僧西游取经,胡佛东来传法。《西游记》中的唐僧的文化原型,就是现实中的唐代高僧三藏法师玄奘,而玄奘法师的确西游取经。他于贞观三年只身前往天竺,历尽千辛万苦,经西方诸小国以及印度各地,十七年方告成功。这只要看一下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圣教序》,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我僧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异邦,询求正教。……爰自所历之国天涯,求取之经有数。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华,宣扬胜业。到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开始翻译佛经二十年,共得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余轴。然而在小说《西游记》中,却将唐太宗的《圣教序》作了改动,“十有七年”改成了“十有四年”,“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改成了“总得大乘要文凡三十五部,计五千四十八卷”。改动的目的,则是为了自己的主题服务。道教全真道的经典著作也即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的《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大道说》认为“佛经五千四十八卷”,正合十四年另八天之数。《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云:

  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而十四年依照古人的说法,则是一年360天,14年为5040天,再加上送经、归西的8天,共为5048天,与猪八戒的钯子、沙和尚的宝杖的5048斤同一数目。一藏之数是5048,三藏便是15144。而这个15144既等于5048×3,又等于15(5×3)加上一个144(48×3)。15是《河图》、《洛书》所谓的3家各5的和(东三南二,北一西四以及中间五),144是金丹大道3家各3斤的和(金铅三斤黑,木汞三斤红,土则三斤黄;老秤一斤为十六两,16×3便为48)。

  由此可见,唐僧历经5048天,取经5048卷,与事实完全不符,而与全真道的教义和修炼方法相关,那么西游取经就不是到印度或者天竺去了,而是在形象化地演示人体生命的一个修炼过程。《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中的《普照图》就把肚腹的中间称做“西方”、“极乐国”、“西南乡”、“净土”、“丹扃”、“真土”、“法王城”、“复命关”、“元始祖炁”、“天地灵根”等,到西方取经就是去的这里。所取真经就是“元始祖炁”、“天地灵根”,而根本不是什么佛教的经籍,所以才有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末回有荒唐无稽之经目”(《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

  《西游记》既然是一部人体生命科学的艺术著作,所以所有的故事都应该是发生在身体之中的。《西游记》的主题就是取经,去西天取佛经,而佛教的经典在《西游记》中只有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照《西游记》的说法,这部经典“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门会也”(第十九回乌巢禅师语)。唐僧一行西游的目的,就是要“修真”、“作佛”,这一切都包含在《心经》之中,所以《西游记》取的就是《心经》,修的也是《心经》。

  鲁迅先生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不懂佛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把《心经》读成了《多心经》。因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面的八个字都是梵文的音译,“摩诃”的意思是伟大,“般若”的意思是智慧,“波罗蜜多”的意思是到彼岸、得解脱,如果把这个“多”字放到了“心经”上,那么就把“到彼岸”给肢解了,所以是不通。但是,《西游记》毕竟是小说,要通过创意来表现自己的修心证道的思想,自然不是常情所能够范围的。

  在第十九回《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明明白白说的是《心经》,可见作者并不是不知道“多”字不应该放在“心经”上,也并非不懂佛学。但乌巢禅师却对唐僧说道:“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这里的确把《心经》说成了《多心经》,这虽有所本,如《太平广记》卷九十二《异僧》六记载玄奘的一段,便云:

  奘乃礼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其《多心经》自今诵之。但是,《西游记》小说却将《心经》与《多心经》混用,便一定有深意,需要我们的探索了。

  佛教的修心就是将多心修成一心,一心修成智慧心,智慧心再变成无心;无心便无挂无碍,就是《心经》所说的: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且看小说中是怎么样表述的:第十九回乌巢禅师说是《多心经》,第二十回玄奘法师则悟彻了《多心经》,写出了一首偈句,讲“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的道理;第三十二回悟空对唐僧说道:“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要唐僧洗尽心上垢,扫除耳边尘;到了第四十三回,孙悟空又说唐僧忘记了《多心经》,要他祛退六贼;第七十九回孙悟空在比丘国王大殿上将自己的肚腹剖开,骨都都滚出一堆心来,国丈说他是个“多心的和尚”;第八十回说唐僧“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八十五回孙行者又说唐僧:“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要他清净心地;第九十三回,行者又向唐僧说道:“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怎会忘得!”后来他又对悟能、悟净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就这样,唐僧一行由《多心经》修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再由《心经》修到《般若心经》,最后解得是无言语文字的《心经》,才是《西游记》的真正意义所在。

  《西游记》取经到了西天,有了迦叶与阿难要人事的事情,许多的研究者都认为这是在讽刺佛教,所以这位作者便有了什么现实主义大师的桂冠了。其实,这跟讽刺佛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都是读者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作者的出发点是《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的文化原型,所以一切情节都与之有关。到西天取经之时,正好是《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的第五节《乾坤交媾去矿留金》,讲东土与西天的交流,东土去西天取经,西天向东土要钱,公平买卖,即使是放在今天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怎么能够说是对佛教贪婪的嘲讽呢!

  乾坤交媾的表现是:

  少顷玉鼎汤温,金炉火散,黄芽遍地,白雪满天。夫唱妇随,龙吟虎啸。阴恋阳魂,阳抱阴魄。铅精汞髓,凝结如珠。玉蟾所谓“夫妇老相逢,恩情自留恋”。东西的交流,就是乾坤、阴阳、夫妇、龙虎、黄芽白雪等矛盾之物的和合,也是人体心性与身命的凝结,所以东土取回了经,西天要留下人事。“人事”是人间的俗务和食色、名利的贪婪,把它留在了西天,唐僧一行也就摆脱了“人事”而成就佛道了。

  如来佛祖也知道二位尊者向取经僧人索取人事,

  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由此可见,白手取来的白经,才是真正的经书。这个说法乃是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写照,然而东土之人愚迷,所以只能要那有字的经书,就得拿世间有形的东西去换取。而且所谓的“舍卫”照应着“舍为”,即无为无作;说“赵长者”,是已经超凡入圣的长者;“三斗三升”,照应个《乾卦》的乾是六根阳爻,为两个三。东为《乾》而西为《坤》,这《乾》、《坤》要交媾,取走《坤卦》的无为,就得留下《乾卦》的阳金。“卖贱了”是说“黄芽”不够,“后代儿孙没钱使用”即是金丹不成。否则,舍卫国里哪里有什么姓赵的人呢?佛教出家断俗,到处行乞化缘,哪里有什么“儿孙”要什么钱用呢?

  《乾坤交媾去矿留金》中说:

  铅思汞,汞思铅,夺得乾坤造化权。

  性命都来两个字,隐在丹经万万篇。金丹大道讲铅汞化合,化合的过程就是性命双修,铅汞相思;性命双修,乾坤相合。这便是丹经万万篇所蕴含的宗旨。“权”音谐“钱”,二位尊者要“钱”,就是要得到“造化权”。等到留下紫金钵孟,然后才让唐僧一行取走有字真经,就是“去矿留金”。“矿”是矿渣,矿渣去掉,金子便出来了。东土人愚迷,只好取那形同矿渣的有字经,而真正代表了佛教真谛的无字真经却没有取回。唐僧留下的钵盂的“钵”字,从金从本,便是金丹之本的意思,即是“玄珠”,《乾坤交媾去矿留金》云:

  此际玄珠成象,矿去金存,而一点金液复落于黄庭旧处矣。斯时也,溶溶然如山云之腾太虚,霏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雨之满泽,液液然像河冰之将释,百脉冲和而畅乎四体,真个是拍拍满怀都是春也。《西游记》则说,唐僧送上紫金钵盂:

  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伽叶却才进阁检经,一一查与三藏……正是那:

  大藏真经滋味甜,如来造就甚精严。

  须知玄奘登山苦,可笑阿傩却爱钱。

  先次未详亏古佛,后来真实始安然。

  至今得意传东土,大众却将雨露沾。阿傩的微笑,大众抹、扑他的脸、背、弹指、扭唇的,就照应的是“百脉冲和而畅乎四体”;“把脸皮都羞皱了”,便是“拍拍满怀都是春”;“大众却将雨露沾”照应的是“山云”、“膏雨”、“春雨”等,说明玄珠成象后的效果。

  总之,从《西游记》的取经故事中看,所有的与佛教有关的情节都是道教全真道化了的,都有着全真道人体生命科学的意义,完全不应该将其附会为庸俗社会学的讽刺呀、揭露呀之类的。

 

  二、《西游记》佛教人物

  《西游记》表现的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那么其中所有的人物,包括佛教的人物,都应该是全真道化了的。

  首先,《西游记》的主人公是唐三藏,虽然唐僧取经一事是相同的,但现实中的三藏法师玄奘与小说中的完全不同。宋志盘的《佛祖统纪.二祖三藏玄奘法师》略云:

  法师玄奘,洛阳陈氏。年十一,诵道《维摩》、《法华》。时道基法师化行长安,师负笈西游,从受《阿毗昙婆沙杂心论》等。基赞之曰:“予游讲肆多矣,未见少年神悟若此。”武德中,在京师讲《杂心论》,以不泥文相,为世所服。……贞观二年上表游天竺,上允之。杖策西征,远逾葱岭,毒风切肌,飞沙塞路。遇溪涧悬绝,则以绳为梁,梯空而进。及登雪山,壁立千仞,人持四栈,手足更互蓍崖孔中,猿臂而过。张骞、甘延寿所未至也。过沙河逢恶鬼,异类出没前后,师一心念观音及《般若心经》,倏然退散。……所历百三十国,凡如来所化之地,泥洹坚固之林,降魔菩提之树,迦路崇高之塔,那揭留影之山,皆申礼敬,获宝象、舍利、贝叶七十五部,耆山方等之教,鹿苑半字之文,马鸣、龙树诸所著述十八,异执之宗五部,殊途之致,收罗研究,悉得其文。虽七例八转之音,三声六释之句,无不尽其微妙。既而,祗罗国王赐青象、白马以助驮载。十九年正月归长安,留守房玄龄备幢幡、鼓吹、释部威仪,道俗数万众,以宝辇迎师。二月至洛阳,见上于仪鸾殿(时帝行幸洛京),尉劳勤至,问西域事迹,诏撰《西域记》,山川风俗,前所未闻。诏就弘福寺与沙门道宣、灵纲等,同翻译二十年。这跟《西游记》上的描写几乎没有一处是一样的。这里的唐僧聪颖非常,智慧过人,意志坚定,用敢无畏。《西游记》中的唐僧愚痴冥顽,善恶不分,是非颠倒,认贼作亲,视亲为仇,可气可恨,就因为他所代表的只是人类的后天识神,到处牵缠,贪婪梦想,执迷不悟。“贞观二年”变成了“贞观十三年”,是因为贞观谐音作了全真道修炼之中的“正观”,而“十三”正是地支十二之后的又一轮开始,便是“子时一阳生”,正好采取,所以开始取经。取经“凡三十五部,计五千零四十八卷”,照应的是《河图》、《洛书》的三家各五。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普照图》云:

  三藏之窍,窍中有妙。

  妙窍齐观,是为普照。唐三藏法师的“三藏”由佛经的经、律、论三藏变成了三个脏腑,即心(肺)、肾(肝)、脾;同上又云:

  《普照图》之上一层者,直指心源性海之窍;中一层者,直指黄中正位之窍;下一层者,直指关元气海之窍,此谓前三关也。而这“三关”或者“三藏”,正是由孙悟空代表心源性海,所以叫做“心猿”、“金公”、克金者为火;由猪八戒代表关元气海,所以叫做“木母”,生木者水,故为亥猪;由沙和尚代表黄中正位,所以叫做“黄婆”,土黄正色,故指沙为姓。唐三藏所藏的正好就是三个徒弟所代表的三脏。修行的过程,就是让这三藏合一,成为一藏,所以未取经前有佛经三藏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然而取回的经卷却只是一藏而为5048卷。

  唐三藏的小名叫做“江流儿”,江中所流乃是水;又名“玄奘”,“玄”为深黑色,“奘”谐音作“脏”,黑色的脏器就是肾脏,肾脏主水,所以又称“水脏”。唐僧代表的是肾脏,肾为先天之本,所以他是三个徒弟的师父;肾脏与八戒代表的肾(肝)相同,所以西天路上唐僧总与八戒同声同气。对于唐僧我们决不能够从现实中去寻找他的影子,因为他肩负着全真道金丹大道的文化意义,那么对于其他的佛教人物该怎么看呢?照样如此!

  研究《西游记》的学者或者读者们,对于孙悟空的师父,总觉着是无比的神秘,认为他是个得道的神仙。其实,那位祖师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佛教人物——须菩提祖师。“须菩提”的汉意是觉悟,佛教般若部的经典如《金刚经》等大多都是由于他的发问而说。他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十大弟子中的“解空第一”,又叫“空生”。但他在《西游记》中的角色,代表的是心性中的菩提觉性,也就是人们的觉悟心,所以佛教修行首先要发“无上菩提心”。孙悟空从花果山水帘洞的心猿心,拜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也就是发起“菩提心”,便是佛教祖祖相传的心心相印。

  “灵台”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洞”更是心,心山心洞里的菩提心也就是孙悟空自己一念觉悟之后的状态。所以老师名为“解空”,他的弟子也应该是“悟空第一”的孙悟空。你看他的模样: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这在丹道学上,正是一颗摩尼宝珠——菩提子。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为猴王起名的时候会讲什么“老阴”、“婴儿”的金丹术语。

  比如说观音菩萨,这是中国最有名的四大菩萨之一,而且随着净土宗信仰的传播与流行,竟然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但是,在《西游记》中也已经失去了他佛教菩萨的本来面目,而成为肩负着全真道生命意义的文化象征。他被塑造成了女相,是因为如来佛为男相大雄,仿佛天堂上的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相对,这是道教的世界观。宗教的修炼都讲究观照,而正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有个“观”字,所以承载了妙观察智慧的角色。这个“观”字有二义,一是道教修炼的“内观起火”,所以凡与观音菩萨有关的地方,不是起火,就是会行内观。修炼时专注内视下丹田,会有温热如火的感觉和效验,并且炼出一块黑铅来。孙悟空在龙宫所得到的“一段乌铁”的金箍棒以及后来的黑熊精,便是黑铅的象征。

  她的“菩萨”称号中,正好是草头,可以生起火来;而且她还有个弟子叫做木叉,谐音“木柴”。为了管理木柴,她两边还有专门设立的“善财”童子和龙女。木可以生火,所以观音会发火,第四十九回《观音救难现鱼篮》中,观音火气大发,才会“火逼金行”,从而收伏金色鲤鱼。观音是智慧之火,火又能够生土,所以木叉又叫做慧(惠)岸,智慧的彼岸便是智慧之土、净土、真土。在第二十二回《木叉奉法收悟净》中,木能克土,所以由木叉去降伏沙悟净的沙土,并以慧岸之净土使沙僧的秽土净化,达到“二土成圭”、“戊己相合”。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观音先让徒弟木叉去放火试探军情消息,却因火力不够而被打败,然后观音便举二郎前来降伏。

  悟空为金猴,这一节的修炼秘要在于火逼金行,肘后飞金晶而上达天宫,所以需要阴火猛烹极炼。杨二郎的杨,部下有梅山六弟,帐前有一千二百草头神。这杨、梅、草头都是生火之物,尤其是“草头”与“菩萨”的草头一样,都是引火之物。正是靠着这场大火,才把孙悟空逼上了天宫,放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去锻炼,成就了一块紫金霜,从而跳出三界外而落于五行中,完成了修炼成仙的阶段。至第十六、十七观音院二回,又是内观而生起大火,果然炼出了一个代表黑铅的黑熊精。

  二是内观而生起妙观察智慧,使多心变为一心,便能够战胜一切私心邪魔。《西游记》之所以被看成是二流、三流的小说,是因为许多学者认为作者在孙悟空斗不过妖怪的时候,总会请观音来帮助,还没有跳出庸俗小说话本的套路。其实,这正是我们读者自己的无知,并不是作者水平的低劣。观音的象征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除去一切魔障,而智慧是由内观而生起的。人类已经适应了外视和执着于外物,却往往忽视了内观,忽视了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所以才会有烦恼和痛苦。孙悟空一路所降伏的魔障都是我们人类心灵中的一切杂念和魔障,这些魔障必须通过内观自心而专注一念,生起智慧之火,焚烧烦恼之源;举起智慧之剑,斩断痛苦之根。所以,观音菩萨不是别人,而是悟空自己心中的智慧之心。一念智慧,邪魔立断。

  即使是如此,也有自己心中妙观察智慧所斩除不了的邪魔。比如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中那六耳猕猴所代表的六识之心,为假心,为二心,所以与悟空是“同象同音”,一同出生于花果山水帘洞。原因是有真心,就有假心,所以观音、地藏等都无法辨认。因此,如来佛祖对大众说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一心也是有心,只要有心,就会有真假之分,所以难以辨别。只有如来佛祖之心,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如如不动,所以能够认识一切真假之心。那么,这位如来佛祖所代表和象征的,也就是真如不动的寂灭心了。所以,悟空打来斗去,无非就是要修成一颗寂灭不二的如来心而已。当年,他在大闹天宫的时候,就是因为留恋内院的繁华而不愿意“跳出三界外”,要做玉皇大帝,所以必须如来佛祖的寂灭智慧,才会使他四大皆空,弃壳成仙。

  这位如来佛祖正好在宋代被封做了“大觉金仙”,与那位菩提祖师所承担的角色几乎一样。又合了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的《悟真篇》中说的:

  释氏教人修极乐,只缘极乐是金方。大都色相唯兹实,余二非真谩度量。翁葆光注曰:

  极乐净土在西方,西者金之方。此中唯产金丹,一粒如黍,其重一斤。释氏饵之,故有丈六金身妙色身相,盖亦犹金丹而产化也。丈六亦按二八之数,西方即金也。世人莫能晓此。古仙明有歌曰:“借问瞿昙是阿谁?住在西方极乐国。其中二八产金神,丈六金身从此得。若人空此幻化身,亲授圣师真轨则。霎时咽罢一黍珠,立化金刚身顷刻。”斯言尽之矣!果然,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中,佛祖亲口对悟空和大众说道:

  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孔雀)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如来的真身,也就是金液大还丹,所以唐代马湘的《还丹口诀歌》中说道:

  玄微妙诀无多言,只在眼前人不顾。内有金丹十六两,送在西南坤地上。谁知此物是还赃,只在泥丸宫里养。……收得赤金方,采得菩提子。运得乾坤风,长寿无生死。孔雀吞了这颗还丹,便被封做佛母,就连他那一母所生的大鹏怪也跟着沾了光,成了佛头光焰上的护法。这在佛教看来纯粹是胡诌的事,但在金丹大道的角度看来,全都是对生命智慧的隐喻和象征,所以全部都是合理的。

  三、《西游记》佛教境界

  《西游记》所表现的虽然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但全真道中却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而三教合一,最根本的焦点便在于“心性”二字。儒家要“存心养性”,道家要“修心炼性”,佛家则是“明心见性”。《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大道说》云:

  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修以脱生死。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教虽三分,其道一也。《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中,菩提祖师: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那么,《西游记》到底表现了禅宗的什么样的境界呢?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人觉悟,首先在于“明心见性”。孙悟空西游求法之时,来到祖师洞前,见:

  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说法,就是佛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彼岸就在此心。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字,则又是中国文字的道家游戏。“灵台”是脊柱上的一个穴位,正好对着心脏。《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云:

  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此灵明一窍。释教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论其所也;玄教曰:“大道根茎识者稀,常人日用孰能知。为君指出神仙窟,一窍弯弯似月眉。”论其形也。同上《普照图》中,明明把心脏部位称做“灵台”、“灵关”、“灵山”、“方寸”等名称,且画一偃月,上挂三星。而元代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天心图》画了一个“心”字,东边一点写“龙”字,西边一点写“虎”字,下边一弯钩写“偃月”,只有上边一点空白而无字。有四句话云:

  钩横偃月,三点台星。

  斗杓斡运,虎啸龙吟。王重阳有两句诗云:“莫问龙儿与虎儿,心头一点是明师。”这一点正合的是心山心洞里的菩提祖师,也是孙悟空自己心中的觉悟之心。

  这一段,便是佛家禅宗所讲的“明心”。正是见到了自家的心地,所以这猴头才会不慌不忙,“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玩耍”。明明来到这里是要学仙求道,但到了神仙的洞窟却不进去,竟然有心思去玩耍,足以说明他已经无心,而无心方能见到真心,所以妙就妙在一个“耍”字上。

  进到洞中,祖师要为他取姓,便是“见性”的过程。依照禅宗的教义,见性便能成佛,所以含糊不得。祖师问道:“你姓什么?”他回答道: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这里,作者用猴王的憨态将姓名的“姓”变成了佛性的“性”,这就说明这师徒两个已经石火电光接上机了。祖师再问:“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这是欲盖弥彰,让猴王找自己父母的性,便是要他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有姓,即是佛教大乘的“一阐提人皆有佛性”思想,即使是坏人恶棍,都有佛性在其身。只要他们放下屠刀,便可以立地成佛。

  猴王说自己没有父母,祖师问他:“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树上生的也有佛性,便是“一切草木,皆有佛性”的命题。禅宗认为:“青青翠竹,无非法身。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里体现的,又比“众生有性“更进一步,说明了草木含灵都是有佛性的,只要见到这个性,就是可以成就佛身的。

  猴王知道自己的出身,所以回答道:

  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这里所体现的,又前进了一步,唐代湛然和尚有篇《金刚錍》,中云:

  佛性遍在,安弃草木瓦石耶!

  是的,佛性既然无处不在,那么生活存在在宇宙之中的一切,都无不具有佛性。草木既然有佛性,瓦砾石头怎么会没有佛性呢?正如《庄子》中说的“道在屎尿”一样,这是禅宗对于佛性说的革命。

  祖师一听,心中暗喜,“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石头也是天地生成的,沐浴在佛光性海之中,所以可以成就。这就是“见性”的一步。如何见性呢?让猴王走走看,祖师要从他的身上给他取个姓,说明佛性在自身,或者说性在本心。如六祖慧能《法宝坛经》云:“心是地,性是王。”但让他姓“孙”(孫),则又与道家和儒家的宗旨发生了关系,祖师说道:

  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这应了孟子所说的:“大人者,常葆其赤子之心者也。”孙子就是赤子;道家则把铅比作婴儿,要配姹女而结丹。“孙”也就是道家修炼所讲究的“元神”,等到孙悟空回到水帘洞,众猴说道:“大王是老孙,我们都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矣!”便是回目说的“断魔归本合元神”了。

  到了这个地步,猴王才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这就是“见性”。然而,明心见性的境界到底如何呢?《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禅宗说:“言语道断,张口必错。”这种明心见性后的境界,的确是难以讲述的。因为人类的语言总是蹩脚的,有限的,一旦对那种觉悟后的境界加以界说,那种境界也就有了局限。但是,人类要认识事物,要把握宇宙人生,就一定需要参照物,需要角度,所以不得不用语言进行表白,所以猴王便对师父说道:“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就如释迦牟尼说法,明知道不可说,却必须去说,所以就借假说真,便立个名目叫做“四大皆空”。能够觉悟诸法空性,便能成佛。须菩提解悟了“诸法性空”的道理,证得了“第一离欲阿罗汉”,所以又把这个传统传给了猴王,唤他做“悟空”。祖师说他的门中有十二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这十二个字都是对于本来佛性的描述。

  悟空学艺一段,祖师教他术、流、动、静的傍门外道之法,他都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这里采取的是禅宗接济学人的当头“棒喝”,就是让他觉悟。

  《西游记》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冥顽不灵的石头,通过不懈的努力,精进而成佛。由“有情有性”进入了“无情有性”,这是对佛性说的最大贡献。《楞严经》将心相分作七十二种,第七十二种即是猿猴相。《西游记》以此作为契机,塑造了一个代表心灵的心猿“美猴王”,让他具有了七十二种变化,也即是心灵的七十二种变相和活动。有心便有意识,即是那心念活动的十万八千里的斤斗云,代表着意识的跳跃。照禅宗六祖慧能法师的说法,也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

  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远;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得。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便是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的意思,也就是一念善即在极乐,一念迷就在苦海。佛性在此身,不离此心觉;悟得此心空,便是圣仙佛。

  悟彻菩提、学成变化、意识活动之后,悟空的真心便进入后天,所以会呈弄变化,有变化就会有生死。

  禅宗认为“即心即佛”,所以《西游记》一行五众真正成就佛身的就只有一个孙悟空。唐僧成就“旃檀功德佛”,“旃檀”是檀香木,“功德”是供入瞻拜而种福田求功德的。这说明旃檀功德佛不是真正的佛,只是旃檀雕刻而成的一尊木佛,而真正的佛则是孙悟空所证得的“斗战胜佛”。孙悟空一路上所战斗的,都是自己心灵中的杂念和身体上的欲望,是在清除自身的“十恶八邪”。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的一开篇,便引用了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的《即心即佛颂》: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心又无物,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净为净业。

  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张伯端虽然是道教祖师,但却参悟佛禅,得大领悟,所以合一三教,提倡全真。

  佛教《楞严经》云:“眼、耳、鼻、舌及与身、心为贼媒,自劫家宝。”谓这六种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贪着执迷,引起情志损伤,仿佛是贼一般,将自家的宝贝都盗光了。这六贼又称六根,与外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构成对应,从而形成六识,共为十八界或者十八层地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第十四回的回目便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谓修道先须收心,收心之后便要拴意,所以孙悟空心猿所代表的元心被套上紧箍归正之后,那么代表六种感觉器官的六贼也就没有踪影了。

  果然,那六个贼的名字叫做:眼看喜、耳听怒、舌尝思、鼻嗅爱、身本忧、意见欲,正是眼看色而生喜识、耳听声而生怒识、舌尝味而生思识、身本触而生忧识、意见法而生欲识。然而,这里所讲的却是道教的说法,逍遥翁有首诗云:

  扫除六贼净心基,荣辱悲欢事勿追。

  专气致柔窥内景,自然神室产摩尼。要唐僧不受外界的刺激,家宝不再被盗,然后专志于内观自心,摩尼宝珠就会自然成就。孙悟空打杀六贼,即打的是唐僧的感觉器官,他当然不会高兴的。

  道教在三教合一的旗帜下,尤其是在心性学的契合点上,特别重视佛教经典,尤其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曾被当做全真道的教材。《西游记》中,“取经”的话题占了九十三回,但所取的佛经到底是什么,我们却不大知道,甚至还出现如鲁迅等前辈学者所指出的荒唐无稽的佛经书名。而唯一一部被全文抄录的佛经,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始终被重视,常常被提起,在第十九回《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由乌巢禅师隆重地传给玄奘。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

  初,(玄奘)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般若心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可见,这部《心经》的确对唐僧取经起过很大的作用。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乃是佛教大般若部的核心经典,而《西游记》作为道教全真道教义的体现,则将《心经》具体化为修心之径路,也即心灵之路的历程。《般若心经》所讲,乃是:

  观自在菩萨(观音)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等人类思想意识形成的五个过程。思想过程或者说感受认识世界的主体都是空无的,那么所感受和观照到的世界也自然是空无而不实的。认识到这一点,也就不会再去执着了,痛苦灾难自然也不会再有了。《性命双修万神圭旨.邪正说》云:

  ……众生因配偶有淫欲,因生育有恩爱。有淫欲、恩爱,故有魔障、烦恼。有魔障、烦恼,故有一切苦厄。有一切苦厄,故有生、老、病、死。是以太上蕴好生之德,开度世之门,著经立法,教人返朴还淳。这里,便将佛教与道教的教义揉和在一了起。《西游记》一开篇有首诗,开宗明义,最后两句云: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小说的又一个名字,就叫做《西游释厄传》,也即是通过西游而解释摆脱灾难,可见西游是手段而释厄是目的。

  《心经》又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孙悟空的名字就是要他悟空、悟色,悟出色、空不二的道理,所以取经路上他所经历的魔难,就是让他在烦恼与痛苦中领悟色空不二的真理,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从佛教的无上本体来说,一切相互对待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他是没有分别概念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取经路上的每一层魔难,都是与唐僧心有牵挂,而孙悟空猿心不宁有关。一旦他心中发火,便是红孩儿;心中起邪,便是六耳猕猴;心中生念,便有魔难;心中智慧,便是观音;心中无心,便是如来。

  唐僧收心之时,为了牢拴心猿,便给悟空套了一个“紧箍儿”,而且还有一篇《定心真言》,也叫《紧箍儿咒》。孙悟空心有牵挂,头上的箍儿永远不能褪去,所以说只有《紧箍儿咒》而没有《松箍儿咒》,就是因为箍是自戴,非是人戴;有心有箍,无心无箍。等到了西天,悟空之心不再牵挂,自由自在的时候,摸摸头上,箍儿自然褪去了。

  可见,《西游记》所有关于佛教的人物、情节、故事等,都是全真道化了的,用来象征人体生命因素和修炼过程的。


  【省思】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将佛教的教义、名词、人物、故事妄加利用,甚至胡编乱造,当作诠释自己教派思想的手段,或是作为文学影视反叛传统的创作方法,在相当程度上都会造成对佛教不敬、嘲讽、歪曲、亵渎的结果。这是一些外道凡夫自以为是、任性妄为、不顾因果的作法。在无视传统的末法时代,这种作法可能会愈演愈烈。佛弟子当持明辨、批判、否定的态度,切不可随其波逐其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