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四念处之观受是苦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8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念处之观受是苦
 
                                  净界法师
 
    好,我们看下一个,观受是苦。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个所爱取。色身是所爱取,那么是谁来爱取色身呢,谁来领受呢?就是我们的感受,因为我们放纵自己的六根,这种感官的感受,才会无止尽的去攀缘色身。所以我们对治了所攀缘的这个色身以后,还要去对治这个能爱取的这个受,观察这个感受,其实都是痛苦的。
 
  好,我们把它念一遍:
 
  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世乐虽荣,享尽愁还至,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好,这个偈颂,蕅益大师也是分成三段,第一个先讲讲这个感受,我们这个六根里面,那个感受是怎么来的,妄想驱驰,吸揽前尘作所依。这个所依,唯识学叫做神识,我们这个六个,眼识、耳识、鼻识乃至于这个意识。
 
  这个六识它在产生了别活动的时候,要有一个根来做依止,所以这个所依就是六根的感受,就是见闻嗅尝觉知,这个所依的这个根是怎么来的呢,是妄想驱驰,当初一念的向外攀缘的一念的妄动的妄想然后再结合,这个吸揽就是吸取六尘,一念的妄想再吸取这个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结合,就创造了六根的感受。
 
  这个地方说明一个事实,我们本来没有感受的,所以我们站在没有感受的角度来调伏感受,我们本来是清净的。但是我们现在是这样,我们习惯用感受来获取快乐,我们一定要经过感受来追求快乐,把感受当一个桥梁,这是非常不好。
 
  其实快乐不一定要透过感受,你慢慢修行你要想,因为你内心有法喜,你拜一部八十八佛,你很快乐,你打坐念佛念个十五分钟,心里专心听你的佛号,你很快乐,你根本整个过程都没有动,都摄六根,你那念佛当中六根都收摄,哪有利用感受呢。
 
  所以你要慢慢了解,快乐不一定要透过感受,而透过感受是不好的,透过感受给你的快乐,你都要付出代价的,你一定会起烦恼,它不是一个很好的管道,我们其实就是要快乐,是吧,但是我们不要透过感受,来自于内心的忆佛念佛,心与佛合,心与道合,这种快乐是没有过失的快乐,是绵延不断的快乐。
 
  不要说出世间的圣道,诸位,外道的禅定,那种三昧乐,他就没有经过感受了。他那个三昧乐现前的时候,他身心世界,离喜妙乐地,充满身心,他根本不是透过六根,因为禅定的人六根早就收起来了,他的六根全部枯萎了,暂时不活动了,他哪有六根呢,他有六根活动,他根本不可能得禅定。
 
  所以我们今天要调伏六根的感受,首先你要知道,你其实可以不要它获取快乐,最低级的快乐才是透过感官的功能,这最低级而且最有过失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透过感受,因为感受带动了攀缘心,带动了烦恼,带动了罪业,无量无边的过失,都从感受开始活动。
 
  所以你看所有的修行人,只要要了生死的,出世间的,一定要先都摄六根,先把感受收起来。当然我们以前习惯透过感官的这个道路来获取快乐,所以有些人会有点不舍,你不要怕,你照样有快乐,不要透过六根的管道,你会有比六根给你的快乐更多的快乐。
 
  你相信佛陀的话往前走,你会得到更殊胜的快乐。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说,圣人的心是快乐的,但是他根本没有凡夫的感受,他没有透过快乐,没有透过感受来获取快乐。
 
  所以这个事情你要先知道,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先把六根收起来。好,我们有这个心理建设以后,其实我们是不需要六根的,这个时候,你就有资格来对治它了,这个感受它受了什么影响呢,当然受了业力的牵引,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其实因果,当然因果它是没有主导性,它也没有设定目标说,给谁快乐,给谁痛苦,它完全是循业发现。所以我们一个人,会堕落到业力的这个蜘蛛网,你就是用感受,你跟着感觉走,你就一定会跟着你的业力跑,你该遇到谁,该跟谁结婚,会有什么事你就一定跑不掉,因为感受,它就是跟着业力走的。
 
  我们先不讲来生了生脱死,如果你今生不喜欢被业力牵引,要活得自在一点,你感受要收摄一点,因为这个业力它牵动感受。
 
  第二个,苦果实堪悲,酸辛难比,这个痛苦的感受,你在业力当中活动,业力变现很多的境界让你去受用,你可能会碰到逆境,你辛酸难比,当然你也会碰到顺境,种种的快乐,但是它终究是无常,你总有一天还是会失望。
 
  所以透过感受来获取快乐,第一个,你不一定快乐;第二个,就算你得到快乐,你也会失望,你终究还是痛苦,而且你这个过程,还沾满了很多烦恼跟业力,所以透过感受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们总结,切莫把五欲的尘劳枉自迷,不要再去用你的感受,在财色名食睡的境界活动了,赶紧把感受收起来吧。
 
  这个前面这两块,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一个是对治所贪爱的色身,第二个是能贪爱的感受,这两个是很重要的。我们平常就要不断的,不断的去训练,把六根慢慢慢慢的往内收。
 
佛法修学概要——195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